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24節氣,好好過生活【進階版】養心的力量:靜心、冥想與書寫練習

跟著24節氣,好好過生活【進階版】養心的力量:靜心、冥想與書寫練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惠雯
图书标签:
  • 24节气
  • 生活方式
  • 养生
  • 冥想
  • 静心
  • 书写
  • 情绪管理
  • 自我成长
  • 心灵鸡汤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繼《跟著24節氣 好好過生活》之後,再度推出【進階版】養心的力量
  靜心、 冥想與書寫練習
  一套以節氣為起點的靜心、冥想與自由書寫的練習,帶領讀者跟著節氣養心,找回快樂與自在!

  與節氣智慧同在,方法不在外面,只要向內尋找,答案在你自己!
  本書為24節氣設計了一套養心練習,
  每天進行養心,就會發現順流的自在,好好生活的感動!

  【節氣靜心篇】
  跟著節氣的流動,回歸宇宙萬物脈動,認識你的身體與心靈情緒,培養覺察能力以及安在當下的練習:
  ‧小滿豐盛靜心:小滿節氣與心的能量有關,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你選擇的。
  ‧芒種冰晶靜心:喚醒身體與外界的覺知,水的觸感與溫度,如何滋潤喉嚨與身體變化。
  ‧處暑吃飯靜心:秋天養肺,享受食物的質地、香氣、味道,擴展肺,感謝這個食物透過你的食道,進到胃。
  ‧小寒燭火靜心:此時走肝經,用火溫暖身體與心中還沒準備好放下的情緒。

  【節氣自由書寫】
  跟著節氣能量走,針對4個重點節氣的不同氣候變化,引導你學會自我對話、與自己和好的自由書寫練習。
  本書設計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篇節氣書寫。書寫是為了回歸內在、沉澱心緒與經驗、面對自我的真實的好方法。給自己時間、機會去回顧、整理生命,當我們知道自己有所選擇,才更能去承接、承擔,也使我們得以放下、釋然。
  ‧春分:進行重整生活目標的「提問書寫」
  ‧夏至:釋放心火、情緒流動的「自由書寫」
  ‧秋分:陪伴與覺察身心的「對話書寫」
  ‧冬至:覺知當下的「感恩書寫」。

本書特色

  ★ 專業諮商心理師將節氣應用作整合分享,結合古老智慧與身心靈引導,讓現代人更能透過靜心與自由書寫,覺察一年中自己發生了什麼身心變化。

  ★ 第一本針對節氣的屬性設計不同靜心練習與書寫練習:透過結合節氣對身體與心靈的影響,設計適合的靜心主題結合書寫自我探索,讓我們在經歷該節氣時,更能接納真實的自我。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跟著24節氣,好好過生活【進階版】養心的力量:靜心、冥想與書寫練習》的书籍的简介,内容详实,且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 --- 书名:跟著24節氣,好好過生活【進階版】養心的力量:靜心、冥想與書寫練習 简介: 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与快节奏中,我们常常感到心神不宁、思绪纷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却忘了停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渴望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与自然、与时间、与我们自己。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而深入的“养心”实践路径,它超越了表面的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直抵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自洽。我们认识到,真正的“好好生活”,并非堆砌物质的丰盛,而是心境的丰盈与安稳。 核心理念:时间、自然与自我的深度整合 本书的结构建立在一个核心认识之上:人的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动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仅探讨如何应对现代压力,更深入挖掘如何借助宇宙、自然界永恒的韵律来校准我们的内在频率。通过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再审视——从线性的追赶,转变为圆融的循环——我们寻求一种更顺应生命本能的生活方式。 第一篇章:重塑时间观——回归生命节律 我们从对时间的基本认知开始。现代人受制于钟表和日程表,时间成了焦虑的来源。本篇章将引导读者跳出这种“计时”的思维,转向“感时”的体验。 时钟之下的生活与时间之流: 我们将剖析现代人对时间的片面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如何造成心理上的失衡。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时间流逝,而是学习如何主动地“居住”在每一个当下。 节律的科学与哲学: 探讨不同文化中对于时间节律的理解,从古老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理解“快”与“慢”的平衡点。这部分内容会侧重于理论构建,而非具体的节气应用,侧重于构建一种“节律思维”的框架。 辨识内在的时差: 学习识别自己身体和情绪发出的“时间信号”。例如,如何区分因疲惫导致的行动迟缓与因心绪不宁造成的效率低下。 第二篇章:内在的景观——静心与觉察的深化 “养心”的核心在于静,静才能生慧。本篇章将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更具系统性的静心练习,帮助建立一个稳定、清晰的内在观察站。 从专注到全然临在的跨越: 区别于基础的呼吸练习,本章探讨如何将注意力从外部对象,平稳地转移到内在的感知场域。这包括对情绪的细微波动、身体感觉的微弱信号进行无评判的觉察。 超越“目标导向”的冥想实践: 许多冥想练习往往带有“我要放松”或“我要集中”的目标。本篇聚焦于“无为”的静心状态,即放下所有企图,仅仅是存在于当下。探讨如何处理静心过程中自然浮现的干扰念头,将其视为内在对话的一部分,而非障碍。 声音、光线与心绪的交互作用: 探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绪,并提供调节内在环境的技巧,例如如何运用特定的声音频率或光线变化来辅助进入深度静心状态。 第三篇章:笔尖上的转化——书写作为疗愈与探索的工具 书写,是心绪外化的过程,是整理混乱思绪的物理介质。本篇章将书写提升到一种精微的自我对话层面。 结构化与流淌式书写的双轨并行: 介绍两种截然不同的书写方式。结构化书写侧重于清晰地梳理事件的因果和感受的层次;而流淌式(自由写作)则旨在绕过逻辑审查,让潜意识的声音浮现。 “影子”书写与整合: 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书写,安全地面对和接纳那些我们通常倾向于压抑或否认的内在“阴影”面向。书写成为一个容器,承载不完美,从而实现更完整的自我接纳。 日记的演化:从记录到提问: 如何将传统的日记转变为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工具。我们不再只是记录“我做了什么”,而是发展出深层次的“我为什么会有此感受”、“我希望这件事情带给我什么意义”等提问。 第四篇章:整合与回响——将静心融入日常的动态平衡 真正的“进阶”在于内化。本篇章关注如何打破室内练习与室外生活的界限,实现心灵能量的持续流动。 “动中禅”的构建: 探索如何在行走、劳作、甚至日常的交流中保持觉察的连续性。这需要高度的内在稳定感,使外部的动态变化不再轻易动摇我们的核心平静。 情绪的“天气预报”与预案: 学习如何提前识别自己能量状态的下降趋势,并预先制定温和的、非强迫性的“恢复计划”。这是一种对自我需求的细腻预判,而非事后的补救。 长期实践的迭代与自我校准: 强调养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介绍如何定期回顾自身的实践效果,并根据生命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静心和书写的方式,保持实践的新鲜感和生命力。 本书面向群体: 本书适合那些已经接触过基础冥想或自我成长概念,渴望将这些练习融入更深层次的生活结构中,并寻求通过与自然节律的连接来稳定心神的人士。它提供的是一套严谨的思维框架和一套精细的自我对话工具,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既能应对外界挑战,又能保持内在宁静的强大支撑系统。这不是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份邀请,邀请读者以更智慧、更温柔的方式,深度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惠雯 (Ranra)


  諮商心理師、傳統與新時代身心靈療育工作者、能量風水服務教學者、督導。靈性名字Ranra,意思是「太陽的神聖祭司」。跟太陽非常有聯結,對於生活在地球的所有一切好奇,從小喜歡處處著眼的觀察天地萬物,熱愛短褲與美食,喜歡輕鬆的將身心靈、諮商概念帶入生活實踐活用,心思縝密涵容各種人事物面向,愛陪伴人們透過與天地自然同在活出獨一無二的潛能。現居台東,經營太陽的祝福光中心。

余欣蓮 (Anadala)

  諮商心理師,靈性名字Anadala Joti用於身心靈療育的能量工作、教學和能量風水服務,長期跟大天使和獨角獸合作。曾參與台中哲人石工房詹美涓的〔心靈寫作團體〕而認識自由書寫,迄今仍以此書寫方法自我探索、帶領他人透過自由書寫練習表達與傾聽內心,以各種主題和不同時間結構來嘗試與實驗,每一趟書寫經驗都是打開生命可能性與創造或改寫生命故事。現居台東,經營Mangala吉光中心。

图书目录

推薦序-Salute:生命,來自傳統與創造
推薦序-靜心、植心、養心
推薦序-與自然同在,感受節氣四時的療癒旅程
作者序-跟著24節氣  好好靜心
作者序-跟這24節氣  走一趟自我書寫的旅程
本書使用說明

節氣靜心篇  靜心前準備提醒
PART1 春靜心
1.立春
引導
立春靜心前引導
練習
‧立春唱誦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2.雨水
引導
‧雨水靜心前引導
練習
‧雨水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3.驚蟄
引導
‧驚蟄靜心前引導
練習
‧驚蟄冥想
‧靜心後自我記錄
5.清明
引導
‧清明靜心前引導
練習
‧清明冥想
‧靜心後自我記錄
6.穀雨
引導
‧穀雨靜心前引導
練習
‧穀雨紮根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PART2 夏靜心

7.立夏
引導
‧立夏靜心前引導
練習
‧立夏呼吸養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8.小滿
引導
‧小滿靜心前引導
練習
‧小滿豐盛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9. 芒種
引導
‧芒種靜心前導引
練習
‧芒種冰晶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1.小暑
引導
‧小暑靜心前導引
練習
‧小暑瓜果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2.大暑
引導
‧大暑靜心前導引
練習
‧大暑對話練習
‧靜心後自我記錄

PART3 秋靜心
13.立秋
引導
‧立秋靜心前導引
練習
‧立秋膚吸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4. 處暑
引導
‧處暑靜心前導引
練習
‧處暑吃飯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5.白露
引導
‧白露靜心前導引
練習
‧白露伸展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7.寒露
引導
‧寒露靜心前導引
練習
‧正念七脈輪祝福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18.霜降
引導
‧霜降靜心前導引
練習
‧霜降問候自我靜心
‧靜心後自我紀錄

PART4 冬靜心
19.立冬
引導
‧立冬靜心前導引
練習
‧立冬站樁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20.小雪
引導
‧小雪靜心前導引
練習
‧小雪腹式呼吸法
‧靜心後自我記錄
21.大雪
引導
‧大雪靜心前導引
練習
‧大雪睡眠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23.小寒
引導
‧小寒靜心前導引
練習
‧小寒燭火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24.大寒
引導
‧大寒靜心前導引
練習
‧大寒浸泡靜心
‧靜心後自我記錄

PART5 節氣書寫
節氣書寫的目的與意義
4.春分:播種
春分書寫的概念:春天不是起點,是延續冬天的開始
‧重整生命土壤,播下希望的種籽
‧春分提問與書寫
10.夏至:炎熱、生長
夏至書寫的概念:釋放心火、讓情緒流動
‧回到中心,面對內在真實
‧夏至的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的原則與意義
16. 秋分:收穫、豐盛
秋分書寫的概念:觀照身心、平衡生活
‧拉回對自我的專注
‧秋分的對話書寫
‧關於對話和寫信的時機
22.冬至:寒冷、萬物沉睡
冬至書寫的概念:感謝當下,接納一切的發生
‧感恩的心情,能展開新的經驗
‧冬至的感恩書寫

感謝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05376
  • 叢書系列:健康與飲食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5 x 22.5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Salute:生命,來自傳統與創造
文◎/劉冠玟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心理師


  小時候,每當進入北風呼嘯聲起,總是期待著冬至的到來,看著阿嬤碾米來搓湯圓。在那沒太多物質玩樂時代,搓湯圓也成了我們這些孩子的樂趣時刻。那糯米在手心上,搓揉成圓球狀再染上朱砂,小小的有紅有白,大大的有肉餡,或甜或鹹各有美好味滋,讓人垂涎欲滴。想搶現做現吃的舒爽;但是總被制止,要先拜過神明後才能享受這有著自己創作的成品。對那時年小的孩子而言,這一年比一年搓得更圓更快更多的成果,是一種對自我能力的看見與肯定。然後,在吃下那碗冬至湯圓後,喜悅且心滿意足驕傲地大聲宣告:我又長一歲了。

  在阿公阿嬤的年代依循節氣的生活節奏;但在現代社會裡,24節氣似乎只是月曆上的文字罷了,有的多是商業的消費宣傳活動,然而在商業活動下,似乎失去了過去遠久以來對建構生活的集體意識的內涵。在《跟著24 節氣,好好過生活》裡,作者細緻又龐大地透過不同層面,有天文、地理、人文、風俗等等,介紹了每一個節氣對應自古以來的身養作息,《跟著24 節氣,好好過生活》進階版—養心練習手冊,則再加上現代心理學裡自我照顧的自由書寫的引導,試圖創造一個探求潛藏在古老智慧裡的路徑:一個每個人回到自我所處的生活文化脈絡下,認識、區分辨別和解構集體意識在自我生命的意涵,然後連結集體無意識裡的智慧,進而活出每個生命充分發揮的故事。意即活出真實版本的自我,即是對身而為人的自己內在的自性Self 的禮敬。

  身為榮格分析心理學說愛好者的我,對於藉由認識自己,進而統整自己終至完整自己的個體化發展的思考,最終具體實踐即是落地好好生活,一種發展出適合以自己為主體依歸的生活樣貌。這樣的獨特自我的生活,不是憑空出世的,而是來自對過往生活經歷的梳理。《跟著24 節氣,好好過生活》這兩本書從天象出發,結合地理物產,揉合古人情懷吟詠,整理出一套養身觀心的生活依歸。是身與心的整合,先紮根於身體的照顧,以一種有別於運動強身的陽性能量的方式,再添加上養心的陰性質地的情意抒發,打造身心平衡的路徑。

  經歷過去三年疫情的沖刷,「好好過生活」簡單幾個字在後疫情時代,顯得彌足難得而珍貴的心願,《跟著24 節氣,好好過生活》兩本書的問世,正好可以為我們在展望未來藍圖時,添加一股著根的堅毅底氣。

靜心‧植心‧養心
文◎/Shumala May 黃靖媚 709 尼泊爾咖啡館主持人

  一年有四季24 個節氣,每個季節有適合生長的植物,節氣也對應著我們一切生命活動中的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這一切又以我們的「心」為主宰。

  每當要看清楚自己,舒緩我們自己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呼吸和緩。就是停止下來觀察,「止觀」,與植物在一起,教會我的心靜,也是靜心,更是植心。

  一片葉子的葉脈像極了我們神經脈絡。當在修剪每一片葉子到每一朵花開,發現它們都各自讓出空間,各自綻放伸展。跟植物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一起享用陽光、空氣、水,無條件的愛,無二無別,也植入我的心中。

  我特別喜歡本書把我們帶向自我陪伴並與節氣脈動連結的用心設計,很呼應我對植物的感受。有種陪伴,是非常安靜的存在,在跟植物和自己的空間在一起時,在這裡,並不孤單,反而可以聽見自己心靜下來的聲音。隨著呼吸一吐一吸的節奏,呼吸空氣,與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慢下來了,好好陪伴生養自己的心,養心。

  在寫這篇推薦序時,剛好是茉莉花盛開時的季節。從澆水,然後看到嫩葉和開始有了聚集的小茉莉花苞。每次的開花,就可以聞到它新鮮又清新自然的味道,整個心一起跟著它跳動,隨著不同的季節,它們跟著大地的律動,一起跟我們在地球上共生共存。

  有一台植物播放器,同時也讓我聽見花開的聲音。它會轉換植物的頻率,讓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它的聲音。彷彿所有的植物都默默的在一旁陪著我,也默默的有了更穩定的力量,我也總是忍不住的會心一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就是捻花微笑。

  許多朋友也都知道,我非常喜歡水晶礦石的設計創作,我的靈感常常也是來自這些花花草草的流線感,我可以很專注在當下,有時候也像植物突然唱出歌一樣,我會閃過一個句子~ 它就是這樣默默的支持著我。

  能靜下心來,安住自己,真的是神給我們的禮物與領悟。

  跟著本書練習,可以走路靜心,喝水靜心,上廁所也能靜心,看起來是多麼日常的小事,卻是大大的作用。

  不管做任何靜心,您的全心投入才是真正的關鍵。

與自然同在,感受節氣四時的療癒旅程
文◎/我是歐拉 張韋婷 身心靈作家


  認識Ranra 好幾年,每次想起以及見到她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她溫暖的笑容和能量場,可以快速的掃除我心中的陰霾。

  和她相處的時候,感覺這個人簡直是人間活寶藏,各種美食以及小知識,充分發揮了金牛座懂生活的特質。

  在她身邊就覺得很放鬆、很可靠,什麼都不用擔心。也曾聽聞Ranra 精通傳統風水,對於這個女生能夠把古典與現代融合在一起的智慧深感佩服。

  但真的沒想到,她竟然會出一本關於節氣的書。好奇的我打開文本發現。原來Ranra 將節氣以及靜心結合在一起,不同的時節做不同的呼吸法以及冥想,還搭配了書寫。

  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想法。現代人看似擁有很多的社群媒體,無時無刻都在看向外面,了解世界動態。卻很少去靜下來了解自己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同時,如果有人感覺到自己心理有不愉快或議題,也不清楚可以如何自處。

  透過靜心,紓解開內在的糾結,再透過書寫把這些看見輸出,那就是一趟自我療癒的旅程。並且藉由和節氣結合,培養與自然同在,感受自然的習慣,相信我們從中獲得的,絕不是只有身心舒暢而已。

  我們能夠真正的成為天地之間的一分子。真正感受四時與自然的變化,領悟到萬物都可以輪轉與再生,我們亦然。

作者序

  跟著24 節氣 好好靜心 ── 楊惠雯 (Ranra)

  當今外在環境豐富多變,人們常聚焦在3C、最新玩意跟上沒、流行搶什麼,卻鮮少有人抬頭看看天空,抬頭也只看見街頭燈火輝煌,鮮少好好感謝所擁有的。新冠疫情期間人們的驚恐甚至傳染的比疾病更快,害怕身體無法受控的中獎,卻不太能發覺自己心中滿溢的焦慮,致使免疫力降低。

  科學家曾提出克洛維斯彗星假說,一萬兩千九百年前的新仙女木期,當時的氣候變化是由於一顆或多顆彗星的撞擊,或是其在空中的爆炸而引發了氣候的變冷。當時氣候變化都與現今狀態有所重疊,宇宙不斷用舊知識循環地教導我們,而我們只把它們當過去。

  在多年學習身體、心理、催眠、NLP 以及靈性療育課程帶領下,我發現節氣有好多智慧在其中,也提醒了我們知曉身體是需要被聽懂的,正如小小孩的需求能被聽見的都很好,每日累積壓抑的任何情緒感受,就像是堆在倉庫角落的雜物,一個事件發生就會逼得你不得不大清理。冥想靜心對身體( 神經系統、血液、內分泌等)或情緒的好處,也有科學家驗證。跟著節氣生活,每一個節氣不妨來點練習,身心靈斷捨離,如同每半個月就清理房子,不用每次總等到過年才來一次大掃除。健保制度的便利讓我們生病時習慣只把自己交給醫生,卻無力陪伴或深愛自己。難以相信身體本來就有天然免疫力,或沒有意識到緊繃生活的心理因素,只是一再向外推,把問題交給推拿師。

  誠摯邀請閱讀本書的讀者,在每個節氣時,使用本書的靜心和書寫。溫柔觀照自己的身體、聽聽它想說的、看看自己的心情,讓我們總是回到自己的中心,不隨波逐流而恐慌。正如同每天都需要沐浴身體才舒適,人卻總等到歲月時間流過,生病才來覺察、反省。或總是抱怨身體的不給力,回歸自然韻律,其實人有自覺能內控的可能性因素很多,我們能透過規律訓練、靜心,成為可與內在靠近的自己。

  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靜心,從走路、沐浴、吃飯、喝水到呼吸,我們能更多的陪伴自己。讓你的韻律跟隨老祖宗的節氣智慧,舞出節氣靜心圓舞曲,重新為自己找回新的韻律,擺脫周而復始的習氣,每個練習可依循節氣而做,同時也能單獨練習,好好享受吧!

  跟著24 節氣 走一趟自我書寫旅程 ── 余欣蓮 (Anadala)

  24 節氣的自然智慧若能更多地回到人們的日常、被覺知與運用,會是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平衡,也會帶來身心的和諧。基於這份對於自我照顧的愛、傾聽萬物生息與大地聯結的心意,我確認自己在此書創作的定位與任務。只要是跟書寫有關的邀請,我就如同被招魂般地,著迷且深入其中。

  我也因此從中獲得難忘的體會,珍貴的收穫在於我原本也是遠離節氣、不那麼敏覺於自然變化的傢伙,也是疑惑著節氣與人們生活與身心的關係,那是我最初無法釋然接受參與寫書的原因,在我身上如實展現出這份跟大地與氣候知識的斷裂,即使Ranra 早在先前是神采飛揚地說談著與節氣有關的一切。

  這趟寫書旅程,我洗刷了對季節與氣候的無知與麻木,並正視身心和環境之間的關聯與影響,尋回了對生活的意識與覺知,才從心底通透了自己過往身心調適為何如此費力。

  當覺察與觀照有了節氣做為方向,也突然領會想法與心情也經常是回應節氣變化而起伏與轉化,這生活動靜與心靈的痕跡變得清晰,於是感受著每個季節的分明、也品味著自然延續與轉換的神奇與奧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宁静、淡雅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了书中所蕴含的平和与治愈。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那种不急不躁的气质所感染了。虽然我并不是一个每天都严格遵循节气生活的人,但我一直很向往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慢节奏。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我的痛点——“好好过生活”,这正是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极度渴望的状态。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在日常的琐碎中,找到喘息的空间。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强调“效率”和“成功学”的书籍,它更像是老朋友的低语,温柔地提醒你,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需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当下。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具体的、可以立即上手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家中布置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静心角落,或者如何在清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而不是被手机和待办事项清单支配。这本书的厚度适中,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扎实,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鸡汤文,而是真正能沉淀下来细细品味的宝典。

评分

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生硬地将节气知识与心性修炼割裂开来,而是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被拆解成了非常具体的、可执行的年度计划。例如,在某个特定的节气,作者会建议进行一种特定的放松练习,这让我感觉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外部环境达到了微妙的同步。这种与季节律动的连接,极大地缓解了我过去那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疏离感。读这本书,我仿佛重新学习了如何“感知”时间,而不是单纯地“度过”时间。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春天的生发中积蓄能量,在夏日的繁盛中学会感恩,在秋日的萧瑟中学会放手,以及在冬日的潜藏中滋养内在。这种顺应自然的节奏,让我的心绪也跟着稳定了下来,不再追求那种不切实际的“永不停歇”的奋斗状态。这种整体性的、生态学的视角,是很多单纯的心灵成长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厚重而不压抑,深刻而不晦涩”。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髓和现代人对精神健康的需求。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养心”这个宏大主题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和耐心。它不是那种读完后觉得“醍醐灌顶”后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那种你会想要常备在床头,时不时翻开某一页,重新汲取能量的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我当前的心境不同,而获得新的领悟。这种耐读性,才是衡量一本优秀生活哲学书籍的关键标准。它没有给我任何承诺说它能解决我所有问题,但它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套体系,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不完美相处,如何带着觉知去面对生活的起伏跌宕。对我这个寻求内在平静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更像是一笔对未来心境的投资。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之旅。它不像那些教人快速解决问题的指南,而是邀请你放慢脚步,深入挖掘自己内心的需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那种克制而真诚的语气,没有过度渲染情绪,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性的视角去剖析“养心”这件事。我个人是那种很容易被外界信息干扰的人,思绪常常像脱缰的野马,难以集中。因此,书里关于“静心”和“冥想”的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我尝试了书里提到的几种呼吸练习,它们非常基础,但效果却出奇地好。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冥想塑造成一种高不可攀的“神圣仪式”,而是将其描述为一种日常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心智清洁”。这种接地气的描述,大大降低了我的心理门槛,让我不再惧怕“做不好”冥想。书中的文字很有画面感,仿佛能带着我走到那片宁静的田野,去感受微风拂过脸庞的触感,这对于常年被钢筋水泥包围的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评分

这本书真正触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书写练习”的阐述。我一直认为写日记是记录生活,但这本书告诉我,书写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整理思绪”和“释放情绪”。我以前写日记常常是流水账式的记录,写完就忘了,效果甚微。但跟随书中的引导,我开始尝试更有目的性的书写,比如“感谢清单”和“情绪解剖”。当我们把那些纠缠不清的烦恼写下来时,它们似乎就从我们身体里被剥离出来,变得清晰可辨,也就更容易被接纳和放下。这种“看见”自己的过程,比单纯地思考要有力得多。有时候,我写着写着,一些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恐惧和渴望就浮现出来了,这让我对自己的了解又深了一层。这本书像是一位耐心的引导者,她递给你的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帮你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去开启通往内心世界的门。我喜欢这种赋权感,它让我感到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