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開講-犯罪學概要-2023監所管理員(保成)(二版)

老師開講-犯罪學概要-2023監所管理員(保成)(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霍華德
图书标签:
  • 犯罪學
  • 監所管理
  • 保成
  • 二版
  • 刑法
  • 警員
  • 公職考試
  • 犯罪心理學
  • 矯正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老師開講 犯罪學(概要)》
 
  犯罪學的學說又多又雜,看到學說見解頭就暈了!怎麼辦?
  
  這時,運用大量圖表整理考點精要、並廣泛參酌典試委員新著內容的《老師開講 犯罪學(概要)》就是您的最佳選擇!
  
  犯罪學要背的東西那麼龐雜,要是在考前看不完怎麼辦?
  
  觀念、學說、實務見解……好多啊……
 
  記不住那麼多內容怎麼辦?如何把讀過的內容轉換成有條理的申論作答?選擇題選項看起來都好像,如何提升作答速度和準確度呢?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得到高分呢?解套方法在哪?
 
  霍華德老師希望讀者在服用本書後,都能完整建立起犯罪學的體系與架構,並由此大幅強化對犯罪學理論的理解與記憶。每一章節後,皆收錄有歷屆考古題,讓同學可以即時驗收自己的讀書成果,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得分關鍵。
 
  適用對象
  犯罪學初學者或已學習過犯罪學者均可適用
 
  使用功效
  1.建立犯罪學的體系與架構
  2.大幅強化對犯罪學理論的理解與記憶
  3.掌握命題趨勢並增強解題能力
  
  改版差異
  全書細修,修正錯字,調整內容
 
本書特色
 
  1.大量圖表整理國內外權威學說─網羅中外學說見解,以圖表分析比較理論差異,從中培養基礎實力。
  2.廣泛參酌典試委員新著之內容─摘錄典委文章論著,掌握近期命題趨勢,免於擔心獨門暗器。
  3.清晰明列考點精要─濃縮章節精華,快速掌握考試重心,不再年年考試拼手氣。
犯罪現象的深度剖析與社會防禦體系的構築:一部跨學科的理論與實踐指南 本書聚焦於當代犯罪學的核心議題、理論演進及其在實際司法與矯正體系中的應用,旨在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實務指導意義的知識體系。 本書的編撰嚴格遵循學術規範,融合了古典犯罪學派的理性選擇模型、當代社會學派的結構性解釋、以及心理學派對個體行為動機的探討,全面覆蓋了犯罪學的基礎框架與前沿發展。 第一部:犯罪學的理論基石與學科發展(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riminology) 本部分著重於奠定讀者對犯罪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認知基礎,深入剖析支撐不同犯罪學理論體系的哲學與社會學前提。 一、 犯罪學的範疇與歷史脈絡: 詳細闡述犯罪學的定義、研究範圍(包括犯罪行為、犯罪者、被害者、社會反應),並追溯其自啟蒙時代以來,從體質人類學、古典學派到當代社會結構理論的演進歷程。特別探討了「法蘭西學派」與「芝加哥學派」在奠定實證研究基礎上的關鍵貢獻。 二、 核心理論的詳盡解構: 1. 古典學派與理性選擇: 深入分析貝卡里亞與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基礎,探討「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RCT)如何將犯罪視為成本效益的計算。重點討論情境犯罪預防(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SCP)的理論依據及其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2. 生物學與心理學取向: 批判性地審視早期的體質論,如隆布羅索的「生來犯罪人」假說,並過渡至當代神經生物學、遺傳學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在心理學部分,著重於人格特質(如衝動性、情緒失調)與認知偏差(如反社會認知)在解釋犯罪決策中的角色。 3. 社會結構理論(Social Structure Theories): 本節為全書的重點之一。詳盡闡述以下理論: 社會失範論(Anomie Theory): 區分墨頓的結構性失範與居克海姆的社會失範,探討社會目標與合法手段不匹配對行為的影響。 社會結構緊張論(Strain Theory): 結合羅伯特·莫頓(R. Merton)的五種適應類型,並延伸至亞伯特·科恩(A. Cohen)的亞文化理論(如對抗性次文化)與克拉華德與奧林(Cloward & Ohlin)的「機遇結構理論」(Opportunity Structure Theory)。 社會解組理論(Social Disorganization): 依循芝加哥學派的生態學視角,分析社區社會資本、鄰里監控(Collective Efficacy)對犯罪率的影響。 4. 社會過程理論(Social Process Theories): 側重於個體如何透過社會互動習得犯罪行為。深入探討: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詳細說明薛斯(Sutherland)的「差別熏陶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及其操作性定義,以及阿克塞爾羅德(Akers)的強化、模仿和認知過程。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區分內部控制(如內在道德感)與外部控制(如家庭、學校、就業)。特別著重於赫希(Travis Hirschi)的「社會結合理論」(Social Bond Theory),分析依附、投入、信念與參與如何抑制越軌行為。 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 探討次級偏差行為(Secondary Deviance)的形成,分析司法機構的介入如何固化個體的犯罪身份。 第二部:犯罪的類型學與特殊領域研究(Typology and Specialized Areas) 本書超越了宏觀理論,深入探討特定犯罪行為的模式、動機與預防策略。 三、 犯罪行為的量化與預測: 探討犯罪統計數據的來源(官方數據、被害學調查、自我陳述調查)及其局限性。介紹犯罪率的測量方法,並探討犯罪地圖學(Crime Mapping)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在空間分析中的應用。 四、 犯罪類型專論: 1. 組織性犯罪與白領犯罪(Organized and White-Collar Crime): 區分傳統的有組織犯罪結構與現代的跨國犯罪集團。白領犯罪部分,側重於薩瑟蘭對公司犯罪的界定,分析企業詐欺、貪污、環境犯罪的社會成本與法律規制難題。 2. 暴力犯罪與親密關係暴力(Violent Crime and IPV): 針對殺人、攻擊等暴力行為的心理病理學與情境因素分析。特別設立專章討論家庭暴力、性侵害等高風險犯罪的加害人特徵、被害人學視角及介入模式。 3. 青年犯罪與發展犯罪學(Youth Delinquency and Developmental Criminology): 採用生命歷程觀點(Life-Course Criminology),分析早期風險因子如何累積,並在關鍵生命節點(如輟學、首次犯罪、穩定就業)產生軌道轉變。探討「生涯罪犯」(Career Criminals)的養成路徑。 第三部:犯罪的控制與司法矯正體系(Control, Justice, and Corrections) 本部分將理論與實務連結,系統性地介紹預防、處遇和矯治體系的運作機制。 五、 犯罪預防策略的整合模型: 1. 社會預防(Social Prevention): 基於社會結構理論,強調社區發展、貧困緩解、教育投入和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旨在消除犯罪的根本性社會根源。 2. 情境預防(Situational Prevention): 基於理性選擇理論,探討如何透過增加犯罪難度(Target Hardening)、提升被捕風險和減少犯罪獎賞(如防盜設施、CCTV)來達成預防效果。 3. 發展性與早期介入(Developmental and Early Intervention): 著重於高風險兒童與家庭的早期篩檢與干預計畫,如家庭訪視計畫(Nurse-Family Partnership)的有效性評估。 六、 刑事司法體系的運作與挑戰: 分析警察、法院、檢察官在司法過程中的角色分工與權力制衡。著重於「量刑」的理論基礎(報應、威嚇、改造、隔離)及其在不同法律體系中的實踐差異。探討審前羈押的爭議與訴訟程序對被告權益的保障。 七、 矯正與再社會化: 本書對矯正體系採取批判性視角,區分「懲罰型矯正」與「治療型矯正」。 1. 監禁的功效與限制: 分析監禁的隔離效果、專業威嚇(General Deterrence)的侷限性,以及其對受刑人社會技能的負面影響。 2. 處遇模式的實證基礎: 詳述如何根據受刑人的風險、需求與資產(RNR Model)設計個人化的處遇計畫。探討認知行為治療(CBT)在改變反社會思想和行為中的應用。 3. 社區處遇與假釋制度: 討論社區監督(Parole/Probation)在降低再犯率中的潛在優勢,分析風險評估工具(Risk Assessment Tools)在決定釋放與監督強度時的倫理考量與精準度問題。 八、 再犯與更生人支持: 專門探討累犯的機制,及其在脫離監禁後重返社會所面臨的結構性障礙(如就業歧視、住房困難、社會污名)。強調完善的社區支持網絡(如中途之家、就業輔導)是實現有效「更生」的關鍵環節。 總結: 本書不僅提供犯罪學的理論地圖,更著重於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框架來診斷社會問題、設計實證導向的預防策略,並優化司法與矯正體系的效能,以期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公正的社會防禦體系。其內容深度與廣度,為所有志在從事司法、矯正、社工或學術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與實務參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霍華德
 
  學歷:
  國立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考試:
  三等監獄官及格
 
  著作:
  矯正法典
  老師解題 犯罪學概要(申論&測驗 混合題)
  老師解題 監獄學概要(申論&測驗 混合題)
  老師解題 監獄行刑法概要(測驗題)
  老師開講 犯罪學概要
  老師開講 監獄學
  老師開講 監獄行刑法
  老師開講 犯罪預防
  監所管理員 測驗題 四合一
 
  信箱:
  penology.howard@gmail.com

图书目录

※101~111年犯罪學(概要)各章申論
試題分配表/前001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001
重點綱要/002
壹、犯罪的定義/005
貳、犯罪學的定義/011
參、犯罪學的研究範疇/013
肆、犯罪的測量與統計/016
伍、犯罪(再犯)預測/023
陸、犯罪觀點論/030
歷屆試題/033
 
第二章 犯罪現象分析與相關因素/037
重點綱要/038
壹、臺灣犯罪趨勢/039
貳、犯罪的個人因素/041
參、犯罪的自然環境因素/047
肆、犯罪的社會環境因素/049
歷屆試題/054
 
第三章 犯罪學理論之起源與發展/057
重點綱要/058
壹、早期犯罪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061
貳、古典犯罪學理論內涵與基本主張/063
參、古典犯罪學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張/065
肆、古典犯罪學派之評論/070
伍、實證犯罪學理論內涵與基本主張/071
陸、實證犯罪學派代表人物與其主張/074
柒、實證學派之重要貢獻與影響/081
捌、古典犯罪學派與實證犯罪學派之比較/082
玖、二十世紀以來犯罪學學派/083
歷屆試題/085
 
第四章 犯罪生物學理論/087
重點綱要/088
壹、興起背景與基本主張/089
貳、早期犯罪生物學派/090
參、現代犯罪生物學派/096
肆、犯罪生物學之貢獻與缺點/100
歷屆試題/103
 
第五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105
重點綱要/106
壹、犯罪心理學概說/109
貳、心理分析理論/109
參、人格特質理論/113
肆、認知發展理論/114
伍、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理論/115
陸、生物心理學理論/120
柒、生物個體理論與刑事政策/124
捌、犯罪心理學面臨之質疑及挑戰與其對
犯罪防治之貢獻/125
歷屆試題/127
 
第六章 犯罪社會學-社會結構理論/129
重點綱要/130
壹、犯罪社會學的興起/131
貳、社經結構與犯罪/135
參、社會解組理論(犯罪生態理論)/135
肆、緊張理論/141
伍、犯罪副文化/152
歷屆試題/162
 
第七章 犯罪社會學-社會過程理論/167
重點綱要/168
壹、社會過程學派的介紹/169
貳、社會學習理論/170
參、社會控制理論/176
肆、社會反應理論―標籤理論/183
伍、緊張理論與犯罪副文化、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之比較/189
歷屆試題/190
 
第八章 犯罪社會學-社會衝突理論/195
重點綱要/196
壹、社會衝突學派的介紹/197
貳、衝突犯罪學/198
參、批判犯罪學/203
肆、修復式正義/212
歷屆試題/220
 
第九章 理性選擇理論/223
重點綱要/224
壹、新古典犯罪學派/227
貳、理性選擇理論/230
參、理性選擇理論之犯罪控制策略/234
肆、理性選擇理論的政策影響/243
伍、以理性選擇為基礎的控制理論體系/244
陸、犯罪經濟學/247
歷屆試題/250
 
第十章 發展性理論/253
重點綱要/254
壹、前言/255
貳、潛伏特質理論/256
參、生活週期理論/267
歷屆試題/280
 
第十一章 犯罪整合理論/285
重點綱要/286
壹、前言/287
貳、犯罪整合理論/290
參、整合理論之困境與改進方向/296
歷屆試題/298
 
第十二章 被害者學理論/301
重點綱要/302
壹、被害者/303
貳、被害者學的意義及其發展/305
參、被害者補償制度與理論/308
肆、被害者學理論/312
歷屆試題/321
 
第十三章 環境犯罪學理論/323
重點綱要/324
壹、環境犯罪學意義/327
貳、環境犯罪學之歷史演進/327
參、核心概念:犯罪機會與環境的互動/328
肆、環境犯罪學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329
伍、莫法特(Maffatt)主張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之七大策略/330
陸、環境犯罪學之理論基礎/332
柒、犯罪熱點、犯罪地理資訊系統
與犯罪基圖/345
捌、環境犯罪學之成效/349
玖、環境犯罪學犯罪預防的應用/351
拾、環境犯罪學給予之啟發/351
歷屆試題/353
 
第十四章 白領犯罪/357
重點綱要/358
壹、白領犯罪/359
貳、經濟(金融)犯罪/365
參、職務犯罪/370
肆、政府犯罪/372
歷屆試題/375
 
第十五章 財產與科技犯罪/377
重點綱要/378
壹、竊盜犯罪/379
貳、詐欺犯罪/385
參、信用卡犯罪/389
肆、電腦犯罪/390
伍、網路(通訊)犯罪/393
歷屆試題/397
 
第十六章 暴力犯罪/399
重點綱要/400
壹、暴力犯罪總說/403
貳、強制性交(性侵害)犯罪/407
參、殺人犯罪/413
肆、強盜搶奪犯罪/419
伍、家庭暴力/423
陸、縱火犯罪/425
柒、擄人勒贖犯罪/428
捌、恐怖主義與犯罪/431
歷屆試題/433
 
第十七章 幫派與組織犯罪/435
重點綱要/436
壹、成人幫派與組織犯罪/437
貳、青少年幫派與組織犯罪/444
歷屆試題/448
 
第十八章 少年犯罪/449
重點綱要/450
壹、少年犯罪總論/453
貳、少年竊盜犯罪/454
參、少年藥物濫用/456
肆、校園霸凌(暴力)與犯罪/461
伍、青少年飆車暴力事件/464
陸、少年女性犯罪/466
柒、援助交際犯罪/468
捌、中途輟學與少年犯罪/470
玖、失能家庭與少年犯罪/473
拾、整體少年犯罪防治對策/474
歷屆試題/477
 
第十九章 女性犯罪/479
重點綱要/480
壹、女性犯罪之現況分析與趨勢/481
貳、男、女性犯罪之比較及女性犯罪特質與
類型/482
參、女性犯罪之成因與防治對策/484
歷屆試題/487
 
二十章 無被害者犯罪/489
重點綱要/490
壹、無被害者犯罪總說/491
貳、無被害者犯罪化與除罪化/492
參、娼妓行為(性交易)/495
肆、毒品與藥物濫用/497
伍、賭博行為/502
歷屆試題/505
 
第二十一章 犯罪防治對策/507
重點綱要/508
壹、犯罪預防策略/509
貳、犯罪矯治(處遇)策略/525
參、整體犯罪防治對策/533
歷屆試題/535
 
附錄 犯罪學(概要)歷屆試題綜覽/539
101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41
102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43
103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46
104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48
105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51
106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53
107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57
108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62
109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66
110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73
111年「犯罪學(概要)」試題綜覽/579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78990
  • 叢書系列:老師開講系列
  • 規格:平裝 / 616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筆者一路從四等考試、三等考試、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班、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一路考上來,因此我對犯罪學有很深厚的感情,堅持用生命寫出最新、最好的補教用書一直是我的願望,因此每年改版時,筆者總是挑燈夜戰逐一檢視本書內容,除了不愧對同學,也無愧於心。
 
  在教授犯罪學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批改同學模擬考試卷,在批閱的過程中,我常常有失望的感覺。我的失望在於,同學經常發生「答非所問」之現象,是指同學經常作答的內容與實際上考卷要求的答案不相一致,導致犯罪學之分數普遍不佳。此種學生最可惜,因為有實力,但對於犯罪學理論或內容的熟悉度尚未完全掌握、了解與釐清,此時最容易發生上述的現象。舉例說明,在問及「如何運用精神分析學派解釋犯罪行為或犯罪成因」時,許多同學均把佛洛伊德(Freud)所提的人格動力(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與人格發展(口腔、肛門、性器、潛伏及兩性期等)一五一十的詳細說明,然而他卻把如何以此理論解釋犯罪成因給省略或僅寫了一些,這樣分數當然不高。再舉例,如問及「芝加哥學派之內涵與犯罪預防啟示」,同學均將「同心圓理論」五個區帶洋洋灑灑的寫了長篇大論,但同學忽略了它是柏格斯(Burgess)的研究發現,並非蕭和馬凱(Shaw and McKay)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內容如何能獲取高分呢?
 
  因此,容我嘮叨幾句,想拿到高分,請遵循下列原則:
 
  第一,要「精確作答」。亦即不得「答非所問」,針對題目逐一、明確作答。例如詢問理論的內容,則應掌握代表人物,對人性的看法,基本主張或犯罪成因論,甚至預防犯罪的意涵與啟發等,均應該詳為填答。
 
  第二,要注意「小題大作」,「大題小作」的觀念。在「小題大作」方面,因為有些題目內容量不多,但同學必須把握時間將答案寫多一點,利用擴充、深入說明之技巧來衝高字數。另外「大題小作」方面,有些題目的內容量是相當多的(例如一般化犯罪理論),此時同學必需簡單扼要撰寫重點,至於此一原則如何拿捏,全看同學平時有無做筆記,模擬試題的工夫了,多多練習比空轉背誦來的重要。
 
  第三,掌握「以時間制量」的原則作答。許多同學考完後會與我分享考試經驗,很少同學會說不會寫,倒是同學都大呼時間不夠。其實並非時間不夠,而是同學不會掌握自己的答題量。延續上述的原則,同學一定不可以因為某題會寫即忽略時間而放棄或犧牲其他的題目,尤其是題目很大,答案量很多的題型,如此是非常不智的作法,當撰寫答案時,同學必須將手錶放置在旁並提醒自己一題撰寫的時間,嚴禁超過每題分配的時間,如果來不及時,必須發揮儒家所言「捨」的功夫,因為有「捨」才能成就其「贏」。因此,「以時間制量」我個人認為是一般同學考不好的通病,尤其是四等考生。
 
  第四,注意「提綱擊領」(即標題須明確,這是老師改考卷時找答案的給分的指引),「字跡工整」漂亮的同學,贏面很大,答題內容請「保持乾淨」。另外,答案紙的第一頁草稿區建議不要使用,以免壞了答案卷的整體美等小細節,以營造出「乾淨、整齊、言之有物的答案卷」,最後獲得老師的青睞以直達金榜。
 
霍華德 111.8.1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