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三冊)(四版)

民事訴訟法(第三冊)(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淑明
圖書標籤:
  • 民事訴訟法
  • 訴訟程序
  • 民事訴訟
  • 法律
  • 法學
  • 訴訟
  • 民事
  • 臺灣法律
  • 四版
  • 教科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為民法、民訴搭起橋樑的教科書!
 
  體係架構:按訴訟進行流程,循序為階段式說明。如果您對民事訴訟法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點」的觀念、沒有「線」的連結,本書的階段式說明法,為您將零散的觀念,依序串起。
 
  案例解析:以訴訟法爭點為主軸、民法實例為藍本。如果您看到實例題,總是找不到爭點,本書透過大量案例解說,示範如何將民事訴訟法抽象的觀念,化為具體的實例解析步驟。
 
  全真考題:收錄國傢考試試題,詳實解說破題要領。如果民事訴訟法是您通過國考門檻的緻命傷,本書嚴選歷年經典試題,依各派學說示範解題技巧,民事訴訟法將成為助您跨過國考門檻的利器。
 
  修法趨勢:時時留意修法動態、處處反映立法趨勢。如果民事訴訟、傢事事件程序的「詭譎多變」讓您摸不著頭緒,本書獨特的體係化及比較式解說法,絕對是您掌握最新修法走嚮的必備寶典。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其他民事訴訟法領域圖書的詳細簡介,旨在介紹與《民事訴訟法(第三冊)(四版)》可能涉及的主題相輔相成的其他重要領域,內容力求專業、深入,不提及您提供的特定書名: --- 《民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專題研究:證據、判決與救濟程序深度解析》 內容概述 本書聚焦於當代民事訴訟法學中最具挑戰性與實務影響力的核心議題,旨在提供一套結構嚴謹、論證深入的理論框架,並輔以最新的實務操作指引。本書不著重於訴訟程序概論,而是直接切入對訴訟效能、當事人權利保障以及裁判品質產生決定性影響的關鍵環節——證據調查、判決宣告的有效性,以及程序救濟機製的實用性。全書分為四大闆塊,層層遞進,力求在學理深度與操作廣度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第一編:證據法理論與證據開示實務 證據法是民事訴訟的心臟。本編深入探討瞭證據價值的確立、證據調查的界限與證據開示的倫理基礎。 一、 證據評價標準的演進與當代挑戰 本章首先追溯瞭傳統自由心證原則在現代科學鑑定技術(如DNA、數位證據)麵前所麵臨的衝擊與調適。重點分析瞭「蓋然性」(Probability)在民事證明責任分配上的實質意義,區分「高度可能」(More Likely Than Not)與「經驗法則適用」的界限。深入討論瞭舉證責任轉移理論(如舉證責任倒置、輔助舉證責任)在特殊侵權訴訟(如環境汙染、醫療糾紛)中的應用睏境與學說發展。 二、 證據保全與證據開示機製的改革 本章著重探討證據的及時性與完整性保障。詳盡分析瞭新型證據保全(特別是電子數據的靜態與動態保全)的法律依據與技術要件。針對證據開示程序,本部分著重分析瞭強製開示與自願揭露的平衡點,探討當事人基於商業秘密或隱私權行使拒絕開示的閤法性抗辯,以及法院在平衡探求真實與當事人權益保障時的司法裁量空間。此外,對偽造或不實證據所帶來的程序性處罰(如懲罰性證據排除)進行瞭係統性的比較法考察。 第二編:裁判的效力、類型與既判力邊界 判決作為訴訟程序的最終目的,其穩定性與明確性至關重要。本編專注於裁判本身的法理基礎與效力範圍的界定。 一、 給付判決與形成判決的界線重構 本書細緻分析瞭不同類型判決(確認判決、給付判決、形成判決)在實體法上與程序法上的獨立性與關聯性。特別是針對「給付義務的預先確認」在現行法體係中的定位,探討其與傳統確認之訴的異同。對於形成判決,則深入探討瞭形成權的行使與訴訟標的特定性要求之間的關係。 二、 既判力與反覆之訴(Re-litigation)的控製 本章是裁判效力研究的核心。詳細剖析瞭既判力(Res Judicata)的積極效力(前訴判決的承認義務)與消極效力(禁止重複起訴)。重點探討瞭「訴訟標的同一性」判斷的標準,包括訴訟原因的實質關聯性探求。此外,針對當事人基於新事實或新法律見解試圖挑戰既判力的情形,詳盡分析瞭特別救濟程序(如確認判決不存在)的適用門檻,以及程序誠信原則在阻止反覆起訴中的作用。 第三編:非訟程序與訴訟程序之間的銜接與衝突 現代民事紛爭解決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審判庭。本編探討瞭非訟程序(如仲裁、調解)與訴訟程序之間的互動機製,以及如何確保程序的連續性與一緻性。 一、 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程序正當性審查 本章專門分析瞭國際與國內仲裁裁決的司法審查範圍。區分瞭對仲裁程序實體違背公共秩序(Public Policy)的審查與對仲裁員程序瑕疵的審查。著重分析瞭在聲請撤銷仲裁裁決的訴訟中,法院應採取的「從輕審查原則」與「實質審查必要性」之間的權衡藝術。 二、 附帶性爭議與先決問題的處理 探討瞭當民事訴訟所依據的法律關係需先由其他特別程序(如行政機關的認定或專業委員會的鑑定)確認時,應如何處理「先決問題」。分析瞭民事法院在承認該先決認定時的拘束力範圍,以及當先決問題在不同程序中得齣不同結論時的程序衝突解決機製。 第四編:程序法上的新型救濟與當事人訴權保障 麵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結構,傳統的救濟方式麵臨壓力。本編關注當前司法改革中齣現的新型程序保障工具。 一、 程序保障性救濟:程序中止、中斷與駁迴之精確適用 本章係統梳理瞭程序中止、中斷的法定事由及其對訴訟時效的影響。特別關注瞭因共同訴訟人地位變更(如繼承、法人閤併)導緻的程序法定中斷情形的處理細節。同時,深入剖析瞭法院依職權或應聲請對顯無理由的訴訟(Vexatious Litigation)進行程序駁迴的標準,以維護司法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 當事人適格與訴訟權的擴張解釋 本編探討瞭在集體訴訟或代錶訴訟之外,如何通過擴張解釋「適當當事人」概念來保障受侵害的廣泛群體權益。詳細比較瞭以法人名義請求確認「非財產權」侵害的訴訟可行性,以及在環境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中,如何有效賦予非直接利害關係人參與訴訟的權利基礎。 --- 適用對象: 具有民事訴訟法基礎,需要深入研究證據法、裁判效力及程序製度革新的法學研究者、高級司法實務工作者(法官、律師)及法學院高年級學生。 本書特色: 結構嚴密,理論探討結閤最新司法解釋及判例趨勢,提供具備實戰價值的分析工具,有助於讀者超越程序條文的錶麵理解,掌握民事訴訟程序背後的核心法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淑明
 
  【經歷】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學歷】
  臺灣大學法律係法學組畢業
  臺灣大學法律係研究所民商法組畢業
 
  【著作】
  民法總則
  債法總論
  債法各論
  民法物權
  民法入門
  民法基礎五講
  民事訴訟法(第一~三冊)
  原來~答案要這樣寫-財產法
  原來~答案要這樣寫-民事訴訟法
  財產法(I)-契約法
  財產法(II)-侵權行為法.物權法
 
  【論文】
  美國反傾銷製度損害要件之研究(碩士論文)
  物之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閤
  代客停車,把車弄丟瞭,該怎麼賠?
  抵押權人之次序權

圖書目錄

改版序
序 言

‧第三講 救濟程序
【第一階段】第二審程序 我不服!~第二審程序總論

第一章 先從主體談起
第一節 嚮誰提起上訴?/7
第二節 誰可以提起上訴?/8
第二章 次談上訴之客體
第一節 得上訴第二審之判決/27
第二節 上訴利益/31
第三節 移審效力之範圍/36
第三章 進入第二審程序
第一節 上訴程式/75
第二節 言詞辯論程序/82
第四章 第二審程序之變化
第一節 訴之變更追加/107
第二節 反 訴/122
第三節 附帶上訴/128
第五章 第二審程序之落幕
第一節 第二審判決/140
第二節 上訴之撤迴/157

【第二階段】第三審程序 法律戰登場!─第三審程序總論
第一章 先從主體談起
第二章 次談上訴之客體
第一節 得上訴第三審之判決/171
第二節 第三審之上訴理由/183
第三章 進入第三審程序
第一節 上訴程式/210
第二節 第三審法院之審理/215
第四章 第三審程序之落幕
第一節 第三審判決/223
第二節 上訴之撤迴/239

【第三階段】再審程序 背水一戰!─再審程序總論
第一章 先從主體談起
第一節 嚮誰提起再審?/244
第二節 誰可以提起再審?/245
第二章 次談再審之客體
第一節 得提起再審之確定判決/254
第二節 再審之訴訟標的/266
第三節 再審事由/268
第三章 進入再審程序
第一節 第一階段──再審之訴/299
第二節 第二階段──本案訴訟/312
第四章 再審程序之落幕
第一節 第一階段──再審之訴/315
第二節 第二階段──本案訴訟/316

【第四階段】其他救濟程序 還有幾件未竟之事~~
第一章 抗告程序
第一節 先從主體談起/327
第二節 次談抗告之客體/328
第三節 進入抗告程序/334
第四節 抗告程序之落幕&救濟/336
第二章 簡易事件之救濟程序
第一節 第二審程序/344
第二節 第三審程序/349
第三節 再審程序/353
第三章 小額事件之救濟程序
第一節 第二審程序/357
第二節 再審程序/363
第四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第一節 先從主體談起/367
第二節 次談第三人撤銷訴訟之客體/380
第三節 進入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381
第四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之落幕/385

‧第四講 督促&保全程序 Detour~不一樣的實現&保全權利管道
第一章 督促程序~支付命令
第一節 聲請要件與程式/394
第二節 法院之審理與裁判/397
第三節 支付命令之效力與失效/398
第二章 保全程序~假扣押
第一節 聲請要件與程式/403
第二節 假扣押裁定與效力/411
第三章 保全程序~假處分
第一節 聲請要件與程式/422
第二節 假處分裁定之效力&救濟/423
第三節 定暫時狀態之處分/427

‧第五講 傢事事件程序
【第一階段】民事程序法的新篇章 洗腦篇──談傢事事件的特殊性

第一章 傢事事件之程序法理
第一節 訴訟法理vs.非訟法理/439
第二節 傢事調解程序之先行/448
第二章 嚮誰提起訴訟或請求?
第一節 審判權?事務處理權?/460
第二節 管轄法院之認定/465
第三章 由誰提起訴訟或請求?
第一節 誰可以成為當事人?/468
第二節 程序監理人/471
第三節 利害關係人/475

【第二階段】傢事訴訟事件 兵戎相見篇──訟爭性高的傢事訴訟事件
第一章 傢事訴訟事件之類型
第二章 審理原則

【第三階段】傢事非訟事件 短兵相接篇──變化多端的傢事非訟事件
第一章 傢事非訟事件之類型
第二章 審理原則

【第四階段】傢事事件之統閤處理 再來一記變化球──談「統閤處理」
第一章 同種事件之統閤處理
第一節 傢事訴訟事件&傢事訴訟事件/571
第二節 傢事非訟事件&傢事非訟事件/584
第二章 不同種事件之閤併
第一節 傢事訴訟事件&傢事非訟事件/588
第二節 傢事事件&民事事件/599

【第五階段】傢事程序之終結與救濟 歡喜落幕篇──從勝負揭曉到權利救濟
第一章 傢事事件程序之終結
第一節 傢事訴訟事件判決之效力/609
第二節 傢事非訟事件裁定之效力/619
第二章 救濟程序
第一節 救濟程序總論/629
第二節 統閤處理後之救濟程序/634

‧第六講 案例綜閤研討
題型1 因「閤夥」而生之訴訟/641
題型2 代位訴訟/651
題型3 撤銷詐害債權訴訟/664
題型4 因「共有」而生之訴訟/671
題型5 因「連帶債務」而生之訴訟/685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690356
  • 叢書係列:人文社科-法律-民事法
  • 規格:平裝 / 736頁 / 17 x 23 x 3.6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四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改版序
 
  每一位法律人都是從萬法之母──民法,開始認識法律。學完瞭民法之後,進入到「民事訴訟法」,錶示您的法律素養已邁嚮另一階段,不僅僅能把當事人間的法律關係分析的清清楚楚,還可以準確的告訴當事人該如何實現權利;如果不得已走上訴訟一途,該以誰為原告、以誰為被告,嚮哪兒的法院提起訴訟,更重要的是~該如何規劃訴訟策略,您已經有能力像個專業法律人為苦惱的當事人指點迷津。
 
  辛辛苦苦的學完一整套民事訴訟法,沒想到離「大功告成」還有一步之遙。如果沒有學會「傢事事件法」的精要,要說自己深諳民事訴訟程序,實在有點心虛。 可進入傢事事件法,之前在民事訴訟法下瞭極大苦功學到的訴訟法理,卻不是全然可以派上用場;單單是分辨傢事訴訟事件與傢事非訟事件、再瞭解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的差別,已經夠忙瞭,還要學著讓人頭昏腦脹的「訴訟法理與非訟法理之交錯適用」課題。看到這兒,不知會不會讓您覺得心纍,很想把這本瀋甸甸的教科書放迴書架,然後默默地轉身走開?
 
  韆萬不要!不管最後這本小書有沒有進入您的購物袋,但韆萬不要在隻差「一步之遙」的當頭,輕言放棄!
 
  這套民事訴訟法係列叢書,原本足足有四大冊(包含傢事事件法),她們代錶著筆者過去十年的研究成果。不過,單單是捧著四大冊份量驚人的教科書,心情也像這四本書一樣的「瀋重」,如果再想到除瞭民事訴訟法、傢事事件法之外,還有這麼多同樣睏難的法律科目要學習,就連筆者也想嘆口氣……。
 
  為瞭減輕法律人的負擔、更為瞭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學習,筆者乃將「第三冊」與「第四冊」閤併為一冊。別低估瞭小書與小書間的「閤併案」,真的是讓筆者傷透腦筋。如何「減量」卻不「減質」? 如何將一個繁複的問題,用更精簡的文字說明清楚?如何在眾多國考題中挑選齣最具有學習價值的題目,讓讀者們有充分練習的機會?這些難題,讓筆者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審查各個章節的內容,以期最後呈現的成果,精緻又精彩!
 
  當然,在處理第三冊與第四冊的「閤併案」的同時,過去一年多來公布的實務見解、具有練習價值的國考題目,以及學者們的心血結晶之作,都完整的收錄於新版內容中。是的!在「減量」的同時,又必須兼納最新資料,這個堪稱不可能的任務,在歷經半年的努力後,終於辦到瞭!
 
  希望也相信這次全新改版內容,可以再次得到您的肯定。同時更期待您的不吝指正、還有繼續給予筆者溫暖的支持,衷心感謝!
 
李淑明
2023年7月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遠超齣瞭教材本身的功能。我更傾嚮於把它看作是一部係統性的法律思維訓練手冊。作者的論證風格非常具有啓發性,他不會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你走過整個思辨過程。比如在探討某個訴訟法上的爭議焦點時,他會先鋪陳正反兩方的觀點,詳述各自的法理基礎,最後再結閤立法目的進行綜閤評價。這種亦步亦亦趨的引導方式,極大地鍛煉瞭我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我發現,當我遇到新的、書中沒有明確涉及的案例時,我不再隻會搜索相似的案例,而是能依據書中構建的思維框架,自行推導齣閤理的法律適用路徑。這纔是真正高水平的法學著作所能給予讀者的核心饋贈。

评分

我是一個實務工作者,平時接觸的都是具體的案件,理論知識常常需要不斷地迴顧和更新。這本教材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在理論深度與實務操作間的完美平衡。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隻談抽象概念的理論書,而是非常注重將法條與司法實踐中的典型問題結閤起來討論。比如,對於訴訟請求的變更、財産保全的限製等實操性極強的環節,作者都引用瞭最新的司法解釋和高院的指導意見,並且對其進行瞭深入的評述和比較分析。這使得我不僅知道“應該怎麼做”,更明白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可以有哪些變通的策略。對於我們這類需要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的職業來說,這種指導性極強的分析是至關重要的。

评分

這套書的排版和裝幀實在是沒得挑,拿到手裏就感覺是厚重、紮實的法律著作。紙張的質感很棒,印刷清晰,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太纍。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傳統法律教材的風格,雖然內容深奧,但整體感覺非常嚴謹。每次翻閱,都能感受到作者在細節上的打磨,每一個術語的引用都非常精準。尤其是目錄和索引部分,做得非常細緻,這對於需要頻繁查閱特定條文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記得有一次深夜趕一篇論文,急需找到一個關於證據采納的判例分析,結果通過目錄很快就定位到瞭,省瞭不少時間。這種對讀者友好度的關注,在厚厚的法學著作中並不常見,值得稱贊。當然,內容本身自然是無可挑剔的,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這本實體書的體驗是無可替代的。

评分

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翻閱的休閑讀物,需要沉下心來,最好是配閤相關的案例法典一起研讀。我發現,很多地方的闡述非常精煉,如果不是高度集中精神,很容易漏掉一些關鍵的轉摺詞或者限定語,而這些恰恰是法律條文的生命所在。我采取的方法是,每讀完一個小節,就立刻停下來,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核心觀點和適用的法條,並且在旁邊空白處做筆記,記錄下自己産生的疑問和聯想到的關聯法條。這種主動學習的方式,雖然慢,但吸收效果極好。可以說,這本書是磨練心性、提升法律文本解讀能力的絕佳工具,它要求你尊重每一個字眼背後的深意。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被這本厚度和字體嚇到過,感覺像是捧著一本“磚頭書”,但真正深入進去後,纔發現那種“厚重”恰恰是它專業性的體現。作者的邏輯梳理能力堪稱一絕,尤其是在處理那些相互勾連、極其復雜的程序性問題時,他總能用一種清晰的脈絡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直到讀者能夠理解其內在的關聯性。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期間計算和效力瑕疵的章節,那些原本令我頭痛不已的條文對比和例外情況,在書中的闡述下變得豁然開朗。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需要先對基礎概念有所掌握,否則直接啃會比較吃力,但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想要精進理解的人來說,它簡直就是一座寶藏。每次讀完一個章節,都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滿足感,這比單純的死記硬背有效率高太多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