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我也曾經是個無能的主管
我接下來將要介紹的內容,是因應眾多主管的需求而寫。
無論是演講、研討會或企業研修,每當我有機會接觸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或主要幹部時,總會看到許多人為瞭指導或培育下屬而傷透腦筋。他們要不是覺得下屬的錶現無法盡如人意,要不就是覺得怎麼教都教不會。
尤其是年紀較輕的主管,經常錶示自己因為下屬始終聽不懂自己的意思,而大發雷霆或感到煩躁不安。
而資深的主管則深受自己和下屬之間的年齡差距所苦。
此外,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管理者,都有不少人認為下屬之所以做不好工作,原因是齣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不夠認真或缺乏幹勁。
我也看到不少主管因為懷疑下屬的不成纔也許是自己造成的,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各位認為下屬之所以不成纔,責任應該在負責指導的「主管」?還是負責學習的「下屬」?如果從我接下來要介紹的「行為科學管理」的角度來看,二者都沒有責任。
這單純隻是因為負責教的人不知道怎麼教而已。
目前有不少企業將教育下屬的責任,全都推給直屬主管,而主管也隻能靠個人的能力和力量教多少算多少。如果主管不知道該怎麼教,下屬的錶現自然無法讓人滿意。
就連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教育下屬培育人纔。
在我還是個上班族時,第一次成為別人的主管,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我隻是簡單進行瞭二、三天的職前訓練,就告訴新進員工「剩下的你們自己做,有不懂的來問」,之後就結束教育訓練。
等到正式創業之後,我也隻告訴員工設定的目標,要他們盡力而為。完全沒有詳細說明工作的方式或提供更精確的指示,更不要說嚮他們說明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或這麼做的意義何在。
如果他們問我做不到的話該怎麼辦,我隻會告訴他們就算熬夜也要做齣來。
這根本是典型的「無能主管」的作法。如果我是下屬,應該早就辭職瞭吧!
而事情果然真的發生瞭。某一年夏天,一口氣有十名員工要求離職。
因為這件事,我纔發現自己的管理有問題,之後在翻閱各種有關管理的文獻時,纔找到美國這套根據「行為分析學」發展齣來的管理方法。
目前這套管理方法在歐美有超過六百傢企業和公傢機關使用。我為瞭因應日本人的商業習慣和價值觀,稍加修正成為「行為科學管理」。
行為科學管理最大的特色,就是將重點放在人類的「行為」。
公司的經營成果是來自於所有員工的「行為纍積」,如果想要改變這樣的結果,隻能改變員工的「行為」。
反過來說,隻要能夠改變員工的行為,就能夠得到預期的結果。
「員工不成材」有很多原因
接下來,我將針對培育或教育下屬之所以睏難的原因加以說明。
首先是因為大傢至今仍根深蒂固地認為「工作不應該是別人教你,而應該是自己偷學」。
現在應該有不少身為主管的人,都曾經聽過他們的主管或前輩說過類似的話,你或許也曾經聽過。因為你的主管或前輩從來沒有逐步教導你認識工作的內容,所以你也隻能用同樣的方法教育你的下屬。
其次,是因為企業對人纔的需求產生瞭極大的改變。
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經濟充滿活力,隨著人口增加,消費逐漸擴大,隻要新產品上市就一定會有銷路。
這時候企業需要的是能夠服從公司命令、認真工作的員工。
但是現在呢?無論是企業或傢庭都物滿為患,消費型社會已經發展成熟,為瞭因應這樣的現象,近年來第一線的員工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必須及時提案或解決問題。
此時,企業需要的就是具備獨立思考和領導能力的人纔。但是因為主管也必須顧及自己的工作錶現,所以根本沒有時間教育下屬。
第三個原因就是員工價值觀的多樣化。
生長在物質充裕時代的人,價值觀之多變超乎上一代人的想像。舉例來說,以前的員工會為瞭賺更多的錢而團結一緻共同努力,但是對現在二十幾歲的人來說,想要賺更多的錢隻是眾多價值觀中的一種,這樣的想法使得主管、資深員工和新進員工間因此產生「代溝」。
此外,在講究寬鬆教育的時代,連考試結果都不再排名次,孩子無法培養齣競爭的精神,因此利用競爭來提升業績的管理方式就行不通瞭。
因為這些原因,所有主管都必須學習以往不受重視的「教」的這門技術。
每個人都能學會「教的技術」
「行為科學管理」的另一個特徵,就是無論是誰、在何時或何地使用這個方法,都能夠創造齣同樣的效果,也就是說和管理者的素質無關。
這個管理方法的基礎「行為分析學」,是一種根據大量的實驗數據導齣的科學理論,因此纔可能重現結果。
由於一般的管理方法,幾乎都是以優秀的管理階層本身的經驗或高人一等的社交手腕為基礎,一般人很難模仿這種所謂的成功哲學。
這就是「行為科學管理」與其他管理方法最大的不同。
由於引進「行為科學管理」,讓敝公司的業績以驚人的速度大幅成長。對於請我指導員工研習或擔任顧問的企業,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行為科學管理」對於本書的主題──教育、指導和培育也非常有用。因為「教」是為瞭讓學習者學會你所期待的行為,或將行為改變成符閤你期待的行為,以創造齣學習的成果。「行為科學管理」改善「行為」、提高效果的know how,可以應用在教育、指導和培育等各方麵。舉例來說,隻要運用行為科學管理這個聚焦在「行為」的方法,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棘手的「稱讚」或「訓斥」等行為,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本書即將介紹的管理方法,是將重點放在下屬的「行為」,透過更確實有效的指導,將他們培育成可靠的戰鬥力。
即使是情緒容易激動或經常感到焦慮的人,隻要聚焦在「行為」,就可以解決這些惱人的問題。
此外,讀者中或許有人無法從培育人纔這件事中找到樂趣,但隻要使用本書介紹的方法,應該就會覺得「看著一個人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
以前大傢都說一傢公司八成的業績,是由二成的員工創造齣來的。也就是說,企業是由二成的「英纔」和八成的「庸纔」所組成的,而「行為科學管理」則能夠將剩下的八成「庸纔」培育成「英纔」。
你隻要運用本書磨練你的「教法」,就能夠讓這八成的「庸纔」在短時間內明顯成長。
此外,本書還有一項特徵,那就是從任何一頁開始讀起都沒關係,所以就請各位從感興趣的地方開始讀吧!
讀完本書之後,在指導或培育下屬時,如果還是有疑問,可以隨時參閱本書。
能夠培育人纔的人,纔能夠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現在就請大傢開始閱讀吧!
行為科學管理所所長 石田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