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峯鬆全集5: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颱灣的黑暗時代

劉峯鬆全集5: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颱灣的黑暗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峯鬆
圖書標籤:
  • 颱灣史
  • 解嚴時期
  • 禁書
  • 政治迫害
  • 白色恐怖
  • 劉峯鬆
  • 颱灣政治
  • 歷史研究
  • 社會運動
  • 人權議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錶,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鬆,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來順受、勤於閱讀和寫作,一九八六年十一月齣版《颱灣的黑暗時代》,同月二十四日即被警備總部以「內容不妥,依法查禁」,成為解嚴前颱灣最後的一本禁書。

  這本禁書充分呈現瞭一九八〇年代颱灣人的無奈、不妥協與堅韌的精神,相信這本被列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本禁書」的再現,可讓新一代年輕人瞭解半世紀前後,颱灣發生、卻尚未知悉的史實,從而獲得省思和珍惜民主颱灣實得來不易。
颱灣民主路上的暗流湧動:《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的未竟之篇》 本書聚焦於颱灣社會自戰後迄今,特別是戒嚴時期及其後的政治高壓與社會變遷中,那些鮮為人知或被刻意淡化的關鍵歷史節點。我們不探討任何特定作者的全集,而是深入剖析一個群體、一個時代在追求自由與正義過程中所麵臨的結構性睏境與個人奮鬥。 這是一部關於記憶、權力與和解的編年史。它試圖梳理齣,在一個長期處於威權統治陰影下的社會,知識分子、受難者傢屬以及異議聲音是如何努力地保存歷史真相,並為日後的民主轉型播下種子的艱難歷程。 第一部:戰後初期的結構重塑與思想控製(1945-1960) 本書開篇,我們將迴到二戰結束後,颱灣社會結構的急遽重組階段。從日治時期遺留的基礎建設與文化遺產,到國民政府遷颱後實施的土地改革、經濟政策,乃至於隨之而來的大規模政治清洗,這段歷史充滿瞭矛盾與創傷。 一、二二八事件的漣漪效應: 我們不著重於事件發生的細節,而是分析其對隨後二十年社會心理結構的深遠影響。二二八事件如何成為一個「不可言說的禁忌」,從而形塑瞭整個社會的政治敏感度與自保意識。此處的論述側重於官方敘事如何逐步建立,以及民間如何發展齣複雜的「安全語言」來自我保護。 二、思想改造與學術自由的邊界: 在此階段,學術界和文化界成為思想控製的重點對象。本書細緻考察瞭當時高等教育機構、報章雜誌的審查製度。重點分析瞭「思想犯」的界定是如何被擴大化,任何對現行體製提齣質疑的學術觀點,無論是經濟學理論、歷史詮釋,還是社會學研究,都可能被貼上「赤化」或「顛覆」的標籤。我們將透過解讀當時的內部檢肅文件(非特定書籍的手稿),呈現審查製度運作的精密性與任意性。 三、左翼知識分子的命運交織: 這一部分將聚焦於那些在日治時期或戰後初期受馬列主義思想啟濛,後被捲入政治風暴的知識群體。他們的思想軌跡、被捕原因的細微差別,以及在獄中堅守信念或最終「自白」的複雜心路歷程,構成瞭一幅關於理想主義與生存現實的深刻畫捲。此處的分析旨在還原歷史情境,而非評判個人選擇。 第二部:漫長黑夜中的抵抗與堅持(1960-1980)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與颱灣社會經濟的初步發展,威權體製雖然依舊穩固,但內部開始齣現鬆動的跡象。這一時期,反抗的聲音轉嚮更隱蔽、更具學術深度的錶達方式。 一、校園內的靜默革命: 儘管公開的學生活動受到嚴格限製,但大學校園依然是思想交鋒的最後堡壘。本書將探討當時的文學社團、哲學研討會如何在看似無害的討論背後,隱藏著對自由主義、現代性以及本土歷史的深入探求。這些非直接的批判,如何成為後來「黨外運動」思想基礎的養分。 二、法律與體製的挑戰者: 戒嚴時期雖然法律的實質效力受到政治淩駕,但仍有少數律師、法律界人士試圖在既有法規框架內為政治犯辯護,或透過法律途徑挑戰政府決策的閤憲性。我們將分析這些「體製內的異議者」所採用的策略、他們麵臨的壓力,以及他們對未來法治社會建設留下的雛形。 三、民間社會的自救與韌性: 在政治高壓下,宗教團體、慈善機構以及某些基層社區組織,無形中承擔瞭部分社會安全網的功能,並為受難者傢屬提供支持。這些被視為「非政治性」的活動,如何成為維繫社會連結與集體記憶的重要載體,是本章節重點關注的麵嚮。 第三部:解除戒嚴前後的論述重塑與和解睏境(1980年後至今) 隨著社會壓力積纍,政治解嚴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然而,歷史的清算與和解並非一蹴可幾,反而引發瞭新的社會張力。 一、記憶的戰場:官方解嚴與民間的「復原」: 解嚴(1987年)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開啟瞭漫長且痛苦的歷史敘事重構過程。本書分析瞭轉型正義初期,平反冤案的進程、政治受難者名單的確認,以及麵對受難者傢屬對真相與賠償的訴求時,國傢層麵的反應與阻力。 二、歷史詮釋的多元化與衝突: 隨著言論空間的開放,關於戰後颱灣史的論述開始呈現爆炸性增長。不同的政治立場、族群經驗,對「颱灣的黑暗時代」提齣瞭截然不同的定義和歸咎。本書客觀呈現這些不同論述的交鋒,特別是在教育體係中,如何平衡「全民國傢史觀」與「受難者個人史觀」之間的張力。 三、轉型正義的未竟之路: 最終,本書將目光投嚮當代。儘管政治體製已然轉型,但威權體製遺留下的結構性問題(如情報機關的檔案公開、不當黨產的處理、對前威權體製設計者的問責)依然是社會持續爭論的焦點。我們探討當代颱灣社會在麵對「真相、正義、和解」三者之間的權衡時,所展現齣的複雜性與持續的挑戰。 總而言之,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宏觀的歷史視角,梳理在颱灣追求民主的過程中,權力如何運作、異議如何生存,以及歷史記憶如何塑造當下社會的集體意識。它是一部對特定時代的深刻迴顧,強調歷史的複雜性遠超單一事件或個人傳記所能涵蓋的範疇。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劉峯鬆


  彰化人,1941年齣生於北鬥。曾競選員林鎮長、省議員(因具學生身份取消資格)、國大代錶。擔任過中小學老師、法院觀護人、颱北縣文化中心主任、國史館主任秘書、颱灣文獻館館長。業餘以蒐集「颱灣文獻」為樂:1995年捐齣數萬冊藏書,創立財團法人半線文教基金會(附設颱灣文化資料中心);2017年擔任董事長。1999年獲首屆颱灣文獻獎;2000年獲頒文建會「文耕獎」(文化資產保存類)。

  著有《颱灣動物史話》、《黑獄陽光》(1984年獲巴剋禮寫作獎特優獎)、《黑獄螢光》、《黑獄風光》(1984)、《颱灣的黑暗時代》(1986)。及獻給所有人的泰瑞薩觀點係列六冊(2010-2017)、及《黑白與彩色—阿邦的故事人生》(2018)及《劉峯鬆全集1堅持走對的路》、《劉峯鬆全集2重返歷史現場》、《劉峯鬆全集3教育 觀護 人權》、《劉峯鬆全集4大人囝仔來聽古》等共十餘種。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917544
  • 叢書係列:拓展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解嚴前的最後一本禁書—《颱灣的黑暗時代》再版序   
財團法人拓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翁金珠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臺灣,驚嘆說:「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此後「福爾摩沙」常做為臺灣的代稱。但數百年來這個美麗之島—臺灣,卻遭受許多強權殖民、暴政摧殘,特別是一九四五年戰後國民黨政府統治下,一九四七年發生瞭二二八事件、一九七七年縣長選舉舞弊作票的「中壢事件」、一九七八年以密謀叛亂逮捕餘登發父子的「匪諜吳泰安事件」、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國際人權日大舉逮捕黨外人士,其中多人以軍事審判「叛亂」定罪的「美麗島事件」、一九八〇年林宅血案、一九八一年颱大陳文成命案、一九八四年劉江南命案等等,皆震驚瞭國際社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至一九八〇年代末期所實施的「國語推行」政策,禁止講日語和颱灣話(颱語、客 語、原住民族語等語言),說颱灣話會被罰款、掛狗牌、青蛙跳、罰站、打手心等示眾 體罰,緻颱語歌麯銷聲匿跡;甚至要求布袋戲要用「國語」發音,而且又以「禁書」名義箝製言論自由。基本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齣版、旅遊等被限縮,即有所謂黨禁、報禁、海禁、齣國旅遊禁等等,社會瀰漫著一股白色恐怖氛圍。這段不見天日的年代,就是「颱灣的黑暗時代」,痛苦記憶實難抹滅。經數十年來努力所爭取的民主改革、教育改革、老年照顧,以及婦幼、學生、農民、勞工、殘障等等權益,均已陸續獲得相當改善;且因有颱灣先輩的犧牲奉獻,纔有 二〇〇〇年的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屆總統、副總統。

  一九八〇年競選國大代錶,要為美麗島事件發聲,卻被以「違反選罷法煽惑內亂罪」判刑坐牢的劉峯鬆,在三年半的政治牢裏逆來順受、勤於閱讀和寫作,一九八一年後陸續齣版《獄中的呼聲》、《選舉官司》、《颱灣動物史話》、《黑獄陽光》、《黑獄螢光》和《黑獄風光》等書;一九八四年齣獄後仍持續以文字和行動對抗當權者,一九八六年十一月齣版《颱灣的黑暗時代》,同月二十四日即被警備總部以「內容不妥,依法查禁」(見颱灣警備總司令部75.11.24(75)劍佳字第五五六〇號函),成為解嚴前颱灣最後的一本禁書(見二〇二〇年十月前衛齣版社 廖為民著《解嚴之前的禁書》)。這本禁書收錄有:「在地球上有這種事」、「不欲言的颱灣人」、「談石錫勳先生」、「美麗島事件的意義與影響」、「颱灣人的十大苦慘」、「哀臺民」、「貪汙始於光復」、「為颱民捐軀的王添燈」、「戒嚴體製下的騙子」、「國民黨卯上颱灣第一勇」、「不自由的唱與唱的不自由」、「盛滿瞭強暴和自私的國傢安全論」、「愛、和平與理性的五一九綠色行動」、「我畫一棵血樹」……等廿六篇評論,充分呈現瞭一九八〇年代颱灣人的無奈、不妥協與堅韌的精神。

  本專書的齣版,感謝國傢人權博物館贊助部分經費,相信這本被列為國民黨政府「最後一本禁書」的再現,可讓新一代年輕人瞭解半世紀前後,颱灣發生、卻尚未知悉的史實,從而獲得省思和珍惜民主颱灣實得來不易。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