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諾貝爾獎的科學知識:與3隻可愛的貓咪,一起探索與諾貝爾獎相關的科學知識

解讀諾貝爾獎的科學知識:與3隻可愛的貓咪,一起探索與諾貝爾獎相關的科學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Kakimochi
图书标签:
  • 诺贝尔奖
  • 科学普及
  • 科普读物
  • 猫咪
  • 趣味科学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可以學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化學獎與物理學獎的書★
 
偉大的研究離你很近嗎?讓諾貝爾獎變得更有趣的新科學書
介紹給所有“不熟悉科學,卻對驚人的研究和技術感到好奇”的人。
與熱愛科學的貓咪一起,輕鬆了解諾貝爾獎的內容吧
 
  ・是誰發明心電圖,讓我們能及早發現心律不整和心臟病?
  ・血型是如何被檢測出來?
  ・依靠綜合氣象模型就能預測全球暖化?
  ・鋰離子電池的發明是如何改變世界?
 
  書中對諾貝爾獎的科學理論敘述相當詳盡,說明清晰易懂。
  搭配精美可愛的插畫,使原本艱深的內容變得有趣易懂,是沒有科學相關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的書籍。
 
本書特色
 
  ◎繼作者上一本《解讀日常生活的科學》,這次繼續由3隻可愛的貓咪,帶著大家探索與諾貝爾獎相關的科學知識。作者的插圖除了有貓咪之外,還增加了各諾貝爾獎得獎者的肖像,令每個獨立的篇章更有代入感。
 
  ◎透過「生理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諾貝爾獎出現前的重大發現」與「未來的諾貝爾獎」五大章節。從作者專業的角度來解析各獎項背後的科學研究,以及這些科學正如何影響著我們。
 
  ◎書中對諾貝爾獎的科學理論敘述相當詳盡,說明清晰易懂,而且有許多補充的地方。
 
  ◎用字較淺白、搭配精美可愛的插畫使原本艱深的內容變得有趣易懂,是沒有科學相關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的書籍。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构思的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围绕其他科学主题,且旨在展现自然、深入的叙述风格: --- 《宇宙的低語:從量子泡沫到星系演化》 書籍簡介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尺度下,隱藏著支配萬物運行的基本法則。本書並非一本標準的教科書,它是一場邀請讀者跨越時間與空間邊界的思維漫遊,旨在探討當代物理學與宇宙學中最引人入勝的幾個前沿議題。我們將聚焦於那些定義了現實本質,卻又時常挑戰人類直覺的深層概念。 第一部:微觀的邊界——量子場論與時空本質 人類對物質最小單位的理解,已從堅實的粒子推進到了充滿活力的「場」。本書首先深入探討量子場論(QFT)的基礎框架。我們將剖析費曼圖如何描繪粒子間的交互作用,並解釋真空不再是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虛粒子漲落的「量子泡沫」。 我們將追溯希格斯機制誕生的歷程,不再僅僅停留在「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層面,而是深入理解質量是如何從對稱性的破缺中湧現出來的。接著,我們將討論量子糾纏——愛因斯坦口中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在更廣闊的物理圖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與資訊理論交織在一起,為未來的量子計算與通訊奠定理論基石。 讀者將被引導思考,在普朗克尺度下,時空的連續性是否還能成立?我們將概述圈量子引力(LQG)和弦理論(String Theory)在試圖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時所採用的截然不同的數學語言與物理圖像。這些探索不僅關乎粒子物理的極限,更關乎我們如何描述「存在」本身。 第二部:宏觀的劇場——星系、暗物質與宇宙學的難題 將視角拉升至宇宙學的宏偉尺度,我們將面對當前天文物理學最大的謎團。本書詳細解析了標準宇宙學模型 $Lambda$CDM(Lambda-Cold Dark Matter)的成功之處,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各向異性,到大尺度結構的形成。 然而,模型中的「暗」成分是無法迴避的焦點。我們將系統性地梳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努力,從地面上的地下氙探測器,到太空中的伽馬射線望遠鏡。我們不會止步於列舉候選粒子(如WIMPs或軸子),而是會探討引力效應(如旋轉曲線異常)如何強烈暗示了我們對物質組成的理解存在重大缺失。 與此相對,暗能量的謎團更加深邃。本書將闡述如何通過超新星觀測,確認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並解析宇宙學常數($Lambda$)在理論物理學中遇到的「真空能量密度失配」問題——這一數值上的差異,至今仍被視為理論物理學界最嚴重的理論危機之一。 我們還會追溯早期宇宙的圖景,從暴脹理論(Inflation)如何解決了視界問題和平坦性問題,到宇宙大爆炸後的核合成階段,以及輕元素豐度的精確預測如何成為標準模型的有力佐證。 第三部:生命的化學與行星的形成 知識的疆界並非僅限於極熱與極冷、極大與極小。本書的後半部分將目光投向生命起源與宜居性的化學基礎。我們將探討恆星生命週期對化學元素的「煉金術」貢獻——從氫和氦的原始湯,到超新星爆炸將重元素散播至星際介質。 我們將詳細介紹恆星的演化階段,特別是中子星和黑洞的奇異物質狀態。在這些極端環境下,物質的行為完全脫離了地球上的經驗。例如,在緻密的中子星內部,夸克物質是否可能存在,以及這種物質的狀態方程如何影響我們對引力波信號的解讀。 在行星科學方面,我們將從原行星盤的吸積理論出發,分析系外行星的發現浪潮如何顛覆了我們對太陽系形成的舊有認知。從「熱木星」的遷移到「超級地球」的普遍性,我們將討論如何運用行星大氣的光譜分析來尋找生物標誌物(Biosignatures),以及宜居帶的定義如何隨著對液態水以外溶劑和能量來源的考慮而變得更加複雜。 總結:科學的視野 《宇宙的低語》旨在激發讀者對未解之謎的好奇心,強調科學知識的迭代性與不斷自我修正的特質。它試圖在複雜的數學結構和清晰的物理圖像之間搭建橋樑,讓讀者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邊緣的興奮與挑戰。本書呈現的,是人類試圖理解自身在浩瀚時空中所處位置的持續努力與無盡遐想。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Kakimochi
 
  ●北海道大學 理學院 凝態物理學專攻博士課程修畢。
  ●在北海道大學教育推廣機構 科學技術交流教育研究部門CoSTEP學習科學寫作。
  ●2018年起,以插畫家和作家的身分進行寫作活動。
  ●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訪問諾貝爾獎得主。
  ●著作:《解讀日常生活的科學:消除你在生活上的好奇與疑慮,輕鬆讀懂日常科學!》
  ●Twitter:@kakimochimochi
 
譯者簡介
 
許展寧
 
  ●專職日文譯者,工作領域多為書籍及影視字幕翻譯。
  ●生活以截稿日為中心,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為自己的興趣而活。
  ●目標是成為一個懂得妥善安排工作,優雅過生活的譯者。

图书目录

"目錄

序言
本書的閱讀方式
登場角色介紹

第1章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1 神經是化為一體的細胞,還是由細胞連接組成? ——提出神經元學說
1.2 要如何不切開身體,就得知心臟的狀況呢? ——開發心電圖
[還想知道更多!] 查出心電圖與心臟之間關聯的醫生
1.3 100年前有血型算命嗎? ——發現人的血型
1.4 世界第一個抗生素!青黴菌拯救數億人的性命? ——發現盤尼西林
1.5 生命藍圖是什麼形狀? ——揭曉DNA的形狀
[還想知道更多!] 背後的功臣──羅莎琳.富蘭克林
1.6 為何人體有辦法對抗各式各樣的病毒? ——釐清各種抗體的製造機制
[還想知道更多!] 研究抗體的人們
1.7 我們是如何聞到氣味呢? ——解開氣味偵測器之謎
[還想知道更多!] 古代學者對嗅覺有什麼想法?
1.8 為罕見疾病帶來曙光!倒轉細胞的時間? ——發現iPS細胞
[還想知道更多!] 山中因子是什麼樣的基因?
1.9 誰是引發不明肝炎的幕後黑手? ——發現C型肝炎病毒
column iPS細胞的「i」
column 不只是探討生命機制的生理醫學獎

第2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
2.1 可以穿透身體的神秘之光!也有助於發現疾病和提供治療? ——發現X射線
2.2 天然礦石會釋出放射線!解開現代人也有的誤解? ——發現放射線
2.3 試著把光視為帶有能量的粒子如何? ——光電效應定律與光量子假說
[還想知道更多!] 愛因斯坦的「奇蹟年」
2.4 量子力學的基礎!電子不會繞著原子核轉? ——薛丁格的波動方程式
2.5 為什麼原子核不會凌亂排列? ——推測介子的存在
[還想知道更多!] 盼望和平的科學家們
2.6 避免電子質量變成無窮大? ——完成重整化理論
[還想知道更多!] 埋首於物理和數學的施溫格
2.7 掌握大霹靂的證據? ——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還想知道更多!] 另一位得獎者──卡畢察
2.8 神秘粒子描繪出全新的宇宙形象!是什麼新粒子穿透了我們的身體? ——觀測到宇宙微中子
[還想知道更多!] 將探究微中子的任務交棒給下個世代
2.9 如何預測出地球暖化? ——地球暖化的模型與預測
column 沒有諾貝爾數學獎?
column 晚宴的演說

第3章 諾貝爾化學獎
3.1 如果少了這個,就不會有咖啡飲品了? ——醣類、嘌呤類的人工合成
3.2 改變糧食生產的化學反應!用空氣製造麵包? ——發明哈伯法
[還想知道更多!] 在經濟上不可或缺的合成氨
3.3 宛如足球造型!碳的全新形態? ——發現富勒烯
3.4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是如何發光? ——發現綠色螢光蛋白
[還想知道更多!] 發光生物的世界
3.5 對藥品和液晶不可或缺!如何讓難以結合的碳原子互相連結? ——發現鈀催化交叉偶合反應
3.6 要如何仔細觀察活體細胞? ——開發低溫電子顯微鏡
[還想知道更多!] 預言了顯微鏡進化的恩斯特.阿貝
3.7 環保電池改變世界!能反覆充電的輕巧電池? ——發明鋰離子電池
3.8 精準剪輯DNA的剪刀? ——開發CRISPR/Cas9
3.9 分別製造鏡像分子,打造全新類型的小幫手? ——發現有機物的不對稱催化劑
column 接獲得獎通知的電話時,得獎者們在做什麼呢?
column 研究成就的使用方式

第4章 改變歷史的重大發現
4.1 蘋果和月亮都受到地球吸引?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4.2 成為工業革命支柱的科學力量!用蒸氣的力量移動物體? ——發明蒸汽機
4.3 找出無形氣體的科學技術!與空氣有何差異呢? ——發現二氧化碳
4.4 感染牛痘的人不會染上天花? ——全球
第一件疫苗報告
4.5 2年前就被預言的重要化石? ——挖掘出蛇頸龍的化石
4.6 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提出細胞學說
4.7 生物是在歷史洪流中逐漸演變而成? ——提出天擇學說
4.8 有了這個,就能了解電力和磁力的基礎? ——提出馬克士威方程組的公式
4.9 預測未知元素的存在,元素性質的規律? ——建立元素週期律
column 名師出高徒,得獎者栽培出得獎者?
column 幽默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第5章 未來的諾貝爾獎
5.1 讓光與二氧化碳轉變成能源? ——將人工光合作用實用化
5.2 如果河川和湖泊消失了,人類會變得如何? ——開發把海水變為飲用水的技術
5.3 銀河系是如何組成的? ——黑洞與銀河系的形成歷程
5.4 其實並不曉得為何有效? ——全身麻醉的詳細機制
5.5 佔據4分之1宇宙空間的神秘存在 ——揭開暗物質的真面目
5.6 不會耗損電能的夢幻技術? ——解析高溫超導
5.7 為什麼會有性別之分? ——釐清進行有性生殖的原因
5.8 人類可以搭乘電梯前往宇宙? ——實現太空電梯的目標
5.9 更安全的治療方法? ——研發mRNA藥物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06281
  • 叢書系列:勁草叢書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我是作者KAKIMOCHI,十分感謝你拿起本書閱讀。本書主要在介紹與諾貝爾獎相關的研究內容,並搭配插圖增進理解。
  進入正文前,我要先來說明一下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依據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設置,是個國際性大獎,專門頒發給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研究成就。
 
  諾貝爾獎設有多個獎項,本書的焦點則是放在與自然科學關係密切的生理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
 
  關於得獎者,會依照各個獎項分別進行遴選。物理獎和化學獎交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生理醫學獎則是瑞典的卡洛林斯卡研究所來負責。
 
  評選單位會邀請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以及諾貝爾獎歷屆得主推薦人選,尋找適合獲獎的候選人。最後各評選單位再經過討論,正式決定得獎者。
 
  在本書中,我從這些脫穎而出的得獎者和研究成就中,挑選了幾個特別知名的內容要介紹給大家。
 
  本書總共有5章,從任何章節開始讀起都無妨。第1章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第2章是物理學獎、第3章則是化學獎的研究成就;第4章介紹諾貝爾獎設立以前的重要成果、第5章則是未來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
 
  諾貝爾獎都是頒發給為人類帶來重要貢獻的新發現。換言之,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奠定在榮獲諾貝爾獎的研究成就上。本書會設法告訴大家這些成就,與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之間有何交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獲獎研究與大眾生活之間的輔助。在解說的途中,書中也會有許多貓咪登場。各位在閱讀的時候,不妨可以找找看這些角色的身影。
 
  那麼接下來,就請各位盡情樂在其中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毕竟市面上打着“科普”旗号的书太多了,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了得,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从不拖泥带水,也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趣味性”而牺牲掉科学的严谨性。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教授,带着你穿梭于不同的实验室和历史场景中,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攻克难题时的心路历程。书中对那些经典实验的描述,细节丰富到仿佛我亲眼见证了那个历史性的瞬间。更难得的是,它没有停留在对成就的赞美上,而是深入挖掘了科学发现背后的“为什么”和“如何做”,这种深度思考的引导,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非常有帮助。对于那些一直想了解诺奖成果,却苦于没有合适入门读物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非常坚固且温暖的桥梁,让我对科学世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

从一个追求效率的现代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阅读效率极高,因为它在保证信息密度和准确性的同时,剔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冗余和陈词滥调。作者的文字凝练而有力,每一句话似乎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量,读起来酣畅淋漓,毫不拖沓。它成功地避开了很多科普读物容易陷入的两个极端: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口语化而流于肤浅。这本书恰好找到了那个完美的平衡点,既能满足科学爱好者对细节的探究欲,也能让初次接触这些领域的读者感到轻松愉快。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充实了我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未知世界持续探索的好奇心,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处理那些硬核科学概念时的那种匠心独运。读到关于某些复杂物理现象的解释时,我原本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啃那些拗口的定义,但作者却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进行了类比,这种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知识,而是在“领悟”知识。而且,书中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化、可视化。那些精心设计的图示,绝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真正起到了辅助理解的关键作用。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解锁一个新的视觉和认知空间,让人心情十分舒畅。这种对读者体验的极致关注,使得阅读过程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如何做好大众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

评分

这本关于诺贝尔奖科学知识的书,包装设计得非常吸引人,封面那几只猫咪的形象简直要融化我的心!我一直对诺贝尔奖的背后的科学原理充满好奇,但传统的科普书籍往往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满了艰深的术语。然而,这本书成功地将复杂难懂的物理、化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非专业读者沟通,他们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学识深度,而是耐心地引导我们一步步揭开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科学发现的面纱。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探索性的叙事结构,读起来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有趣的寻宝游戏,每当你以为要被那些公式和理论绊倒时,总会有那么一个巧妙的比喻或者生动的例子出现,让你豁然开朗。这种体验让人感到非常愉悦,完全打破了我对科普读物“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我们身边的世界,体会到科学研究的魅力与人类智慧的伟大。

评分

我是一个对历史和科学交叉领域特别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罗列了获奖者的名字和成果,更巧妙地将科学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对研究背景、当时的学术争论乃至科学家个人命运的描绘,使得那些冰冷的科学定律忽然拥有了温度和人情味。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科学突破往往是在重重困难和质疑中挣扎出来的,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共鸣。书中关于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探讨也做得非常出色,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展现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内在统一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细节,突然联想到另一个领域的知识,这种知识串联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纯粹的单学科书籍难以给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