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安五四三!:從生活周遭看風險與資訊安全【第二版】(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生活資安五四三!:從生活周遭看風險與資訊安全【第二版】(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正漢
图书标签:
  • 資訊安全
  • 網路安全
  • 生活安全
  • 風險管理
  • 資安意識
  • 第二版
  • iT邦幫忙
  • 鐵人賽
  • 實用資訊
  • 防駭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這是一本大多數人都可閱讀的資安書籍
 
  「認識資安,建立資安風險意識,就跟認識行車用路安全一樣,人人都有瞭解的必要。不論是現實生活或是虛擬網路世界的背後,認識資安帶來的風險與背後的關鍵,可以讓你生活少掉許多麻煩!是現代人需具備的必要本領。」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11屆iT邦幫忙鐵人賽,Security組優選系列文章──《生活資安五四三!從生活周遭看風險與資訊安全》──是第一本從生活面向來談資安的書籍,目的就是希望讓一般人都能了解資安的那些事。
 
  這次推出【第二版】,不僅將原書中所提資安議題作最新資訊的補充,同時還有全新章節,希望透過更加多元的資安新聞面向,讓你對資安議題不是只有認識,還能進一步思考。
 
  降低「門檻」:為何一般人容易對資安感到熟悉又陌生?那是因為普遍資安書籍都是給專業從業人員閱讀,但資安其實跟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家也都常在新聞報導看到這些資訊。
 
  角度「多元」:從現實生活場景的ATM操作、實體店家信用卡支付,到手機、電腦使用與上網,以及新聞事件,從多個角度讓大家認識到各方面的資安與風險。同時從電影、影集、小說、網紅與Podcast等途徑切入,讓大家都可以藉由自己熟悉的興趣或管道來接觸資安。
 
  「一次」掌握:資安領域面向相當廣,但這些給一般人的資安資訊往往散落在各處,本書從多個面向與角度切入,並結合許多你可能沒有特別注意的資安新聞,讓你一次就能得到不同收穫。
 
  對資安風險先要有「認識」:去ATM領錢,知道要保護提款卡與密碼,你就已經有資安意識,那麼你知道什麼是弱密碼嗎?為何不要在多個雲端帳戶使用相同的帳密?你真的有妥善的備份觀念嗎?手機的安全更新也有年限你知道嗎?
 
  認識資安風險目的是為了「自保」:當企業也都在扭轉資安思維,並且開始重視資安,但你要知道,整個環境並不會一下就改變,因此資安就成為現代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數位時代生存指南:從基礎概念到進階防禦的全面實戰手冊 書名:數位時代生存指南:從基礎概念到進階防禦的全面實戰手冊 作者:[虛構作者姓名,例如:陳志明、林美玲] 書籍簡介: 在這個萬物互聯、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已與我們的呼吸一樣自然。然而,伴隨而來的是無所不在的數位風險與日益複雜的安全挑戰。您是否曾擔心網路釣魚郵件的真偽?是否對於密碼管理感到力不從心?又或者,面對突如其來的勒索軟體攻擊時,感到束手無策? 《數位時代生存指南:從基礎概念到進階防禦的全面實戰手冊》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現代人的焦慮而誕生的。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它是一本結合了紮實技術原理、貼近生活案例,並著重於「可操作性」的實戰工具書。無論您是初入數位領域的學生、需要為家庭網路把關的父母,還是期望提升企業資安防護等級的 IT 人員,本書都能提供清晰、系統化的指導。 本書核心內容與結構劃分: 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從數位素養的建立,邁向主動的風險管理與高效的防禦策略。 --- 第一部:數位基礎素養與風險認知建立 (The Foundation of Digital Literacy) 本部分旨在打下堅實的基礎,讓讀者理解數位世界運作的基本規則,並建立起對資訊安全的基礎敬畏之心。 第一章:數位世界的運行邏輯 網路基礎架構概覽:TCP/IP、DNS 解析的日常運作。 數據的生命週期:從產生、傳輸、儲存到銷毀的各個環節潛藏的風險點。 雲端服務的雙面刃:便利性與數據主權的權衡。 第二章:風險的重新定義——不只是駭客 傳統網路攻擊手法速覽:惡意軟體分類(病毒、木馬、間諜軟體)的最新演變。 社會工程學的心理學基礎:解析釣魚、假冒與情感操控的技巧,讓你一眼識破謊言。 內部威脅的隱憂:從疏忽到惡意的界線探討。 --- 第二部:個人數位足跡與隱私防護實踐 (Personal Footprint Management) 這一部分聚焦於個人層面,提供具體步驟來管理和淨化讀者在網路上的存在,確保個人資料不輕易外洩。 第三章:密碼學的實用指南 強度不再是唯一標準:探討基於熵值和記憶性的密碼策略。 密碼管理器深度評測與使用教學:從設定到跨裝置同步的安全實操。 多因素驗證(MFA/2FA)的部署:SMS、TOTP、硬體金鑰(如 FIDO2)的優劣比較與實施流程。 第四章:社群媒體與設備的隱私設定 智慧型手機的安全加固:作業系統權限管理、應用程式審查與背景數據追蹤的控制。 社群平台:隱私設定的「地雷區」分析,教你如何精準控制誰能看見你的動態。 位置資訊的戰略性管理:GPS、Wi-Fi 與藍牙的潛在洩密風險。 第五章:電子郵件與通訊軟體的安全強化 進階網路釣魚辨識技巧:如何分析郵件標頭、檢查超連結的真實目的地。 端對端加密通訊工具的選擇與使用規範:確保私密對話的機密性。 垃圾郵件過濾器的調校藝術。 --- 第三部:家庭網路與物聯網(IoT)的防禦工事 (Securing the Connected Home) 隨著智慧家庭設備的普及,家庭網路已成為新的攻擊目標。本部分專注於強化家庭環境的整體安全防線。 第六章:路由器與網路邊界的強化 路由器韌體更新與安全配置的最佳實踐。 無線網路加密協定的選擇(WPA3 的優勢)。 訪客網路的隔離策略:將外部設備與核心設備分離。 DNS 過濾服務的導入:主動阻擋惡意網站。 第七章:物聯網設備的安全盲點 IoT 設備的「預設密碼」陷阱:如何發現並更改出廠設置。 韌體更新的自動化與監控:確保智慧設備不會成為後門。 網路分段(VLAN)在家庭環境中的應用:隔離高風險設備。 --- 第四部:數據備份、恢復與災難應對 (Backup,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面對惡意攻擊或硬體故障時,有效的備份與快速恢復能力是維持數位生活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八章:備份策略的黃金法則 3-2-1 備份原則的詳盡解析與實務操作。 本地備份(外接硬碟、NAS)的安全隔離技術。 雲端備份的同步與版本控制:避免「備份同步了病毒」。 第九章:勒索軟體應對與數據恢復演練 勒索軟體攻擊的標準應對流程(Incident Response Triage)。 安全、離線備份的快速還原步驟。 如何判斷是否應該支付贖金(專業建議與法律層面探討)。 --- 第五部:進階安全思維與未來趨勢 (Advanced Mindset and Future Trends) 最後一部分,引導讀者跳脫單點防禦,建立起持續學習、主動監控的資安思維,並探討新興技術帶來的挑戰。 第十章:數位健康與行為安全 (Digital Hygiene) 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的必要性與實施方法。 辨識與處理數位成癮對工作效率和安全決策的影響。 建立定期安全審查的習慣:從每週檢查到每季重設。 第十一章:新興科技下的資安挑戰 AI 在防禦與攻擊中的角色轉變:生成式模型的新型態詐騙。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錢包的安全操作指南。 零信任(Zero Trust)架構在個人與小型企業環境中的初步應用概念。 本書特色: 1. 案例導向,實作優先: 每個章節均附有詳盡的步驟教學(Step-by-step guides)和真實的案例分析,確保讀者能夠立即應用所學。 2. 工具箱推薦: 提供跨平台、免費與付費的資安工具軟體清單,並附上簡要評測,方便讀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防護利器。 3. 語言平實易懂: 避免過度使用艱澀的技術術語,即使是非技術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掌握複雜的資安概念。 4. 持續更新思維: 強調資安不是一勞永逸的設定,而是一種持續調整的行為模式,指導讀者建立長期抗戰的心態。 《數位時代生存指南》不僅是一本書,它是您在數位洪流中保持清醒、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必備羅盤。在風險與便利性不斷拉扯的今天,掌握主動權,從閱讀本書開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正漢
 
  現於 iThome 電腦報週刊擔任資安主編,曾擔任技術編輯,負責iThome 週刊、專刊與資安年鑑的內容,持續報導商用軟硬體、雲端服務、資訊安全等類型的企業 IT 解決,同時兼負近年 Cyber IQ 資安測驗、 Phishing Buster 釣魚剋星企畫等相關工作,並在 2020 臺灣資安大會擔任防疫與防駭座談會講者及與談人。工作之餘,參與 iT 邦幫忙鐵人賽以《生活資安五四三!從生活周遭看風險與資訊安全》作為網路文章系列獲得 Security 組優選,並在2022年擔任教育部先進資通安全實務人才培育計畫線上資安專題講座講師,介紹生活中的資安:從新聞看資安學資安。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第一篇輕鬆點,從電影看資安、個資外洩事件與隱私
1-1 從網路 N 號房、劍橋分析到完美陌生人
1-2 網路攻擊與資安議題已經常常出現在動作大片劇情之中
1-3 還有諸多電影橋段,其實點出生活上常見的資訊安全的議題
1-4 推薦更多可以認識個人資安風險與駭客情節的電影與影集
 
Chapter 02 自己平時是否注意過在 ATM 提款,以及在實體店使用信用卡的方式?
2-1 認識雙因素驗證
2-2 注意提款卡密碼保護
2-3 注意 ATM 相關的詐騙
2-4 去餐廳消費時,大家有想過會被 4K 攝影機拍到信用卡卡號嗎?
2-5 關於卡片感應,市面上也出現 RFID 保護套
2-6 關於信用卡卡號的雲端存放及行動支付與代碼化技術
2-7 用行動支付感應或掃碼也要注意
2-8 小結
 
Chapter 03 從警察破案新聞,看用戶對使用 Gmail 安全的疏忽
3-1 認識資料外洩現況
3-2 又是輕忽密碼設定的問題,你還要知道哪些原因可能造成帳密外洩!
3-3 資料外洩當心身分冒用風險
3-4 許多大型雲端服務的應用,已成民眾不可輕忽的重要資產
 
Chapter 04 認識弱密碼,不只123456、1234qwer!
4-1 除了不要設定弱密碼,也要當心不要在多個雲端帳戶使用相同的帳密
4-2 預設密碼的問題也該要有認知
4-3 該如何設定比較安全的密碼?
4-4 瀏覽器與網站服務也有強化密碼安全措施
4-5 請啟用雙因素驗證
 
Chapter 05 記得檢查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安全更新!
5-1 重視系統安全更新
5-2 注意手機提供的安全更新年限
5-3 電腦太久沒開機,也要小心都沒安全更新的風險
5-4 注意丟棄回收可能引發的資料外洩問題
5-5 用智慧型手機追蹤你的另一半!?
 
Chapter 06 【特別篇】從美國白宮資安宣導,不只國家與企業要強化,個人也要懂自保
 
Chapter 07 從手機App 看安全與隱私問題
7-1 你下載的手機 APP 是否都安全?
7-2 相信很多人下載 App,根本沒看清楚說明就繼續使用了
7-3 人臉辨識與隱私問題值得深思
 
Chapter 08 AI 人臉濫用及隱私問題之外,更要關注的是「有影片將不再有真相」
8-1 隨著 AI 造假影片技術成熟,未來要小心造假影片帶來的社會亂象
8-2 面對 Deepfake 問題,全球也在設法找出辨別假造影片的技術
 
Chapter 09 檔案被駭客加密!最最基本的觀念「備份」,一式三份應該都知道吧!
9-1 認識最基礎的備份觀念
9-2 更多你可以多想想的備份風險
9-3 不慎遭遇勒索軟體?可以試試從 No More Ransom 找到機會解密
 
Chapter 10 認識物聯網安全,從生活中的監控攝影機被偷窺看起
10-1 使用各式聯網裝置你可曾想過也要注意安全
10-2 認識 DDoS 攻擊,並注意不要讓你的設備成為攻擊別人的幫兇
 
Chapter 11 從電視劇看國內一銀 ATM 自動吐鈔案
11-1 從電視劇「你那邊怎樣•我這邊OK」看國內資安事件
11-2 認識 Hackdoor 密室逃脫與HITCON
 
Chapter 12 短網址提供了方便性,但也有不易識別真實連結的風險
12-1 有想過短網址會讓你連至哪個網站嗎?
12-2 釣魚詐騙網址問題更讓人擔心,基本該有的網域識別能力
12-3 政府自建短網址服務,讓民眾更好識別政府網站
 
Chapter 13 認識免費的線上檔案、網址惡意檢查服務介紹
13-1 VirusTotal 可掃描已知威脅,幫助檢查可疑網址與可疑檔案
13-2 另一國內服務 Virus Check 也可用於掃描可疑檔案
13-3 LINE 即時通訊也有機器人查證可利用
 
Chapter 14 近期收到很多詐騙電子郵件,標題竟是公布用戶可能曾經用過的密碼
14-1 又是密碼外洩引起的問題
14-2 寄件者電子郵件竟可被變造!
14-3 郵件安全議題廣,社交工程手法該有所認知
14-4 在工作上也有臨時要求變更匯款帳號的商業電郵詐騙要注意
 
Chapter 15 使用電腦,大家會用便利貼貼住筆電上的攝影鏡頭嗎?
15-1 臉書創辦人被發現將筆電攝影鏡頭遮住
15-2 現在電腦也開始為攝影鏡頭設計實體開關
15-3 變造聲音偽冒可能是更難因應的難題
 
Chapter 16 AI 語音加持下的電話詐騙!未來需要更加注意
16-1 假造語音的詐騙手法
16-2 冒用身分的詐騙,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
 
Chapter 17 在外面使用電腦,不怕被身旁的人看到螢幕內容?
17-1 不只防窺片,筆電也能用軟體實作防窺技術
17-2 手機畫面是否更容易被身旁的人窺視?
 
Chapter 18 從資安概念股認識資訊安全
18-1 認識 TPM 加密安全晶片
18-2 想想財經新聞的資安概念股定義?
18-3 從臺灣資安館來認識本土資安業者
18-4 從那斯達克 ISE 與資安市場地圖瞭解概況
18-5 或許你可以也瞭解專業資安技能
 
Chapter 19 從假冒電商來電詐騙事件多想想相關風險
19-1 多注意警方公布高風險網路賣場名單
19-2 認識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流程
19-3 要知道來電顯示號碼有被竄改可能性
 
Chapter 20 從出門在外認識公共 Wi-Fi 的風險
20-1 從綿羊牆來瞭解資訊安全
20-2 多認識其他 Wi-Fi 安全問題
20-3 從認識 Wi-Fi 安全到使用 VPN 安全
 
Chapter 21 年紀與職位,聊聊學習能力慢的長輩資安學
21-1 大家都教過父母使用手機吧!?
21-2 現在的環境就是新舊資安觀念並存,因此大家更該注意新的資訊
 
Chapter 22 淺談加密、加密、加密
22-1 不同加密對象的加密
22-2 認識加密隨身碟的差異
22-3 從加密認識密碼學
 
Chapter 23 從新聞看資安學資安
23-1 有哪些資安新聞可以學到更多資安觀念?
23-2 從時間剖面看資安
23-3 關心國家與企業資安做的如何,最好先有基本認知,才不會浪費大家時間成本
 
Chapter 24 從網路小說、自傳、網紅、Podcast 看駭客故事與資安
 
A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33178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信息安全这件事是IT专业人员的事情,跟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只不过主题是数字生活。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独特的幽默感,即使是讨论加密技术这样相对专业的内容,也能用日常的比喻解释清楚。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对照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检查一下设置是否符合书中所说的最佳实践。这种即时的应用和反馈,大大增强了阅读的乐趣和效果。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到一边的书,而是会让人想要时常翻阅,作为一本随时可以参考的“生活安全手册”。

评分

老实说,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的电脑刚好中毒,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勒索软件锁住了文件,急得团团转。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平时随手点开的邮件链接、下载的免费软件,都可能埋着地雷。这本书正好帮我补上了这一课。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不要点奇怪的链接”,而是深入解释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原理——钓鱼邮件是如何设计的,恶意软件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读完之后,我不仅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更理解了为什么需要保护。里面的案例分析尤其到位,那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描述,让我对那些看似无害的操作提高了警惕心。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给了我一套完整的“防身术”,而不是零散的几个技巧。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摆在桌上,光是书名就够让人好奇了——《生活資安五四三!》。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肯定会昏昏欲睡。但翻开第一页,我就发现自己想错了。作者的笔法非常生动,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他不是在教你如何成为顶尖黑客,而是在跟你聊家常,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比如网购、社群媒体、甚至连家里的智能设备,来剖析那些潜在的风险。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他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都拉到了我身边,让我意识到原来安全漏洞离我们这么近。这种接地气的叙事方式,真的让原本严肃的资安议题变得平易近人多了,完全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想合上的教科书类型。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条理,从宏观的风险意识培养,到微观的操作指南,层层递进。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把重点仅仅放在“如何设置复杂的密码”这种基础操作上,而是花了大篇幅讨论了“思维模式”的转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信息的速度远超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本书有效地教会我如何慢下来,对信息进行二次判断。比如,它详细分析了社交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我猛然惊醒,原来自己的无心之言、无意间的分享,都可能成为别人攻击的突破口。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对隐私和信息安全的理解,从表层的防护升级到了内在的认知层面。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让你看到一个更全面的数字世界图景。它不仅仅是关于防范黑客,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数字足迹”的讨论,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在网络上的每一个操作留下的痕迹。作者没有采用恐吓的语气,而是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更负责任、更安全地参与到数字生活中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信息“免疫力”大大提升了,不再是那个对网络风险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