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某個機緣巧合下對「西方的紋章」產生疑問,因渴望了解這門複雜難解的學問而一頭栽進紋章的世界無法自拔,迄今已將近三十六個年頭。
有些紋章可見獅子、老鷹、人類或怪物扶著盾牌兩側,有些紋章卻只有一面盾牌,這項差異具有什麼含意呢?
英國君主的紋章不僅隨時代而變,就連出現在印刷品上的紋章也各不相同,為什麼不像日本那樣使用同一種紋章呢?
紋章上的老鷹絕大多數都是面向觀察者的左手邊,只有極少數的老鷹面向右手邊,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明明是同一個人的紋章,畫在盾牌上的獅子臉部或外形卻不盡相同,這是為什麼呢?
疑問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自己卻完全得不到解答。雖然翻遍國內外的百科辭典等資料,但找到的只有關於紋章的模糊線索,毫無能讓自己理解及接受的明確解說。結果看了解說之後反倒使自己產生新的疑問,這個神祕的領域著實令筆者驚訝不已。
還有一點也很令筆者訝異。日本這個國家有著舉凡西方事物都想模仿與吸收的「貪婪」民族性,西方的紋章也不例外,坊間充斥著模仿西方紋章的標誌或商標,例如威士忌酒標、咖啡店與酒吧的招牌、高爾夫俱樂部的標誌,還有人壽保險公司的徽章等等,要找日本的紋章反而困難,然而書店裡卻完全看不到由瞭解「西方紋章」的日本人撰寫的著作。
由於是在得不到西洋紋章正確知識的情況下一窩蜂地模仿,才會發生擅自將不可使用的西方紋章用在商業廣告上的狀況,更離譜的還有領帶公司直接將荷蘭王室的紋章當成商標使用而引發國際爭議。著名美術史家對西方畫作的解說也是如此,當事人對畫作裡的小小紋章缺乏正確的知識,因此不僅完全搞錯紋章的緣由,錯誤的解說還廣為流傳,由此看來「西方紋章學」在日本可謂尚未開拓的領域。
為了解開個人的疑問,再加上「無人觸及的領域」這一魅力的吸引,筆者獨自摸索並蒐羅查閱數本文獻,但坦白說其難懂的程度、對象的廣泛以及深奧的程度實在超乎想像,讓筆者深刻了解到時至今日無人研究這個領域的原因。
雖然統稱為西方紋章,不過光是英格蘭的紋章就有九萬種左右,全歐洲的數量更是超過一百五十萬種。各國、各地區的系統或規則也各有不同十分複雜,例如有些做法在英國被視為禁忌,但在德國卻無此限制。另外,大多數的文獻都是珍本不易取得,而出現在文獻中的紋章使用者亦使人產生種種疑問。更要命的是,自己還欠缺解讀難懂的紋章學術語與各國古語的能力。簡直就是一起步便進入叢林,筆者不只一、兩次想放棄研究這門學問。
不過,即便「如墜五里霧中」也總會有豁然開朗的時候,一旦找到前進的道路,對紋章學的瞭解也會隨之加深,「看懂紋章」的樂趣或者該說是意外的效用,逐漸成為令自己對這門學問加倍感興趣的魅力。
畫家克拉納赫的版畫上必定看得到代替簽名的個人紋章,而這個紋章極其簡單明瞭地陳述了他在薩克森的地位與境遇。
在莎士比亞一系列歷史劇中登場的角色原型大多是實際存在的人物,這些人物的紋章多為紋章教科書會引用的著名實例,而且得知紋章的由來後再重讀一次這些歷史劇,感覺就好似讀了一部全然不同的新作品,讓人印象深刻。
若要一一舉例會沒完沒了,總之這些都是瞭解紋章後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用。常有人問筆者:「紋章學哪裡有趣了?」紋章學本身的確很有意思,不過更讓人感到有趣的是瞭解紋章後得到的這種小發現。此外,紋章學也有著「解謎」的一面,多年來一直很好奇使用者是誰的紋章在某天突然得到解答,感覺就好似解開一道難題令人暢快無比,筆者也常有這種經驗。據說創造出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的作家亞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從小就接受母親徹底的紋章教育,因而擁有不輸給紋章學專家的知識,他的小說結構之所以縝密完整,其中一項很大的因素或許就是從小接受的紋章教育使他對「解謎」產生興趣吧。
本書著重於瞭解紋章的「樂趣」而非學問,盡可能將「西方紋章的基礎」整理得淺顯易懂。話雖如此,畢竟其背後的制度是在歐洲各國長達千年的歷史當中發展而成,不可否認有許多部分未能在本書充分說明。筆者打算日後再寫一本「西方紋章學入門」來進行補充,至於本書的內容則如開頭所言,為了避免讀者排斥非常難懂的紋章規則與系統,故也兼作「紋章學的入門指引」。基於這個原因,本書是依據以下方針撰寫而成。
⦿西方各國的紋章構造有許多相異之處,要一口氣介紹全歐洲的紋章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就算真的介紹所有的紋章,也可能害讀者搞混而增加理解難度,因此本書的內容以英格蘭(不是英國)的紋章學及紋章制度為主。這是因為在歐洲各國當中,英格蘭的紋章制度最是明確,而且英格蘭還是目前唯一仍存在「紋章院」這個機構,並保留紋章制度之傳統的國家。紋章的制度與規則不只因國家而異,即便同屬英國,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差異也大到彷彿分屬不同的國家。此外,法國因拿破崙一世徹底改革紋章制度,導致新舊制度的混亂一直延續到現在,至於德國雖被認為是紋章學最進步的國家,但從歷史來看,德國的統一時期非常短暫,極端而言各地區的制度與規則並不相同,筆者認為兩者都不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引,因此才決定以英格蘭的紋章制度為主進行解說。不過大致而言,極端的差異並不多,共通的部分也不少,因此雖說內容以英格蘭的紋章為主,本書應該也能充分幫助讀者瞭解全歐洲的紋章。另外,關於各國差異極大的制度或特徵則會視需要一併說明。
⦿筆者很想盡量避免使用紋章術語,然而絕大多數的術語不是無法翻譯,就是翻譯之後反而會妨礙理解,再者根據經驗,若完全不使用這些專業術語,要瞭解紋章應該會更加困難,因此本書使用了最低限度的必要術語。術語會盡量翻譯得淺顯易懂,而且一定會附上原文並加以解說,此外編輯人員也很貼心地將這些術語整理成書末的索引。紋章學術語涉及範圍很廣,數量多到能編成一本超過六百頁的辭典,不過光是學會本書使用的幾個基本術語,應該就足以在各位查閱英文的紋章文獻時發揮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希望各位能多加利用。
⦿紋章與該使用者的姓氏、地位、年代等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故解說時會於括號內附上原文與其他資訊。一般書籍附上原文只是供讀者「參考」,但本書有不少紋章使用者的原名或地位與紋章圖形有關,可說是必不可缺的元素,因此希望各位閱讀時多加留意。另外,絕大多數的紋章文獻在說明引用的人物時都非常隨便。以「邊疆伯爵愛德蒙的紋章」為例,歷史上有好幾位邊疆伯爵愛德蒙,只讀一遍的話完全無法判斷他是哪個時期的邊疆伯爵,而且紋章圖形也因年代而異,這同樣會嚴重妨礙我們瞭解紋章。為了盡量消除這類障礙,除了原文之外也會一併附上年代,視情況還會補充簡歷等資訊,不過當中仍有一些人物只判斷得出是「幾世紀的人」,其他資訊全都不詳,還請各位見諒。
⦿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基本上是按照原始發音來翻譯,例如Bavaria與Bayern中文都稱為巴伐利亞,在本書則按發音分別譯為巴伐利亞與拜仁,這麼做同樣是因為發音與紋章圖形大多有密切關係。不過真要完全按照發音翻譯是有難度的,而且過於忠實地音譯也可能讓人搞糊塗,因此若該名詞有約定俗成的譯名則不另行音譯,例如Jeanne d'Arc就譯為貞德而不是讓娜.達爾克。補充在括號內的原文,應該也有助於彌補原始發音與中文音譯之間的落差。本書(日文版)的英文專有名詞之標音,主要參考三省堂發行的《專有名詞英語發音辭典》,不過十二~十四世紀的歷史人物姓名未必採用該辭典的標音。
※譯註:本書最早寫於1979年,故正文的部分敘述已與現在(2023年)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