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自然療癒力:園藝治療的100道四季花草遊戲與手作教案

啟動自然療癒力:園藝治療的100道四季花草遊戲與手作教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香萍
圖書標籤:
  • 園藝治療
  • 自然療法
  • 身心健康
  • 手作
  • 花草
  • 四季
  • 療愈
  • 創意
  • 親子
  • 生活美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園藝治療師‧自然解說員‧高齡服務者‧輔助醫療從業者

必備的園藝治療教案實務操作指南

 

第一本!整理齣活動的承接、準備與設計要領,

以及100道綠色教案步驟全照片圖解,

帶領學員打開五官六感,藉助植物的力量,

在大自然裡關照身心,豐富生命。

 

──專業人士 盛讚推薦──

園藝治療師|黃盛璘

綠色療癒力學院院長|瀋瑞琳

開南大學健康照護技術研究所教授/前院長|郭毓仁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係教授|張育森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常務監事|陳俊霖

臺北市藝術統閤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蔡祐庭

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真心

牙醫師、作傢、環保誌工|李偉文

 

本書特色|

提齣自然觀察的重要性與做法,引導參與者開啟自然觀察之眼,感受生命之網的連結。

教案依循「順流學習法」的精神「喚醒熱忱➜集中注意力➜直接體驗➜分享啟示」做設計,讓參與者可以重新整理與內化,達成活動設定的目標。

案型包含、與,並使用容易取得的自然素材,四季都能動手玩自然、玩手作。

歸納20種綠色手作技法(彩繪、拓印、編織、植物染等),一本在手,教案變化無窮。

提供替代植物與延伸應用,還有植物小百科,能在活動中隨機應變,豐富解說內涵。

羅列齣年度重要節慶以及24節氣焦點植物,以便使用應景植物來發想教案。

指引園療師如何從蒐集與整理葉、花、果、根、莖、枝、皮等自然素材,預先備妥常用材料。

歸納齣6大配色手法,在準備教案時考量材料的配色,讓參與者製作齣來的自然創作更加賞心悅目,或符閤節慶氣氛,提高活動成效。

解析色筆與顏料的特性應用,讓各種自然物、創作素材都有亮眼的彩繪上色效果。

9個動態遊戲單元,以及5種葉片繡花技巧皆已錄製成影片,掃描書中QRcode即可觀看。

教案隨附「療癒小語」,可應用於活動開場、結語、勉勵,或列印使用於作品題字、抽籤、餽贈等。

本書的作者群來自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願將這份得之於探索大自然寶藏而點滴轉化的養份,分享給有誌投入綠色照護力的推動者,讓各種族群都有機會窺見自然的豐盛與生命奧妙。

療愈花園的秘密:自然之美與心靈撫慰 一本探索人與自然深刻連結、深度療愈心靈的指南 本書並非關於園藝治療的教學手冊,也不是一套既定的四季遊戲教案集。它是一次邀請,邀請讀者深入探索自然界無聲的語言,學習如何透過觀察、感知與互動,重新喚醒內在的生命力。我們聚焦於自然本身所蘊含的強大療愈能量,以及個體如何與周遭環境建立起意義深遠的關係。 第一部分:重塑感知——自然中的微觀世界 許多人生活在被快速節奏和人工照明主導的環境中,感官變得遲鈍,對周遭細微的變化漠不關心。本捲旨在提供一套“重置感官”的練習方法,幫助讀者重新打開通往自然的大門。 1. 聆聽沉默的交響麯: 我們探討的並非如何區分鳥鳴或風聲,而是如何進入一種“傾聽的靜默”。這是一種有意識的留白,讓心靈從日常的噪音中抽離,捕捉樹葉摩擦、泥土鬆動,甚至昆蟲振翅時發齣的頻率。我們會引導讀者思考,當環境中的聲音不再被噪音乾擾時,我們內在的聲音如何浮現?這部分會穿插對不同氣候、不同時間點聲音特徵的細膩描繪,例如清晨霧氣還未散去時,空氣的“密度”如何影響聲音的傳播,以及黃昏時分,萬物歸於沉寂前那最後的聲響。 2. 觸覺的記憶與質地: 本書深入研究瞭觸覺在記憶建構中的作用。我們不隻是“觸摸”樹皮或苔蘚,而是去感受其“時間感”。一塊石頭所承載的年代感、藤蔓錶皮的韌性,或是剛被雨水洗刷過的葉片所帶有的涼意和光滑度。我們邀請讀者去記錄這些觸覺體驗如何觸發深層的身體記憶,如何撫平焦慮的神經。其中會詳細描述不同植物縴維和礦物材質的觸感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的情緒穩定度。 3. 色彩的心理投射: 拋開傳統色彩心理學的既有框架,我們關注的是自然界中色彩的“動態性”。例如,陽光穿過不同厚度的雲層時,投射在地麵上的光影如何變化?一片葉子在生命周期中從翠綠到枯黃的過渡,其色彩漸變過程所蘊含的“接受與放下”的哲學意義。我們將討論如何捕捉和記錄這些轉瞬即逝的色彩瞬間,而不是簡單地描繪它們。 第二部分:環境的敘事——解讀地景的隱喻 自然環境不僅僅是背景,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不斷演進的故事載體。本部分旨在教授如何“閱讀”你周圍的環境,將其視為一麵反映內在世界的鏡子。 1. 水流與心緒的對應: 本書不教授如何設計水景,而是引導讀者觀察水的形態變化——湍急的河流、平靜的池塘、霧氣彌漫的露珠。我們將探討水流的阻力與順從如何成為理解個人應對挫摺方式的隱喻。例如,觀察一條小溪如何繞過巨石,其路徑的“智慧”對我們解決僵局有何啓示? 2. 土壤的深層饋贈: 我們超越瞭對土壤肥力的關注,轉而探討土壤的“包容性”與“孕育力”。泥土的氣味(Geosmin)如何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將手深入鬆軟的泥土中,感受那種被大地承托的踏實感,是如何對抗現代生活中常見的漂浮感和不安全感?書中會詳細描述不同季節土壤所散發齣的獨特氣味檔案。 3. 樹木的生命哲學: 樹木是時間、韌性與連接的終極象徵。我們將觀察樹木的根係如何深入看不見的地底,以及樹冠如何嚮著天空伸展。這是一種關於“紮根與超越”的物理展現。我們不設計修剪或種植的技巧,而是專注於在樹下冥想時,感受其巨大的存在感如何校準我們自身的比例感和時間感。 第三部分:季節的律動與內在的節奏 人類的生理與心理節奏深受自然界季節更迭的影響。本書緻力於幫助讀者內化這種外部的自然周期,從而更好地調節自身的能量水平和情緒波動。 1. 春季的“萌動”與“衝力”: 春天的能量是爆發性的,是衝破桎梏的力量。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識彆並引導身體中被壓抑的“萌芽”能量,而不是如何催生植物。書中會詳細剖析春天特有的光照角度如何影響人體褪黑素分泌,以及這種生理變化如何鼓勵我們做齣新的開始,即使隻是微小的、內在的改變。 2. 夏季的“飽和”與“停駐”: 夏日充沛的能量帶來的是成熟與飽和。本書探討如何在萬物生長達到頂峰時,學會“看見停頓的美麗”。當外部世界處於極度活躍狀態時,如何找到內在的錨點,避免被這種高強度能量耗竭?我們關注的是如何享受夏日的“豐盈感”,將其轉化為內心的富足感,而非外在的忙碌。 3. 鞦季的“釋放”與“沉澱”: 鞦天是優雅地放下負擔的季節。我們著重分析落葉的過程——這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釋放行為,而非衰亡。讀者將被引導去思考,哪些內在的“果實”已經成熟,可以被收納,而哪些不再需要的信念和習慣應該被溫柔地“脫落”。書中會包含對鞦日清冷空氣中那種特有清晰感的描述,它如何幫助我們進行清晰的自我評估。 4. 鼕季的“潛藏”與“內觀”: 鼕季的寒冷與黑暗迫使生命迴歸核心。本書將鼕季視為一個必要的“內嚮投資期”。我們不談論如何保護植物免受霜凍,而是如何模仿自然界的“休眠策略”——有意識地減少外部輸入,進行深度的自我對話和能量的儲備。探討如何在漫長黑夜中,依靠內在的微光維持希望與目標感。 結語: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讓讀者不再將自然視為一個需要被“利用”或“管理”的對象,而是真正理解自己是這個生態係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療愈並非外來的乾預,而是移除阻礙,讓生命原有的、與自然同步的韻律自然流淌齣來。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深入、非功利性的觀察與體驗,我們將最終學會信任生命本身的修復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香萍黃香萍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暨副總召集人
荒野保護協會生態心理誌工、親子團導引員、特殊教育工作坊導引員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園藝技術課課務委員


詹立筠詹立筠
亞太園藝治療協會認證園藝治療師(APATH)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註冊園藝治療師(HTR)
象山農場駐點園藝治療師、窯烤師
美國芝加哥花藝學院考試閤格、授課敎授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生態心理誌工
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 理事
多所學校、醫院、身障機構、長照失智關懷據點園藝治療講師


莊燿鴻莊燿鴻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
荒野保護協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常務委員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教育委員會 導引員、攝影


圖書目錄

PART1 開啟自然觀察
1-1 做一個自然觀察傢 - 發現自然萬物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為什麼要做自然觀察
融入五感體驗的自然觀察
自然就在你身邊
1-2 在四季時序中享受大自然
颱灣四季特別色
建立自己的四季花曆

PART2 教案的承接、準備與設計
2-1 教案設計的要領

與機構溝通閤作條件
服務對象的族群類型
確認活動教案目的
教案的施行方式
2-2 蒐集自然素材
自然素材的類型:根、莖、花、葉、果實與種子
採集守則
自然物取得的可能―掌握天時、地利、人和
自然物的清潔與乾燥
自然物的整理、分類與收納
2-3 搭配的創作底材
紙材・木質底材・布料・瓶罐器皿・蛋殼
2-4 常用的創作技法
彩繪上色・拓印・暈印・敲印(槌染)・牙刷噴畫・黏閤・拼貼
塑型・摺疊・雕刻・裁剪・編織・纏繞・綁-綑綁、繫綁
插刺・鑽孔・穿串、串連・植物染・押花・繡縫
2-5 教案設計中的配色技巧
運用6大配色手法
注意色彩的配比
用彩度、明度、色溫傳達情感
運用色彩營造律動感
結閤中醫五行五色的應用
搭配節慶的配色
2-6 色筆與顏料的運用
彩色筆・色鉛筆・粉彩筆・蠟筆・水彩・廣告顏料・壓剋力顏料

PART3 花草遊戲與手作教案
3-1 葉之茂.五花八門的葉形

準備赴宴嗎?配個月桃領帶結
太帥瞭吧!相思葉的八字眉及八字鬍
野地的加冕 - 海金沙頭冠
猜猜我是誰?樹葉麵具
看我橫眉豎目 - 木賊夾眉毛
頒獎典禮開始 - 葎草徽章
不怕太陽曬 - 馬鞍藤妙鼻貼

雙人「鬥草」 - 酢醬草拔河遊戲
多人「鬥草」 - 二葉鬆團體拔河遊戲
暖場小遊戲 - 葉片拼圖比賽、打卡點名
驚奇風火輪 - 江某耍特技
無風也清涼 - 茄苳葉摺扇
要搭便車嗎?大王椰子拖車
我是神箭手 - 芒草射飛箭
誰是巧手王?車前草的抽絲剝繭、藕斷絲連
我們是麻吉 - 共撐一把牛筋草小花傘
活化石在手中活瞭起來 - 銀杏昆蟲、動物與舞者
落葉變身秀 - 羊蹄甲貓頭鷹與蝴蝶
乘風破浪的親水童玩 - 手造小船

來自季節的祝福 - 楓葉花束
有香氣的永生花 - 樟葉玫瑰花
春天哪ㄟ這呢香 - 葉編香蘭玫瑰花
一起來減塑 - 植物環保吸管
打洞怪獸 - 造型樹葉書籤
買不到的名牌 - 裝著幻想的樹葉包
葉的彩妝秀 - 彩繪樹葉風鈴
葉的美麗留影 - 彩色筆葉拓包裝袋
敲敲打打抒壓又療癒 - 植物敲拓染棉布袋
一葉一天堂 - 葉脈光之容器
個人風格手紮 - 竹葉編織書衣
新植感美學 - 咖啡麻布袋花器
彩繪盆栽 - 萌萌可愛的多肉植物組盆
葉的煉金術 - 銀葉壓拓
綠色能量森呼吸 - 動手捏齣療癒係苔球
還我自然本色 - 青草來作畫
彩線做畫筆 - 落葉添新裝葉子繡花

3-2 花之嬌.形形色色的花容

來顆十剋拉的大鑽戒吧 - 白花苜蓿花戒指
叫我花仙子 - 使君子花冠
好吃好玩又好看 - 洋落葵花手環
就是愛漂亮 - 黃槿花蕊指甲油

「鳥語花香」的野薑花鳥笛
花開瞬間 - 紫薇花開煙火秀
飄呀飄 ~ 牽牛花手拋降落傘
誰是吹牛大王?矮牽牛氣球
蜜之花 - 南美硃槿
拇指姑娘遊戲花叢 - 喇叭花形遮陽帽
四季魔法師 - 大地畫闆野花秀
綠照觀心 - 用花草和內心世界對話的花葉曼陀羅
1 圓盤曼陀羅
2 大地曼陀羅
3 茶席曼陀羅
4 追思緬懷曼陀羅

火紅的翅膀 - 鳳凰木蝴蝶
來自星星的你 - 猢猻木花束
花非花 - 九重葛永生花環
自製手工再生紙 - 花葉手抄紙
花現自己 - 拼貼自然臉
自然手繪 - 從微觀到宏觀的詩畫創作
察顏觀色 - 自然聚寶盒
香氛花漾療癒小物 - 香氛蠟燭・香氛磚
押花的製作與3 款應用 - 卡片・書籤・證書
花藝小品 - 用一隻馬剋杯玩插花
凝結花朵之美 - 乾燥花手綁花束與畫框

3-3 果之豐.種子的心機

綠寶石耳環 - 非洲鳳仙花的易爆彈
百變天後 - 二葉鬆毬果
戴帽子的殼鬥科傢族 - 橡實手
嚮上爬的毛毛蟲 - 狗尾草
強力魔鬼氈 - 恰查某射飛鏢遊戲
秘密武器 - 血藤電火石
飛行競技場 - 翅果的乘風遠颺
懷舊童玩 DIY - 轉呀轉的青剛櫟陀螺
有怪獸!張牙舞爪的暗黑菱角
好「聲洞」- 瓊崖海棠哨子
< 創意手作應用 >
大葉桃花心木果實全應用 - 彩繪・飾品・倒流香
來自季節的歡慶 - 果實種子花環大集閤
令人愛不釋手的椰殼阿伯勒沙鈴
收納天然的寶實 - 蓮蓬珠寶盒
好事蓮蓮 - 蓮蓬手搖鈴樂器
武林大會 - 鳳凰木寶刀
一簾幽夢 - 阿勃勒的華麗變身
相看兩不厭 - 二葉鬆聖誕樹
水噹噹的九重吹 - 水黃皮彩繪項鍊與動物生態畫
從刺刺果變成洞洞果 - 楓香吊飾
就要圈住你 - 藍花楹領巾圈
渾然天成的仙桃企鵝
喜慶香氛球 - 丁香橘子
香氛撲鼻又暖心 - 橘燈的祝福
歡喜過新年 - 五穀豐收的豆子春聯

3-4 根莖皮之韌.樹皮防護罩 / 根的秘密網絡

多情的乞丐王子 - 白韆層信紙與撕畫
天馬行空再創神奇 - 枯枝星形花環
讓我用森林寫信給你 - 樹枝筆
暖暖的火、暖暖的心 - 樹皮燈座
神奇的隱身術 - 樹枝擬態昆蟲
山林守護神 - 妙趣橫生的貓頭鷹
打造繪本場景 - 童話感的森林小屋
潔白璞玉照明來 - 蘿蔔提燈
蘊含大地脈動 - 能量金字塔
神之眼眷顧 - 祈福天眼編
療癒小樹織 - Y字捕夢網

|本書動態示範影片|
Part 3 中有9個動態遊戲單元,已錄製成一部影片來呈現,
請掃描書中目錄頁的QRcode觀看:
1. 「鳥語花香」的野薑花鳥笛
2. 驚奇風火輪-江某耍特技
3. 花開瞬間-紫薇花開煙火秀
4. 我們是麻吉-共撐一把牛筋草小花傘
5. 飄呀飄?牽牛花手拋降落傘
6. 嚮上爬的毛毛蟲-狗尾草
7. 飛行競技場-翅果的乘風遠颺
8. 懷舊童玩 DIY -轉呀轉的青剛櫟陀螺
9. 我是神箭手-芒草射飛箭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088560
  • 叢書係列:綠生活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3 x 17 x 2.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圖書試讀

|作者序|

在遊玩手作中探索自然寶藏

黃香萍 / 颱灣萍蓬草

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訓練,是我在四十歲時做的一個美好決定。成為自然與民眾之間的橋樑,除瞭順隨自己內在對自然的孺慕之情,也期待以誌工的身分迴報生養我的土地。

在服務中逐漸發現,解說真是一門結閤自然與人文科學的多元藝術。分享的內容或可複製,但引領的技巧不同,民眾的感受深淺或啟發則巧妙各異;而因應服務對象不同、解說場域的環境或時節遷移,得具有麵對天龍八部的功力彈性呢!

常聽企業經營講求「顧客導嚮服務」策略,誌工服務又何嘗不是如此?說個故事,有一迴為瞭解說「棕櫚科植物」的特徵,一群解說員討論良久,用心地分析歸納大王椰子、海棗和蒲葵等物種的特徵。但是,解說員們認真準備的生態解說,小朋友卻興趣缺缺而逃之夭夭。隻見孩子們創意無限地將大王椰子的落葉當拖車,輪流當著車伕與乘客,玩得不亦樂乎;有的孩子則將蒲葵的扇形葉當作掃把,以鞦風掃落葉之勢迅速將落葉掃成堆,在落葉堆中躲迷藏。當下,所有的解說詞彙都暫且被收斂,孩子們盡情玩樂的過程,反而幫解說員們上瞭一堂新奇有趣的自然遊戲課。

大自然生機處處、樂趣無窮,引領孩子走到戶外吧!您無須刻意分享知識,因為在野地嬉遊間,當孩子的探索動機被激發,大自然將對孩子敞開胸懷,以山風水流、蟲鳴鳥唱為媒介,如同交付金鑰一般,點亮孩子的雙眼與學習熱情。

為此,我們共同創作瞭這本書籍。它可以是親子的自然遊戲書,也能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園藝治療師、自然解說員或自然體驗引導員的教案工具書。我們分享自然創作、花草遊戲和園藝輔助治療的運用,期待您在閱讀過程中萌生想在自然中玩玩看、做做看的興趣,並從中窺見自然的豐盛與生命奧妙,而與之建立一種愉悅的關係。

就如同這本書的作者群 - 一群來自荒野的夥伴,創作的初心是源自於每一迴自然觀察體驗纍積的心得與感受的欣喜。因為喜愛並親近自然,我們逐步調整、採取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在此,願將這份得之於探索大自然寶藏而點滴轉化的養分,與您分享。

 

|作者序|

迴歸自然、做自己的快樂

詹立筠 / 木蘭花

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誠屬生命中無法預期的意外。

因原生傢庭的生命經驗,對於生存的恐懼與匱乏,驅使未滿20的我努力擺脫窮睏,極力追求物質形象的豐盛;但汲汲營營、沒日沒夜追逐,終有一日身心俱疲、病瞭,纔發現一心追求的是腦中想要的世界,而心中真正需要的世界,卻是如此平凡簡單。

年近半百之際覺察自己身心狀態,為自己重新評估新的生活模式,發現瞭把自然帶近日常的園藝治療就是重獲新生的一種生活態度,而且可觸及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麵,舉凡各類適閤相見歡的暖身活動,學習跟著節氣節令過生活,以友善農耕及身土不二精神的藥食農種植手作,並著重中醫五行五色及醫食同源的養生保健,注重營養學及釀造食物保存的各式料理,還有滋潤生命情感的生活美學與藝術創意自然手作,更有紓壓放鬆照護身心靈,把人帶進大自然裡與天地閤一的自然體驗活動。

此書的書寫,是重整自己內在、打通任督二脈的學習旅程。汲取植物知識、自然體驗活動引領技巧、生活美學裡的色彩奧秘與藝術創作媒材應用,藉由分享多餘、環保迴收、永續地球概念的生活態度,開啓尊重生物多樣性及對共生共榮萬物的敬重。

謝謝黃盛璘老師在商周雜誌上分享園藝治療師這份誌業並提攜關照,一路上有黃盛瑩、蔡祐庭、王真心老師的指導與關愛,陳俊霖醫師的領航分享,更感恩如伯樂般的香萍恩師給予一起完成此書的機會,感謝荒野眾多夥伴的共學相伴支持,感謝園療師摯友芳瑜、雅蓮竭力相挺,宜蘭豆娘、靜怡、玉芬、惠美、麗美、文特小作所師生以及我曾經服務過的服務對象奧援許多精彩的活動作品照,更感謝傢人包容體諒、感恩提攜的貴人、砥礪的逆行菩薩、感恩所有的發生與存在。

過往商場的鍛鍊讓我將所學轉換為有係統化的教學養分,但內在真正的渴盼是迴到小時赤足奔跑的山林,引領從自然中體悟的經驗與技巧,分享自然生命給人的啓發與感動,更願如泰戈爾詩句「用生命影響生命」,讓自己成為一道光,保持心中的良善與信仰,相信自己的力量,支持我的服務對象都能活成一束光、綻放著所有的美好,迎接豐盛與富足!

 

|作者序|

在大自然中親子共學

莊燿鴻 / 獵戶座

民國99年2月農曆過年前,老婆給瞭個網頁連結要我去報名,上麵寫著荒野親子團招生,強調定期舉行親子戶外課程,心裡想著:這什麼奇怪的團體?不過也好,假日讓老婆帶兒子參加戶外活動,我可以在傢享受安靜的時光。沒料到報名者眾,要經過麵談來遴選,各傢庭無不展現專長全力爭取這少少的名額,為確保兒子能錄取,老婆在傢長專長欄中隻要能沾點邊的全部都勾上,幫我認瞭「攝影官」這任務,總算進瞭荒野親子團,而攝影這個角色必須全程參與每場活動,自此全傢都投進瞭荒野保護協會的各式活動中。

荒野親子團是大人與小孩一起在大自然中共學的團體,每月一次的集會活動,大部份是安排在戶外的場地,由父母親擔任的導引員,自行依不同的時間地點設計教案,帶領著小孩體驗大自然的變化與美好,其中刻意安排易子而教,分組時大人不會帶到自己的小孩,讓導引員很容易與小孩成為朋友關係,加上彼此互相以自然名稱呼,也就沒有長幼輩份之分,在親子團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很習慣於團隊的討論與閤作以完成任務,更不吝於與大人的交流。長期適應在自然環境中活動,也較不會過度依賴3C產品打發時間。

除瞭親子團,荒野保護協會的其他群組,如解說組、推廣講師組、棲地組、兒教組……,各以不同的形式,不隻介紹自然的美好,更要帶領民眾接觸自然、瞭解自然,進而保護自然,如珍•古德博士說的:「唯有瞭解,纔會關心;唯有關心,纔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纔有希望!」現有環境所遭遇的議題,是人類所造成,也唯有人類的行動,纔有機會解決。

有幸接受香萍與木蘭花的邀請,協助影像記錄其纍積瞭多年引領民眾親近自然的經驗,所發展齣來的遊戲與自然創作教案,誕生瞭這本書,希望能給各個領域的老師與解說員,麵對不同年齡的服務對象,不管是在室內或戶外的場所,都能從中獲取靈感,應用自然素材設計齣最適閤教案,啟動對學員的療癒力。

特別感謝老婆 - 林雅倩(水鴨腳)與兒子 - 莊鈞睿(莫氏樹蛙),多年來一起上山下海找尋美景美物,分擔背負著各式器具設備,耐心等待步道中龜速前進在拍照的我,堪稱最佳的「機婆」與「機童」,最終纔有這些照片的呈現。

 

|審定序|

玩耍在大自然 和大自然玩耍

——陳坤燦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原本滯悶的心情、緊繃筋肉,到瞭山林郊野之後,眼見綠葉紅花、嗅聞樹芳草香、撫摸粗幹細苔、聆聽鳥語蟲鳴,甚至摘下花果舔蜜嘗鮮,這些付諸本能的行動,讓我們疲纍的身心就好像得到最好的神丹妙藥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就暫時痊癒瞭,然後迴到都市水泥叢林中之後,身體上的壓力、疲纍、緊張所帶來的頭痛、胃痛、焦慮、失眠又開始湧上來。

人天生從自然而來,必將走入自然的懷抱,但這對現代人有諸多不易。因此有許多從事教育與輔助治療的專傢老師,開發許多利用自然元素為材料的手作課程,讓自然帶入課程中。即使無法親身在自然環境中,也能有眼見、鼻聞、手摸、耳聽、口嚐的體驗,這些體驗沁透到心中,喚起深藏在腦海底的自然記憶。

活潑的香萍、巧手的立筠以及燿鴻的美拍,三人閤力完成這本豐富紮實的書。書中各式各樣遊戲活動與教案,是作者們親身力行的內容。曾經多次看她們帶領活動的模樣,由學員遊戲時的歡笑、手作時的專注與完成後的成就感,可清楚知道這是一本分享本領的書。熱誠推薦給各級學校的老師、自然體驗解說員以及從事輔助治療、園藝療癒等工作的人們。

 

|推薦序|

搭起人和大自然的連結橋梁

——黃盛璘|園藝治療師

在美國拿到園藝治療師的認證,迴到颱灣推動「園藝治療」,一轉眼就18年瞭。園藝治療,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植物和大自然的療癒力量來調整、改善人的身. 心. 靈。而串起植物、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搭起植物、大自然與人之間的橋梁,就是園藝治療師的最主要工作。

要搭起一座有效、有力的橋梁,需要引導、趣味、對季節的感受等建材。我想,這本《啓動自然療癒力》的100道活動,正提供瞭這些搭橋的最佳素材。

讓我們運用這些素材,搭起人和植物、大自然間最美麗最有力量的橋梁!

 

自然即是一座遊戲場

——瀋瑞琳|綠色療癒力學院院長.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將自己放心的交給自然吧!

當人身處自然中,除瞭自然而然達到療癒、紓壓與健康的恢復外,透過心流體驗,啟動「綠遊戲」的發想進而玩樂其中,即是10多年來我推動「颱灣流園藝治療」啟動五官七感的教案類型中,其一項目―「綠遊戲」所倡議的活動教案與作為。在綠遊戲中,除瞭找迴自己與自然共處的連結,更是人與人、隔代間最直接的關係催化劑。

接到本書的推薦邀請時,在書中看到許多以前玩過以及沒玩過的「綠遊戲」,非常歡喜與雀躍,書中可見作者們在荒野間豐富的生命互動經驗,精心彙整並發想瞭豐富又精采的「綠遊戲」教案,相信無論是作為相關工作者的參考書,更是喜歡自我療癒者,玩自然的發想書。

邀請您一起來自然中找樂子,遇見自己的生命小確幸!

 

從「知道自然」到「發現自然之美」的健康園藝行動手冊

——張育森|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係教授、臺灣園藝學會、臺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理事長.樂齡族健康園藝研發推廣聯盟召集人

人類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然而在文明過程中,我們逐漸失去體驗大自然的能力以及在原野中求生的本能。正如愛德華・裏德(Edward S. Reed) 在《體驗的必要(The Necessity of Experience)》一書中提到:「我們花瞭太多錢,付齣太多努力,隻是為瞭使一點點無關緊要的資訊能夠被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看到;然而我們對這個世界本身所做齣的探索卻太少瞭,甚至沒有。」所謂的基本體驗,就是自己去看、去聽,去聞、去感受和嘗試。此外,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也在《失去山林的孩子(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書中提及「大自然缺失癥(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兒童,因疏離自然而產生過胖、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的身心癥狀,也缺乏對大自然尊重,不理解食物來源,對動植物陌生。

其實「大自然缺失癥」並不限於小孩,包括我們大部分住在都市的居民都有類似的狀況。由於缺少瞭與大自然的連結,也失去瞭師法大自然的發現,更缺少瞭在大自然裡觀照自己、並與他物互動的機會。

然而要讓大部分生長在城市、為生活忙碌的國人,隨時到野外山林親近自然,其實是很睏難的一件事。此時,「園藝」可以扮演關鍵的角色,因為園藝可以說就是「人為的自然」,在自傢的室內、陽颱、屋頂、庭園,辦公場所,市區或近郊的公園綠地,都可以藉由園藝手法,營造自然的景觀,可美化生活空間、改善環境品質、陶冶性情、舒緩情緒,不但好看、好玩又有益心理健康。所以從事「園藝治療」活動不但可幫助一般人們樂活養生,亦可用來協助亞健康人士或病患,達到健康療癒的效果。

本書三位作者:黃香萍老師、詹立筠老師與莊燿鴻老師,他們具有相同的特質:愛好「自然」、喜歡「園藝」,並樂意與人分享自然與園藝的美好,個人深感佩服之意!本書從「開啟自然觀察」、「教案的設計」到「教案實作」,邀請您一起感受自然的綠色療癒力,讓與自然疏離的人,可以藉由花草遊戲、自然創作、園藝治療等有趣的活動,感受到颱灣四季花草自然豐富的樣貌。相信無論是對於「園藝治療」有興趣的人士,或是一般普羅大眾,閱讀本書都會有相當良好的收穫和助益,因此樂意積極嚮讀者推薦之!

 

將綠色照護推往野地自然

——陳俊霖|精神科醫師.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常務監事、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常務監事

喜見三位作者完成《啟動自然療癒力:園藝治療的100道四季花草遊戲與手作教案》一書。在結閤自然元素與身心健康的綠色照護領域上,此書固然為園藝治療增加瞭一百個實用的教案,更重要的,因為這三位作者都是我們多年以來在荒野的好夥伴,其運用的素材比常見的園藝治療方案又更「野」一點,在綠色照護工作者將人們一步步帶離都會,走嚮大自然的過程中,提供瞭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其背後的思維,也從服務人的照護,慢慢移嚮人與自然平衡的荒野哲學。期待此書的齣版,擴展既有園藝治療與綠色照護的方式,並助益於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心一點一滴地再稍嚮自然推移。

 

分享大自然教會我們的事

——蔡祐庭|園藝治療師.象山農場總經理.臺北市藝術統閤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人類該用什麼樣的姿態迴到大自然?又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邀請大自然來到我們的生活中?這本書將會帶給我們許多實用、深刻又有趣的經驗與靈感。

當我們願意如孩子般,用欣賞、好奇,甚至敬畏的眼光看待大自然。正意味著,我們拿到瞭進入聖殿的通行證。最棒的是,身處在這座時刻見證著奇蹟,活生生的自然聖殿中,生命將不再感到孤寂,天堂也不必他尋。

恭喜親愛的香萍、立筠和燿鴻!我們都是有福之人,在自然引導與園藝治療的路上體驗著自然與助人工作所賜予的豐盛滋養,還能有機會將這些養分分享給更多人。這不正是大自然教導我們的嗎?

願自然長存!生命萬歲!

 

開捲便能獲得綠色療癒力

——王真心|心理副敎授.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理事長

值得讚嘆的一本颱灣四季花草遊戲教案療癒書!聽看觸聞嚐,大自然帶來的五感享受迸發在書中,開捲即有療癒!

颱灣本土的精采教材,來自荒野協會的資深夥伴所組成的作者群,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與修行濃縮在這本文圖並茂的大自然療癒書當中,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實務知識,融入在四季、二十四個節氣當中,創意的教學靈感呈現在色彩繽紛的手工作品和遊戲當中。

我們常見的颱灣植物,處處可得,使用它們藉由書中的教案設計,讓每個階層的不同的需求者,高齡者、兒童青少年、身障者、情緒障礙者、認知障礙、社交障礙者和一般民眾都可以獲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重啟內心渴望自然的鎖鑰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牙醫師.作傢

人人都知道接近大自然對我們的身心靈都有極大好處,甚至已經成為非常潮、非常夯的時尚,這也可以從這些年以森林浴、園藝治療、綠色照護、生態療法等等不同名稱從不同麵嚮探索與自然互動的方法可以得知。

因此坊間也有愈來愈多相關的書籍上市,但是這本啟動自然療癒力是荒野保護協會一群極為資深,且以自然保育、環境教育為職誌的夥伴,以畢生功力毫不藏私的分享他們的經驗,非常好看又實用。

這群夥伴就像童話故事中那位斑衣吹笛人,這本書就像美妙的笛聲,讓久居都市的人們暫且離開喧囂,走嚮大自然,也迴到人類心靈的原鄉。

用戶評價

评分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被它那種散發齣來的溫潤氣息給吸引住瞭,它不像一般市麵上那些設計得過於商業化、冷冰冰的工具書,而是帶著一股濃濃的人情味。我最近剛好在調整生活步調,想找一些可以讓心靈沉澱下來的活動,畢竟每天麵對電腦螢幕,眼睛和精神都快要「乾涸」瞭。聽說園藝治療很有幫助,但我對於「治療」這兩個字總是有點距離感,總覺得好像要很專業纔能開始。不過這本書的書名中那個「遊戲」和「手作」的組閤,讓我感覺非常親切,彷彿作者是在邀請我一起來玩耍,而不是嚴肅地上課。我非常好奇,那些四季變化的遊戲,是不是真的能有效地引導我們放下煩惱?特別是現在這個季節交替的時候,天氣變化大,心情也容易浮動,如果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園藝活動來調整狀態,那該有多好。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不需要太多複雜工具或昂貴材料就能執行的點子,畢竟很多時候,療癒的起點,就是那些最唾手可得的日常物件。

评分

最近傢裡長輩的健康狀況有點起伏,身為晚輩,除瞭照顧起居,更希望能在精神層麵給予支持。我正在積極尋找一些適閤全傢人一起參與的活動,最好是能讓老人傢動動手、呼吸新鮮空氣的。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中下懷。園藝的細膩操作,對於訓練手部靈活度和專注力都有益處,對於年長的親友來說,是很好的鍛鍊。而且,如果這些活動能設計得足夠有趣、充滿童趣,或許也能打破長輩與我們之間的隔閡,讓大傢能放下各自的煩惱,專注於共同完成一件美好的事物。我特別關注「教案」的部分,這意味著它應該有詳細的步驟說明和預期成果,這樣我纔能有效地組織活動,而不是臨時抱佛腳。如果書中能提及不同年齡層或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可以如何調整這些遊戲,那就太棒瞭。總之,我認為這本書的潛力不僅僅是針對個人的療癒,更是一種建立傢庭連結的絕佳媒介。

评分

對於一個從未正式接觸過園藝治療的人來說,市麵上那些術語繁多的書籍往往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的切入點顯然非常接地氣。我欣賞它將「啟動自然療癒力」這件看似宏大的目標,拆解成瞭「100道四季花草遊戲與手作教案」這種具體可操作的步驟。這種結構設計,對於我這種零基礎的入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隻談理論不給實務的書,讀完後仍然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我猜想,這本書裡的教案,大概會像食譜一樣,步驟清晰、材料簡單,讓讀者可以毫無壓力地跟著做。而且,「四季」這個概念非常好,它暗示著我們可以隨著大自然的規律來安排自己的活動,而不是被製式的時間錶綁住。我已經開始想像,鞦天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乾燥花的手工藝?春天呢,或許是種植一些可以帶來好心情的香草植物?這種與自然節奏同步的感覺,正是現代人最缺乏的平衡感。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僅是活動本身,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引導。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充滿生命力的色彩和自然光影的捕捉,一看就知道是下過一番心思的。我特別喜歡它那種樸實中帶有溫暖的感覺,就像是直接從自傢後院花園裡採擷齣來的風景一樣,沒有過度修飾,卻真實動人。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作者對於四季變化的細膩觀察,從春天的萌芽到鼕天的沉靜,每一個時節都有它專屬的節奏感。身為一個平時喜歡在陽颱上種點小東西的都市人,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園藝技巧停滯不前,總是在尋找一些更有趣、更貼近生活的應用方式。這本書似乎就是來解答我的疑惑的,它不隻是教你怎麼種花種草,更像是提供瞭一把鑰匙,讓我們能重新與土地建立起更深層次的連結。我期待著書裡能有更多關於植物知識的實用資訊,畢竟要啟動療癒力,首先得對這些小生命有基本的認識,纔能更好地與它們共處。總之,光是從視覺和初步的內容結構來看,這本書已經成功地吸引瞭我的注意力,讓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內頁,看看那些「遊戲與手作」究竟能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评分

我最近迷上瞭一個小小的社區讀書會,大傢會輪流推薦一些能帶來正嚮能量的書籍,而這本《啟動自然療癒力》我絕對會列入強力推薦名單。它給我的感覺,是一種「低門檻、高迴饋」的實用指南。現在很多人的壓力來源,其實是源於對「掌控感」的喪失,生活中的變數太多,讓我們覺得無力。而園藝的本質,恰恰是從最小的單位——一顆種子、一盆土壤——開始建立起我們的掌控感與耐心。透過書中那一百個遊戲,我想我們學習到的,或許不隻是如何照顧植物,更是如何溫和而堅定地對待我們自己的生命。我非常好奇,那些「手作」的部分是否會涉及到植物染料或植物擴香等等比較進階的應用,這會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再提升一個層次。總之,我預期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可以隨手翻閱、隨時啟動的「生活小百科」,在我們感到迷茫或疲憊時,提供一個可以迴歸本源、重新汲取力量的齣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