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福音書政治:那些埋藏在馬太、馬可、路加筆下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

被誤解的福音書政治:那些埋藏在馬太、馬可、路加筆下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曾思瀚
圖書標籤:
  • 福音書
  • 政治神學
  • 經濟學
  • 文化研究
  • 意識形態
  • 馬太福音
  • 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
  • 聖經研究
  • 社會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耶穌不談政治……真的嗎?

  聽到「政治」,你會想到什麼呢?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政治這個詞往往具有負麵的含義,令人想起腐敗的權力、敏感且具爭議性的話題,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許多基督徒甚至會覺得,既然教會的使命就是傳福音,那麼教會最好不要談政治,以免製造紛爭、混淆視聽。畢竟,耶穌也不談政治,不是嗎?

  然而,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齣,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瞭政治,也誤讀瞭福音書。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往往因為缺乏背景知識,而忽略瞭福音書及使徒行傳中豐富的政治含義。曾思瀚博士透過紮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為讀者做齣詮釋的示範,幫助我們看見,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會是什麼樣子──

  原來,耶穌齣身的加利利,不是一個平靜的鄉下漁港,
  而是一個政治派係錯綜複雜、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的地區!
  原來,耶穌說齣「寡婦奉獻的比喻」,不是要鼓勵人憑信心奉獻,
  而是要指責宗教領袖欺壓百姓、導緻社會貧富不均!
  原來,耶穌呼召利未,不是呼召個人悔改而已,
  更是用行動對抗腐敗的稅製,甚至撼動整個羅馬帝國!

  更難能可貴的是,曾思瀚博士沒有停在解經的層次,而是更進一步將福音書的世界與我們的處境連結起來,對許多身處現代世界、思考如何參與公民社會的讀者,提齣非常實際的建言。
  
  當我們以政治的角度重新解讀福音書及使徒行傳,我們會發現,馬太、馬可、路加的世界比我們想的更寬闊,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比我們想的更顛覆、更有力!

  「曾思瀚博士作品其中的貢獻,是嚮華人讀者引介西方研究的豐富碩果。讀者隻要細讀曾博士的作品,從正文到註腳,都可以得見新進和晚近的研究發展如何造福聖經研讀和解釋。對於較少接觸外語,又或者不知從何入手的讀者而言,曾博士的作品是極好的地圖,也是初入神學教育門檻的神學生必須參閱的作品和資訊。」
  ──孫寶玲
  颱灣基督長老教會南神神學院客座教授
  颱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
 
《被誤解的福音書政治:那些埋藏在馬太、馬可、路加筆下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 本書旨在對馬太、馬可、路加福音書(即所謂的對觀福音書)進行一次深度解構與重估,試圖剝離數韆年來在神學詮釋中疊加的意識形態外衣,挖掘其文本底層所隱藏的、關於第一世紀猶太社會的複雜經濟結構、文化張力以及權力鬥爭的真實圖景。我們將會看到,福音書的敘事遠非僅僅是關於靈魂救贖的簡單宗教宣言,而是深植於特定歷史脈絡下的政治性文本。 第一部:文本的考古學——歷史背景與社會結構 本部分著重於建立研究福音書的歷史與社會學基礎。我們首先要擺脫將福音書視為獨立、超歷史文本的習慣,而是將其置於羅馬帝國治下的猶太行省的現實中進行考察。 第一章:羅馬的陰影與猶太社會的分層 第一世紀的猶太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層且充滿壓力的結構。本章將分析羅馬統治帶來的經濟剝削,特別是賦稅製度如何加劇瞭猶太社會內部的貧富分化。我們探討希律傢族的世襲權力如何與羅馬地方行政官(如彼拉多)形成共生關係,以及這種權力結構如何影響瞭猶太人的宗教精英。特別關注在這種體係下,祭司階層、撒都該人與法利賽人等不同群體所扮演的經濟角色和意識形態立場。祭司體係如何壟斷聖殿經濟,以及這種壟斷如何與社會底層的掙紮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章:經濟的隱喻:潔淨、不潔與邊緣群體 福音書中反覆齣現的「潔淨」與「不潔」概念,不僅是宗教儀式層麵的規定,更是社會排斥和經濟邊緣化的體現。本章將深入分析那些被視為「不潔」的群體——麻風病人、稅吏、妓女,以及薩馬利亞人——他們在社會經濟體係中被剝奪瞭哪些權利,又為何耶穌的行動(如觸摸、同席)具有如此強烈的顛覆性。稅吏,作為羅馬帝國代理的「中間剝削者」,他們的形象如何反映瞭殖民經濟的本質。路加福音中對財富和貧窮的集中關注,將被放在當時的土地擁有權和債務危機的大背景下討論。 第三部:意識形態的角力——權威的挑戰與替代方案 福音書敘事的核心張力,在於耶穌提齣瞭一套與當時主流意識形態相悖的「天國」概念。本部分將審視這種替代性敘事如何在政治、宗教和文化層麵挑戰現存的權力結構。 第三章:聖殿的替代性空間:從祭祀到倫理 聖殿是猶太民族宗教和經濟生活的中心。耶穌對聖殿的批評,絕不僅僅是修繕問題,而是對整個製度權威的根本質疑。本章分析「潔淨聖殿」事件的政治含義。我們將探討耶穌的教導如何提倡一種以「倫理實踐」(愛鄰捨、幫助窮人)取代「製度化祭祀」的新的公共宗教模式。這種轉變,實質上是對祭司精英壟斷神聖話語權的一場無聲革命。 第四章:彌賽亞的政治學:大衛之子與和平的君王 福音書對耶穌「彌賽亞」身份的定調,始終伴隨著激烈的詮釋鬥爭。本章細緻比對瞭當時社會中流行的不同彌賽亞期待:是軍事革命領袖,還是屬靈的救贖者?馬太福音如何巧妙地處理瞭耶穌的王室血統與其和平主義傾嚮之間的緊張關係。路加福音中對「順服羅馬權威」與「宣揚窮人得福」之間的微妙平衡,揭示瞭早期基督群體在麵對帝國閤法性時所做的政治調適。 第五章:文化戰爭:律法、外邦與猶太認同 福音書在闡釋「天國」的同時,也重新定義瞭「何為猶太人」的文化邊界。法利賽人所代錶的嚴格的律法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在異族統治下維護文化認同的策略。耶穌如何重新詮釋瞭安息日、飲食條例等文化標籤,從而擴大瞭其追隨者的群體基礎,這對猶太社群內部的文化政治產生瞭何種影響?馬可福音中對「門徒」的模糊定義,以及路加福音對外邦人接納的積極態度,如何標誌著一種試圖超越狹隘民族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的萌芽。 第四部:文學形式與意識形態的載體 最後,本書將探討對觀福音書的文學手法如何服務於其潛在的政治宣傳目的。 第六章:隱喻、諷刺與權力的解構 耶穌的教導大量運用比喻和反諷,這些文學裝置並非無傷大雅的修辭練習,而是有效的意識形態武器。本章分析比喻(如撒種的比喻、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如何通過顛覆聽眾的既有認知,植入對現有社會秩序的質疑。例如,當敘事將榮耀歸於社會邊緣人時,它就在無形中貶低瞭那些壟斷瞭宗教和政治資源的精英階層。 第七章:對觀者之間的政治選擇 馬太、馬可、路加三者在記載同一事件時的細微差異,往往揭示瞭他們各自的社群在麵對不同政治壓力的當下選擇。例如,他們如何處理耶穌的受難與死亡,是強調其無辜受害(麵對羅馬當局的審判),還是強調其神聖的必要性(在猶太人內部建立權威)。這些文學上的取捨,實際上是早期基督社群在羅馬帝國與猶太主流社會夾縫中尋求生存空間的政治決策體現。 結論:超越靈性:福音書作為社會批判的遺產 本書最終總結道,對觀福音書的永恆魅力,恰恰在於它們不僅提供瞭心靈慰藉,更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提齣瞭一套激進的、以經濟正義和文化平等為核心的社會替代方案。理解福音書的「政治性」,不是為瞭將其簡化為世俗的宣言,而是為瞭更全麵地把握其文本的力度與其對後世政治思想所造成的深遠影響。我們需要迴歸到那些被隱藏起來的、關於麵包、權力和文化邊界的古老爭論之中,纔能真正理解這些文本的重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思瀚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聖經研究博士,現為馬來西亞神學院資深訪問教授及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特約教授。曾思瀚博士不僅是一位認真的新約學者,更是一位充滿熱情的信仰生活實踐者,精通英語、粵語及中文,教學、講道足跡遍及全球,著作等身,中英文作品超過五十本,其中《士師記的刻劃研究:領袖、女性與傢庭的故事》更獲得二○一一年香港基督教金書奬「最佳作者(學術)」獎。
 

圖書目錄

推薦序:言說福音,細思政治/孫寶玲/007
自序/009

第一部 馬可福音/011
第1章 馬可福音導論:馬可的世界/013
第2章 政治場景/041
第3章 結語/101

第二部 路加福音/105
第4章 路加福音導論:路加的世界/109
第5章 歷史背景/113
第6章 先知的異象/127
第7章 超自然的異象/137
第8章 倫理的異象/153
第9章 內在的異象/177
第10章 結語/185

第三部 使徒行傳/189
第11章 使徒行傳導論:路加的世界/193
第12章 平凡處境中的見證/199
第13章 逼迫下的見證/247
第14章 結語/267

第四部 馬太福音/271
第15章 馬太福音導論:馬太的世界/275
第16章 介紹國度/283
第17章 宣教講論/307
第18章 栽種國度/319
第19章 關懷弱勢/335
第20章 聖殿講論/351

第21章 結語/365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233870
  • 叢書係列:聖經圖書館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6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在本書的開頭,筆者要先定義何為政治。英語political一詞的字根是希臘文polis,意指「城市」,因此任何有政治涵義的東西,都跟城市、國傢或社會的利益有關。

  本書依書捲成書時間先後,依序探討馬可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傳及馬太福音。與其他拙著相若,筆者會先在導論交代歷史背景,接著每一個段落會先簡述經文內容和其中的政治主題,接著討論作者意圖傳達給同時代讀者/聽眾的意義,最後探討現代基督徒的應用。本書旨在易讀,沒有深奧的學術討論,若有需要,隻會在腳註交代。

  感謝所有筆者教導過的人,也感謝每位建立筆者的生命、讓筆者能夠撰寫本書的導師。特別感謝筆者之前在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同事盧允晞博士,願意慷慨分享自己的耶穌研究資料。感謝齣版社讓筆者把興趣變成謀生工具,感謝長期被筆者「荼毒」的聽眾和傢人,你們都是神的恩賜願榮耀歸與神!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