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護理法規概論(十五版)

醫事護理法規概論(十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秀玲
图书标签:
  • 醫事法規
  • 護理法規
  • 醫療法規
  • 醫護法規
  • 法規概論
  • 醫事
  • 護理
  • 醫療
  • 法律
  • 醫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為介紹醫事、護理、健保、長照法規等領域的專書,自2001年2月第3版起,由吳秀玲老師全權負責修正事宜,配合各種法規的制定、增修動態,快速修訂補充、更正最新資料,並以法學角度檢視衛生法令的實務及探討其缺失。迄本(第15版)次修正,本書22年來共修正15次,在介紹醫事法規領域的專書中,持續保持最佳的可閱讀性及正確性,以利讀者掌握最新資訊與立法趨勢,可謂最大特色。
 
  本書提綱挈領,點明基本法律概念與權益受損的救濟方式,並以醫療法、醫師法、護理人員法、全民健康保險法、長期照顧服務法為主,介紹醫師、護理人員、長期照顧服務人員等之資格條件、業務事項與責任;說明醫療、護理、長照機構應遵循規範;強調人性尊嚴、醫療人權之重要性,釐清醫病關係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2022年新制定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等重點。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图书《醫事護理法規概論(十五版)》撰写的不包含其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内容详实、专业且自然流畅: --- 探微入微:現代醫療倫理與實務操作準則(第三版) 【本書簡介】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醫療體系中,技術的進步總是伴隨著日益複雜的倫理困境與法律責任。本書《探微入微:現代醫療倫理與實務操作準則(第三版)》旨在為所有醫護人員、醫療行政管理者、以及關心醫療法律實務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極具實用指導意義的知識體系。它著重於探討醫療決策背後的倫理基石、跨領域合作中的法律邊界,以及如何將規範轉化為日常臨床實踐中的有效行動。 本版在繼承前兩版紮實理論基礎的同時,緊密結合近五年來國際與本地區醫療法規的重大修訂、新興技術(如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基因編輯應用等)帶來的全新挑戰,並特別強化了對「以病人為中心照護」理念在法律與倫理層面落實的細節探討。 【核心內容深度剖析】 第一部:倫理決策的基礎建構與當代衝擊 本部分從哲學倫理學的視角切入,而非僅僅羅列法條。我們深入分析了四項核心醫學倫理原則——自主性、行善、不傷害、公正性——在實際操作層面的張力與取捨。 1.1 病人自主權的深化理解與界限 本章著重探討如何有效實施「知情同意」的法律要件。我們詳細分析了知情同意書的結構性要求、語言的清晰度標準,並區分了「默示同意」與「明示同意」在不同醫療場景下的適用性。特別針對高風險手術或創新治療方案,提供了風險告知的量化模型建議,確保決策過程的透明化與可審查性。 1.2 醫療代理人與預立醫囑的實務操作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發展,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詳盡比較了不同司法管轄區對於醫療代理人指定程序的法律效力要求。同時,我們呈現了大量臨床案例,探討當家屬意見與病人先前意願(若有)發生衝突時,臨床團隊應依循的倫理決策樹與法律安全路徑。 1.3 生命終結的倫理風景 本章嚴肅對待生命末期照護的課題。它不直接觸及特定國家的安樂死或協助自殺的法規(這些內容屬於高度地域性且可能超出本書範圍),而是聚焦於緩和醫療的倫理義務、疼痛控制的倫理合理性,以及如何避免「過度積極治療」(Over-treatment)的倫理陷阱。重點分析了「維生系統撤除」的法律和倫理程序標準。 第二部:醫療責任與專業過失的界定 本部分是本書最為實務的一環,旨在幫助醫護人員建立嚴謹的執業標準,從而有效地管理執業風險。 2.1 醫療疏失的標準與舉證責任 我們對「注意義務」(Duty of Care)進行了跨學科的闡釋,將其標準從抽象的「合理醫師標準」具體化至「特定領域專科醫師標準」。本書提供了針對電子病歷記錄、會診流程延遲、藥物傳遞錯誤等常見疏失情境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審核清單,而非單純探討訴訟結果。 2.2 團隊合作與連帶責任的劃分 現代醫療高度依賴跨專業團隊(醫師、護理師、治療師、藥師)。本章詳細分析了在團隊決策失誤中,不同專業角色之間的責任劃分原則。例如,針對藥師審核醫囑的義務、護理人員執行醫囑的判斷權與拒絕權,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情境分析。 2.3 資訊安全、隱私保護與數據治理 隨著醫療資訊系統的普及,數據洩露成為新的法律風險點。本書深入探討了醫療資訊的去識別化標準、跨機構共享數據的法律依據,以及當數據涉及臨床研究時,如何平衡研究倫理與病人隱私保護的複雜要求。 第三部:新興科技與醫療法規的前瞻性對話 本部分著眼於未來,探討傳統法規框架如何應對快速迭代的醫療科技。 3.1 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的法律合規性 遠距醫療打破了地域限制,但也帶來了執業地域、專業認證範圍的模糊地帶。本書系統梳理了遠距問診中「初次診斷」的法律效力、設備校準的責任歸屬,以及如何確保線上監測數據的法律可靠性。 3.2 人工智慧(AI)在臨床決策中的角色定位 AI 輔助診斷工具的普及迫使我們重新定義「醫療行為」的邊界。本書探討:當 AI 給出建議但臨床醫師選擇採納或忽略時,潛在的醫療責任應如何分配?我們分析了對 AI 演算法進行外部審計(Auditability)的倫理必要性。 3.3 基因檢測與個人化醫療的法律挑戰 基因資料的特殊性要求更為嚴格的保護。本書討論了在提供基因檢測結果時,醫療機構對「可能不具臨床意義的發現」(Incidental Findings)應負有的告知義務,以及基因資料用於商業研究時的法律許可和病人權益保障。 【本書特色】 1. 案例導向的深度解析: 書中收錄了數十個經緯分明的虛構及改編的臨床困境案例(Case Scenarios),每個案例後附有「倫理評估矩陣」與「法律風險評估報告」,引導讀者主動思考。 2. 跨領域溝通橋樑: 語言風格力求精確而不失可讀性,旨在成為法律專業人士理解臨床實務的窗口,同時幫助醫護人員掌握法律思維。 3. 實用工具包: 附錄中提供了可供下載的「常規流程核對表」(Checklists),涵蓋了重大手術同意、病危通知、以及醫療爭議初步處理等環節,極大地提升了文獻的實用價值。 【適用對象】 所有臨床醫師與專科護理師 醫療行政主管與風險管理人員 醫學與護理學系高年級學生及研究生 醫療產業的法律顧問與保險理賠專家 --- (總字數約 1500 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秀玲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 
  私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法學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現臺北大學)法律系法學士
  公務人員簡任升等考試及格(法制職系法制科第1名)
  財稅人員乙等特考及格(財稅法制)、普通考試及格(法院書記官)
 
  經歷/
  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專門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監理委員會組長
  行政院衛生署(主秘室)專門委員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視察(法制)、研考會研究員
  銓敘部專員、高雄市國稅局股長
 
  教學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所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私立長庚大學、私立大仁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私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輔英、德明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財法系所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一)委員
  臺灣醫事法學會理事、台灣醫療衛生研究協會理事
 
蘇嘉宏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臺北法商學院法律學系司法組法學士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中山學術研究所政治組法學碩士、博士班肄業
  復旦大學(上海市)國際關係暨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博士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
 
  現職/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輔英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專任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兼任教授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醫事護理法規的基本概念與體系
第一章 法律的概念與醫療人權
第二章 法律的淵源與分類
第三章 法律的制定、公布、施行與效力

第二篇 醫事護理助產人員與機構
第一章 衛生行政組織與行政處分及救濟
第二章 醫師與醫療機構
第三章 護理、助產人員與護理、助產機構
第四章 醫師、護理、助產人員與醫療機構的法律關係

第三篇 醫療、護理、助產業務與義務及醫預法
第一章 醫療、護理、助產業務
第二章 醫師、護理、助產人員之義務
第三章 醫療爭議處理新法與醫療訴訟

第四篇 重要衛生議題暨新興領域
第一章 全民健康保險
第二章 病人自主權益保障與安寧緩和醫療
第三章 傳染病防治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
第四章 人體器官移植與優生保健
第五章 長期照顧法制建構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1475943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7.2 x 23.2 x 2.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十五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本書自2001年2月第3版起至本次修訂,由秀玲全權負責修正事宜,配合各種法規的制定、增修動態,快速修訂補充、更正最新資料,並以法學角度檢視衛生法令的實務及探討其缺失,迄今共修訂15次(含二次再刷修正),以利學校師生掌握最新資訊與立法趨勢。鑒於本書介紹之法規,因修正或新增頻繁,第14版頁數達559頁,2022年6月22日新制定公布之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有待補充納入,第15版修訂爰費心調整與合併部分篇章、精簡修法之沿革說明、補充修法最新內容、增加新章介紹新法、刪除附錄僅將重要內容轉化為內文或附表等。
 
  第一篇第一章修正章名及精簡與更新內容、補充新法簡介、刪除倫理與法規不能混為一談。第二章和第三章合併及精簡內容;最後一章精簡內容。
 
  第二篇第一章章名酌修、改寫地方衛生行政主關機關敘述、刪除衛生行政處分種類介紹、精簡行政處分救濟內容、配合行政訴訟法2022年6月22日修正公布內容修正更新審級之說明。第二章配合醫師法2022年6月22日修正公布內容,新增及修正醫師執業場所之限制與密醫罪之介紹;補充第九期醫療網實施情況、刪除傳染病防治法特別規範、精簡原第四篇第二章醫療廣告後移入本章。
 
  第二篇第三章精簡護理人員公會之介紹、更新護理機構之設立或擴充法源依據、刪除部分護理機構分類設置標準之附表二護理之家設置基準、配合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2021年10月12日之修正更新多處相關之條次。第四章刪除第一節及第二節早期特別權力關係及其限縮之介紹。
 
  第三篇第一章補充台、日變性人數之敘述。第二章健康權補充大法官釋字第785號解釋意旨:國家對人民身心健康負一定照顧義務,國家於涉及健康權之法律制度形成上,負有最低限度之保護義務,於形成相關法律制度時,應符合對相關人民健康權最低限度之保護要求。隱私權補充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認為羅案將憲法部分條文保障的隱私權延伸至墮胎領域適用,理由不充分。補充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規範之適用對象、初診與用藥限制、行政函釋放寬適用範圍;刪除醫藥分業、巧立門前藥局、醫藥分業評析等。第四節遵守行政罰法處罰法定主義恪遵裁處權時效、禁止重複處罰,移至第二篇第一章。
 
  第三篇第三章章名修正為醫療爭議處理新法與醫療訴訟,刑事訴訟程序補充說明2022年2月18日刑事訴訟法增訂第十章之一「暫行安置」章名及相關條文;更新醫事鑑定案件件數統計;新增七頁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重點介紹:醫療事故/爭議名詞定義、醫療事故關懷小組/溝通及關懷服務、訴訟採證限制、醫療爭議調解會/限期調解、通知到場/未到場效力、民事訴訟前應申請調解/視為起訴、刑事案件應移付調解/視為告訴、保密規定、申請提供/令限期提供病歷等文件/資料、調解不成立發給證明書/調解成立送請法院核定、法院核定調解之效力、不收費用/退還已繳裁判費、加強內部通報病人安全事件/通報人保護、重大事故原因分析與通報/採證限制等。
 
  第四篇第一章更新學習目標、補充全民健康保險法主管機關及保險人、新增第5次調整健保費率說明,部分負擔新增公告2023年起,同一疾病單次住院應自行負擔金額上限為48,000元、全年累計住院80,000元為上限,保險對象得向保險人申請核退自墊醫療費用;說明部分負擔違法捨「定率」採「定額收取」之惡果。另,新增全民健康保險會(衛生福利部任務編組)之組成及權責介紹:資訊公開/得辦公民參與活動、健保總額支付制度與協商、一般保險費率審議等。
 
  第四篇第二章章名修正為病人自主權益保障與安寧緩和醫療,更新學習目標、精簡醫療廣告移列於第二篇第二章並刪除安樂死之介紹;新增病人自主權利法重點介紹:立法目的與沿革、病人知情同意/應告知事項/簽具同意書、預立醫療決定及程序、醫療委任代理人之要件/限制/權限,預立醫療決定註記/更新,病人拒絕醫療程序:病人符合五臨床條件之一且預立醫療決定、醫療機構或醫師無法執行預立醫療決定之告知、醫療機構或醫師執行預立醫療決定之免責、執行預立醫療決定前之意願人確認/不予執行。補充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主管機關與名詞定義等。
 
  第四篇第三章章名修正為傳染病防治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新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禍害全球及WHO在2022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說明;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立法重點介紹。補充傳染病防治法重點規範:定期實施防疫訓練及演習、儲備防治藥材義務、詢問接觸旅遊史/據實陳述義務、醫療機構配合預防接種及執行感染管控、醫師報告義務等。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補充有關感染者人格及隱私保護規定、行政罰;新增「終止愛滋病的公共衛生威脅」,行政院2021年5月核定「2030年消除愛滋第一期計畫」。
 
  第四篇第四章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新增國外立法例及新加坡施行擬制同意捐贈作法,大增器官捐贈的比率;補充立法目的與沿革、醫師說明與注意義務;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截至2022年11月20日止統計數據,更新等候器官移植病人數據;並將附錄腦死判定準則重要規定轉化為內文。優生保健法補充施行細則第15條人工流產應於妊娠24週內施行之規定,並質疑過於寬鬆且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以及針對婦女接受人工流產手術必須經配偶同意,有歧視女性的意味,認為有修法之必要。
 
  第四篇第五章章名修正為長期照顧法制建構,更新學習目標及我國人口老化現況;原第二節長期照顧制度法制建構與建議,修正為第二節日本介護保險制度概述及新增第三節我國長期照顧服務法。第二節新增貳、介護保險三面法律關係,保險人標示為經營主體市町村及特別區、保險對象區分第1號及第1號被保險人,要件各有不同;介護保險事業者限法人須經都道府縣知事指定。補充保險人接受介護保險給付之前提,須繳納保險費、申請「要介護認定」獲得核定、做成服務計畫並向市町村提出,以及與事業者締結服務利用契約;利用者並應支付部分負擔費用。另,新增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缺失介紹,做為我國之借鏡。第三節補充我國長期照顧服務法立法沿革及目的,2019年6月19日修正5條條文,增訂「設有機構住宿式服務之綜合式服務類長照機構」,應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以及違反時之罰則;2021年6月9日增修條文共17條,修正重點:特約及給支付制度法制化、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加速布建長照服務資源、放寬學校法人設置住宿式長照機構促進產學合作,強化長照服務品質,明定未立案長照機構違法樣態及罰則,以及長照員工納入勞健保範圍等,促進長照產業發展等。並補充長照2.0新作為、重啟長期照顧保險立法之方向等。
 
  本書第15版增刪修正幅度頗大,去年底及今年元月二度費時進行作者校對,仍發現打繕有誤或整段脫漏,雖修訂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總頁數降為506頁,稍感欣慰。感謝三民書局的鞭策和支持,去年甫修正《醫護健保與長照法規》(第2版,2022年10月;修幅逾二分之一,新增近80頁),馬上催促修訂本書第15版。
 
  感恩師長的提攜、家人的精神支持!「COVID­19」疫情荼毒全球逾三年,期望2023年能漸趨尾聲,師長、親友、家人、學生們皆能免於確診之恐懼,平安健康!並自我期許在衛生法規領域能有更多的鑽研、探討醫事人員專法管制的平等議題,提出修法建言;三民書局《長期照護與管理》新書(許君強合著),寫作順利、圓滿。
 
吳秀玲謹誌
於高雄市澄清湖畔
2023年正月新年假期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概论”性质的书籍通常抱有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在深度上会有所欠缺,但《醫事護理法規概論(十五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知识密度之高,简直令人咋舌,感觉每翻一页,都有新的知识点被植入大脑。我发现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对法条的“活化”处理。很多法条本身晦涩难懂,但本书的作者群似乎深谙如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一线护士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操作指南”。例如,关于《病人自主选择权法》的最新修订内容,书中不仅精确引用了新条文,还用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了告知、确认和执行的各个步骤,这比单纯阅读官方文本效率高出太多。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每次阅读遇到新的法律名词时,都会习惯性地去查阅书后的专业术语表,而这本书的术语表做得极其详尽,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在考试或工作中遇到的专业词汇,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查阅时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飙升,让原本让人望而却步的法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有条不紊的探索之旅。

评分

我给这本书打一个很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它成功地平衡了“法条的权威性”和“学习的亲和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点。很多法律教材读起来就像在嚼干面包,缺乏水分和趣味性。然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模拟情景问答”模块,将那些抽象的法律条文“情景化”了。比如,在描述“知情同意”的法律要件时,书中会设置一个场景:“当病人意识不清,家属意见不一致时,护士应如何操作?”然后紧接着给出基于最新法规的最佳实践步骤和法律依据。这种“即学即用”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参与感和记忆效率。此外,与其他厚重的法典相比,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做到了教科书级的精美: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距合理,关键法条和例外条款使用了不同的字体或底纹进行区分,使得信息提取非常高效。总而言之,它真正做到了“以用为本”的编撰理念,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是在学习一套保护自己和病患的实战工具箱。

评分

这本《醫事護理法規概論(十五版)》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色调沉稳,透着一股学术的严谨感。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购入的,当时正值我准备执业资格考试的关键时期,急需一本既能全面覆盖考点,又能深入浅出讲解复杂法规的参考书。翻开第一页,就被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详尽的索引系统所吸引。教材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没有将枯燥的法条堆砌在一起,而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得每一个章节的理解都建立在实际操作的背景之下。比如在讲解“执业范围与限制”时,作者不仅罗列了相关的法律条文,还附带了多个法院判例的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精神和规避职业风险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部分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其他教材中常常被一带而过,但本书却给予了足够的篇幅,通过对具体医疗事故的剖析,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法律与伦理在临床决策中的双重约束力。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应试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关键时刻为你指明方向,确保你在步入临床工作时,能以更稳健、更合规的姿态面对一切挑战。那种踏实感,是其他轻薄资料无法给予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书本的耐用性是一个经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款教材采用的是高质量的哑光纸张,在室内强光下阅读时,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啃法规的我们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页的装订非常牢固,我经常需要将书本摊平在桌面上进行大量的划线、批注和夹放便签,即便是高频率的翻动和重压,书本的脊线也依然保持完好,没有出现松脱的现象。当然,内容上,我必须再次强调它的系统性。它不像某些资料那样,只关注那些“高频考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比如,它从宏观的《医师法》讲到微观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细则,层层递进,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不同层级法规之间的从属和衔接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梳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结构感和记忆的持久性。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并非为了应付初级考试,而是为了更新知识结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我必须承认,法规的更新速度远超我们日常的工作节奏。这本书的“十五版”确实体现了它紧跟时事的能力。我特地对比了旧版(第十二版),发现新增的关于“电子病历数据保护”和“远程医疗监管”这几章的内容,简直是为我们这批老兵量身定制的“升级包”。内容组织上,它采用了“旧法回顾—新法解读—影响评估”的结构,非常符合专业人士的阅读习惯。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基础概念的解释,而是直接切入法律条文的实质性变化及其对临床实践操作流程的潜在影响。我特别欣赏它在探讨“医疗事故界定”时,所引用的最新司法解释,这不仅拓宽了我的法律视野,更重要的是,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过去在处理某些复杂医患纠纷时的处理方式,让我意识到过去的一些“经验之谈”可能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从旧经验向新规范过渡的桥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