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大人也不懂?性教育圖鑑

連大人也不懂?性教育圖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野島那美
图书标签:
  • 性教育
  • 青春期
  • 亲子沟通
  • 健康
  • 科普
  • 图鉴
  • 成长
  • 两性
  • 心理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再這樣下去,就會懵懵懂懂的長大成人!/
  讓我們破除難以啟齒的觀念,幫孩子建立正確性教育

  ▍情境問答+全彩漫畫解說+性教育諮商師專家監修▍
  ★透過主題Q&A問答方式,激發討論與思考
  ★全彩漫畫解說情境,使讀者能夠立即理解身體差異、性別認知
  ★性教育諮商師專家提出的見解,引領讀者愛惜自己、保護他人

  |就算家長或老師不教,總有一天會學會性知識吧?|
  現在孩子們身處的環境與以前大相逕庭,
  社群軟體使用廣泛,網路資源獲取方便,
  但有可能因此從色情影片上學到錯誤的性觀念。
  或是萬事問網友,總是尋求陌生人的幫助,
  也許將自己置於危險的情況而不自知。
  更有孩子因為自我厭棄,影響了成年後的自我認同!
  因此,培養正確的性觀念刻不容緩。

  |學會循著自己的步調,勇敢做自己,享受長大成人的樂趣!|
  可能心裡明明對身體與性的話題好奇不已,
  想跟人聊卻又感到難以啟齒,甚至覺得骯髒或噁心。
  但其實了解「性」,也是理解「生命」,一點都不奇怪。
  掌握正確觀念,珍惜自己的同時,也學會如何保護他人。
  除了身體,還有心靈方面,更加更加的開闊心胸,
  別忘記自己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無可取代的生命。

  |你可能不知道的……|
  ◎保險套的避孕成功率是多少?
  ◎LGBTQ是什麼?
  ◎雙胞胎都長得很像嗎?
  ◎生殖器官附近長毛了!為什麼?
  ◎尿液與精液會同時從尿道排出嗎?
  ◎女生也會經歷「變聲期」?
  ◎體毛會愈刮愈粗嗎?

本書特色

  1.性教育諮商師專家,專為小學高年級與國中學生書寫的性教育書籍。
  2.透過問答情境,引發思考,帶領讀者了解身體構造,認識自己也學會尊重他人。
  3.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許多名詞,讓讀者理解社會多元性,包容各種形式。

  ◎無注音,10歲以上適讀
《宇宙的低语: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 导言: 我们凝视星空,追问着“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终极命题。本书并非一本详尽的科学教科书,而是一场关于人类文明、宇宙演化以及哲学思辨的深度漫游。它试图捕捉那些在浩瀚时空中偶然闪现的、关于智慧与存在的微弱信号,并将其编织成一幅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图景。我们将剥离日常的喧嚣,潜入历史的深层结构,探讨那些塑造了我们认知世界的关键转折点,以及隐藏在科学发现背后的文化根基。 第一部分:远古的刻痕——文明的黎明与星辰的轨迹 人类历史的开端,如同一个被遗忘的密码。当我们审视那些散落在地球各处的史前遗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工具的演进,更是心智复杂化的初步体现。本章将深入探讨早期文明如何构建他们的世界观。 1.1 泥板上的神谕与数字的诞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他们的楔形文字不仅仅是记录贸易往来的工具,更是人类首次尝试将抽象概念固化于物质载体上的壮举。我们将分析泥板上那些看似琐碎的记录背后,隐藏的早期数学、天文学和法律体系的雏形。这些知识的积累,如何使人类社会从部落状态迈向城市文明?我们还将探讨巴比伦的占星术如何与早期的几何学、代数相互渗透,形成一种独特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影响了后世的伊斯兰黄金时代。 1.2 尼罗河畔的永恒与周期: 古埃及文明对时间的概念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金字塔的精确对位、历法的制定,无不体现了他们对秩序与永恒的追求。本书将剖析埃及神话体系中关于“玛阿特”(Ma'at,宇宙秩序与真理)的哲学内涵,以及这种哲学如何驱动了他们的工程学和医学实践。我们不只是研究法老的陵墓,而是探究支撑这个三千年文明的底层逻辑。 1.3 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 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被称为“轴心时代”。在欧亚大陆的不同角落,几乎同时涌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从雅典的苏格拉底、印度的佛陀,到中国的孔子和老子。本章将对比分析这些思想体系的异同。他们是否在共同回应着一个尚未被人类充分理解的“时代精神”?特别是,探讨轴心时代对“内在自我”的关注,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真实”的定义,并为后世的宗教、伦理学奠定了基石。 第二部分:理性之光与黑暗的辩证——科学的萌芽与哲学的困境 人类文明的进步并非一条平坦的直线,它充满了反复与悖论。中世纪的漫长沉寂之后,文艺复兴和随后的科学革命如同一场骤然而至的黎明。 2.1 希腊的逻辑遗产与罗马的实践精神: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体系如何在后世被奉为圭臬,但其局限性又在哪里?我们将考察古希腊人对“完美形式”的追求,如何体现在几何学和形而上学中。同时,对比罗马人在工程学、法学上的实用主义,探讨这两种思维模式在塑造西方文明结构中的角色分工。 2.2 炼金术的幽灵与化学的诞生: 科学革命并非一夜之间完成。在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时代之前,炼金术士们在昏暗的实验室里,通过反复的蒸馏、灼烧,无意中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本章将深入剖析炼金术背后的神秘主义冲动——他们寻找“点金石”的努力,实则是一种对物质本源的哲学探索。探讨这些看似荒诞的实践如何一步步为严格的实验科学腾出空间。 2.3 宇宙观的颠覆:从“天圆地方”到无限空间: 伽利略的望远镜不仅仅是一个光学仪器,它是一把撬动旧有世界观的杠杆。本节将详细描述人类如何从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艰难地过渡到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并最终面对一个可能无限且没有中心的宇宙。这种宇宙观的转变,对人类自身的地位认知产生了何种深远的影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将天上与地上的物理规律统一起来的? 第三部分:符号的迷宫——语言、信息与认知的边界 如果说物理学探索的是物质世界的规律,那么符号学和信息论则试图解码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 3.1 文本的结构与权力的传递: 印刷术的发明是一场信息传播的革命,它极大地削弱了口头传统和精英阶层的知识垄断。我们将分析书籍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如何固化了思想,使其可以在时间中传播。深入探讨早期印刷品中的排版设计、插图风格,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读者的接受方式和理解深度。例如,不同时代地图的绘制差异,如何反映了制图者对世界边界的认知和政治意图。 3.2 符号学的陷阱与解放: 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到皮尔斯的符号学,人类一直在试图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的。本章将探讨语言的任意性如何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认知藩篱。当我们试图用词语描述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领域(如美、爱或极端的痛苦)时,语言的局限性便暴露无遗。我们如何通过隐喻、悖论和叙事来绕过这些限制? 3.3 机器之心:信息论与复杂性的涌现: 二十世纪的信息论奠基人如何将“信息”量化?我们探讨香农的理论,如何不仅解释了电报和电话的运作,也为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密码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复杂系统理论揭示,简单的规则如何能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宏观模式(涌现现象)。这是否意味着,宇宙的终极奥秘,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底层规则的简单交互之中? 第四部分:未来的回声——技术、伦理与存在之问 当人类掌握了足以重塑自身和地球环境的力量时,伦理和哲学的责任变得前所未有的沉重。 4.1 技术奇点的阴影与光芒: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迭代速度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这些技术不再是科幻小说的素材,而是现实的挑战。本节将审视这些前沿技术对“何为人性”的根本性拷问。当我们的身体和心智都可以被“设计”和“优化”时,人类的独特性何在? 4.2 记忆的数字化与身份的流变: 如果我们的记忆和经验可以被完全数字化,那么“死亡”的定义是否会改变?本书探讨了数字永生(Digital Immortality)这一概念背后的技术可行性与哲学困境。我们如何区分一个完美的数字副本与“真实”的自我?身份认同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将如何重构? 4.3 沉默的太空与人类的孤独: 在所有关于文明演进的讨论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仍是费米悖论——如果宇宙如此广阔,智慧生命为何如此稀少?本书将回到开篇的星空,探讨人类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否在于我们对“意义”的执着创造,而非仅仅是技术上的优越性。我们对其他智慧生命的搜寻,最终可能是对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度反思。 结语: 《宇宙的低语》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连接那些被学科壁垒分割开的知识领域。它邀请读者,从古老的泥板到未来的量子计算,以一种广阔的、不带偏见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位置。我们所追寻的,并非一个确凿的答案,而是一种永恒的探寻精神本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野島那美


  性教育諮商師。總之就是很清楚明瞭的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代表理事

  家鄉在長崎,是三姊妹的母親。防衛醫科大學高等看護學院畢業後,成為泌尿科的護理師。育兒生活為契機,2016年開設「總之就是很清楚明瞭的性教育『內褲教室』」學會,全國各地的講座邀約如雪片般飛來。2018年成立「總之就是很清楚明瞭的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截至2021年11月,已於國內外培養超過200名性教育指導者。「內褲教室」主導的講座,也吸引超過1萬名參與者聽講。協會發送的電子報累積3萬人次的讀者。於企業、行政機關、青年會及中小學舉辦的演講,一年吸引上萬人次共襄盛舉。代表著作有《媽媽!自我防衛、性行為、避孕,學校都不教喔!》(辰巳出版)、《男生都是外星人!世界最易懂的男子性教育》(日本能率協會)

  總之就是很清楚明瞭的性教育「內褲教室」協會官網 pantsu-kyoshitsu.com

譯者簡介

曾盈慈


  是一名日文譯者,也是英文譯者;是翻譯,也是編輯,同時兼職語言教學。
  在日本生活時誤打誤撞接觸了翻譯工作,從此無法自拔地深陷語言轉換的奧妙與樂趣之中。
  翻譯外亦熱愛編書,不以職業稱之,更傾向以人生的志業待之。
  賜教信箱:mofu.idea@gmail.com
 

图书目录

了解「性」,也是理解「生命」
致孩子們的守護者們

Part 1 從小開始學習性與成長的知識
人類的「生命」跟「性」有什麼關係?
怎樣才算是長大成人?
每個人的成長歷程都相同嗎?
充滿「性」趣,是不健康的想法嗎?
如何接受自己的身體特徵?

Part 2 身體與性的基礎問題Q&A
Q 1 哪一種動物孕育小寶寶的方式,與人類相似呢?
Q 2 小寶寶從哪兒來?
Q 3 青春期時,身體會分泌什麼物質,讓小孩轉大人?
Q 4 哪一項物品,幫我們遮擋了性的重要部位?
Q 5 生殖器官附近長毛了!為什麼?
Q 6 青春期時脾氣暴躁、愛生氣是誰害的?
Q 7 青春期時,哪一項活動能幫助身體成長?
Q 8 女生有幾個卵巢?
Q 9 何者是月經(生理期)的存在意義?
Q10 月經是幾歲來臨?
Q11 女性一生當中能排出幾個卵子?
Q12 哪一項因素左右了女性胸部的大小?
Q13 哪一項工具能幫助我們計算月經週期呢?
Q14 下列哪個物品不是生理用品?
Q15 每次生理期會流多少經血呢?
Q16 月事來潮!會有哪些經期症狀?
Q17 生理期前幾天,全身上下不對勁的症狀叫什麼?
Q18 青春期能不能減肥呀?
Q19 為什麼精囊(蛋蛋)會吊掛在雙腿之間呢?
Q20 尿液的專屬通道,誰的比較長?
Q21 迎接第一次射精!幾歲會初精?
Q22 男生一天製造的精子數,與何者數據最接近?
Q23 哪個時段容易勃起?
Q24 勃起時,是何者讓陰莖變粗變硬?
Q25 小雞雞的長度大約幾公分?
Q26 一直忍耐不射精,精子會到哪裡去?
Q27 尿液與精液會同時從尿道排出嗎?
Q28 對性事充滿好奇心究竟好不好?
Q29 一個卵子最多能接納幾個精子?
Q30 能如願在子宮與卵子結合的精子比率有多少?
Q31 小寶寶待在媽媽肚子幾個月後才出生?
Q32 迷你版爸爸?幼幼版媽媽?寶寶究竟像誰?
Q33 哪一刻決定了寶寶的性別?
Q34 媽媽的臍帶不會輸送哪一項物質給寶寶?
Q35 雙胞胎都長得很像嗎?
Q36 哪一種反應,是寶寶即將出生的訊號?
Q37 小寶寶人生首次的大便是什麼顏色?
Q38 哪個國家的學校,教導避孕知識的時間點最晚?
Q39 保險套避孕的成功率有多高?
Q40 身心的煩惱不少,找誰解惑比較好?
Q41 幾歲才可以生小孩?
Q42 只與命定伴侶進行親密行為,就沒有罹病風險?
Q43 2023年1月後,臺灣女性年滿幾歲就能結婚?
Q44 哪一項運動最適合女生?
Q45 人類有幾種性別形式?
Q46 哪個族群喜歡的對象是男生?
Q47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或地區承認同性婚姻?

Part 3 守護身心靈的五大守則
遠離性犯罪的魔爪
懂得感同身受,體諒他人
為身心靈的煩惱所困時該怎麼辦?
愛護自己,珍愛他人
●現在連結未來‧自我探索筆記
●身心小專欄
少年少女的青春期煩惱/憂愁排行榜
青春期大補帖,解答你最在意的煩惱
解答女孩身體與性的兩三事!
解惑男子身體與性的兩三事!
包羅萬象的家庭形式
子宮頸癌與HPV疫苗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04119
  • 叢書系列:IQ UP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开放、安全的信息交流平台。它没有预设任何道德高地,而是邀请读者带着自己的疑惑走进来,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性”的理解,远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它深刻地关乎到自我认知、情感交流、权利维护乃至社会伦理。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完整、尊重他人、懂得爱与被爱的“人”的指南,而不是一份简单的生物学手册。它打破了我过去对这类书籍的刻板印象,证明了教育普及和知识传播可以做到如此的细腻、全面和富有同理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成长的年轻人,以及那些觉得自己“已经懂了”的成年人,去重新审视和校准自己的认知地图。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抓人眼球,那种带着点复古又有点现代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勾起来了。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很严肃的科普读物,毕竟“性教育”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挺正经的,但看到“連大人也不懂?”这个标题,我就知道这本书的调性可能不太一样,它似乎在暗示,即便是我们社会上公认的“大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知识盲区,或者说,我们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确实有所缺失。这种反差感,加上那种略带诙谐的语气,让我觉得内容可能不会那么枯燥乏味。我特别期待它能用一种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方式来探讨那些我们常常避而不谈的话题。从排版上看,字体的选择和行距都比较舒适,看起来是那种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快餐读物。作者在引人入胜的标题下,成功地为这本书定下了一个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基调,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第一页,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哪些“大人也不知道的秘密”。整体包装散发着一种“来吧,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邀请感,非常成功。

评分

翻开内页后,我立刻感受到了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堆砌复杂的术语和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注重“情商”和“边界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生理知识的传授。比如,书中对“如何拒绝不舒服的触碰”的探讨,那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建议,真的非常实用,这在很多同类型的读物中是很少见的。它更侧重于帮助读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自我保护意识,这远超出了我对传统性教育的想象。而且,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可能遇到的困惑设置了专门的章节,结构清晰,逻辑流畅,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话题的人,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这种贴心周到的设计,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构建知识体系的。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去污名化”表达。它用词精准、坦诚,但又不失分寸感和尊重。很多敏感的词汇,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自然和平常,仿佛在讨论天气或者食物一样,完全消除了阅读时的尴尬和羞耻感。这种透明的、去煽情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话题时的平衡感,既不偏激地鼓吹某种观点,也不会一味地迎合主流的保守态度,而是尽可能地呈现多元化的视角,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个非常博学又善解人意的长辈在私下交谈,没有压迫感,只有被理解和被引导的感觉。这种轻松但严谨的文风,是很多严肃题材作品望尘莫及的。

评分

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也绝对算得上是精品。纸张的选择偏向于环保和阅读舒适度,拿在手上有一种温润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翻就起皱的纸张。细节之处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而且,内页的配图——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那种色彩柔和、线条简洁的示意图,既能清晰地传达信息,又避免了过度写实带来的视觉冲击或不适感。这种对“美感”的追求,在教育类书籍中显得尤为难得。它传递出一个潜台词:即便是严肃的主题,也可以用美丽且得体的方式呈现。这对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使其更愿意反复翻阅,具有长期的价值。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对“重视自我教育”的一种肯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