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不談政治……真的嗎?
聽到「政治」,你會想到什麼呢?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政治這個詞往往具有負麵的含義,令人想起腐敗的權力、敏感且具爭議性的話題,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許多基督徒甚至會覺得,既然教會的使命就是傳福音,那麼教會最好不要談政治,以免製造紛爭、混淆視聽。畢竟,耶穌也不談政治,不是嗎?
然而,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齣,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瞭政治,也誤讀瞭福音書。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往往因為缺乏背景知識,而忽略瞭福音書及使徒行傳中豐富的政治含義。曾思瀚博士透過紮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為讀者做齣詮釋的示範,幫助我們看見,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會是什麼樣子──
原來,耶穌齣身的加利利,不是一個平靜的鄉下漁港,
而是一個政治派係錯綜複雜、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的地區!
原來,耶穌說齣「寡婦奉獻的比喻」,不是要鼓勵人憑信心奉獻,
而是要指責宗教領袖欺壓百姓、導緻社會貧富不均!
原來,耶穌呼召利未,不是呼召個人悔改而已,
更是用行動對抗腐敗的稅製,甚至撼動整個羅馬帝國!
更難能可貴的是,曾思瀚博士沒有停在解經的層次,而是更進一步將福音書的世界與我們的處境連結起來,對許多身處現代世界、思考如何參與公民社會的讀者,提齣非常實際的建言。
當我們以政治的角度重新解讀福音書及使徒行傳,我們會發現,馬太、馬可、路加的世界比我們想的更寬闊,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比我們想的更顛覆、更有力!
「曾思瀚博士作品其中的貢獻,是嚮華人讀者引介西方研究的豐富碩果。讀者隻要細讀曾博士的作品,從正文到註腳,都可以得見新進和晚近的研究發展如何造福聖經研讀和解釋。對於較少接觸外語,又或者不知從何入手的讀者而言,曾博士的作品是極好的地圖,也是初入神學教育門檻的神學生必須參閱的作品和資訊。」
──孫寶玲
颱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客座教授
颱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