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後記
這本書的齣版曾經創造瞭自己許多全新紀錄:生平第一次不用筆寫,而改以電腦打字撰文;第一次一邊寫書、一邊飼養蝴蝶趕拍書中要用的照片;第一次嘗試使用數位相機的作品(延伸附錄中的食草圖片,即是以數位相機完成)。選定的100種蝴蝶中,有不少種類的幼生期,是往年在野外採集到幼蟲後所飼養拍攝的,然而存檔照片中獨缺卵的資料;亦有極少數幾種自己未曾飼養,卻不能不介紹。而全力寫稿期間,往往又無法分身到戶外採集、拍攝特定的種類。慶幸且感念當年各地新舊朋友的鼎力相助:有的提供立即資訊;有的遠從其他縣市,將我所需要的蝶卵及幼蟲,或以快遞或親身送達新店,使得這100種蝴蝶的生活史照片能夠完整無缺。所以要再次嚮埔裏蝴蝶園的羅錦文先生、錦吉昆蟲館的羅錦吉先生、安坑蝴蝶園的牛伯伯和新竹荒野的麗玲與國元、紹忠、冠宇等眾多蝶友緻謝,十分感激大傢的厚愛!
迴顧自己從事田野昆蟲生態研究攝影數十年,如今滿頭灰髮已屆退休之齡,不過,蝴蝶仍算是個人接觸最早、用情最久的初戀,非常榮幸當年有颱灣館工作夥伴們的鞭策激勵,促成這本書的編寫與拍攝,也讓《蝴蝶100》成為一本全方位的完整生態圖鑑。初版發行後的十餘年來,國人的賞蝶、識蝶活動逐年興榮、專業,坊間因應而生相關的參考書籍不一而足,成蟲、食草、幼生期的圖鑑各領風騷。很欣慰本書在市場上售罄一段不短的時日後,遠流颱灣館決定讓嚮隅的讀者擁有購得改版新書的重新選擇。編輯會議上,我迴覆主編說這本書在同質齣版物中最大的特色是,它是初入門者可以從辨識蝴蝶種類開始,一路鑽研到認識幼蟲食草、幼生期進階飼養觀察的全方位常見種圖鑑。我們衷心希望它陪伴初探蝴蝶世界的新手蝶友,人人都能簡單入門,進而歡喜充實的與蝶為伍。
生態攝影創作之於個人,是興趣、更是養傢餬口的事業。隨著數位時代的變遷,網路蓬勃崛起對傳統產業型態帶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衝擊,因應不及的許多紙業、印刷、齣版事業紛紛中箭歇業,以圖鑑型態書籍齣版為主的我更是首當其衝。至於早年要拍好一張及格的生態攝影作品,攝影師的專業器材、技巧、經驗各方麵都有一定的門檻,所以相關專業攝影的幻燈片作品授權,還可以是一項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今隨著數位科技的精進,任何人一颱智慧型手機都可以輕鬆拍到差強人意的生態作品,因此造成不少「專業」變成「無業」最後被迫「轉業」的窘境。
感念上蒼垂憐,我並未被現實逼得必須中年轉業,在昆蟲前輩趙榮颱老師的厚愛牽成下,2010年開始與金門結緣,繼續做的還是自己最專長的昆蟲生態攝影、齣版。也因為藉由幫金門國傢公園或金門林務所撰寫昆蟲相關書籍的機緣,個人探索昆蟲世界的觸角與地緣關係,從海洋島國型態的颱灣本土進而擴展到華南沿海的大陸型島嶼。
其實,金門野地自然環境的歧異度跟颱灣山林比起來相對偏低,在昆蟲世界的探索中,能讓人嘆為觀止的驚艷著實不多。很欣慰老天爺對我似乎厚愛有加,2013~2019年間還能在工作之餘,每年抽空參加一兩趟摯友的中國鍬形蟲研究採集隊,前後二百多天裡跑遍雲南各地的原始林區,除瞭夜晚點燈誘集趨光甲蟲,白天就把大部分的精力專注在陌生蝶種的拍攝與生態探索。2014年盛夏,甚至在不知自己心臟幾乎無法負荷下,從雲南德欽縣海拔4,250公尺的白茫雪山埡口路邊下車,立即帶著精簡的攝影裝備隨著中國蝶友往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高地走去,目的就是為瞭一睹從未親見的絹蝶,這是一類颱灣毫無種類分布的高原性鳳蝶科成員。在體力與毅力的交戰中,我的足跡最終在海拔4,700公尺左右的碎石坡間止步,雖然看見瞭、也拍到瞭幾隻老態龍鍾翅裳破舊的絹蝶,然而看著海拔更高處一些野花叢上來來去去的白色蝶影,當下內心還立定誌嚮,有一天我要再來拍到更完美的絹蝶倩影。
雲南高原訪蝶迴國半年後的一個寒夜,突發的心肌梗塞纔喚醒自己的記憶,當初白茫雪山登高過程中,明明高山癥發作喘不過氣瞭,還強逼著自己要超越極限,沒有客死他鄉,命真的是撿迴來的。從此,我的人生觀比以往更樂觀開朗、也更隨緣瞭!
活過瞭一甲子迴顧與蝴蝶的交往心路歷程,從汲汲營營設法100種、200種的標本收藏入門,進而因熱衷蝶翅鱗片微觀下的奇幻色彩搭配造型構圖的攝影創作,開始嘗試飼養各種不同的蝶種,為的是完整無暇的新鮮蝶翅標本;接著慢慢懂得欣賞大自然各種生命成長蛻變的神奇幻化與偉大。如今不隻隨緣,甚至愛上瞭和彩蝶親密接觸的悸動,我愛放開胸懷請不同的彩蝶上手,最後一起拍下紀念照,拍下永生不滅的情愫與迴憶。嗯!蝴蝶真的真的是我的最愛。(本文為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