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每天陪讀的家長,我最關心的就是「實用性」和「耐玩度」。這本書如果設計得太過複雜,或者配件太多(像是有很多小卡片容易遺失),那對忙碌的家長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理想中的狀態是,打開就能玩,隨時可以進行,而且主題要夠豐富,不能玩個兩天就膩了。我比較傾向那種可以一頁一頁撕下來當作小活動,或者設計成可以重複擦寫的材質(如果有的話,那就太棒了)。另外,我很想知道,它在「圖形與空間」這方面的著墨多深?畢竟幼兒階段的幾何概念都是從生活經驗中建立的,如果能巧妙地將「形狀配對」、「方向感」融入數學遊戲中,那就非常加分了。總之,我希望它是一本能讓孩子主動拿起、主動探索,而不是被我「要求」去完成的教材。
评分我看重的是那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方式。現在很多教材都強調「親子共學」,所以書本的引導語和家長手冊(如果有的話)的設計就顯得很關鍵。它是不是能提供清晰的指引,告訴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該如何提問,而不是直接給答案?我希望它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韌性。例如,如果題目是「排隊」,它會引導孩子思考「誰在前,誰在後」,還是單純數有幾個人?這種細膩的語意處理,往往決定了一本書的高度。而且,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世界觀還非常具體,所以書中的範例最好是貼近他們日常能看到的物件,像是積木、水果、玩具車等等,而不是抽象的符號。如果書中內容能稍微帶一點點文化趣味(例如台灣在地常見的元素),那就更完美了,畢竟我們生活在這裡。
评分坦白說,現在市面上幼兒數學教材琳瑯滿目,要挑到一本真正符合「思維訓練」而非僅止於數字辨識的,還真的需要仔細研究。我比較看重的是,這本書有沒有辦法訓練到孩子的邏輯推演能力。例如,它會不會設計一些需要觀察規律、找出異類、或是空間概念的題目?畢竟,數學思維的建立,遠比單純的「一加一等於二」來得重要得多。如果只是重複描線和數數,那市面上隨便一本塗色書都能達到效果。我期待的是那種能讓孩子在操作過程中,稍微「動腦筋」一下,需要思考「為什麼這樣放不行?」的過程。我希望它的紙質夠厚實,畢竟幼兒操作時力道比較難控制,如果一翻就破,那真的會很掃興。另外,我個人對於教材的「教育哲學」也蠻在意的,希望它背後的設計理念,是強調自主探索,而不是死板板地跟著標準答案走。
评分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專注力是一個大魔王。如果這本書的每一頁內容都安排得太過龐雜,資訊量太大,肯定會讓孩子感到壓迫。我希望它的版面是乾淨、清爽的,重點突出。一張圖只解決一個小小的概念,讓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完成」的滿足感。此外,我會非常注意它對「比較」概念的處理,像是「多一點」、「少一點」、「一樣多」這些相對詞彙的建立,是不是設計得巧妙而不流於口號?這些看似簡單的詞彙,其實是未來建立加減法概念的基石。如果能透過有趣的視覺對比,讓孩子自己發現「原來這堆比較少」,那就成功了一半。總體而言,一本好的教材,不該只是教孩子學會「計算」,更要教他們如何「思考數學」。
评分這本遊戲書光是看到封面設計,就覺得非常吸睛!色彩搭配得很有活力,那種貼近學齡前幼兒的視覺語彙,確實能立刻抓住小朋友的目光。我兒子(今年四歲多一點)看到這本書時,眼睛簡直亮了起來,馬上就吵著要打開玩。他平常對於靜態的圖畫書比較容易分心,但這本的設計明顯是走互動路線,光是猜測裡面的活動會是什麼,就已經讓他充滿了期待。我特別欣賞那種「玩中學」的精神,畢竟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枯燥的練習題根本是酷刑,用「遊戲」包裝起來的學習,才是王道。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裡看到一些比較新穎的、不同於傳統九九乘法表那種填鴨式教學的啟發,例如,透過生活化的情境、可愛的角色引導,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建立起數感的基礎。希望它的難度設定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下子就丟太難的題目,這樣才能維持孩子的學習熱情,讓他覺得「我做得到!」這份成就感,比什麼都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