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豆芽譜、樂譜:流行豆芽譜 第101冊(適用鋼琴、電子琴)

五線譜、豆芽譜、樂譜:流行豆芽譜 第101冊(適用鋼琴、電子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逸軒
图书标签:
  • 乐谱
  • 流行音乐
  • 钢琴谱
  • 电子琴谱
  • 豆芽谱
  • 五线谱
  • 流行豆芽谱
  • 第101册
  • 音乐教材
  • 入门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為目前國內當月最新國.台.英.日.韓語...等,最流行的歌曲,所編輯而成。
  以五線譜方式編輯,約每75~90天發行一本。
  為【喜愛流行音樂】但又看不慣簡譜的樂友們,所精心編輯的鋼琴彈唱譜。
  ▲更多加值服務,請加入卓著官方Line ID: @lim5583i客服
 
本書特色
 
  *編曲難易度寬廣分級,教學/演奏兩相宜。 (參考英國皇家考級,以標註「幾顆星」均勻分級。)
  *增加「QR Code」掃碼,體驗樂譜與示範音頻同步。
  *將與「亞太音協」合作,不定期舉辦鋼琴比賽創造舞台。
  *收錄YouTube MV破百萬點閱歌曲,曲曲精選動聽。
樂譜精選:古典鋼琴作品深度賞析 (Volume 25) 一本帶領您走入古典音樂殿堂的寶貴指南 書籍簡介: 《樂譜精選:古典鋼琴作品深度賞析 (Volume 25)》並非僅僅是一本樂譜集,它是一部為中級至高級鋼琴學習者和音樂愛好者量身打造的藝術與技術的深度探討專著。本書聚焦於巴洛克晚期至浪漫主義盛期(約1720年至1870年)的經典鋼琴文獻,旨在透過精確的樂譜呈現與詳盡的演奏詮釋分析,揭示這些不朽之作背後的結構美學與情感張力。 本卷(Volume 25)特別選取了三位重量級作曲家的代表作進行深入剖析與實踐指導: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 Bach)的賦格曲精華選段、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W.A. Mozart)的中期鋼琴奏鳴曲選段,以及弗雷德里克·蕭邦(F. Chopin)的夜曲(Nocturnes)早期作品。 I. 結構與風格的嚴謹解構:巴赫的精緻工藝 本書的開篇部分,我們將深入探討巴赫鋼琴作品中對位法的精妙運用。Volume 25收錄了選自《平均律鍵盤曲集》中的兩首風格迥異的賦格,並配有詳細的聲部標示與線條分析。 重點解析內容包括: 1. 主題呈示與擴展: 清楚標示主、副題的進入點、轉調軌跡,以及模仿的技巧性處理。我們不提供簡化的指法,而是專注於如何保持各聲部獨立性的演奏策略。 2. 指法哲學: 採用歷史考證的指法觀念,強調巴赫時代對手指靈活性與平衡性的要求,而非現代鋼琴為追求便捷而衍生的指法習慣。這對於建立紮實的基礎至關重要。 3. 力度與裝飾音的處理: 針對巴洛克時期的裝飾音(如顫音、回音、倚音),提供基於歷史文獻的演奏建議,區分其在不同樂句中的功能性與表現性作用。例如,如何區分裝飾音的前附與後附,以及其時值長度的控制。 II. 莫扎特的歌唱性與清晰度:古典主義的典範 莫扎特的作品是測試演奏者觸鍵精準度與樂句結構感的試金石。本卷選取的奏鳴曲片段,著重於其旋律線條的流暢性與結構的對稱美。 本書的教學亮點: 1. 句法結構的梳理: 詳細標註樂句的起止、呼吸點(Breathing Points)及樂段的結構對比(如對比呈示部與再現部之間的細微處理差異)。 2. 觸鍵的透明度要求: 探討如何運用輕盈、乾淨的觸鍵來體現莫扎特音樂中的“光澤感”。樂譜中會用圖示標註需要極致清晰度的段落,提醒演奏者避免過度的踏板使用。 3. 踏板使用的規範: 針對古典時期鋼琴(如古鋼琴)的特性,對現代鋼琴的踏板使用提出了嚴格的限制與建議,強調清晰的音符分離(Articulation)應優先於和聲的模糊連接。 III. 蕭邦的詩意與情感的細微雕琢:浪漫主義的極致表達 蕭邦的作品是浪漫主義鋼琴藝術的巔峰。Volume 25的後半部分,專注於提升演奏者對音色控制與情感細膩度的要求。 深入剖析蕭邦的藝術語言: 1. 歌唱性旋律(Cantabile)的實現: 詳盡分析如何將左手伴奏與右手旋律處理成一首完美的“鋼琴獨唱曲”。這包括對主旋律的微妙加重(Agogic Accent)與對和聲色彩的精確控制。 2. 踏板的“色彩繪畫”: 區別於莫扎特的清晰要求,蕭邦的夜曲要求踏板成為色彩的調色盤。書中提供了基於和聲進行的踏板更替建議,指導演奏者如何創造出如夢似幻的混響效果,同時避免和聲的混濁。 3. 速度的彈性運用(Rubato): 這是蕭邦演奏的靈魂。我們提供兩種主要的Rubato處理方式——“內在的”與“外顯的”——並結合樂譜上的速度記號(Tempo Marking)與情感指示(Expression Marks),引導學生掌握在保持節奏骨架穩定的前提下,如何讓旋律自由呼吸。 結語:超越指法,直抵心靈 《樂譜精選:古典鋼琴作品深度賞析 (Volume 25)》的目標,是將枯燥的音符轉化為有生命的音樂語言。本書的樂譜經過嚴格的校訂,力求貼近作曲家初稿的意圖,並輔以大量解析性文字,旨在幫助學習者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演奏”,而不僅僅是“如何演奏”。 無論您是在準備專業的音樂比賽,或是尋求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Volume 25都將是您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與精力,但回報將是您對古典鋼琴作品理解層次的飛躍式提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姚逸軒 老師
 
  簡歷:
  2019年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畢業,同年於各大音樂平台發行首張鋼琴創作專輯「晨曦」。
  自2015年起,即擔任多年成大鋼琴社指導老師至今,專門教授流行鋼琴基礎入門及進階和弦觀念課程。
 
  同時擁有豐富演出經驗,包含:
  2015年
  *成大新鮮人之夜 代表鋼琴社表演
  *高醫鋼琴社、成大鋼琴社冬季音樂會 特別來賓
  2016年
  *成大醫院 彈琴志工
  *台南如新護理之家 彈琴表演
  *成大鋼琴社冬季音樂會 特別來賓
  *客廳小聚粉紅拉警報音樂會 鋼琴手
  2017年
  *南藝大莿桐歌唱比賽 獨唱組冠軍鋼琴伴奏
  *成大鋼琴社夏季及冬季音樂會 特別來賓
  *客廳小聚有春來音樂會 鋼琴手
  *風華再現魂の演歌音樂會編曲者兼鋼琴手
  2018年
  *南藝大莿桐歌唱比賽 獨唱組冠軍鋼琴伴奏
  *成大鋼琴社夏季音樂會 特別來賓
  2019年
  *梁競文鋼琴獨奏會 安可曲鋼琴伴奏
  *卓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流行豆芽譜 主編

图书目录

【收錄歌曲】
01. 途 (張哲瀚) ★★
02. 外人 (蕭秉治) ★★★
03. 如常 (李玖哲) ★★★
04. 走盡 (L桃籽) ★★
05. 浮木 (邱鋒澤) ★★
06. 影子 (于文文) ★★
07. 一念之間 (告五人) ★★★
08. 人生海海 (張哲瀚) ★★★
09. 烏梅子醬 (李榮浩) ★★★★
10. 別離開好嗎 (許書豪) 華劇《第9節課》插曲 ★★★
11. 別讓愛停擺 (蔡健雅) ★★★
12. 我有一棵樹 (李聖傑) ★★★
13. 原來沒關係 (胡彥斌) ★★★★
14. 眼淚記得你 (孫盛希) 電影《想見你》主題曲 ★★★
15. 腦袋都是你 (陳勢安) LINE TV《HIStory5-遇見未來的你》片尾曲 ★★
16. 夢裡的女孩 (陳零九) 電影《想見你》插曲 ★★★
17. 餘人節快樂 (施語庭) ★★★★★
18. 親愛的對象 (蔡依林) 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主題曲 ★★★
19. 癡心無名氏 (艾薇) ★★★
20. 去有風的地方 (郁可唯) 電視《去有風的地方》主題曲 ★★
21. 冰川消失那天 (張哲瀚) ★★★
22. 當我變成我們 (呂思緯) ★★★★
23. 寂寞的另一端 (炎亞綸) 電影《我的婆婆怎麼把OO搞丟了》主題曲 ★★★
24. 等待被理解的人 (張若凡) ★★★
25. 為你寫下這首情歌 (五月天) ★★★★
26. 連輸入法都記得你 (陳勢安) LINE TV《HIStory5-遇見未來的你》片尾曲 ★★★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39483
  • 叢書系列:流行豆芽譜
  • 規格:平裝 / 128頁 / 22.5 x 30.5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又不失古典韵味,配色上选择了沉稳的墨黑与清新的豆绿,恰到好处地平衡了专业性和亲切感。初翻开目录,我立刻被其详尽的编排方式所吸引。它不像传统乐谱那样只罗列音符和指法,而是将“五线谱”的严谨、“豆芽谱”的直观,以及“流行”的易懂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理论讲解部分的处理,作者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的场景来比喻音程、和弦的构成,这对于像我这种半路出家,需要不断温习基础的业余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比如,对于调性的讲解,它引入了“家庭成员关系”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抓住了大调和小调之间的微妙情绪差异。而且,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注重阅读体验,字号和间距都经过精心设计,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音乐导师,陪伴着你从零散的乐感中构建起完整的音乐理解体系。我期待着接下来的学习,相信它能帮助我真正理解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和声进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质量也值得称赞。在如此高的信息密度下,纸张没有出现透墨现象,即使是使用油性记号笔做标记,也不会影响到背面的内容阅读,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反复标注的乐谱来说至关重要。我在试弹其中一首改编曲目时,发现它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对左手伴奏部分的层次感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处理。它没有简单地使用重复的琶音或分解和弦,而是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动态地调整了和弦的密度和节奏型。这种对“律动”的精细化处理,是很多普通简谱或流行乐谱中常常被忽略的环节。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弹哪个音”,更是“用什么力度、什么样的感觉去弹奏这个音”。这套书提供了一种完整的、沉浸式的音乐再现体验,它不只是给你一张地图,而是教你如何驾驶。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将“会弹”提升到“会音乐”层次的琴友们。

评分

说实话,我抱着一种略微怀疑的态度拿起了这本《流行豆芽谱 第101册》,毕竟市面上同类产品太多,大多都是徒有其表,内容陈旧。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久违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流行”音乐的处理方式。它并没有盲目追求最新、最热的K歌金曲,而是选取了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结构清晰、和声进行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拆解。作者的功力深厚,他没有仅仅给出简化的C大调和弦,而是深入到了原曲中那些细腻的色彩变化,比如如何用七和弦的转位来增加进行中的流动感,或者如何利用副属和弦的瞬时色彩来增强段落的对比。对于钢琴和电子琴的使用,书中的区分也非常到位,它不仅标注了标准的键盘音符位置,还针对电子琴的音色选择和节奏型设定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对于想要用电子琴做出更丰富伴奏效果的初学者来说,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指导。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古典与流行的壁垒,用最严谨的视角去解析最“口语化”的音乐。

评分

我已经学习钢琴近二十年了,自认为对乐理和演奏技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坦白讲,很多老教材在应对现代和弦改编时显得力不从心,总是需要自己去“脑补”和声的合理性。这本第101册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终于找到了一把精准的尺子来丈量现代流行音乐的骨架。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不协和音程”的讲解部分。以往的教材往往将其视为需要“解决”的错误,但在这本书里,作者清晰地论证了在特定流行语境下,如R&B或爵士影响较大的和声中,那些听起来“奇怪”的音符是如何被巧妙地用作调性色彩的增强剂,而不是简单地被摒弃。它的深度足以让资深乐手感到耳目一新,同时,它的结构又足够清晰,让初学者不会被那些复杂的术语吓倒。这种双向覆盖的难度设置,是极其罕见的。我甚至将它与我收藏的一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了对比,发现它在东方音乐审美与西方和声理论的结合点上,做得更为巧妙和人性化。

评分

我给我的外甥女买了一套这套书,她刚刚开始接触电子琴,对枯燥的练习曲感到厌烦。我希望她能通过这套书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她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本书的“豆芽谱”系统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不熟悉五线谱的初学者来说,那些密集的音符线条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误判,但“豆芽谱”将音高直接可视化为一个个跳动的符号,极大地降低了识谱的门槛。更重要的是,书中配带的在线资源(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但看到说明很方便)提供了每首练习曲的示范音轨,这让孩子可以先听、再模仿,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在“如何把手放在正确的位置”的机械性操作中。这种先“模仿感官”,再“理解逻辑”的学习路径,明显更符合当代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且,书中的曲目选择也偏向于那些旋律性强、易于跟唱的流行小品,使得练习过程更像是在“玩”音乐,而不是“做作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