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經歷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展開新南向區域對話、中國習近平接班…,作者身為公共知識份子,當下對時局的每個興奮、喜悅、不滿和擔憂,回首檢視,印證在在都是影響台灣運命的觀察與預見。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總統府資政的蕭新煌教授,繼2005年《蕭新煌的台灣觀察筆記》後,又一鉅作!本書收錄58篇分別在評論政局、解析兩岸和倡議新南向的評論,同時呈現作者做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對時局的興奮、喜悅、不滿和擔憂。這不是情感用事,而是願就事論事應有的負責任態度。下筆的輕重、文字的褒貶,其實都是在表達作者評論時事的立場。
政局: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三位總統的歷史定位
在台灣政局的觀察裡,作者認為國民黨長期以來就沒有所謂真正的本土改革派。雖然在李登輝掌權年代,國民黨內部的一些本土派曾經有出現過改革契機,但終而禁不起權力的誘惑而走上腐化而敗。因此論斷國民黨內的本土派恐怕只是奪權的「台灣派系」,而非改革的力量。在「後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更讓人目睹台灣本土派系,不但沒能認同台灣主權,經營台灣前途,反而與外省統派抗瀣一氣,反本土棄自主而沾上中共同路人的氣味。
作者對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三位總統的歷史定位,也有心去探討。作者觀察是,李登輝的歷史定位是建構民主體制,陳水扁的歷史定位是打造新國家認同,至於蔡英文總統則是落實轉型正義。
兩岸未來的關係:民主、對等、安全、透明
在兩岸關係的分析上,作者一直對國內統派和國際鴿派老是說不要去踩中國的底線很不為然。作者也反對台灣必須遵中國的遊戲規則去處理兩岸關係。作者主張台灣也要光明正大地提出台灣的底線,譬如:台灣(中華民國)和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代表,互不隸屬;台灣前途由台灣二千四百萬人民決定;台灣民主不容被打折、被犧牲;維持現狀就是不接受統一為唯一選項的「一中」、「一國」架構;兩岸未來關係的對話,必須在民主、對等、安全、透明四原則之下進行。
作者也認為目前兩岸情勢下只有「反統一」才能維持現狀;也只有「反統戰」才能有國家安全。作者也深以為雖然曾有「九二」會談,但毫無「共識」;兩岸既非「一國」,又何來「兩制」?在近十年習近平專制獨裁統治中國以來,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和平假象(如國民黨所主張的一中各表騙術)早已拆穿,台灣唯一該做的就剩下堅強地保護自己的主權和民主生活方式,別無他途。
新南向政策:全方位建構與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的新關係
在論述新南向的思考上,作者在過去6年裡花了不少功夫在協助倡議小英政府所主導的新亞洲策略:新南向政策。作者主張要全方位建構台灣與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的新關係,要深化台灣與上述亞洲各國在國會、學術、智庫、宗教、青年、勞工、城市、文化藝術、公民社會NGO、環境、人權各領域的雙邊關係。由於台灣的特殊國際政治處境,新南向政策等很難直接透過元首外交來主導,所以公民社會就成為關鍵的另一支力量。
因此,新南向必須在官民夥伴關係下才能竟其功。其中,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自2018年成立以來,所做的努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作者認為,稱職的公共知識份子,要有成熟的思想,要有堅定的立場,更要有正確的判斷。因此歡迎讀者朋友們,就以這本時論集,來檢驗作者的思想、立場和判斷。
本書特色
˙ 收錄蕭新煌教授58篇刊載於《民報》、《自由時報》的政論文章,充滿公共知識份子對時局的興奮、喜悅、不滿和擔憂,以及就事論事應有的負責任態度。
˙ 本書目睹並見證台灣經歷前後三次政黨輪替的觀察、分析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