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情境實務:大學用書系列(一品)(九版)

警察情境實務:大學用書系列(一品)(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修安
图书标签:
  • 警察学
  • 警务实务
  • 法律
  • 犯罪学
  • 刑事诉讼
  • 执法
  • 警校教材
  • 大学教材
  • 案例分析
  • 警务工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適用對象
  1、警專生、現職人員以及有興趣報考警察特考的同學
  2、對警察情境實務有興趣了解的讀者
 
  使用功效
  幫助學生精進警察情境實務,附有重要的標準作業程序、時事、題目輔助讀者學習。
 
  改版差異
  1.部分內文修訂與更新
  2.新增試題
 
本書特色
 
  警察情境實務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亦即警察在執行勤務時面臨的各種狀況,做出情境之判讀和處置。因此,必須對警察專業知識有所瞭解,才能有效運用於實務之操作。本書基於實用性,係以警察法令為體(基礎),以實務操作標準作業程序為用(運用)。以情境實務觀點探究其實際操作處理之程序與勤務規劃、執行之能力,且附有情境模擬狀況俾供讀者演練,提供最佳指引方向。
《现代犯罪心理侧写与侦查实务前沿:基于行为科学的深度剖析》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心理动机的深层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前沿的行为科学工具来提升刑事侦查与执法效能。它并非聚焦于基础的法律条文或日常巡逻技巧,而是将视角提升至犯罪心理学、神经科学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大数据驱动的犯罪预测模型,以及复杂的跨文化犯罪现象分析。本书旨在为具备一定警务或犯罪学基础的读者提供一个超越传统技术层面的、更具学术深度和实战前瞻性的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犯罪心理学的理论重构与应用深化 本部分彻底摒弃了过时或简化的犯罪类型学,转而采纳最新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的成果,对犯罪动机进行多维度解析。 1. 认知失调与犯罪决策模型: 详细分析了“认知捷径”(Heuristics)如何在压力和道德模糊情境下导致犯罪决策的形成。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我们剖析了罪犯如何通过内部叙事来合理化其行为,从而维持自我认知的一致性(认知失调的缓解机制)。特别关注了冲动型犯罪与计划型犯罪在执行前心理状态的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设计更有效的审讯策略。 2. 依恋理论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延伸: 超越传统的DSM-5诊断标准,本书深入探讨了童年早期复杂创伤(Complex Trauma)对成人期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模式的长期影响。重点阐述了早期安全依恋的缺失如何映射为成人期的情感隔离、共情缺失,以及对权力与控制的病态需求。结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解释了杏仁核过度反应与前额叶皮层抑制不足在暴力决策中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3. 极端意识形态的心理传染机制: 针对当前日益增多的极端主义、网络煽动和群体暴力事件,本章研究了“社会认同理论”在极端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的认知过程,以及数字社交环境如何加速“回音室效应”,形成自我强化的信念系统。本部分提供了基于心理干预的“去激进化”初步框架,而非单纯的法律惩戒思路。 --- 第二部分:高阶侦查技术与行为证据的解读 本部分侧重于如何从传统物证之外,提取和解释“行为证据”(Behavioral Evidence),并将其整合到现代数字侦查流程中。 1. 行为序列重建与时间轴动态分析: 本书介绍了复杂的行为序列分析方法(Behavioral Sequence Analysis, BSA),该方法不仅关注犯罪现场的最终状态,更注重犯罪发生前、中、后的每一个行为节点。通过建立“行为路径图”(Behavioral Pathway Mapping),侦查人员可以识别出关键的“决策点”(Decision Nodes),从而推导出罪犯的认知地图和潜在逃跑路线。这要求侦查人员具备更强的非线性思维能力。 2. 叙事心理学在口供评估中的应用: 传统审讯技巧往往侧重于直接提问和证据施压。本书引入了叙事心理学,教授如何通过分析嫌疑人(或受害人)的语言结构、信息密度、时态使用和叙事流畅度来评估其陈述的真实性与内在一致性。重点分析了“植入记忆”和“自我欺骗”如何影响口供的结构,提供了一套基于语言学特征的定量分析工具,而非完全依赖主观判断。 3. 数字化足迹中的隐性行为模式识别: 随着物联网(IoT)和移动设备普及,数字证据的广度急剧增加。本章超越了对静态数据的恢复,专注于“行为数据流”的分析。例如,通过分析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特定关键词的搜索频率变化、社交媒体互动模式的突然转变,以及地理位置数据的微小偏差,来预测潜在的犯罪意图或评估胁迫程度。这部分需要读者对数据可视化和模式识别有基础了解。 --- 第三部分:复杂情境下的执法伦理与危机管理前沿 执法实践日益复杂,涉及跨部门协作、高风险谈判以及对新兴犯罪领域的应对。 1. 危机谈判中的认知偏差消除: 详细阐述了在人质劫持或自杀干预中,谈判人员如何管理自身和对方的“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和“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引入了基于情绪负荷指数(Emotional Load Index, ELI)的实时评估工具,帮助谈判人员精准判断对方何时处于信息接收的“最佳窗口期”。 2. 跨机构情报融合与信息壁垒的突破: 在面对全球化、分散化的犯罪网络(如跨国洗钱、网络诈骗集团)时,不同执法机构间的术语差异、法律权限冲突和文化隔阂是主要的障碍。本书提供了构建“通用情报词典”和建立“虚拟跨域协作平台”的实践框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共享行为分析师而非仅共享原始数据来加速决策链。 3. 科技伦理与预测性警务的边界: 本书对未来警务中预测性算法(Predictive Policing)的引入进行了审慎的伦理探讨。分析了算法“黑箱”问题可能导致的系统性偏见(Bias Amplification),以及如何设计“可解释性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I, XAI)模型,确保技术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可问责性,防止技术手段侵蚀公民自由的界限。 --- 结语:面向未来的执法者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行为洞察力”的下一代执法与安全专业人员。它要求读者不仅精通现行法规,更要理解驱动人类行为的深层机制,将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技术无缝整合到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全书案例均取材自国际前沿的司法科学研究和未公开发布的深度调查报告,旨在提供一个高阶、批判性且极具前瞻性的专业读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修安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學士
 
  經歷:
  龍華科技大學、中央警察大學、臺灣警察專科學校、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教官
  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
  台北市國立中正大學校友會理事
  國內知名企業諮詢顧問、講座
 
  現職:
  禾聯企業(HERAN)副總經理
  中央警察大學、龍華科技大學、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知名企業諮詢顧問
 
  專著:
  犯罪預防、警察勤務、警察情境實務、跨境犯罪、情報學

图书目录

第壹篇 行政類(警察各類勤、業務行政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1
第一章 值班、備勤、守望/3
第一節 值班/3
第二節 備勤/36
第三節 守望/43
第二章 巡邏、臨檢、勤區查察/48
第一節 巡邏/48
第二節 臨檢/98
第三節 勤區查察/154
第三章 違序處理/182
第一節 執行正俗工作/182
第二節 違序事件/211
第四章 共通性能力/226
第一節 執法倫理和為民服務/226
第二節 執勤安全/234

第貳篇 保安、防治類(警察各項勤、業務保安類、防治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239
第一章 聚眾活動處理/241
第一節 處理聚眾活動之原則與要領/241
第二節 處理聚眾活動之程序和相關作法/243
第三節 集會遊行之相關規定/255
第四節 選舉治安/269
第二章 保安警備(衛)/316
第一節 警衛勤務/316
第二節 警戒勤務/331
第三節 警備勤務/332
第三章 婦幼安全/335
第一節 家庭暴力處理/335
第二節 性騷擾處理/347
第三節 性侵害處理/354
第四節 兒少性剝削處理/367

第參篇 刑事類(警察各項勤、業務刑事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377
第一章 現場處理/379
第一節 受理報案/379
第二節 現場處理/427
第三節 現場勘察/446
第二章 偵查技術/460
第一節 案情研判/460
第二節 線索及人之清查/461
第三節 通訊監察及通信紀錄/467
第四節 跟蹤監視/474
第五節 測謊技術/479
第三章 偵訊筆錄/499
第一節 通知詢問/499
第二節 調查筆錄/513
第四章 拘提逮捕/521
第一節 拘提逮捕/521
第二節 執行圍捕/541
第五章 搜索扣押/551
第一節 搜索扣押概念/551
第二節 搜索扣押重點/558
第六章 移送遞解/568
第一節 移送遞解/568
第二節 提審/577
第七章 科技偵查/591
第一節 科技偵查/591
第二節 隨機殺人處理/593
第三節 挾持人質危機處理/598

第肆篇 交通類(警察各項勤、業務交通類作業程序、規劃與執行能力)∕605
第一章 稽查取締/607
第一節 超速取締/607
第二節 酒後駕車取締/610
第三節 砂石車取締/661
第四節 取締惡性交通違規/679
第五節 取締裝載危險物品違規車輛/689
第六節 攔停稽查/699
第七節 違規拖吊/726
第八節 舉發和違規車輛之處理/727
第二章 交通整理/748
第一節 交通整理/748
第二節 交通指揮/748
第三節 交通疏導/750
第三章 事故處理/764
第一節 道路交通事故/764
第二節 肇事逃逸偵查/802
第四章 交通勤務規劃和科技執法/814
第一節 防制危險駕車(飆車)勤務規劃/814
第二節 科技執法/827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59425
  • 叢書系列:大學用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872頁 / 17 x 23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扎實了,對於想深入了解台灣警界實務運作的學生來說,根本就是一本救命的指南。我記得有一次課堂上,老師講到最新的交通法規修訂,大家一頭霧水,結果翻開這本書的相關章節,條文解釋得清清楚楚,還附帶了最新的判例分析,簡直是把教科書的深度和實務操作的廣度完美結合在一起。作者群顯然不是紙上談兵,他們一定是親身經歷過許多基層的酸甜苦辣,才能把那些教科書上不會寫的「眉角」都一一點出來。像是處理酒駕案件時,從攔檢到移送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是與當事人溝通的技巧,都寫得鉅細靡遺。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分享他的「江湖秘笈」。尤其對我們這些非警大體系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更高,它彌補了我們在實務接觸上不足的地方,讓我們在面對未來可能與警察機關的互動時,都能更具信心,知道該如何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總之,這本不只是一本「用書」,簡直是進入公部門領域的必備寶典。

评分

說真的,我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有點擔心它會像其他大學用書一樣,內容陳舊,只停留在理論層面。畢竟警政實務變化很快,法規三天兩頭就在改,如果內容跟不上時代,那跟廢紙沒兩樣。但翻開目錄後,我就放下心來了。這「九版」的更新速度真的很驚人,它針對近幾年來社會關注度最高的議題,像是科技執法、數位證據的保存、甚至是一些新型態的詐騙手法,都有很深入的探討。最讓我驚艷的是,它不只講「要做什麼」,更深入探討「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立法精神和執法考量都解釋得很到位。舉例來說,過去我們總覺得密錄器錄影只是例行公事,但書裡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密錄器在法庭上的舉證強度差異,這對未來從事法律相關行業的我,絕對是極大的幫助。這種細膩度,讓我覺得編者對這個領域的掌握度非常高,絕對是走在時代尖端的教材。

评分

這套書的編排風格,我個人覺得非常「台式實用主義」。它沒有過度花俏的圖表設計,也沒有太多花言巧語,就是非常務實地把資訊塞給你。每一章節的結構都非常清晰,條列分明,這對於準備考試的學生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別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計的「案例研討與申論引導」。這些案例通常都是取材自真實發生的社會案件,然後引導讀者思考:如果我是值班的警官,當下會如何決策?這比單純背誦法條有效率一百倍。我甚至會拿著這些案例,去找在職的學長姊討論,他們的回應往往能從書本知識延伸到更深層的人情世故和行政倫理。說真的,讀完這些研討,你會對警察工作多麼複雜、多麼需要臨場應變能力有更深刻的體會。它強迫你從一個「旁觀者」的心態,轉變為一個「決策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才是大學教育真正該給予的訓練。

评分

從排版設計的角度來看,雖然它畢竟是一本學術用書,不求華麗,但「九版」在字體大小和行距的安排上,比舊版進步不少,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比較不那麼容易疲勞,這點值得肯定。不過,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深度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或公共事務背景,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公法概念的新生來說,第一次接觸可能會覺得有些吃力,需要搭配老師的講解或者先補強一些基礎的憲法、行政法的概念。它不是那種「速讀速成」的入門書,更像是一本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內功心法」。但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去啃,它給予的回報絕對是超值的。它教會的不僅是如何執行任務,更是如何以專業、合乎人權的方式去執行任務,這才是現代執法者最核心的價值體現。讀完這本書,你對「警察」這個身份的理解,會從一個制服下的形象,轉變成一個複雜的、充滿倫理拉扯的專業角色。

评分

坦白講,這本書的重量和厚度,讓我在揹書包的時候確實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責任感」。它並不是一本可以輕鬆翻閱的小冊子,而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去反覆閱讀的工具書。雖然內容紮實到有點「硬核」,但它的術語解釋得非常到位,對於初學者友善這一點做得不錯。例如,對於一些外行人聽不懂的法律專有名詞,它都會在旁邊用更白話的方式解釋其法律意涵,這點對於跨領域學習者非常重要。我之前修過一門公共行政課,教授提到某個警察處分的合法性爭議,我回家翻這本,立刻找到了對應的法律依據和實務見解,而且解釋得比課本上要精闢多了。它就像是一座橋樑,連接了純粹的學術理論與基層執法的現實鴻溝。如果有人問我,要了解當代台灣治安與警政體制的基石,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他從這本書開始啃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