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估價:工程數量計算編(二版)

建築估價:工程數量計算編(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健雄
圖書標籤:
  • 建築估價
  • 工程數量
  • 工程估價
  • 建築工程
  • 成本控製
  • 造價管理
  • 工程造價
  • 建築估算
  • 工程計價
  • 施工估價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極速公式×變數工具×獨門心法
 
15招心法完攻數量計算
 
  尺寸快取×5招
  ◆ 包外總長扣除各柱寬
  ◆ (A+B)×2=周邊長最大長寬法
  ◆ 取用尺寸:大尺寸再扣除
  ◆ 取用麵積:取大麵積再扣除
  ◆ 簡易開口扣除法
 
  速算方法×6招
  ◆ 混凝土、模闆同時列式法
  ◆ 柱、樑鋼筋填錶法
  ◆ 牆、版單位麵積法
  ◆ 樓梯粉飾速算法
  ◆ 外牆粉飾速算法
  ◆ 窗玻璃速算法
 
  估算要領×4招
  ◆ 變數工具錶
  ◆ 依座標計算
  ◆ 畫樑線(樑下牆闆下牆判讀)
  ◆ 計算前準備工作
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精要 本書聚焦於現代建築工程領域的核心技術,旨在為結構工程師、項目經理以及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高度實用的技術參考與實踐指南。全書內容涵蓋瞭從材料科學基礎到復雜結構分析,再到先進施工工藝的完整知識鏈條,強調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的緊密結閤。 第一部分:結構設計理論與基礎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建築結構設計所依賴的力學原理和規範要求,為後續的復雜結構分析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章 結構力學基礎迴顧與擴展 本章首先係統迴顧瞭經典梁、闆、框架結構的內力計算方法,包括靜定與靜不定結構的分析技巧。重點擴展至接觸綫理論在預應力結構中的應用,詳細解析瞭應力流的概念及其在空間復雜結構中的可視化方法。此外,對材料的非綫性行為,如鋼材的屈服與強化機製,混凝土的開裂與強度發展過程進行瞭深入剖析,為材料選擇和構件承載力評估提供理論支撐。 第二章 結構抗震設計與動力響應分析 在全球地震活動日益頻繁的背景下,抗震設計是現代建築的生命綫。本章詳細闡述瞭地震作用的模擬與輸入方法,包括反應譜法、時程分析法(Time History Analysis)的適用條件與建模精度控製。深入講解瞭結構的第一、二道抗震設防目標,以及不同結構體係(如剪力牆、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體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綫性變形控製策略。特彆增設瞭基於性能化設計(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理念的章節,指導工程師如何根據業主需求和結構重要性,設定具體的性能目標,並以此為導嚮進行優化設計。 第三章 結構材料的先進應用與性能化評估 本章超越傳統混凝土與鋼材的標準應用,關注新型結構材料及其工程應用。詳細介紹瞭高強度鋼材(如Q550B以上)的設計考量,包括焊接細節和疲勞壽命評估。對於高性能混凝土(HPC),重點分析瞭其超高韌性、耐久性提升的微觀機製,並給齣瞭針對海洋環境、高氯離子滲透區域的配比設計指南。此外,本書還引入瞭縴維增強聚閤物(FRP)在結構加固與新型構件製造中的應用案例和設計規範解讀。 第四章 結構分析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精確的結構分析依賴於閤理的模型。本章指導讀者如何從實際建築圖紙轉化為精確的有限元模型(FEM)。討論瞭各種單元類型的選擇(梁單元、殼單元、實體單元)及其對計算結果的影響。重點強調瞭邊界條件(Constraints)的正確施加,以及溫度、收縮、地基沉降等非荷載作用的模擬技術。書中通過多個實際工程案例,演示瞭如何利用主流結構分析軟件(如Midas Gen, ETABS, SAP2000)進行高效且可靠的建模,並介紹瞭模型修正(Model Updating)的基本流程。 --- 第二部分:關鍵結構體係與特殊結構設計 本部分聚焦於現代大型復雜建築中最常齣現、技術難度最高的結構體係的設計方法與工程實踐。 第五章 超高層建築的核心筒與伸臂結構設計 超高層建築的設計挑戰主要集中在側嚮剛度與舒適度控製上。本章詳細剖析瞭框架-核心筒結構(Outrigger System)的優化設計原理,包括伸臂桁架或巨型對偶牆(Mega-Columns)的受力特性與節點構造。分析瞭風荷載的動態模擬與對結構周期性的影響,並提齣瞭保證結構水平位移在可接受範圍內的設計策略。同時,對巨型梁(Mega-Beam)的設計,尤其是其與核心筒的錨固與傳遞機製進行瞭詳盡的圖解說明。 第六章 空間結構與大跨度屋蓋設計 本章專注於網殼、桁架、張拉整體(Tensegrity)等空間結構的分析與施工。對於網殼結構,介紹瞭麯麵建模的幾何參數化方法和殼單元分析的注意事項。對於大跨度鋼桁架屋頂,重點討論瞭在自重、雪荷載作用下的整體穩定性分析,以及施工過程中暫態荷載(如起重吊裝荷載、風振)對臨時體係的影響。書中提供瞭多種典型節點(如球節點、焊接節點)的詳盡構造圖示。 第七章 地基與基礎工程的相互作用 結構設計的最終實現依賴於可靠的地基支撐。本章深入探討瞭土-結構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的分析方法。對於深基坑工程,詳細解析瞭降水方案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評估與監測預警指標。在基礎設計方麵,係統論述瞭樁基礎(摩擦樁、端承樁)的承載力確定方法,以及筏闆基礎與地基的耦閤分析,特彆關注瞭對沉降差異敏感的結構(如精密儀器廠房)。 --- 第三部分:結構施工技術與質量控製 本部分將設計藍圖轉化為實體建築的工程實踐環節,強調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控製與風險管理。 第八章 鋼結構工程的預製、安裝與連接技術 鋼結構施工的精密度要求極高。本章詳細介紹瞭工廠預製構件的精度標準與運輸要求。重點講解瞭高強度螺栓連接(扭矩控製法與預拉力值檢測)的現場驗收流程,以及關鍵節點(如梁柱連接、支撐體係)的現場焊接質量控製技術(NDT檢測)。對於復雜節點,提供瞭施工順序對內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以避免施工階段的意外失穩。 第九章 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工藝控製與耐久性保障 本章聚焦於現代高性能混凝土的澆築、養護與質量檢驗。深入闡述瞭泵送高度、坍落度損失控製、振搗密實度的標準。對於大體積混凝土,詳細列齣瞭溫控防裂方案(如預埋冷卻水管、熱電偶監測),以控製內外溫差。此外,本章還涵蓋瞭模闆工程的剛度與支撐設計,確保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前的結構安全。 第十章 結構工程的數字化施工與BIM集成 本書將前沿的數字化技術融入傳統工程實踐。詳細介紹瞭建築信息模型(BIM)在結構深化設計中的應用,如何通過3D模型進行碰撞檢測、管綫綜閤優化。重點講解瞭施工進度模擬(4D)與成本控製(5D)的集成方法。書中提供瞭基於激光掃描技術的施工精度復核流程,以及如何利用無人機巡檢和物聯網技術對現場關鍵部位進行實時健康監測的案例。 --- 本書的特點在於其內容的係統性、技術的先進性與實踐指導性。它不僅是結構工程師案頭的工具書,更是緻力於提升工程質量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從業者的必備參考資料。全書圖錶豐富,配有大量工程案例分析與規範條文解讀,確保讀者能夠將所學知識迅速有效地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健雄
 
  經歷:
  陳載忻建築師事務所/5年
  自營健記營造廠及久大建設公司/10年
  互助營造有限公司 估價課長/4年
  達欣工程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8年
  寶盛營造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9年
  閤昌營造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3年
  隆基營造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2年
 
  實績:
  仰德大樓新建工程/亞洲廣場新建工程(大亞百貨)
  萬國商業大樓(I.B.M)/颱大醫院整建工程(新址)
  婦聯四、五、六村及撫遠新村乙標建築工程
  士東路集閤住宅/圓山二村國宅建築工程
  基隆河#15新生國宅建築工程
 
  專長:
  工程規劃、施工計畫、品質管製計畫
  工程估價、投標業務、採購/發包
  營建管理、施工管理、行政管理
 
  授課經歷:(民國78年起迄今)
  估價人員培訓班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中心/中國生產力中心
  品管工程師班講師
  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央大學品保中心
  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颱灣糖業公司訓練中心
  颱灣電力公司訓練中心/逢甲大學土木係
  工程人員訓練班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中心
  中國生產力中心/淡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財團法人颱灣經濟發展研究所/冠德建設
  達欣工程/麗明營造/助群營造/忠泰建設

圖書目錄

第1編 概說
1.1 工程估價之種類
1.2 工程估價作業之內容
1.3 估算(算圖)作業前準備工作
1.3.1 現場勘查作業
1.3.2 詳細瞭解圖說
1.3.3 圖說分類
1.3.4 估算順序之訂定
1.3.5 門窗規格尺寸錶之填製
1.3.6 樑斷麵尺寸錶之填製
1.3.7 柱斷麵尺寸錶之填製
1.3.8 簷高版厚錶之填製
1.3.9 工料行情查詢錶之填製
1.3.10 圖說不詳記錄錶之填製
1.3.11 投標估算(算圖)作業工作分工
1.4 估價單之填列順序
1.5 工項名稱書寫注意事項
1.6 單位
1.7 計算式有效數值及列式方法
1.8 列計算式要領
1.9 投標估價作業程序

第2編 土方及擋土措施之估算
2.1 基礎工程之土方計算
2.1.1 土方開挖工法之種類
2.1.2 共同估算要領
2.1.3 整地之土方計算
2.1.4 單柱基礎之土壤自承式挖坑及斜坡式挖坑之土方計算
2.1.5 地樑之土方計算
2.1.6 斜坡式明塹工法之土方計算
2.1.7 有擋土措施之土方計算要領
2.2 迴填土方計算
2.2.1 迴填土方之估算要領
2.2.2 迴填級配之估算要領
2.3 餘土(棄土)估算要領
2.4 基樁之估算要領
2.4.1 基樁分類:依用途
2.4.2 基樁分類:依施工方式
2.4.3 基礎樁估算要領
2.5 擋土措施之估算要領
2.5.1 鋼軌樁橫闆條/水平支撐工法估算項目
2.5.2 鋼闆樁/水平支撐工法估算項目
2.6 開挖工程常用機械(中英對照)

第3編 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估算
3.1 共同估算要領
3.2 結構平麵圖之象限編碼
3.3 結構體各部位名稱及編號
3.4 混凝土與模闆數量之計算方法
3.4.1 結構體數量計算方法之選用
3.4.2 計算順序及要領
3.4.3 計算式錶格
3.5 公式:版優先算法
3.6 單柱基礎之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7 柱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計算
3.7.1 列計算式前準
3.7.2 柱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公式
例題:柱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7.3 柱混凝土與模闆計算注意事項
3.8 樑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計算
3.8.1 樑象限算法之運用
3.8.2 樑混凝土與模闆列計算式前準備工作
3.8.3 樑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公式
3.8.4 樑總淨長(ΣL)求取方法
3.8.5 扣除模闆柱樑接頭、樑樑接頭之方法
例題:樑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9 版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計算
3.9.1 版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要領
3.9.2 版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公式
例題:版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9.3 扣除開口部位簡化計算式方法
例題:版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10 牆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計算
3.10.1 牆混凝土與模闆之估算要領
3.10.2 牆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公式
例題:牆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3.11 樓梯混凝土與模闆之數量計算
3.11.1 樓梯型式
3.11.2 樓梯斜版平均版厚計算方法
3.11.3 樓梯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要領
3.11.4 樓梯混凝土與模闆之計算公式
例題:樓梯混凝土與模闆數量計算

第4編 鋼筋數量估算
4.1 鋼筋估算要領
4.1.1 鋼筋計算前準備工作
4.1.2 「變數工具錶」填製
4.2 鋼筋配筋要領
4.2.1 鋼筋之搭接
4.2.2 鋼筋搭接之配筋要領
4.2.3 鋼筋之錨定
4.2.4 鋼筋之彎鈎
4.2.5 不連續端加彎鈎之配筋要領
4.2.6 鋼筋彎鈎長度計算
4.2.7 鋼筋間距
4.2.8 箍筋
4.2.9 鋼筋5cm配筋規定
4.2.10 保護層
4.2.11 補強筋配筋要領
4.2.12 角隅取大號筋配置
4.2.13 取大一號筋設置
4.2.14 保護層墊塊
4.2.15 工作筋
4.2.16 鋼筋加工損耗率
4.2.17 鋼筋混凝土材料
4.2.18 估算用變數工具錶
4.3 柱鋼筋數量估算
4.3.1 柱縱嚮鋼筋估算要領
例題:柱縱嚮主筋長度計算及變數工具錶之應用
4.3.2 柱箍筋鋼筋數量估算要領
例題:柱箍筋鋼筋數量估算
4.3.3 柱鋼筋數量估算準備工作
4.3.4 柱鋼筋計算例題
例題:柱鋼筋計算例題一:列式法
例題:柱鋼筋計算例題二:填錶法
4.4 樑鋼筋數量估算
4.4.1 樑鋼筋配筋法
4.4.2 樑鋼筋之搭接長、錨定長設定
4.4.3 樑鋼筋搭接點數取法
4.4.4 樑鋼筋數量估算準備工作
4.4.5 樑各部位鋼筋根數判讀方法
4.4.6 樑鋼筋各部位長度計算公式及工具錶使用
4.4.7 樑鋼筋各部位長度計算例題(A Line)
例題:樑鋼筋各部位數量估算
4.4.8 樑箍筋數量估算
例題:樑箍筋估算
4.4.9 樑鋼筋數量估算
例題:A Line樑鋼筋估算
4.5 版鋼筋數量估算
4.5.1 版鋼筋配筋法種類
4.5.2 認識版配筋圖
4.5.3 版鋼筋每相五類鋼筋計算公式
例題:版鋼筋五類鋼筋支數計算
4.5.4 版鋼筋單位麵積法數量估算要領
例題1:版各編號麵積統計計算
例題2:單位麵積法計算版鋼筋數量
4.6 牆鋼筋數量估算
4.6.1 牆鋼筋計算要領
4.6.2 牆單位麵積鋼筋量計算公式
4.6.3 牆鋼筋「單位麵積法」計算步驟
例題:高樓層牆鋼筋「單位麵積法」估算
4.7 樓梯鋼筋數量估算
4.7.1 樓梯鋼筋數量估算要領
4.7.2 樓梯鋼筋計算公式
例題:樓梯鋼筋數量計算

第5編 砌磚及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
5.1 牆工程數量估算
5.1.1 牆工程數量估算要領
例題:內部隔間牆工程數量估算
5.2 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
5.2.1 估算要領
5.2.2 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順序
5.2.3 粉刷錶
5.2.4 列計算式前之準備工作
例題: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單層樓)
5.3 樓梯間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
5.3.1 樓梯間牆麵粉刷數量估算
5.3.2 樓梯間地坪粉刷數量估算公式
5.3.3 樓梯間平頂粉刷數量估算
例題:樓梯間牆麵及地坪粉刷數量估算
5.4 外牆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
5.4.1 外牆粉刷裝飾工程數量估算要領
例題1:騎樓型外牆粉刷裝飾計算
例題2:公寓陽颱型外牆粉刷裝飾計算
5.4.2 混閤型外牆之其他部位粉刷裝飾工程數量計算
5.4.3 其他部位計算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建築工程常用工程項目(中英對照)
附錄2 水泥砂漿工程之水泥及砂用量分析研究
附錄3 營建專案工程預算編列係統

限時雲端下載─預算編列工具包
估價單
工程項目錶
工料分析錶
工料項目編碼錶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056412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二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前本建築估價–工程數量計算編(二版),委由詹氏書局於1991年修訂齣版,至今已二版十一刷,將近三十年瞭。由於當年初版時沒有小電腦,打字用打字機,繪圖用針筆畫圖,齣版一本書很辛苦,所以書中案例較少,讀者自修較為睏難。今本人退休瞭,想將經驗傳承,經多年教學經驗瞭解學員需求,重新修訂補充內容,為初學者而編著,讓自修者看得懂,這是我再次修訂的目的。
 
  估價技能是土建工程師最基本的技能,如同吃飯時用的碗筷。雖然當今是電腦時代,估算軟體普及,但獲得的數據在應用上有其不足,且使用者如無手算的基本功夫,將無法驗證數據的正確性。本書內容,為初學者而編著,先講施工法再講算圖方法,不懂施工法勢必無法正確估算。閱讀本書首先請把以前學的都忘記,因為算圖人人會,招式各自不同,如果一直想以前的算法,腦筋會轉不過來。
 
  本書所講述的算圖方法,是本人看書學習、工作中領悟、進而自行開創的算圖方法,方法簡易,其目的在求快、準、好核對等三大要求。其特色介紹如下:
 
  1.混凝土與模闆同時列計算式:混凝土先列計算式,模闆計算式由混凝土計算式對應轉換後,增列一些接頭模闆扣除即得。計算過程的排列組閤(公式),不重複計算再扣除,照公式走不會多算、漏算。
 
  2.混凝土與模闆計算,由基礎、柱、樑、版、牆、樓梯等部位分序計算,共六招。一根柱會算,其他柱比照辦理,一排樑會算,其他樑比照辦理,方法簡易,加上標準化順序,算起圖來輕鬆愉快。
 
  3.鋼筋數量計算:由基礎、柱、樑、版、牆、樓梯等部位分序計算,也是六招。一根柱會算,其他柱比照辦理,一排樑會算,其他樑比照辦理,方法簡易。
 
  4.鋼筋數量計算;因鋼筋的搭接、錨定、彎鈎長會因鋼筋號數的不同而改變,事先製作【變數工具錶】,算起圖來輕鬆愉快又便捷。
 
  5.柱、樑鋼筋數量計算:先講述列式法,再講述填錶法,其計算及統計,可將計算錶輸入Microsoft Excel計算,快速好核對。
  
  6.版、牆鋼筋數量計算:採用單位麵積法,快速好核對。
 
  7.牆鋼筋數量計算:係以選取代錶性格片分析,得到各牆厚之單位麵積鋼筋量(m/m2)乘以牆混凝土計算式還元之各種牆厚度麵積,即得。換言之,牆混凝土計算完成,牆鋼筋也完成大半。
 
  8.內部隔間、樓梯間、外牆等粉刷裝飾數量計算,都運用一些技巧及數學、立體投影觀念,一個房間會算,其他房間比照辦理,算起圖來輕鬆愉快。
 
  9.本書第1編:概說,是我的估價工作經驗,好好閱讀,將可以對投標估價作業及成本預算編製作業有所助益。
 
李健雄 敬序
民國109年9月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實說,剛開始看這本書時,內容的深度讓我有點招架不住,尤其是那些涉及到特殊工法轉換的章節,讀起來需要反覆咀嚼。我個人比較偏嚮用視覺化的方式學習,而這本書的文字敘述雖然嚴謹,但相較於圖解,文字量偏大,這對習慣快節奏的現代讀者來說可能是一個門檻。不過,當我硬著頭皮去理解它在描述「材料損耗率」如何根據工區環境和工人熟練度進行調整時,纔赫然發現這纔是真正決定案子是否能順利結算的眉角。很多新手估算師會用固定的損耗率套用所有項目,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經歷過各種「硬仗」的專傢,他們會區分室內裝修與室外土木工程在混凝土澆築或磁磚鋪貼時,實際發生的材料浪費比例差異。這種層次分明的分析,讓你意識到估價不是單純的數學題,而是一種風險控管的藝術。我認為,如果能搭配上實際的工程圖紙,將書中的計算邏輯對照到圖麵上去驗證,效果會比單獨閱讀文字說明好上數倍,可以讓枯燥的數字變得活靈活現。

评分

總體而言,這本工具書的份量和內容的密度,絕對不是給那些隻想在辦公室動動滑鼠的文書作業人員看的。它更像是為那些需要深入工地現場、能夠與工班師傅、品管人員直接對話的工程師所準備的。它強迫你跳齣二維的平麵思考,去想像三維的立體結構是如何被組裝、拆卸和最終計量的。尤其是在處理連續性數量問題時,比如長條狀結構的重複單元數量計算,它提供瞭好幾種不同的數學模型來驗證結果的準確性,這對追求「零誤差」的估算工作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排版上可能略顯傳統,但內在的嚴謹性無庸置疑。它不是那種看完一遍就能立刻精通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本需要隨著你的工程經驗纍積,而不斷迴頭翻閱、每次都會有新體會的「實戰指南」。我認為,任何一個想在這個行業走長遠,想把「工程數量」變成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人,都應該在書架上留一個位置給它。

评分

我得說,這本《建築估價:工程數量計算編》的作者群對颱灣的營建法規和慣用計量標準,掌握得非常精準,這點對我們這些跑工地跑習慣的人來說,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現在市麵上很多參考書,內容可能很新穎,但很多都是基於國外的標準翻譯過來的,套用到颱灣的營造規範上,東扣西補總覺得卡卡的。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完全是接地氣的。舉例來說,對於像「高程放樣補償」這種在颱灣本地閤約中很常見但外文書籍絕不會提到的細項,它都有詳細的說明和計算方式。還有,它對各種「虛體工程」的處理方式,例如臨時便道、圍籬設置等,都有明確的計量界線。我們都知道,估價不隻是算「實體」結構,很多時候決定盈虧的,反而是這些「邊邊角角」的管理費用和臨時設施。如果你的採購單純依賴軟體齣具的清單,很容易漏掉這些需要額外編列的數量,最後就是自己吃虧。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性質經常需要對業主提齣的數量進行複核,或者需要編寫一份讓結構技師和機電技師都信服的數量說明書,那麼這本書提供的思維框架,比任何單純的公式都來得重要。它教會你的是如何「拆解」一個複雜的工項。

评分

這本書,老實講,拿到手的時候,我差點把它當成工具書擺在角落吃灰。畢竟現在工程界很多年輕人,都習慣用軟體一鍵齣圖、一鍵算量,誰還願意啃這麼厚一本,又是「計算篇」的書?不過,後來我還是忍不住翻瞭幾下,特別是那些關於土方計算和鋼筋計算的章節。不得不說,它的編排邏輯非常紮實,不像有些坊間齣的估算書,隻會給你一堆公式然後要你死背活記。這本比較像是在跟你「解釋」為什麼要這樣算,背後的工程原理是什麼。例如,它在處理複雜結構的模闆拆模麵積時,會細心地去區分哪些是純粹的混凝土接觸麵,哪些因為結構交接處需要額外計算,這在實際現場報價時,是會直接影響到成本控製的關鍵細節。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標一個公共工程的地下室案子,光是連續牆的數量計算就搞得大傢頭昏腦脹,後來翻瞭書裡的範例,纔發現原來在處理牆體與柱的交接時,如果沒用書上建議的方法去「歸戶」數量,很容易造成重複計算或遺漏。對於想從基層做起、想把估算內功練好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本上手的秘笈,隻是需要耐心去讀透,而不是把它當作快速查詢的字典。它訓練的不是你的打字速度,而是你的工程直覺。

评分

這本書在鋼結構與預鑄件數量計算部分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給瞭業界一個標準範本。我們知道,鋼構工程的數量計算,最怕的就是「錨栓」和「螺栓」的數量估算失準,以及為瞭配閤現場安裝誤差而預留的「放寬量」該如何閤理編列。這本書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螺栓數 = X」,而是深入探討瞭節點的形式(例如對接或搭接)如何影響到鋼闆的裁切量,以及連帶影響到螺栓孔的預留數量。這種自上而下的拆解,極具說服力。對於承攬大型工業廠房或集閤住宅這類需要大量預製構件的專案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參考標準,可以大幅減少與設計單位在數量認定上的來迴拉鋸。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爭論一處鋼柱的基礎錨栓規格,因為雙方對數量計算的依據不同,差點鬧上仲裁。如果當時手邊有這本書中關於「錨栓群組化計算與容許誤差」的章節作為佐證,或許就能更快地達成共識,避免不必要的工期延誤和法律成本。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業界公認、有理有據的計量依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