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花事圖鑑:常見200種花卉,從選擇、知識到花語的療癒系手帖

日常花事圖鑑:常見200種花卉,從選擇、知識到花語的療癒系手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宇田川佳子(監修)
图书标签:
  • 花卉图鉴
  • 植物
  • 园艺
  • 花语
  • 生活
  • 疗愈
  • 手帖
  • 科普
  • 日常
  • 植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亞馬遜書店=4.6 ★★★★☆星=好評
一本讓人隨時隨地都想翻開閱讀的
花事圖鑑‧療癒系花語美學書

◆200種花店常見花材的絕美圖鑑◆
書中透過200種花店常見花材、葉材、果材,以精美圖片展現花姿之美,提供每種植物的基本資料,兼具花材圖鑑實用特色,讓你下次走進花店,一定能對各式花兒產生更美好感受。

◆透過花兒,培養生活的美好姿態◆
本書不但給你送花基本場合建議,即使是自己收到花兒後,也能簡單處理花材,並擺置出不同以往的生活美感,更重要的是,透過花語故事,還能擴展出更不一樣的創意與生活美學姿態。

◆實用花語速查索引◆
本書特別精心分門別類整理的索引,不論是想從某類型花語意涵來查找、想找生日花、或是以花材出現季節方式來找,通通沒問題,索引還附上花材小圖,想多種花材一同搭配時,更加快速又便利。

◆說不出口的話,由花兒代你說◆
◎母親節為何送的是康乃馨?
◎百合代表的聖潔意涵又是從何而來?
◎為新娘增添幸福好運的「Something Blue」又是什麼藍?
◎為何以花占卜戀情,一定要用瑪格麗特?
◎小巧又充滿浪漫之名的「勿忘我」藍色小花,其實竟深藏一段哀傷的故事......
讓一份花禮因花語,而多了更不一樣交流的心靈對話。

不論你是花藝師、或只是想單純透過花兒們傳達情感與意念,
或是單純想從花兒們的個性花語,得到不一樣的生活啟示、創作靈感,
更甚至只是把它當成認識花兒們的名字、個性與故事來欣賞閱讀,
這本書適合任何人。

【本書特色】
★200種溫潤人心的花事介紹,激發生活實用選擇和搭配靈感
★PLUS花朵介紹圖鑑,精美圖片+花卉基本資料,輕鬆認識200種常見花材。
★便利實用的速查索引,依季節、依花語分類,快速找到搭配Idea
★花語及送花Tips簡單掌握,滿滿心意不NG!
★讓花帶來好運!尋找專屬你的誕生花~
古籍修复与纸张演变史:穿越时空的珍贵文献保护指南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典籍的修复技艺及其背后蕴含的纸张科学与文化传承。这不是一本关于花卉的指南,而是对时间痕迹和物质载体的致敬,旨在揭示那些承载千百年智慧的纸张与墨迹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精心守护下来的。 第一章:纸张的生命周期——从纤维到文献 本章细致描绘了中国古代纸张的原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的演变,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性差异。我们不谈鲜花的娇艳,而是聚焦于构成文献生命基础的植物纤维——麻、皮、藤、竹。 植物纤维的选择与预处理: 详细解析了古代造纸工匠如何根据地域和用途,选择桑皮、楮皮、稻草、竹篾等不同原料。每种原料的韧性、酸碱度如何影响最终纸张的寿命和质感,都会被一一剖析。 抄造技艺的千年流变: 从早期的漂絮、蒸煮到后来的打浆、抄捞,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深刻影响了纸张的物理性能。重点介绍“轻叠法”与“湿抄法”的细微差别及其对纸张均匀度的影响。 纸张的“老化”与病变机制: 探讨酸性物质、真菌、虫蛀如何加速纸张的结构性破坏。分析不同类型纸张(如宣纸、皮纸、竹纸)在面对环境压力时的不同表现。我们将深入研究纸张的微观结构,而非其表面的颜色或气味。 第二章:文物的“诊断学”——损伤评估与记录 修复工作的第一步是准确的诊断。本章将专业工具和历史语境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一套严谨的文献损伤评估体系,完全聚焦于物理和化学层面的损伤识别。 视觉与仪器分析: 介绍如何使用放大镜、紫外光灯、红外反射仪等工具,识别墨迹渗透、纤维断裂、水渍痕迹和修补痕迹。强调对纸张纤维方向的判断在后续修复中的重要性。 “病理”分类与术语: 系统梳理古代文献常见的损伤类型,例如“洇墨”、“脆化”、“虫洞”、“霉斑”等,并提供国际通行的文献损伤术语对照,而非花卉的形态描述。 环境因素的量化评估: 讨论温湿度波动、光照强度如何对纸张造成累积性伤害,并提供监测和记录环境参数的方法论。 第三章:修复的哲学与伦理——“存真”的艺术 修复并非简单的“复原”,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对话。本章侧重于修复过程中的伦理考量和技术选择,探讨如何在保护文献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干预。 去酸处理的技术演进: 追溯从早期简单的水洗到现代非水性脱酸剂的应用,分析各种脱酸方法对纸张物理性能的长期影响。关注的是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而非任何自然疗愈的概念。 补洞与接纸的艺术: 详细介绍如何选择与原纸纤维长度、厚度相近的修复用纸(如日本楮皮纸、台湾手抄棉纸),以及使用淀粉胶、糟浆进行精准接补的技术细节。重点在于材料的兼容性与视觉的最小干预。 “可逆性”原则的实践: 阐述现代文物保护中“可逆性”修复的严格要求,即修复材料在未来应能被安全移除而不损伤原件。讨论如何平衡稳定性和可逆性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装帧的演变——从简册到线装的结构保护 文献的物理形态——装帧——是保护其内容的重要屏障。本章专门研究不同朝代装帧形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文献的保护功能。 古代装帧形式的结构解析: 深入剖析了“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线装”等形式的力学原理。例如,蝴蝶装在传播过程中为何容易出现“散页”现象,以及线装如何通过“经线”和“纬线”提供张力平衡。 封面与包背的处理: 探讨绫、绢、纸等封面材料的选择标准,以及如何处理因过度装帧导致的“卷曲”、“褶皱”等结构性变形。 现代化保护性装具: 介绍博物馆级的无酸活页夹、特制书盒(囊匣)的设计原理,它们如何为珍贵文献提供一个恒定的微环境,隔绝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侵扰。 第五章:数字化时代的文献保护——跨媒介的延续 在物质载体面临持久性挑战的今天,数字化技术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保护。本章将探讨高精度扫描、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如何在信息保存方面发挥作用。 高保真图像采集的标准: 介绍文物级扫描设备对色彩空间、景深、分辨率的严格要求,确保采集到的图像能够准确反映纸张的纤维纹理和墨色的细微差别。 元数据的构建与语义化: 探讨如何为数字图像创建详尽的元数据,记录其物理状态、修复历史及内容背景,使信息本身得以长期可检索和理解。 本书旨在为古籍修复师、档案管理者、历史文献研究者提供一本详尽、注重实操与理论结合的专业手册,其核心是科学、严谨地对待每一片承载历史的纸张纤维。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宇田川佳子(監修)
過去在園藝店工作的同時,一邊學習植物、玫瑰栽種、庭園設計,之後自行創業成立了「My Garden Works」,並且也在『園藝Guide』(主婦之友社)等專門雜誌負責植栽創意等相關提案。擔任日本聖誕玫瑰協會理事、Natural Seed Meister一員,有『創造小花園第一次就上手』(新星出版社)、『Front Garden』(共同寫作、農山漁村文化協會)等著作。

譯者簡介

林安慧
土到會掉渣的金牛座女子,熱愛一切與美有關的事物,從美食、美景到美色都來者不拒,經由翻譯,任意徜徉在無垠書海間。

图书目录

前言  2
本書的使用方式  3

百子蓮  10
洋蓍草  11
紫花藿香薊  12
薊花  13
杜鵑花  14
繡球花  15
翠菊  16
泡盛花  17
大星芹  18
馬醉木  19
白頭翁  20
尾穗莧  22
孤挺花  23
鳶尾花、德國鳶尾  24
大花蔥  25
斗篷草  26
百合水仙  28
黃椰子  29
火鶴花  30
玉米百合  31
紫花當藥  32

Column 野花與水果的花語 33

蜂室花 34
齒葉溲疏  35
梅花  36
紫錐花  37
蘆莖樹蘭  38
歐石楠(聖誕歐石楠)  40
紫薊  41
狐尾百合  42
粉團花  43
伯利恆之星  44
夢幻草  45
黃花敗醬草  46
文心蘭  47
康乃馨  48
非洲菊  50
滿天星  52
嘉德麗雅蘭  54
香蒲  55
洋甘菊(德國洋甘菊)  56
海芋  57
荷包花  58
袋鼠爪花  59
風鈴草  60
桔梗  61
菊花  62
黃波斯菊  63
球吉利花  64
垂筒花  66
金魚草  67
金盞花  68
孔雀草  69
梔子花  70
劍蘭  71
金杖球  73
白玉草  74
新南威爾斯聖誕樹  75
聖誕玫瑰  76
薑荷花  77
鐵線蓮  78
火焰百合  79
雞冠花  80
波斯菊  81
蝴蝶蘭  82
棉花  83
麻葉繡球  84
櫻花  85
山歸來  86
山茱萸  88
宮燈百合  89
仙丹花  90
茵芋  91
仙客來  92
芍藥  93
茉莉花  94
高雪輪  95
白三葉草  96
東亞蘭  97
雪果  98
香豌豆  100
水仙  102

Column 花與星座I  103

松蟲草  104
醋栗  106
鈴蘭  108
星辰花  109
紫羅蘭  110
天堂鳥  112
絳紅三葉草  113
夏雪片蓮  114
雪球花  115
煙霧樹  116
天竺葵  117
新娘花  118
千日紅  119
草珊瑚  120
藍花茄  121
一枝黃花  122
大理花  124
晚香玉  126
鬱金香  128
巧克力波斯菊  130
山茶花  131
南蛇藤  132
紫嬌花  133
大飛燕草  134
石斛蘭  136
日本吊鐘花  137
西番蓮  138

Column 花與星座II  139

追風草  140
洋桔梗  142
石竹  144
油菜花  146
南天竹  147
黑種草  148
納麗石蒜  149
刻球花  150
鳳梨百合  151
貝母  152
初雪草  153
四照花  154
仙履蘭  155
玫瑰  156
佛塔樹  158
三色堇  159
萬代蘭  160
柊樹  161
射干  162
海桐  163
地中海莢迷  164
金絲桃  165
向日葵  166
百日草  168
風信子  169
針墊花  170
唐棉  171
五指茄  172
寒丁子  173
金翠花  174
法蘭絨花  175
小蒼蘭  176
琉璃唐棉  177
翠珠花  178
大銀果  179
鳳尾百合  180
帝王花  182
胡椒木  184
紅花  185
蠟菊  186
赫蕉  187
堆心菊  188

Column 送花的禮儀  189

紅蝦花  190
八寶景天  191
聖誕紅  192
貼梗海棠  194
牡丹  195
油點草  196
罌粟花  197
波羅尼花  198
瑪格麗特  199
小白菊  200
萬壽菊  202
金合歡  203
忘都草  204
葡萄風信子  205
日本紫珠  206
莫氏蘭  207
蜂香薄荷  208
桃花  210
貝殼花  211
矢車菊  212
棣棠花  213
尤加利葉  214
亞馬遜百合  215
緋苞木 216
雪柳  217
百合  218
飛燕草  219
米香花  220
紫丁香  221
兔尾草  222
爆竹百合  223
陸蓮花  224
薰衣草  226
綿羊耳  227
百部  228
非洲鬱金香  229
陽光百合  230
珍珠菜  231
龍膽  232
假葉樹  233
魯冰花  234
琉璃球花薊  235
蕾絲花  236
連翹  237
蠟梅  238
勿忘我  239
蠟花  240
地榆  242

Column   輕鬆掌握花藝裝飾訣竅  243

花語索引  244
開花季節索引  248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897447
  • 叢書系列:SASUGAS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8.2 x 15 x 1.8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另外一个让我惊艳的地方,是它对花语和相关文化背景的描述。很多时候,我们送花图个喜庆,但并不真正理解背后的寓意。这本书把花语讲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生硬的翻译,而是结合了历史和情感背景的阐述。读起来很有人情味,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社交上的小技巧。比如,下次要送花给朋友时,我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选一束真正能表达心意的花。这种知识的积累,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让我在人际交往中多了一份细腻和体贴。感觉这本书就像是我的“生活美学导师”,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我的品味。

评分

翻开内页,首先注意到的是它那种很细腻的笔触,不管是文字还是配图,都透露出一种用心。那种用钢笔勾勒的线条,搭配上手绘的水彩,真的非常治愈。我以前买过一些花卉书籍,大多是照片堆砌,虽然直观,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这本书的插画很精准,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是哪种花,但又不会过于学术化。更棒的是,它对每一种花的介绍,不只是告诉你它叫什么、长什么样,还融入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比如,有些花可以用来泡茶,有些可以做成干花,这些小细节非常实用,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它让我觉得,原来身边的花草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等待我们去发掘。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它那种“疗愈系”的氛围。现代人压力大,需要一些途径来疏解情绪,而园艺和花卉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个心灵伙伴。它会告诉你,即使是路边不起眼的小花,也有它独特的生命力和故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环境好像都有了新的看法。以前看到一朵花,可能就‘哦’一下过去了,现在会想,这是哪种花?它是不是需要多一点阳光?这种细微的观察力的提升,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它鼓励我们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珍惜每一次与自然的接触。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也做得非常好,它很注重“日常”二字。它介绍的花卉,大多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或者可以在一般花市买到的品种,而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珍稀植物。这一点对我们这些想在阳台或小花园里实践的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书里关于养护的建议也很贴心,不会用太多术语,而是用大白话告诉你,水要怎么浇,光照要怎么拿捏。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就像是邻家很有经验的花友在跟你分享秘诀一样。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集美观、实用、心灵慰藉于一体的书,非常推荐给所有喜欢生活、热爱花草的朋友们。

评分

最近在书店闲逛时,无意中翻到这本《日常花事圖鑑》,光是书名就让人感觉心头一暖,很有种想带它回家的冲动。现在的社会节奏这么快,能找到一本让人慢下来、静下心来欣赏身边的美好的书,真的挺难得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很清新,拿在手里那种触感就很舒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很享受。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生活化的视角,不像那种专业性的植物图鉴那么死板,更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花花草草的故事。书里排版很舒服,留白很多,看起来一点都不拥挤,让人心情放松。而且封面那种淡淡的插画风格,就让人觉得这本书充满了温柔的力量。我一直觉得,家里的绿植不只是装饰,它们是生活态度的体现,这本书的理念似乎和我很契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