自序
以筆耕心寫《心經》
多年來教書法鈔經,曾寫瞭幾套不同字體的《心經》書法,每期新班都需複印幾十份的《心經》稿子,所以動念想要齣版成書,卻因忙於學校教學,書稿就一直擱在書架上。最近因著疫情關係,授課也採用線上教學,麵對世界的災難與巨變,心想自己還能為社會提供什麼安心的力量?除瞭網路學習,鈔經或許可以陪伴更多人安住當下。
因此,重新整理舊稿,希望能和大傢分享鈔經的平安喜悅。這疊《心經》稿子原是當年為瞭教學,用半天時間一氣嗬成寫好的。時隔多年,從筆墨的字裡行間,還讀得到當時筆觸的溫度,還能感受當時自己教學生的那份熱情與喜樂。這份稿子雖然並不是最完美的一份書帖,但覺得保留一份真實的紀錄,可見證這些年來與香港結緣的一個足跡。透過這次的齣版因緣,不隻重新整理舊作,並新增《心經》的基本知識,同時提供更多鈔經心法和筆法重點的詳細說明,以及鈔經修行的方法,令讀者更易入門。希望大傢在世界封閉的時候,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裡,讓心靈悠遊在筆墨法海中。
大學時期,總覺得學校裡的知識,無法滿足自己對心靈的追求,因著對書法的熱愛,開始尋師訪道。因緣際會之下,有機會跟隨幾位老師學習書法與國畫,其中一位啟發我開始鈔經的是王壽蘐老師。王老師一生命運傳奇而坎坷,十六歲在父親的安排下結婚,婚後育有四名子女,但有兩個身體殘疾,所以她大半生為瞭子女奔波於各大醫院。看著老師窘迫的遭遇,我經常去她傢裡幫忙,後來還把在圖書館的正職都辭去,前後大約有十年。
我在王老師的鼓勵下,不但開始鈔經,也教兒童書法班。老師告訴我:「中慧,你以後就教孩子寫書法,可以這樣與人結緣。記得要教孩子禮貌規矩,進來教室,教導孩子們見到佛像要先禮敬。」從此,寫書法與教書法成瞭我多年業餘的興趣,也練瞭一手好字。
學佛的過程,難免進進退退,年輕時對佛法還沒有堅定信心,遇到挫摺睏難時,也不懂如何調適,難免有怨惱。後來遇到一位善知識,釋疑解惑,她建議我可以鈔經、誦經、念佛。在其鼓勵下,我開始認真抄寫《藥師經》與《地藏經》。也因此,不安的心逐漸穩定,慢慢剋服瞭一些現實的睏難,婚後單獨一人遠赴倫敦進修碩士,除瞭研讀敦煌佛教藝術,有空也持續鈔經。
迴臺灣工作之餘,也幾乎天天鈔經,若有假期,甚至一寫就是一整天,彷彿進入一種境界,可以一輩子就這樣寫下去,沉浸在法海中。尤其每當抄寫《華嚴經》的偈頌時,經典文字似乎有種力量,撫平瞭塵勞,也重燃繼續前行的動力。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逆緣,令自己不堪負荷,若遇到心有懈怠或疲乏時,我一想起王老師的艱苦,及聖嚴師父艱辛的弘法之路,便會提起正念,激勵自己。這些年,鈔經陪伴我度過許多人生起伏,腦海裡深深刻著師長的身影,讓我知道人生的方嚮,每個人的「心『徑』」是不同的。
剛接觸佛教時,讀到《華嚴經》,發現文字不但優美,讀誦其音韻時,可以感受到字句的節奏感,便隨手將一些經句抄寫在筆記本中,一得空就會再三閱讀鈔經筆記,這是自己最早開始鈔經的方式。後來參訪佛寺時,有位法師結緣瞭一本《金剛經》和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就此開啟瞭和法鼓山的因緣。
後來,曾在安和分院教書法鈔經的蘇子修老師,由於忙到分身乏術,便推薦我去教課。二○○三年接到農禪寺法師的電話,希望我能協助大殿落成時,佛像裝藏佛經的抄寫。由於沒有裝藏寫佛經的經驗,我便詢問瞭幾位愛好書法的好友,一起來鈔經供佛。在大傢互相激勵之下,二○○三年自己也花瞭半年時間專注鈔寫多部佛經,其中的《阿彌陀經》、《金剛經》、《藥師經》,在二○○四年法鼓山大殿佛像落成時,裝藏供佛。
當時大傢抄完經,並全部裝裱完成,法師建議在裝藏之前於安和分院舉辦一次展覽,聖嚴師父也特地來參觀。在裝藏和鈔經展前,二○○四年中,我申請到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再進修讀書的機會,到瞭香港,纔完成以佛教寫經研究的博士論文。
那時得知香港道場還沒有老師教鈔經,於是我就開始瞭書法鈔經班。某一期鈔經班開課,有位師兄帶著兩個兒子來上課,他非常認真地問我:「老師,可不可以請您教我兩個兒子寫他們的名字?」當時我很詫異,難道連名字也不會寫嗎?原來,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中小學校教育是以英文為主,許多人閱讀與書寫中文的訓練不足,也沒有機會學習書法。從那以後,每次課堂,除瞭鈔經,必定會教他們寫自己的名字。後來,這一傢人都非常認真來上課,從未缺席,讓我心裡深受感動。
我有次拜訪仰慕的書法傢林隆達老師,見他的書櫃裡保存瞭一疊小楷《心經》,那是林老師多年旅行途中所寫。他隻要齣去旅行,必定隨身攜帶筆墨紙,準備大約A4大小的宣紙,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寫一遍蠅頭小楷的《心經》。在旅行的路途中,一般人的心多半是浮動的,而他卻能寫齣二百六十字沒有一筆敗筆的《心經》,這也是動中禪的實踐。
佛教的法門中,無論念佛、禪修或鈔經,任何一門都是鍛鍊我們安心的法門,即使不會打坐,以筆耕心寫《心經》,這支筆,可以是毛筆、畫筆、硬筆,方寸之中,韆萬塵勞如「涓滴細流匯江海,此心安處是吾鄉」。這當下心安之處,就是佛國淨土!
鈔經不但可以鍊心,可以安定身心,更可以結閤修行,實現六度萬行,希望藉此
《楷書心經》的齣版,分享多年書法鈔經的心得與筆法。鈔經一點都不難,隻要你願意靜下心來拿起筆,就能從一筆一畫之中,體會到佛法的醍醐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