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元素週期錶」速成班!

3小時「元素週期錶」速成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左捲健男
圖書標籤:
  • 元素週期錶
  • 化學
  • 學習
  • 科普
  • 速成
  • 入門
  • 教育
  • 知識
  • 科學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最擅長趣味科普的老師──左捲健男又一新作~
拋開週期錶排序,一起探索日常中近在身邊的化學元素!
 
  無論手機還是我們居住的地球,整個宇宙都是由元素所構成!
  你現在是怎麼看到這個網頁呢?
  可能是透過智慧型手機的發光螢幕,也可能是使用桌電或筆電來閱讀。
 
  再試著迴想,你今天午餐吃瞭什麼?現在穿著什麼衣服?
  早晨齣門時的空氣聞起來如何呢?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隱藏著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它們都是由元素所組成!
  可以說,元素構成瞭你我日常的每一天。
 
  本書正是扮演一個「濾鏡」的角色,帶領各位逡巡於宇宙與地球,摸索光和顏色,返迴歷史的事件點,發現構成物質生活的基本單位──元素,原來如此奧妙又變化萬韆!
 
  據說,地球上有超過1億種被命名的物質。
  構成這為數龐大物質的元素,目前已知的隻有118種;
  然而當中大約僅有90多種,是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的天然元素。
  元素如何構成物質?人類祖先如何發現並利用這些物質?現代人又是如何發掘元素使生活更便利?
  書中的開章,會先解說元素週期錶與元素的基本知識,奠定基礎。
 
  從第2章到第8章,將劃分成【宇宙與地球】、【人類史】、【事故與意外】、【廚房餐桌】、【光與顏色】、【舒適生活】、【先進科技】七個部分,介紹各種扮演要角的元素。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徜徉在不可思議的元素世界,領略和宇宙萬物的連結吧!
 
本書特色
 
  ◎從廚房餐桌到外太空,跟著科普作傢一起探索,發現你我周遭原來由各式各樣的元素組成!
  ◎內容編排打破元素週期錶的序列,依7個主題分門別類,更能連結元素與元素、元素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科技文明的進程、扭轉戰爭的武器、意外事故醞釀殺傷力的元凶,讓我們迴顧這些推動人類歷史的元素。
知識的基石,探索物質的奧秘:一本關於化學基礎與元素世界的深度指南 序言:開啓化學的奇妙旅程 化學,這門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構成瞭我們理解周圍世界的基礎。從我們呼吸的空氣到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再到我們日常使用的工具和藥物,無一不與化學原理緊密相連。然而,對於許多初學者而言,化學的世界似乎被復雜的術語和抽象的結構所籠罩,難以入門。 本書旨在打破這種認知壁壘,為渴望係統掌握化學基礎知識,特彆是對元素周期錶及其背後深刻含義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詳盡、深入且易於理解的導讀。我們相信,隻要掌握瞭正確的視角和紮實的起點,任何人都能領略到化學的魅力和科學的嚴謹。本書將側重於構建一個堅實的知識框架,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到化學的核心概念中,而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 --- 第一部分:構建理解世界的視角——化學與科學方法論 在正式進入元素周期錶的宏大結構之前,我們必須先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化學並非一門孤立的學科,它是建立在嚴謹的觀察、假設、實驗和理論推導之上的係統科學。 第一章:化學的定義與學科邊界 本章將清晰界定化學的範疇,探討它如何與其他自然科學(如物理學、生物學)交叉融閤。我們將追溯化學學科自煉金術時代嚮現代科學演進的曆史脈絡,重點分析關鍵轉摺點,例如道爾頓原子理論的提齣,它為理解物質的組成提供瞭革命性的視角。理解化學的“為什麼”和“是什麼”,是後續學習的基礎。我們將詳細闡述物質的宏觀性質(如顔色、密度、反應性)與微觀結構之間的內在聯係。 第二章:科學探究的基本工具與思維模式 化學研究依賴於精確的測量和邏輯推理。本章將介紹科學探究中的核心要素:變量控製、數據分析、誤差處理的重要性。我們將討論如何從定性描述轉嚮定量分析,引入基本的計量單位和科學記數法,這些都是精確化學計算的語言。更重要的是,本章將探討科學理論的本質——它們如何形成、如何被檢驗,以及它們在麵對新證據時如何發展和修正。對於初學者而言,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對實驗結果的審慎態度至關重要。 --- 第二部分:物質的基石——原子、分子與化學鍵的本質 理解瞭科學方法後,我們將深入到化學研究的最小單位——原子。原子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磚塊,而它們如何組閤和相互作用,決定瞭物質的全部特性。 第三章:原子的結構與早期模型 本章將詳細剖析原子的內部結構:原子核、質子、中子和電子的發現曆程。我們將迴顧盧瑟福的散射實驗如何推翻瞭湯姆遜的“葡萄乾布丁”模型,並介紹玻爾模型在解釋氫原子光譜方麵的裏程碑意義。重點在於理解質量數、原子序數和同位素的概念,以及這些微觀粒子如何決定瞭元素的身份。我們將強調原子核的穩定性與放射性衰變的基礎知識,為後續理解核化學做鋪墊。 第四章:電子排布與能級概念的深入解析 現代化學的核心在於電子的分布。本章將詳細闡述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如何應用於原子結構——電子雲、軌道(s, p, d, f)的概念。我們將係統講解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規則和能量最低原理,這些規則是預測電子如何填充原子軌道的決定性力量。理解電子排布不僅僅是記住規則,而是理解元素為什麼會展現齣特定的化學行為。我們將通過詳細的實例,展示如何根據原子序數準確繪製各主族和副族元素的電子排布圖。 第五章:化學鍵的形成與物質的形態 原子通過化學鍵連接在一起,形成分子、離子化閤物或晶體結構。本章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的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單鍵、雙鍵、三鍵)以及配位鍵的形成機製。我們將側重於電負性差異如何預測鍵的極性,並引入更先進的成鍵理論,如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來預測分子幾何形狀。此外,本章還會探討物理鍵(如範德華力、氫鍵)在決定物質宏觀性質(如沸點、溶解性)中的關鍵作用。 --- 第三部分:元素的係統化組織——周期錶的深層意義 元素周期錶是化學傢手中最強大、最精煉的工具。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列錶,更是對元素性質係統性、預測性規律的集中體現。 第六章:從門捷列夫的直覺到現代周期律的建立 本章追溯元素周期錶的曆史起源,著重介紹門捷列夫的非凡洞察力——他如何基於原子量和化學性質的周期性,排列元素並成功預測瞭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如鎵、鍺)的性質。我們將詳細討論現代周期錶是如何基於原子序數(核電荷數)重新構建的,並闡明“周期性”的真正物理基礎——外層電子排布的周期性重復。 第七章:周期錶中的核心趨勢與規律剖析 這是本書的重點之一。我們將逐一係統分析周期錶中關鍵的物理化學性質是如何隨原子序數的增加而變化的。分析對象包括: 1. 原子半徑:理解原子半徑在周期內和在族內的變化規律,以及電子屏蔽效應和有效核電荷的影響。 2. 電離能:深入探討第一、第二電離能的意義,解釋第一、第二電離能之間為何會齣現巨大的跳躍,這直接揭示瞭主族元素的價電子數。 3. 電子親和能:分析電子親和能的符號和大小變化,特彆關注惰性氣體、堿金屬和鹵素的特殊情況。 4. 電負性:講解賴納斯·鮑林電負性標度的建立,並闡述電負性如何作為預測化學鍵類型和分子極性的關鍵指標。 通過對這些趨勢的深入理解,讀者將不再需要死記硬背單個元素的性質,而是能夠基於其在周期錶中的位置,推斷齣其絕大多數化學行為。 第八章:主族元素(s區和p區)的共性與差異 本章將聚焦於周期錶中信息量最大的s區和p區元素。我們將按族(IA到VIIA)係統地介紹它們的通性、反應活性、常見的氧化態和重要的化閤物類型。例如,堿金屬的強還原性、堿土金屬的燃燒特性、鹵素的強氧化性以及惰性氣體的化學惰性。同時,我們將對比同一族內上下元素性質的顯著差異,例如硼的類金屬特性與鋁的金屬特性,氧與硫的巨大反應性差異。 第九章:過渡金屬(d區)與內過渡金屬(f區)的特性 過渡金屬以其多變的氧化態、形成彩色化閤物的能力以及作為催化劑的廣泛應用而著稱。本章將解釋d區電子的參與如何導緻這些獨特的性質,包括晶體場理論的初步介紹,以解釋離子的顔色差異。對於f區元素(鑭係和錒係),我們將簡要討論其“內層”電子的參與對化學行為的影響,以及它們的特殊地位。 --- 第四部分:化學的語言——命名法、平衡與計算的橋梁 掌握瞭元素的基礎知識後,我們需要學習如何用化學的語言來描述和量化這些變化。 第十章:化學的通用命名法與化學式的書寫規範 本章將提供一套清晰的、國際公認的化學物質命名係統,包括離子化閤物、共價化閤物、酸、堿和常見有機官能團的命名規則。掌握正確的命名法是準確溝通化學信息的關鍵前提。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根據化學式書寫結構,以及如何從名稱反推分子或化閤物的組成。 第十一章:化學反應的定量關係——摩爾概念與化學計量學 摩爾(Mole)是連接微觀粒子世界與宏觀可測量質量的橋梁。本章將徹底闡明摩爾的定義、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意義,以及如何使用摩爾質量進行物質的換算。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深入講解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配平藝術,並利用化學計量學原理,計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理論産率、實際産率和産率損失,為後續更復雜的化學計算打下堅實基礎。 --- 結語:邁嚮更廣闊的化學領域 通過對元素周期錶背後原理的係統性解析,本書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堅不可摧的化學知識框架。我們希望讀者能夠從對孤立元素的記憶中解放齣來,轉而掌握一種預測和理解物質行為的強大工具。掌握瞭這些基礎,無論是進入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的深入研究,還是理解環境化學、材料科學中的復雜問題,都將事半功倍。化學的世界廣闊無垠,而周期錶,正是通往這片知識寶庫的永恒鑰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左捲健男
 
  東京大學兼任講師,前法政大學生命科學部環境應用化學科教授,現任雜誌《理科探索》總編輯,專長為科普教育。1949年齣生,自韆葉大學教育學係理科專攻(物理化學研究室)畢業後,取得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研究科理科教育碩士學位(研究領域為物理化學)。曾任中學理科教科書編輯委員。透過書籍和演講推廣科學有趣之處。主要著作有《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究竟)、《跟著科學傢一起認識建築世界的50個物理定律》(颱灣東販)、《趣味物理研究所》(楓葉社)、《有趣到睡不著的地球科學》、《有趣到睡不著的自然科學》(快樂文化)、《圖解看不見的鄰居,微生物》(十力文化)等多本書籍。
 
元素學たん
 
  於YouTube等社群媒體發錶化學元素相關的影片及文章,Twitter帳號擁有2萬多的追蹤人數。2013年起加入「元素週期錶同好會」,以京都為主要據點推廣化學啟濛,擔任相關活動的工作人員或投入展演。曾獲選為國際化學元素週期錶年(IYPT)2019專門部會的一員。
 
譯者簡介
 
蔡婷硃
 
  東海大學日文係畢業。譯作範疇多元,近期譯有《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蘇聯超級軍武 戰略武器篇》、《生活科學大哉問》等書。

圖書目錄

◎緻讀者
◎元素週期錶

▍第1章 首先來瞭解元素的基本!
01萬韆元素其實源自「水」?
02原子究竟是什麼?
03如何區別不同的原子?
04元素與化閤物大不相同
05週期錶的架構和尚未發現的元素
06元素成員超過8成是「金屬」
07惰性氣體的電子組態與化學結閤
08主要元素的發現史
09元素也能夠人工製造嗎?

▍第2章 「宇宙與地球」的元素起源之謎
10宇宙最先誕生的元素
11地球錶麵的構成元素
12地球的核心內部長什麼樣?
13海水的組成與人體很接近?
14空氣由哪些元素組成?
15植物的組成元素有哪些?
16構成人體的元素

▍第3章 「人類的歷史」是由元素所推動
17「火」的應用與碳、硫的相遇
18光芒閃閃動人的金和銀
19煉金術與受毒性所纍的汞和鉛
20見證文明發展歷程的銅與錫
21打造齣現代富裕社會的鐵

▍第4章 「社會事件」背後隱身的元素
22傢庭中的化學武器──氯
23沙林毒氣的原料──磷
24既存於體內,卻又帶毒性──砷
25無砷時代下的天賜之毒──鉈
26公害惡水的真相──汞
27造成全身劇痛的禍首──鎘

▍第5章 「廚房餐桌」美味科學的元素
28「自來水」裡的微量元素
29三大營養素包含哪些元素?
30維生素元素和礦物質元素
31「調味料」裡的美味成分
32茶杯和飯碗的最基本材料
33誕生「精密陶瓷」的關鍵元素
34韆變萬化的「玻璃」構成元素
35「塑膠」和「紙」其實是親戚?

▍第6章 為生活帶來「光與顏色」的元素
36「日光燈」使用後兩端變黑之謎
37「LED」與日光燈的照明原理
38令城市夜晚更繽紛的「霓虹燈」
39夜間散發螢光的「夜光漆」
40夏日「煙火秀」的發光機製
41紅寶石和藍寶石其實都一樣?
42章魚和烏賊的血為什麼是藍色?
43「繪畫顏料」裡的元素

▍第7章 「便利生活」擔當要角的元素
44電線的材料是銅,高壓電纜呢?
45「乾電池」如何釋放電?
46可以反覆充電的「鋰離子電池」
47液晶和OLED麵闆的元素
48藉由元素淨化車輛的排放廢氣

▍第8章 邁嚮新世代的「先進科技」元素
49如何定義「稀有金屬」?
50從「都市礦山」挖掘龐大的資源
51從戒指到抗癌藥物靶──鉑
52火箭和核子武器都少不瞭──鈹
53氫氣的有效貯存與運輸──鑭
54超強力磁鐵的配方──釹&鈮
55讓影像播放不留殘影──銦
56衍生齣各類鋼鐵的五大元素
57核反應爐的燃料與控製棒元素
58人類自古利用的元素及其未來

◎尾聲
◎參考文獻
◎執筆篇章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3777922
  • 叢書係列:圖解雜學係列
  • 規格:平裝 / 230頁 / 12.8 x 18.2 x 1.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緻讀者
 
  懂得什麼是元素,我們不僅能瞭解你我身邊的各種物質,還能深入探究構成宇宙太空的「根本」。
 
  當人類學會思考事物的本質後,心中往往會浮現一個最根本的疑問,那就是──包含外太空的這整個世界,究竟是從何而來?接著從這個疑問嚮外拓展,開始探究構成世界「根本」的元素。經年纍月下,我們逐漸得知元素的真麵目,其實就是每個元素所對應的原子。
 
  本書第1章會先從基本學起,內容包含瞭元素的真麵目,也就是原子如何形成,還會探討彙整所有元素的週期錶。第2章則會從大霹靂講到宇宙的形成,以及構成地球的元素。宇宙聽起來或許遙不可及,但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星星之子」,是由宇宙生成的元素所構成,因此深入思考後,就會發現這些內容與你我息息相關。
 
  不僅如此,你我身邊的各種事物也都是由物質所組成。
 
  無論是我們的身體、身上穿著的衣物、生存所需的食物,還是水與空氣,這些全都屬於物質。生活周遭日常可見的金屬、陶瓷器、玻璃及塑膠用品等,也都是各式各樣的物質。
 
  構成上述所有物質的基本成分就是元素,我們甚至可以很簡單地把元素想成是原子的種類。
 
  光是賦予名字的物質種類就遠超過1億種,可是構成這為數龐大物質的元素,目前已知的僅僅118種。儘管元素週期錶整理齣所有的元素,但當中隻有90多種是存在於自然界的天然元素。
 
  書中內容雖然有點艱澀,但還請各位從第1章元素的基本開始閱讀。簡單來說,這些都是無數科學傢長年投入探究物質,最終得到的智慧結晶。
 
  近期我的元素相關著作,是2019年齣版的《麵白くて眠れなくなる元素》(暫譯:有趣到睡不著的元素,PHP研究所),裡頭依照原子序逐一解說每個元素。
 
  本書則試著改變風格,換個角度探討你我身邊的物質是由什麼元素組成。所以書中並不會依照原子序一個個地解說元素,而是會探索這些物質的元素。
 
  當中不僅分享老祖先在古代是怎麼和元素相遇,也會談到元素在今日是如何讓我們擁有便利且富足的生活。相信這都是大傢很陌生,卻也會感到趣味盎然的話題。
 
  為瞭使本書有別於以往我所撰寫的元素書籍,這次找來瞭年輕的化學探究者──元素學たん一起閤力寫作。我其實從元素學たん在Twitter上的發文學到很多,也幫助我思索怎麼做纔能把他對元素的理解認知融入書中,在彼此不斷交換意見下終於完成原稿。迴首這一整路的歷程,我非常開心能與元素學たん一起完成這本書。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徜徉在元素世界吧!
 
2021年4月 左捲健男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第一個念頭是:「哇,封麵設計真的蠻吸睛的!」那個藍綠色的主色調,配上設計感十足的元素排列,讓人一看就知道這跟化學有關,而且感覺蠻現代的。翻開內頁,排版真的下瞭一番功夫,不是那種傳統教科書死闆闆的文字堆砌,而是用瞭很多圖錶和比較直觀的示意圖來呈現複雜的化學概念。我個人覺得,對於像我這種以前理化課隻求「有過就好」的社會組學生來說,這種視覺化的引導非常重要。它不像大學的參考書那樣讓人望而生畏,反而比較像是一本精心製作的科普讀物,重點是它並沒有過度簡化,該有的深度還是有保留,隻是用更友善的方式包裝起來瞭。比如說,它在介紹各族群的特性時,用瞭類似「傢族樹」的概念,一下子就把我搞混的鹼金屬、鹼土金屬、鹵素這些之間的關係釐清瞭。老實說,很多時候我們學東西,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資訊量,而是更好的「連結點」,這本書在建立這些連結上做得相當齣色,讓原本抽象的原子序、電子組態這些東西,變得可以想像、可以觸摸一點瞭。光是從視覺和結構上來說,這本就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化學有興趣,但又怕被厚重課本嚇跑的人。

评分

我這次買書,主要目的其實是想釐清一些從小就積纍下來的化學觀念盲點,特別是那些關於「對角線關係」和「電子轉移傾嚮」的模糊認知。這本書在處理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上,展現瞭極高的清晰度。它在專門的章節裡,把週期錶橫嚮和縱嚮的規律變化做瞭最徹底的對比分析,而且用的是非常係統化的錶格和流程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電負度」的解釋,不僅僅是給瞭一個數值範圍,而是深入探討瞭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拉力」差異,並將這個概念與元素在化閤物中扮演的角色直接掛鉤。這讓「電負度」這個詞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而有瞭實際的化學意義。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它的「結構化解構」,它把一個龐大且複雜的體係,拆解成瞭幾個核心的、相互關聯的模組,讓讀者能夠有條理地重建對週期錶的整體認知,而不是被細節淹沒。

评分

說真的,我原本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抱持著懷疑態度,畢竟「速成」兩個字在學習領域往往等於「膚淺」。然而,實際閱讀後,發現它在時間控製上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它不是要你從頭學到像化學係畢業生那樣深入,而是精準地鎖定在「最核心、最常被考到、以及最能建立化學世界觀」的知識點上。舉例來說,它花費相當篇幅在講解「週期律」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僅僅告訴你「這個金屬活性比較大」。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過量子數的概念,然後立刻拉迴實際應用——為什麼同族的元素性質相似?這中間的邏輯推導非常順暢,幾乎沒有那種「因為規定就是這樣」的死背硬套。我尤其欣賞它在每個單元結束後設置的小結,那些總結的句子往往能一句點破整個章節的精華,讓我不用迴頭翻閱冗長的前文,就能快速複習重點。這種「高效率提煉」的寫作手法,對於時間零碎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並沒有犧牲準確性來換取速度,而是在資訊的篩選上展現瞭高明的取捨,這纔是速成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评分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我覺得很像一位很有耐心的傢教老師,語氣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很多颱灣的科普書喜歡用翻譯腔,讀起來總覺得少瞭點溫度,但這本的用詞非常口語化,甚至帶有一點幽默感。像是描述惰性氣體時,用瞭「化學世界裡的隱士」,讓我忍不住笑瞭齣來,這種「擬人化」的敘事方式,讓冰冷的元素有瞭個性。不過,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闡述一些重要的化學反應趨勢時,沒有直接跳到複雜的方程式,而是先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打個比方。例如,解釋氧化還原的概念時,它居然扯到瞭「藉用和歸還電子」的社會互動模型,這個比喻簡直太妙瞭!它讓我意識到,化學其實就是物質間的一種「互動關係」,一旦用對瞭比喻,那些原本拗口的規則就自然而然地被吸收瞭。這種打破知識壁壘的溝通能力,是這本書成功跨越門檻的關鍵。

评分

坦白講,市麵上關於元素週期錶的書籍多如牛毛,但大部分都停留在「介紹每個元素長什麼樣子」的層麵,最終還是淪為一本圖鑑。然而,這本的層次感非常豐富。它不隻是教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它努力在解釋「為什麼」。例如,當它講到過渡金屬的電子組態異常時,它並沒有含糊帶過,而是用非常簡潔的語言點齣瞭「穩定性優先」的核心原則。這種對深層結構的探討,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對這個主題的掌握度非常紮實。它提供的知識架構,是那種可以讓你舉一反三的基礎骨架,而不是一堆孤立的知識點。對於想要應付升學考試,或者隻是想在未來閱讀更進階化學文獻時能有底氣的人來說,這本書奠定的基礎非常穩固。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藥,而是一副可以讓你未來自行搭建知識大廈的鋼筋水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