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2024典藏版)

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2024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Michael Mayor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双解词典
  • 麦克米伦
  • 英语学习
  • 工具书
  • 语言学习
  • 2024
  • 典藏版
  • 权威词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真實的學習,無可取代的紙本字典!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與擁有百餘年歷史的英商麥克米倫教育出版公司再度攜手合作,隆重推出學習型詞典的表率--《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本詞典在台灣翻譯學學會理事長蘇正隆教授的主持下,匯集多位專家學者精心編撰,將榮獲國際大獎的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譯成中文,在英漢對照之下,不僅可學習英語,也示範英漢雙語之間的翻譯之道。

  譯者專欄www.bookman.com.tw/NewsDetail.aspx?advNo=2705

本書特色

  1.    傳統英漢詞典訛誤極多,幾十年來以訛傳訛,滋生不少問題,如將bald eagle誤為「禿鷹」,green bean誤為「綠豆」,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誤為「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本詞典定義、例句中譯自然順暢,專門術語依據專業說法,在閱讀及翻譯時可以得心應手。

  2.    收詞超過100,000條,比同類型詞典多20%以上。詞條定義多元的則有一目了然的速檢表,查閱快速便利。

  3.    最常用的7,500字以紅色字體凸顯,用三顆星到一顆星標示詞頻,都詳細深入解釋和示範用法。

  4.    收錄片語 (Phrases) 及成語 (Idioms)超過30,000條。

  5.    450個搭配詞表 (Words frequently used with…) 列出最常用的詞彙搭配,可使英文表達道地自然,增強聽說讀寫譯能力。

  6.    40多個隱喻解說欄 (Metaphor),把一般人日常習用而不自覺的譬喻用法加以分析、點明,可大幅提升閱讀、寫作、翻譯能力。

  7.    22個常用的表達方式的示例和解釋,例如:Ways of apologizing, Other ways of saying laugh,… 等。

  8.    重要詞義的語言層次(語域)都清楚標示,例如:spoken/written, formal/informal等。

  9.    眾多獨創對說與寫很有用的專欄 “Writing and Talking about” “Words you can use instead of” 等。

  10.    專文介紹常見的 “false friends”,即字面上很像中文,容易讓人望文生義、誤入陷阱的英文。

  11.    附錄詳列其他詞典難以找到的漢語文化特色詞,如:bodhisattva(菩薩),pearl milk tea(珍珠奶茶),nasolabial folds(法令紋)等。

  12.    本詞典於出版後,為使內容與時俱進,分別於2016就內文詞條方面做了200多處修訂,2018又做了微幅修訂,2020年再做局部修訂與附錄增刪,如: moose (麋鹿) 修正為 (駝鹿 (俗譯為麋鹿),3G更新為5G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 ,另加入IoT (物聯網),QR code (快迅反應二維碼) 等新詞,並於附錄中增添COVID-19相關詞彙等新詞,讓內容更臻完備。

  13.    附錄新增「COVID-19與防疫相關詞彙及用語」,分單元如下:1.病名及病毒相關詞彙,2.防護器具用品,3.醫療護理,4.篩檢,5.病例類型,6.傳播感染型態,7.疫情描述,8.病理症狀,9.防疫控管,10.疫後經濟,11.其他相關詞彙。

  14.    這次2024典藏版除內文小部分修訂外,主要在附錄的〈疫情相關詞彙〉及〈新詞〉部分的增修。譬如:增加 antigenic/immune escape 免疫逃脫,partial lifting of lockdown 微解封;internet celebrity/social media influencer 網紅,chatbot 聊天機器人,airsoft 生存遊戲,podcast 播客…等詞。〈英漢對照漢語文化特色詞〉方面則做了相當大幅度的修訂,並增加一些對照,如中式笛子 dizi; Chinese bamboo flute; Chinese transverse flute與西方樂器橫笛 (長笛) flute、豎笛 (黑管/單簧管) clarinet、直笛 recorder的參照。另外在英漢對照漢語文化特色詞封面也做了一些更新。

得獎紀錄

  榮獲 英國愛丁堡公爵英語聯盟最佳英語圖書獎
  榮獲 英國文化協會創新獎

各界推薦

  序文推薦/余光中教授
  台灣翻譯學學會理事長/蘇正隆先生
  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胡壯麟
  東吳大學英語系教授/曾泰元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陳善偉
  澳大利亞麥考利大學語言學博士/池文麗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院長/楊信彰教授
 
《全球視野下的語言探索:當代漢語與世界文學的交匯》 本書旨在為廣大學者、研究者以及所有對語言學、跨文化傳播和世界文學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深度剖析當代漢語發展脈絡及其與全球文學思潮互動的理論框架與實證分析。全書立足於當前全球化語境下語言變遷的複雜性,聚焦於漢語在不同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中的生命力與演化趨勢,並以此為基點,探討其如何與世界範圍內的文學創作、文化理念進行深層次的對話與融合。 第一部分:當代漢語的結構性變遷與社會語境 本部分深入探討了二十一世紀以來,漢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乃至語用層面所經歷的顯著變化。我們首先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互聯網、社交媒體的普及對規範漢語的衝擊與重塑作用。網路語言的快速迭代如何催生了大量新詞彙和表達方式,這些創新性語言現象在多大程度上被主流話語體系所接納或排斥,形成了哪些新的語言規範張力。 進一步,本書細緻考察了地域性漢語方言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存續困境與文化價值。我們不將方言視為落後於標準語的對立面,而是將其視為承載特定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的活化石。通過對幾種主要方言區的田野調查數據分析,揭示了在標準化推廣的同時,方言社群如何通過新的媒介載體(如短視頻、地方戲曲的數位化傳播)尋求新的生存空間。 在詞彙層面,本書專門開闢章節討論「外來語的漢化」過程。這不僅是簡單的音譯或意譯,更是一個複雜的文化借用與適應過程。例如,如何理解「韌性」(Resilience)、「賦能」(Empowerment)這類具有高度文化負載的詞彙在中文語境中的精確含義建構,及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價值觀轉移。我們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追蹤這些高頻外來詞在過去二十年中的使用頻率、上下文語境變化,力圖描繪出漢語詞彙庫的動態圖譜。 第二部分:跨文化傳播中的漢語表述與翻譯理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漢語作為一種強勢的東方話語試圖進入全球敘事時,翻譯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本部分的核心在於探討「不可譯性」的邊界及其在當代文學翻譯實踐中的消解與重構。 我們重點分析了中國當代文學(包括先鋒文學、現實主義作品以及網絡文學的海外推廣)在翻譯過程中面臨的文化轉譯難題。如何精準傳達「意境」、「氣韻」、「留白」等具有深厚中國哲學底蘊的概念,而不淪為異國情調的符號堆砌,是譯者面臨的永恆挑戰。本書通過對多個知名譯本的對照分析,探討了直譯、意譯與創造性轉化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一套更適合當代全球讀者接受的「適應性忠實」翻譯策略。 此外,本書還關注了科技語言與人文精神的碰撞。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詞彙的湧入,漢語在描述複雜的現代科學概念時,如何保持其原有的表達張力與美學風格,避免陷入過度技術化、扁平化的風險。 第三部分:漢語語境中的世界文學視野 本部分的重點是將漢語視為一種接收和詮釋世界文學思潮的獨特濾鏡。我們不再僅關注「中國文學走向世界」,而是更側重於「世界文學如何被漢語理解與重塑」。 探討了西方後現代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等思潮在被引進中國後,如何與中國傳統的敘事模式(如志怪、因果報應觀念)產生化學反應,催生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敘事創新。例如,分析了特定幾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在不同時期漢語譯本的差異,如何反映了中國社會對西方現代性的認知演變。 更為前沿的是,本書專門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關於「身份認同」和「他者描寫」的文學主題在漢語創作中的體現。在跨國流動頻繁的今天,以漢語為母語的作家如何描繪移民、留學生、邊緣群體等「他者」的形象,以及這些描寫如何反過來影響了國內讀者對「身份」的自我建構。 第四部分:未來趨勢與漢語的知識建構 最後一部分著眼於未來。本書預測了在元宇宙、虛擬現實等新興媒介形態下,漢語的傳播和創作將面臨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虛擬空間中的語言實踐是否會形成超越地域限制的「數字漢語共同體」? 總體而言,《全球視野下的語言探索:當代漢語與世界文學的交匯》試圖打破傳統語言學與文學研究的壁壘,提供一個宏觀、細膩且富有批判性的視角,來審視這門古老語言在當今世界的強勁生命力與無窮的演化潛能。本書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嚴謹的理論論證,將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源。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93280
  • 規格:平裝 / 2368頁 / 15.2 x 23.5 x 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2024修訂說明


  30 多年前學界專家就呼籲要有一本提供豐富中文對應詞 (equivalent) 、從翻譯、應用的角度來編纂的英漢詞典。《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正是這樣一本詞典!它的中文釋義和例句處處都有翻譯的考量。除了辭彙之外,片語、句子的翻譯,也都以道地的中文依情境譯出。

  傳統英漢詞典大多陳陳相因、許多釋義令人不知所云,譬如:cynical/cynicism 解釋為「犬儒的/犬儒主義」,《麥克米倫》則是「憤世疾俗;玩世不恭」等; killer whale 多誤譯為「*殺人鯨」, 其實是「虎鯨」;dramatic 傳統的解釋都是「戲劇性的」,《麥克米倫》則多了「突如其來的」、「引人注目的」、「很驚人」(change was dramatic)、「誇張的」(so dramatic)、「精采的」(a dramatic game)、「暴 (漲)」(a dramatic increase)、「激動人心的」等中文釋義,在職場應用及翻譯時都可以派上用場,對閱讀理解及翻譯極有幫助。

  又如,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傳統英漢詞典大多誤為「*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應該是「反正 (沒搭上/中獎)」或「幸虧 (沒事)」。也有些詞典把它解釋為「*大錯小錯總是錯」或「*五十步笑百步」也有問題。你「差一點就中獎」、「差一分就可以趕上飛機」,人家回你說: Well,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中文應該是「反正 (沒中獎、沒搭上) 」。如果你「差一點就出事,但幸虧沒事」,人家安慰你說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中文該不會說「*五十步莫笑百步」或「*大錯小錯總是錯」吧?

  此外,green bean 一般多誤為「*綠豆」,其實是「四季豆」;date往往誤為「*棗子」,《麥克米倫》則正確的譯為「海棗;椰棗」。
 
  《麥克米倫》還有許多創新之處,譬如,特設 Language Awareness 專輯,把英文欲更上一層樓所需具備的語言知識,分 Metaphor, Pragmatics, Spoken Discourse, Academic Writing 等 11 章節濃縮在這裡。詞典正文中更穿插 40 幾個講解「隱喻」(metaphor) 的專欄,對深入理解英文及從事翻譯者非常有幫助。我們在閱讀英文或從事翻譯時,有許多理解的困難不在於生詞及文法,而在於   對英文的比喻用法是否能夠掌握。

  這本詞典歷經 2010, 2012, 2014, 2016, 2019, 2020多次修訂,此次除修訂內文外,〈COVID-19疫情相關詞彙〉,〈新詞〉部分也都有所增修。譬如增加 antigenic/immune escape 免疫逃脫,partial lifting of lockdown 微解封;internet celebrity/social media influencer 網紅,chatbot 聊天機器人,airsoft 生存遊戲,podcast 播客…等。〈英漢對照漢語文化特色詞〉方面則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並增加一些對照,如中式笛子與西方樂器橫笛、豎笛、直笛的不同說法。本次修訂,紀榮崧、李勝也老師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特此致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词典的整体价值评估非常高,它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和对读者的责任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信赖的知识产权载体。从词条的权威性到翻译的精确性,都透露出一种不妥协的工匠精神。在如今信息碎片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拥有一本像这样经过长期积累和严格校对的权威参考书,能够提供极大的心理安慰和学术保障。我可以放心地将我撰写的重要文件或进行的重要研究建立在它提供的定义之上,而不必担心基础词汇理解上的偏差。这种“可靠性”是我评价任何一本工具书时置于首位的前提,而《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2024典藏版)》无疑在这方面达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高度,它为严肃的学习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语言基石。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需要处理英文文本的专业人士,我发现这本词典在文化背景和语用习惯的解释上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时候,一个词的表面意思翻译过来是正确的,但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却可能产生误解。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习语、俚语以及文化特有表达时,总会附带一段简短而有力的文化注解,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避免了“直译的尴尬”。例如,它对某些英联邦国家特有的表达方式的处理,就比纯粹的美式或英式词典更加全面和平衡。这种跨文化的视角,对于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它不仅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化的向导。我感觉自己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对英语世界的认知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立体和成熟,不再是孤立地看待单词,而是将其置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去理解。

评分

与我过去使用的其他大型工具书相比,这本书在用户体验上展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效率哲学”。我之前常常抱怨大型词典的“检索障碍”,但这个版本似乎在数据组织上进行了颠覆性的优化。查找的流畅度是令人惊喜的,无论是通过拼音、音标还是词条的首字母定位,系统都表现出极高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只记得大概发音而记不清完整拼写的词汇,它的模糊搜索功能表现得异常智能和人性化,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我们这类需要快速获取信息的用户来说,工具的响应速度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这种对速度和准确性的双重追求,体现了编纂者对现代快节奏工作环境的深刻理解,它绝非一本适合慢慢品读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件高效的“信息加速器”。

评分

这本词典的排版和设计真的令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扎实的质感,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绝对是那种可以珍藏多年的分量。字体清晰锐利,即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它在整体布局上似乎下足了功夫,不像有些大型词典那样让人望而生畏,信息层级划分得非常明确,查找起来效率极高。我尤其欣赏它对例句的处理方式,每一个释义后面跟的例句都非常地道且贴近现代语境,仿佛能直接听到母语者在日常交流中的真实表达。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学习者在理解词义的同时,也能自然而然地吸收地道的用法和语感。对于需要深入研究英语表达的读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是无价之宝。它的设计哲学似乎是“功能与美学并重”,让查字典的过程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那些经常需要翻阅参考书的学者或高级学习者,一定会非常喜欢这种既实用又兼具收藏价值的装帧。

评分

我最近在使用这本词典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它对“高级”二字的诠释是极其到位的。它不仅仅是词汇量的堆砌,更在于对词义的深度挖掘和辨析。很多我一直模棱两可的细微差别,在这本词典里得到了清晰的界定。比如,对于那些意思相近但使用场景、感情色彩完全不同的动词,它会用非常精炼的语言给出对比和区分,这对于写作时追求精准表达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现,它收录的很多专业术语和前沿词汇也十分及时,这表明编纂团队的更新速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没有陷入“老旧词典”的窠臼。这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位沉默而博学的语言导师,在你遇到困惑时,总能给出最权威、最精准的指引。它的深度,远超出了普通学习者对一本“双解”词典的期待,更像是进入了语言精研的殿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