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國者

叛國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他是一名愛國者,
  但歷史上他卻只能是名「叛國者」。

  一紙文件,一卷錄音,一條情資,
  那些見不得光的事,都將決定國家的明日。
  
  黃敏聰被中共捕了。

  九○年代,兩岸重啟交流,香港回歸倒數,國共間的情報戰也進入白熱化。臺灣情報局透過港粵臺商穿針引線,策反二位官拜將校、兩岸分治以來最高階的解放軍軍官,並在總統授權下布建「玄武專案」,以獲取中共的機密軍事情資,做為政權籌碼。

  九九年春天,情報員黃敏聰隻身入陸,會見合作多年、期盼中國民主化的「玄武二號」──解放軍少將馮潼。不料此次撥出電話,彼端傳來的並非老將軍熟悉的代號與招呼,迥異於過往的情況讓黃敏聰深覺不妙,他一面擔憂馮潼的安危一面迅速擬定撤離路線,卻在撤退航班即將起飛之際,被打開艙門的一眾黑衣幹員強制押解。

  一系列的拷問折磨,讓黃敏聰逐漸釐清「玄武專案」背後的不可告人:老將軍在愛國與叛國之間的抉擇、官場眾人對權位的謀算、貪婪中間人的利益瓜分,和大時代裡的情感糾葛……情報作戰宛如棋局,只是黃聰敏不敢去想,自己是否已然成為此局的棄子?而那些圖謀是否也注定被歷史洪流吞沒?

本書特色

  ★改編自兩岸最高層級間諜案「少康專案」真人真事,臺灣第一本諜報小說!
  ★二十年政治記者、資深媒體人李志德首部長篇,精彩演繹國共分治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場情報戰!
  ★致敬勒卡雷!時代之下的餘人與餘生,細膩刻劃九〇年代諜戰背後的利益與權謀、人性與家國。

名人推薦

  臥斧|作家
  專序推薦

  王丹|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朱宥勳|作家
  汪浩|國際政經專家
  胡忠信|歷史學者
  專案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志德


  五十八年生的天蠍座。
  二十餘年的記者生涯。
  情報工作人員的後代。
  主要興趣集中在台灣政治、軍事、兩岸關係、中國和香港。

  待過《聯合報》、《蘋果日報》、自由亞洲電臺、公視新聞部,並曾任《端傳媒》總編、《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採訪深入臺灣政治和兩岸關係,曾出版《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海風泱泱》。

图书目录

推薦序 「現實的思索,與小說的必要」
楔子 二〇〇三年三月
第一部 越境交通黃敏聰
第二部 情報官潘中統
第三部 少將馮潼
第四部 特派員鄺家祥
第五部 玄武二號
第六部 副局長與副處長
第七部  餘人和餘生
謝辭


 

图书序言

推薦序

「現實的思索,與小說的必要」
臥斧 作家


  「這些人在夜半的祕密時分找到新的信條,獨自受到內心信念的驅動,出賣了個人天職、自己的家庭和國家。即使這些人內心充滿新的狂熱、新的希望,還是不得不跟當叛徒的恥辱掙扎;就連他們也會與幾乎宛如實體的椎心痛苦拉鋸,因為他們曾被訓練永遠、永遠不得洩密。」──《冷戰諜魂》

  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左右,臺海兩岸的政治局勢出現明顯變化。

  一九七八年,時任中共領導人的鄧小平宣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主因在於中國歷經三十年的封閉狀態,經濟蕭條,人民普遍生活困頓。改革初期中共內部派系相互鬥爭,開放步調遲緩,一九八九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重挫改革進程,直到一九九二年才相對穩定。一九八七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嚴,臺灣結束超過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四個多月後,開放兩岸探親。一九九四年,《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通過,明定總統、副總統改由人民直選,任期由六年縮短為四年,僅得連任一次;增修條文通過的幾天之後,一本名為《一九九五閏八月》的書籍在臺灣出版,預言中共即將武力犯臺。武力犯臺並未成真,但中共的確發動升高緊張情勢的軍事演習,直至一九九六年,臺灣,亦即增修條文當中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迎來第一次直接投票選擇領導人的總統大選。

  《叛國者》的故事情節,發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當中。

  既是「叛國」,就得看是「叛」哪個「國」──以此視之,《叛國者》的書名相當微妙。二十世紀的八○年代,「反攻大陸」之類口號在臺灣仍時有所聞,對兩岸的許多人而言,「海峽對面那個地方」仍然是「我們的」,因此「叛國」並不是叛「國」,而是反叛某個政權。「政府」、「國家」與「社會」其實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但時常被混用、甚至誤解,認為「政府」即是「國家」。「叛國者」三個字,幽微而明顯地點出箇中荒謬。

  《叛國者》當中的「叛國」行為,主要是「玄武專案」。

  「玄武專案」由臺灣情報單位主導,前後吸收了兩名中國解放軍高級將領,經此途徑獲知重要情資,包括中共當局對臺灣政治情勢變化的看法、反應,以及軍事設備與武力布署。「玄武專案」源於九○年代真實存在的「少康專案」,運作期間將近十年,首先吸收解放軍大校邵正宗為「少康一號」,邵正宗退役時策反自己從前的上級少將劉連昆,接替成為「少康二號」。兩人在一九九九年先後被捕,因間諜罪被判死刑,同年執刑;臺灣派到中國的相關人員也因而在中國入獄,最後一名在二○一九年年初才獲釋返臺。

  已然官拜將校,為何仍背叛自身所屬政權?

  間諜小說泰斗、已故英國小說家勒卡雷曾在作品當中多次詳細描寫,一個人選擇成為間諜,不見得是認同某個政權、對另一個政權抱有敵意這麼單純。對原來就從事情報工作的人而言,這可能就是一份工作,關乎薪資、職銜之類與尋常企業員工相差不多的考量;而對原來不做這類工作但被吸納成為諜報任務一分子的其他人而言,決定入夥的原因可能更多。他們或許不完全認同「另一邊」的主政者,但對彼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較樂觀、對己方的有疑慮;他們或許想透過這種手段,確保自己或家人未來能在其他國家安全穩妥地生活;他們或許得靠這個方式,擺脫掉自己原有的麻煩;或許,他們的理由更私己,例如情感糾葛、例如金錢欲望。

  因此,他們「叛國」,或協助他者「叛國」。

  是故,一個人「叛國」與否,從來就無法簡化為這人是否「愛國」──《叛國者》精準描繪圍繞「玄武專案」的角色群像,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考量和算計,因為自身處境、因為眼下利益、因為未來計畫,也因為所屬單位;反過來說,政治局勢牽動經濟市場,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人生活及人際關係,自然也就左右了角色的決定。

  勒卡雷的小說《冷戰諜魂》裡,出現過這段文字。

  「他們會知道這是一場賭局。他們會知道即使是計畫最周詳的諜報行動路線,也會因為人為決定的前後不一致,結果變得毫無意義;叛徒、騙子以及罪犯有可能會抗拒所有甜言蜜語,而受人尊重的紳士也有可能只因在公家餐廳吃到濕軟的甘藍菜,就決定犯下駭人聽聞的叛國罪。」這段文字不僅指出諜報任務的成敗有極大比例取決於參與任務的個人,也指出驅策個人行動的因素可能難以預料。以結果視之,不難指出某人在某時某地做出的決定因何緣故、是對是錯,但對那個人來說,身處某個抉擇片刻,決定的剎那可能是不加思索的倉促,或者包含更為複雜的評估。

  這樣的故事,適合以小說形式敘述。

  《叛國者》作者李志德長年從事記者工作,擅長的是紀實報導,但《叛國者》以小說形式呈現,相信有部分原因在於李志德決定不以「事件」為主,而是將視角拉到「個人」,替主要角色設定了不同個性、加入「玄武專案」的不同因由與思考脈絡,具體呈現角色之間如何互信與猜忌、謀利與排擠,時局的變化推拉了角色的行動方向,而角色的作為──無論緣於試圖替自己謀得權位、展露實力,或是對掌權當局的做法存有異議──也成為時局推進當中,或大或小的變因。

  以「小說」角度審度,《叛國者》表現亮眼,不過,這故事也適合從另一個角度思索。

  除了部分人名變造之外,作為一本「小說」,《叛國者》當中必然存在其他虛構,倘若想要了解實際的「少康專案」始末,必須查閱相關報導;不過《叛國者》仍詳實地重現了當年同處轉變時期的兩岸政局,如何影響對方以及影響個人。「保密防諜」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的年代已經過去,但兩岸仍有間諜活動,加上科技輔助,情資竊取與傳遞的形式更加多元。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新世紀已轉為保守,共產黨政權對內的管控日益嚴苛,對臺則從未放棄吞併意圖,《紅色賭盤》、《紅色滲透》等書都能讀到中共當局如何迫使企業及個人為黨服務,以及對外用各種方式宣傳滲透,尤其是透過網路等媒介進行的認知作戰(其實,當年的《一九九五閏八月》一書,幾乎也是一種認知作戰)。《叛國者》發生在間諜活動正要出現巨大變化的年代,所以讀得到一些類似傳統諜報小說的情節(例如傳遞情報的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叛國者》點出,所有活動的關鍵都是「個人」,對於身處資訊洪流當中,認知作戰會在不經意間滲入生活當中的讀者而言,將這層思索納入日常,是不得不為的功課。

图书试读

第一章
 
1
 
踏進機門前,黃敏聰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沒有尾隨、突然出現,吼叫著追趕他的人。
 
「過關了嗎?」他還不知道,但一路停不住發抖的手,倒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靜下來了。
 
走道旁的空姐看了一眼登機證,往機尾一比。這班上海飛香港的東方航空幾近全滿,補位的黃敏聰被安排在最後段,身型魁梧的黃敏聰看到要被夾在其他旅客中間,皮膚已經開始發汗。但顧不得這麼多了,能走脫才是最重要的。
 
黃敏聰一手提著一只網球袋,一手扶著比他略高一些的行李櫃,半側著身一路走到機尾,走道上還有不少舉著行李往置物櫃硬塞的旅客,黃敏聰走走停停,正側身擠過一位半天放不進行李的婦人。背後沉悶「碰」的一聲,機門關上了。黃敏聰深呼一口氣,又是一顆定心丸。
 
機門口的推車上只零星剩些《南華早報》、《金融時報》,中文報紙散落在一個一個座位的旅客手上,「陳水扁:民進黨應組跨黨派全民政府」、「宋楚瑜全省走透透」……黃敏聰掃視這些臺灣報紙,心裡暗記:這個是臺灣人,那個也是,那裡也有……。
 
走到最後一排,黃敏聰挪了挪櫃裡其他人的行李,把自己的網球袋塞進去。螢幕上已經開始播安全影片,站上走道的空姐空少比手劃腳,開始示範安全帶和救生衣的用法。黃敏聰向走道位的客人道個歉,努力自己塞進座位,假裝沒看到對方嫌惡的眼神。一靠上椅背,汗水立刻滲過了內衣和襯衫。冷汗、熱汗流得他滿頭滿臉,黃敏聰撕開紙巾抹了兩下。飛機已經開始後退。
 
黃敏聰心裡的時針分針轉得飛快,心裡盤算兩個小時後到香港,屆時不出機場,直接櫃檯買票,踏進華航才真是平安脫身。正想著,引擎聲拔高起來,飛機正要往前滑行,突然像斷線停電一樣,聲音沒了,飛機硬生生停了下來。黃敏聰心頭一緊,眼角一瞟窗外,五、六部轎車朝著飛機開過來,不遠處五、六個地勤人員正推著一座登機梯過來。
 
「還是來了!」黃敏聰深呼吸了一口,原本應該帶他脫困的機艙如今成了困住他的牢籠,三分鐘前歷歷在目的逃脫場景,像肥皂泡泡一樣瞬間破滅。十多個小時的逃亡就要結束,黃敏聰瞪著前座椅背,等等機門一開,未來的命運自會快步找上他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