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專傢編寫監修
從趣味的繪本故事中學數學
‧和孩子一起共讀、共玩、共學!
‧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數學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邊用貼紙進行數學解題,一邊整理數概念,培養數學自信心!
從趣味的繪本故事中學數學
‧和孩子一起共讀、共玩、共學!
‧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數學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邊用貼紙進行數學解題,一邊整理數概念,培養數學自信心!
◆係列介紹
《繪數學幼兒園》係列,每冊都有特定的主題與數學概念,主要的角色有四位,分別是「聰明的猴子--奇奇」、「強壯的棕熊--大吉」、「好奇的青蛙--普卡」、「什麼都會修的硬牙機器人」。
他們一行人在故事中穿梭於魔女城堡、海底龍宮、汽車之國、餅乾王國、外太空等各個空間,快跟著他們一起冒險,解決各種數學難題吧!
◆8.《全部都要照順序》──順序
從小到大、從少到多,按照順序真有趣!
動物朋友們齣發前往什麼都要按照順序的村莊,
參加順序奶奶的六十歲生日派對。
隻要一切都按照順序,路上就不會遇到睏難瞭。
一起齣發吧!
★隨書附學習貼紙1張
★幼兒園課程:建立數與運算的基礎概念
【給傢長的話】
「順序」在字麵上解譯為順理而有序、和諧而不紊亂,在幼兒品格教育及生活秩序上是極為重要的概念。而在數學領域中,此概念也是相當重要,而且是需要透過生活中的觀察與辨認來建立。
孩子依據觀察到的事物,先由「比較」開始瞭解其特性,接著再依著這些特性進行排列,最後就形成瞭一個依此特性順序排列的結果。例如在一堆積木中,可能先發現瞭幾個大小不一的積木,藉由觀察到大與小的不同,然後開始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進行排列,形成瞭依照大小順序排成的序列。
在幼兒認知發展中,「時間順序」的養成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幼兒的時間概念從3歲開始積極形成。
3歲開始說話便會使用與時間有關的詞彙,因為時間是抽象的,對學齡前幼兒來說,要建立時間概念,仍需藉助於生活中具體事情、周圍環境或大自然的變化來建立。
培養幼兒的時間概念能力,不僅是幼兒學習與生活上的實際需要,也有利於幼兒抽象思考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
【繪本內容與引導】
這一天,硬牙機器人收到順序奶奶寄來的60歲生日派對邀請函。隔天早上8點,動物們便一起往順序奶奶的村子齣發。首先,必須先按照順序踩過由低到高的積木,通往村子的路就會齣現。早上10點,動物們來到瞭順序小溪,大傢正在傷腦筋如何渡過小溪時,一陣緩慢的聲音從小溪中傳來,烏龜緩緩地探齣頭說:「大傢別擔 心!隻要依照小到大的順序踩在我們的背上,就不會掉進水裡。」 哇!太棒瞭!動物們在烏龜的幫忙下安全地渡過小溪。
走瞭一段路,動物們的肚子咕嚕咕嚕的叫,原來已經是1點午餐時間瞭。「要吃海苔飯捲嗎?我特地帶瞭海苔飯捲過來給你們吃,快吃吧!」大傢餓到等不及奇奇詢問送飯捲的是誰,就一擁而上,依照身高的高矮,取瞭不同長短的飯捲吃瞭起來。吃完飯捲休息一會兒後,不知不覺已經下午3點,動物們也來到瞭順序奶奶的村莊瞭。進瞭村莊之後,還會遇到什麼有趣的考驗呢?
※動物們一路上隨著時間順序,透過繪本故事情節,沿路遇到瞭不少問題。在這些問題裡,順序排列的概念無形中傳遞瞭齣來,動物們必須依照排列順序嘗試解決問題。整本繪本互動十足,既生動 活潑又有趣,讓閱讀不枯燥,學習不乏味。
專傢推薦
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係教授 郭李宗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資係教授 鍾靜
資深幼教老師 黃秀春 (教案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