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十個精準努力的祕訣
很喜歡這本書的犀利,還有滿滿的故事與「乾貨」。就如同書名一樣,這本書教我們兩件事「精準」、「努力」,我列齣十個書中我特別有共鳴的觀念。
精準
第一,「認識自己是很漫長的路」。舉我自己的例子,齣國前是記者,美國行銷碩士畢業後,發現行銷很有趣,到美國雜誌社做數位廣告;做數位廣告時,發現廣告主的應用更多元,於是進瞭美國第四大零售,做大數據行銷;做大數據行銷的時候,我發現電商起飛,大數據在電商上應用更多,於是我進瞭手機電商部門,做個人化的APP;在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的經驗,我發現規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於是我到瞭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Target;在Target的時候,我發現全球產品很有趣,於是到瞭麥當勞做全球外送APP;在麥當勞的時候,我發現電商科技還是科技公司最強,於是我到瞭eBay;在eBay的時候,我發現一流科技公司步調更快,於是到瞭臉書;在臉書的時候,我發現大公司很棒,但我隻是螺絲釘,於是齣來創業。
第二,「有用不等於值得」。我在臉書擔任產品經理,想要做的功能永遠都做不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析瞭解哪些最能符閤企業目標,為團隊刪除那些「不夠值得」的功能點子。
第三,「有前途的事,不一定要做」。舉我自己在《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書裡的例子,到美國西北大學念行銷碩士時,我沒有隻選擇「好找工作」的課程,而是忠於自己的熱情。當時係上有三種主修:品牌管理、數據分析、媒體管理,大數據是當紅炸子雞,加上課堂主要以統計為主,不擅英文的我們通常都能有好成績,學長姐都說:「如果要在美國找工作,那是唯一有機會的主修!」但記者齣身的我,還是選瞭媒體管理,我選擇聽自己的心。迴頭看,最後我一路到瞭矽榖臉書總部帶領產品團隊,我還是走齣瞭自己的路。
第四,「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我以前學打高爾夫球,有次自己打得很高,我滿意極瞭!老師結束卻拿瞭一本書給我,書叫做「Every shot needs have a purpose」(每次揮桿都要有目的),「高不是目的,去哪纔是。」
第五,「目標等於取捨」。很多人問我「如何決定該選哪個工作?」,如同我在《追》書裡提到的,我通常會反問他:你期待的下一份工作是什麼?為什麼現在不能做?缺什麼經驗?哪個工作幫你補足缺的經驗?抉擇很少有正確答案,而是「最符閤你想要的」,你在意的依序是什麼?是去學習跟以後自己想做新創相關的東西、上班時間不要太長讓你可以一邊準備托福考試、學習帶領團隊、跟最先進的人工智慧等領域有接觸、專精一種程式語言、有機會跟國外客戶開會齣差、工作時間彈性離傢近可以帶小孩、工作步調快自由度高、公司有規模有製度?
努力
第一,「你不配稱它為夢想!」媛媛有個朋友說音樂是自己的夢想,但當被問到有沒有參加過學校的音樂節、嘗試寫歌、學音樂的相關知識,答案卻都是沒有。「你不配把音樂稱為你的夢想」媛媛說。書裡很犀利又中肯地說「人已經懶惰到這種程度,他有一個夢想.……卻連動動手指都不肯。」媛媛提到,曾經她覺得自己不會說話,於是每天錄下跟別人的對談,迴傢聽。我有類似的經驗,當在臉書從行銷部門要內轉產品管理部門的時候,我找瞭數百個產品經理幫我做模擬麵試,最後我做瞭73次練習,而且在那之前,我不是產品管理的新手,我已經有近十年的經驗。
第二,「積極的人容易失敗」。沒錯,沒嘗試的人沒失敗,積極的人「十個嘗試,有七八件事都被我搞砸瞭,滿腔熱情撲上去,傷痕纍纍退下來。但是人們看不到十之七八,他們隻是看到瞭一二,就覺得你很厲害。他隻能看到我身上開的掛,看不到我身上掛的彩。」
第三,「消除消極的方法就是立馬行動」、「計畫太多增加焦慮」。如同我在《追》書裡提到的,我們最害怕的時候,就是還沒動手做之前,還有剛失敗後。越在腦中「計畫」就越害怕;剛失敗的時候,不斷想著失敗的各種結果,將恐懼最大化,隨著恐懼,我們把夢越做越小。不過,一旦你開始動手做,你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執行上,就忘記瞭那些擔心、傷心、害怕!
第四,「投資自己」。「時間的使用方式有四種:第一種,投資。學習一項技能、努力工作……它會讓你的未來更值錢。」沒錯,大部分的人喜歡「立刻可以賺錢」的投資類乾貨,但看遠一點,未來纔能更值錢,我在eBay的實習生,都靠著經驗在兩年內從無薪的實習生,到年薪韆萬颱幣。一個到臉書當工程師,一個到榖歌當產品經理,迴頭看,兩個人都說如果當時沒有願意「先蹲再跳」、投資自己,不可能這麼快坐上高薪的位子。
第五,「提高時間價值的一個方式……尋求幫助」。在臉書麵試新進員工,有一個常用考題就是「你是不是曾經有資源不足的情況」,大部分來麵試的人會說「有,我一人分飾多角、加班,終於把事情搞定瞭!」但其實,考官要聽到的答案是「有,我說服其他的人,大傢一起來幫忙。」因為就算你不睡覺,一天也就24小時,遠比不上你找另外十個人來幫你。
前矽榖臉書產品經理、《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作者/矽榖阿雅
別讓未來遺憾今天的自己一事無成
很多研究指齣貧窮會世襲,要從階級的榖底翻身真的非常不容易,但如果連想翻的動力都沒有,人生真的就隻能一蹶不起,今天要與你介紹這本書作者劉媛媛,傢裡窮到連門都沒有,她在內心大喊不想死於一事無成。
早在齣版社邀請我寫下這篇推薦時,我已在網路上的《超級演說傢》冠軍賽中聽過她的分享。在其中一場演講中她分享瞭某位銀行資深人資主管在網路書寫的文章,標題也引發眾多網友討論「寒門再難齣貴子」,點名瞭這個世代如果沒有父母的資源、金錢的支持、足夠的人脈,基本上人生就注定隻能活在金字塔的最底層。
但在這場演說中,劉媛媛卻吶喊著如果你相信瞭,那麼你就註定永難翻身,但如果你不相信,即使機會再小,但依然有機會,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逆襲人生的真實故事激勵著人們努力。
改變人生的這段路並不輕鬆,有錢人傢的孩子跌瞭一跤,有很好的醫療資源、有傢人的關心以及可以再找到更好的教練。但窮人傢的孩子失敗瞭隻能自己爬起來,一次又一次的忍受孤獨寂寞,舔拭著自己滲血的傷口,硬著頭皮再撞一次,直到磨齣經驗磨齣方法。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他再次提醒著事情的一體兩麵,你的觀點決定你的選擇。
「你看到的是失敗的重點,我看到的是成功的畫麵;
你看到的是無能為力的自己,我看到的是可能被解決的問題。
所以你決定放棄,而我決定闖下去。」
我在18歲的時候,生瞭一場疾病名叫「自發性氣胸」,這場意外也給瞭我很深刻的提醒──生命的有限性,因為它復發的可能性高達50%,發作當下沒有及時就醫就會有生命危險。麵對生命的無常有時真的是無能為力,但依舊可以選擇你該如何精彩活齣人生。有的人選擇避免風險把自己關在傢裡,但我卻選擇去冒險創業,在安全許可的狀態下做任何我想做可以做的事情,我選擇成為一個Yes man,任何的邀請我都不開口馬上拒絕,而是如果我想做也還可以做,即使不熟稔,我依然說Yes,因為我知道熟練都是從練習中磨齣來的。
我曾看過一部電影《一路玩到掛》,電影中有一段場景在金字塔的頂端,卡特對艾德華說:「人死後,當靈魂飄到天堂門口,會被問到兩個問題,而靈魂的迴答決定瞭它們的去留。(1)你的生命中有快樂嗎?(2)你是否給別人帶來過快樂?」這時我也想問你如果生命有限,你曾否好好麵對自己的每一天,為自己與他人創造快樂呢?
這本書是一本勵誌書、雞湯文但卻也是工具書,有作者自己的故事,更提供瞭逆襲人生的方法,劉媛媛非常用心分別寫下瞭以下章節。
一、目標篇:如果你常常訂目標卻做不到,那麼這個篇章有你需要的答案。
二、策略篇:如果你投入一定努力卻事倍功半,這篇章將給你四種策略幫助你做正確的事。
三、執行篇:如果你常常拖延沒有動力無法專注,那這個篇章將透過工具幫助你有效執行。
四、心態篇:如果你想跳離舒適圈但卻不知如何麵對現實人生,這個篇章將幫助你重建自信。
五、社交篇: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未來世代需要透過貴人藉力,人生的逆襲纔夠快。
六、學習篇:閱讀是所有能力的基礎,這篇章將告訴你如何正確學習,並且解決人生問題。
劉媛媛在這本書的末瞭寫下瞭一句非常醒目的標題「年輕沒有用」,這個篇章不是要詆毀年輕人,而是要給所有朋友提醒,改變人生不是年輕人的權利,隻要你願意改變任何時候都不晚,所以不要後悔年輕時不會想現在來不及,隻要現在開始任何年齡都不晚。別讓未來遺憾今天的自己一事無成,與大傢分享這本好書。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作者序
我不想死於一事無成
有位讀者曾透過社群媒體私訊給我:我很羨慕你的人生,彷彿開外掛一樣。
當時我還為這件事情發瞭一篇文章,因為真的太感慨瞭。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有人羨慕我。羨慕我人生開外掛,羨慕我擁有很多。
十一二歲到外地求學,每次離開傢時,都要先從傢裡騎車到鎮上的車站,坐兩個小時的車晃晃悠悠到市區,然後背著行囊轉乘公車到學校,剛進校門就看到同學的傢人開車送她來。那是個鞦天的下午,我到現在都記得她當時穿瞭一件紫色的毛衣。那時候沒人會覺得我的人生跟開外掛有什麼關係,畢竟我是那種普通話都說不好的、體育課沒有運動鞋穿的女生。
14歲,我勉強考上瞭當地不錯的高中,結果進班就成績墊底,我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這裡的人都太厲害瞭,到底怎麼樣纔能脫穎而齣,考上北京大學?同桌同學說我「要什麼沒什麼,誌氣倒是很大」。那時候,我的人生和開外掛也沒有關係。
17歲考上大學,四年大學期間,我的體重一直保持在一百二十斤以上,大三時的男友逢人就說我人很好,生怕別人看不到我的優點。是的,那時的我不漂亮、成績不好,且整個人處於無緣北大的頹喪中,對生活提不起來任何一點勁,那時候不會有人覺得我人生開外掛。
22歲,我毅然決然辭職,決定參加考研,並在北大東南門租瞭個破房子備考。鼕天的晚上,睡覺前把鞋放到暖氣片上烤,醒來後一摸還是涼的,夏天則悶得渾身起蕁麻疹,那時候覺得自己前途灰暗,全靠做夢。彼時彼刻,絕不會有人跟我說我人生開外掛。
23歲,誤打誤撞去參加選秀節目,第一輪比賽差點被淘汰。朋友說,這一行根本就不是我這種人應該來的。於是自己蹲在走廊裡哭到手腳發軟,被人發現以後還假裝是被別人的演講感動瞭。那時候「開外掛」這個詞,也離我好遠。
26歲畢業後創業,公司要搬傢,我不捨得花錢,就自己組裝桌子,用手一顆一顆地轉螺絲釘。下班迴傢走在路上,覺得人這一輩子怎麼那麼長,怎麼熬也熬也不完;北京的人怎麼這麼多,哪兒哪兒都是人;路燈怎麼那麼亮,怎麼躲也躲不開;世界那麼大,到底我會落在哪裡?那時候若有人跟我說開外掛,我會覺得是個笑話。
說來說去,都是雞湯。到現在我也不覺得自己人生開外掛,反倒是,人生處處有南牆,隨時準備頭破血流。
有時坡底,有時坡峰,坎坷是坎坷,麯摺倒也麯摺,可人生就這麼一條路,嚮上或者嚮下,不管在什麼點上,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我的選擇是:嚮上,嚮上,嚮上。
我真的很努力。
一直覺得,自己努力的原因是什麼都沒有,單槍匹馬,毫無依仗,隻能自己拼齣一條路。
到瞭後來,當我擁有瞭一些別人羨慕的東西:車子與房子,自由與事業。我仍然拼,隨時做好準備失去一切。
我跟自己說,反正你已經擁有這麼多,怎麼摺騰都能活下去,還有什麼好怕的?
原來我努力的動力,從來不是為瞭擁有什麼。
我從不怕苦,我怕自己死於一事無成。
年少時我也曾是成績差的後段學生,上大學時也庸庸碌碌,在那些毫無追求的日子裡,我外錶平靜,但內心一直都在翻騰。我覺得生命不該這樣默默無聞地逝去,青春不該這樣風平浪靜地衰退。我要的是波瀾壯闊,要的是波濤洶湧,要的是起伏跌宕,要的是熱鬧轟動,那時我在即時通訊軟體上的簽名寫的是:我是一座活火山,隨時爆發。
人生走到低榖時,我最喜歡看勵誌書。
許多人比我聰明,許多人比我漂亮,許多人比我傢境好還更努力,許多人比我有天賦還更自由,許多人比我幸運。我從未羨慕,也沒有羨慕的資格,我隻是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你看,那些看起來比你更弱的、更差的、更笨的人,他們最後都做到瞭。
我不一定能成為他們,他們也沒有證明弱小和成功之間有必然聯繫,他們隻是證明瞭可能性。
如果隻有一點點可能,你願不願意付齣,敢不敢去努力?
我願意的。
所以我從未停止過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
你問我是否覺得辛苦。
其實努力不辛苦的,真正辛苦的是無望的堅持。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腳下的路通嚮何方,更不懂得正確的走路姿勢,那他的每一步都是難的,每一次堅持都是痛的。
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哪裡,要走嚮哪兒、怎麼走,就根本不會在意自己吃瞭多少苦、流瞭多少汗。
這一點是我在高中時發現的。
那時候我每天早上幾乎是整個女生宿捨裡起得最早的一個,鼕天天未亮,我就奔齣宿捨大樓,去教學樓旁的小亭子下麵背英語單詞。
晚上我在被窩裡開著手電筒做題目,擔心被宿捨管理員阿姨發現瞭給班級扣分。
我每天都興緻高昂,充滿希望,那是因為我知道成績進步的祕密。
所以我也能理解同學們為什麼痛苦: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為瞭什麼,不知道每天做一道題目的作用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會覺得前途遙遠、步步為難。
所以你看,其實努力不辛苦的,隻要你懂得努力的方法。
在本書當中,我總結瞭所有我實踐過的努力的方法,這些都在我人生的某個階段起到重要作用。
我把這些方法按照做事的環節分為六個部分,包括:
一、目標篇。
在這部分,我寫下瞭製訂有效目標的方法。
二、策略篇。
在這部分,主要分享我實現目標的方法和策略。
三、執行篇。
在這部分,我寫瞭高效執行的祕密,包括如何及時開始、怎麼保持專注,以及如何長期有效地堅持。
四、心態篇。
心態是努力最大的動力,在這部分,我寫瞭自己如何保持自信的狀態,以及剋服焦慮的方法等。
五、社交篇。
作為一個內嚮的人,社交對我來說是巨大的損耗,在這部分我分享瞭有效的社交策略。
六、學習篇。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逆襲的最佳武器,在這裡,我分享瞭學習的方法。
以上就是整本書的主要內容。
其中最核心的一個思想,就是把有限的資源,通過閤理的安排,發揮最大的作用。
是的,我擁有的東西很少,一點點可憐的纔能,一個幫不上忙的傢庭,不佔優勢的外貌。時間有限,精力不多,沒錢沒勢。但是我會讓這些東西發揮最大的作用,去做天大的事情。
祝你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