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背後的祕密(二版):唱情歌、論時政,宋代文青的面貌,原來藏在宋詞裡!

宋詞背後的祕密(二版):唱情歌、論時政,宋代文青的面貌,原來藏在宋詞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玉玫
图书标签:
  • 宋词
  • 宋代文学
  • 文化史
  • 历史
  • 文学研究
  • 诗词鉴赏
  • 宋代文化
  • 文青
  • 情感
  • 时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讀宋詞,就像穿越八百年回到古代當文青;
  讀宋詞,能讓我們更加明白人性裡真摯的情感。

  你以為,李宗盛跟女歌手們的風花雪月是現代的特產?
  其實宋代的柳永才是真正的高手。

  你以為,把好幾首歌的詞各取出一句,再組合成一首歌,是現代流行歌曲的新招?
  其實這種手法早就有了,連蘇軾和辛棄疾都寫過。

  談相思,沒有人比得過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
  論熱血,岳飛的「怒髮衝冠」更是天下無雙。
  華語詞神方文山曾說,宋詞是他創作的養分,也可以是你的!

  宋詞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不管是抒發愛恨情愁,還是針砭國家大事,通通可以寫成詞。
  如果你崇拜阿信、林夕、青峰、張懸、陳綺貞、方文山、李宗盛,
  曾經聽著他們的詞,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
  那你一定會愛上,這些現代歌詞的始祖:宋詞。

  宋詞跟現代歌詞一樣,與音樂緊密相連。
  詞人根據樂譜格律,寫下自己的喜怒哀樂,
  再經由歌妓的美妙歌喉演唱、詮釋,四處傳唱。
  宋詞透過優美精鍊的文字,詠嘆千古不變的生離死別、愛恨情愁;
  這些詞還活著,讓我們深深為之觸動,
  帶我們跨越時空的阻隔,與宋代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

  一曲新詞酒一杯,搞懂宋詞的規則,你也能一秒變文青
  本書用60篇關鍵文章,讓你能:
  1.搞懂詞的發展、禁忌、結構與布局,打好穩固根基。
  2.拜見寫詞老祖宗,聆聽故事,笑看趣聞八卦、學習人生智慧。
  3.了解宋代勁歌和傷心情歌金曲榜,領略大師的千古名作之美。
  4.學會意境營造小撇步,摸清西樓、東風、月、水、香爐、欄杆等意象的妙用。

本書特色

  ․60篇短篇文章,輕鬆認識宋詞發展、著名詞人軼事和重要詞作欣賞,瞬間提升中文力!
  ․60則文末附加的有趣「延伸知識」,讓你觸類旁通,擴充知識。
  ․豐富的宋詞背後知識,是學校老師、學生最需要的中文課外讀物。
  ․附錄文青必備填詞詞譜,不管是宋詞或現代歌詞,一次就上手!
 
诗意江山与风雅生活:宋代士大夫的日常与情怀 一、宋代的文化土壤与士人精神的崛起 本书旨在描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宋代——的文化生态及其孕育出的独特士人精神。宋朝,在军事上或许饱受周边民族的困扰,但在文化、艺术和制度建设上,却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高峰。这种“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文官阶层空前地抬高了社会地位,成为国家的实际主导力量。 (一)城市化进程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商业的繁荣,打破了唐代以来坊市制度的严格区隔,使得市民阶层迅速壮大。这种经济基础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的形态。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的兴起,为通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士人们不再仅仅是象牙塔中的清客,他们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创作也更贴近世俗情感和日常经验。 (二)理学思潮的兴起与内省精神 程朱理学在宋代达到鼎盛,它强调“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这种哲学思潮深刻地塑造了宋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辞藻堆砌或对前代的模仿,而是追求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和精神自洽。理学促使士人将目光转向自身修养,对人性和社会伦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形成了独特的“内省式”的知识分子品格。 (三)印刷术的普及与知识的下沉 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得书籍的复制成本大大降低,流通速度空前加快。大量的经史子集得以刊刻,知识不再是贵族或寺院的垄断。这种知识的“民主化”趋势,使得不同阶层的文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思想和典籍,极大地激发了创作的活力,也使得文化风尚能够更迅速地在士林中传播开来。 二、宋代士人的生活图景:从朝堂到山林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是朝堂的庙堂之高与江湖的隐逸之远的矛盾统一体。他们的生活轨迹,往往在入仕为官的政治抱负与功成身退后的精神寄托之间摇摆不定。 (一)官场的复杂生态与“清流”的坚持 入仕是宋代士人的主要目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实现抱负、光耀门楣的必经之路。然而,宋代的官僚体系庞大且冗杂,党争时有发生。士人必须在坚守个人操守与适应官场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他们常常以“清流”自诩,标榜自己的廉洁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这使得他们的政治生活充满了理想化的坚持和现实的妥协。他们对权力的运用,对吏治的讽谏,构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闲暇的艺术生活:品茗、赏石与蓄古 一旦脱离了紧张的政务,宋代士人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精致的审美活动中。他们对“雅趣”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点茶与茶道: 宋人对茶的品鉴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斗茶”之风盛行,茶器(如建盏)的审美价值也随之提升。品茶不仅仅是解渴,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清谈论道的媒介。 赏石与园林: 奇特的太湖石、灵璧石等成为文人案头和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他们从中体悟自然的鬼斧神工,并将其融入到居所的营造之中,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金石学与文物收藏: 对古代青铜器、碑刻的考证和收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士人们通过研究和鉴赏这些古物,追溯历史的源流,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学养和身份认同。 (三)文学创作的载体变化:从诗到文体的拓展 虽然诗歌一直是传统文人的基本技能,但宋代士人更积极地拓宽了表达的渠道。散文在“唐宋八大家”的推动下,达到了新的高峰,其议论风生、流畅自然的风格,成为士人阐述政见、抒发抱负的重要工具。同时,笔记小说的兴起,使得士人有机会记录下生活中的趣闻轶事、风俗人情,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社会侧写。 三、士人的情感世界:友朋之谊与对历史的感怀 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相比前代,更加细腻、内敛,也更具人情味。 (一)真挚的友情与“唱和”的文化 由于政治环境的动荡和仕途的漂泊不定,士人之间形成了极为紧密和真挚的友谊。送别、怀念、赠答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他们通过互相赠送诗文(唱和),来巩固和表达彼此的理解与支持。这种友谊往往超越了简单的社交,带有精神上的相互慰藉和鼓励的色彩。苏轼与黄庭坚之间的交往便是这种高山流水的典范。 (二)对历史的深沉反思与家国情怀的寄托 面对北方的威胁和朝廷的衰弱,宋代的士人充满了忧患意识。他们反复研读历史,特别是对唐末五代的兴亡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种对历史的沉思,往往与他们自身的政治抱负和报国无门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他们通过缅怀古代的贤者或描绘山川的壮丽,来寄托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能否有所作为的叩问。 (三)个人生命体验的精致化书写 理学对个体精神的重视,使得文人开始关注更微小、更私密的个人体验。从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中体悟到的禅意,对日常饮食起居中的审美发现,都成为了他们书写的内容。这种对生命细节的捕捉和精致化的处理,反映了宋代文化追求“格物”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不再仅仅是宏大叙事的载体,更是具有复杂情感的个体存在。 通过对宋代文化土壤、士人生活形态以及情感世界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丰富且极具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共同构筑了宋代文学艺术的辉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玉玫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原大學、敏實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熱愛閱讀和研究古典詩詞,特別是唐宋詞。擅長詩詞的文本解讀,探究作品的意境或情感。對詩詞在當時的社會、文化中產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對應現代人的生活尤為關注。

  期望可以將更多詩詞推廣出去,讓大家感到療癒、喜悅,或是給予勇氣,引發無限思索,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與人生。

  臉書粉絲專頁:詩詞背後的秘密
  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5253632341&locale=zh_TW
 

图书目录

1. 為什麼作詞又稱為填詞?──為什麼填詞要規定平仄?
2. 詞牌名是怎麼來的?──一首詞的真名:詞題和詞序
3. 宋詞也有「熱門金曲榜」?──詞牌有別名嗎?哪些詞牌的別名很多?
4. 為什麼詞要分片?有哪些形式?──詞有沒有主歌和副歌?
5. 詞的布局方法有哪些?──詞中也有電影鏡頭
6. 最長和最短的詞,各是哪一首?──什麼是大詞?什麼是小詞?
7. 作詞有哪些忌諱?──在現代,有辦法高歌宋詞嗎?
8. 為什麼男性詞人常用女性角度寫詞?──「男子作閨音」背後的深意
9. 詞為何會在宋代興盛起來?──宋代蓄家妓之風
10.詞流行時,也有歌本嗎?──為什麼早期的詞,經常不確定作者是誰?
11.詞人如何用和韻、用韻、次韻來互相唱和?──歷史上被追和最多次的詞作
12.詞人為什麼愛傷春悲秋?──宋代的節令詞
13..詩、詞、曲的差別是什麼?──詞還有哪些別稱?
14.什麼是「以詩為詞」?──什麼是「以文為詞」?
15.詞為何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這樣恰當嗎?──蘇軾的「曠放詞」
16.喜歡談情說愛的宋詞,能反映歷史嗎?──宋詞還有哪些題材?
17.唐代有邊塞詩,宋代有邊塞詞嗎?──歐陽修為何稱范仲淹為「窮塞主」?
18.宋詞中的「二晏」指的是哪兩個人?──「詞中三李」指的是誰?
19.晏殊那句「似曾相識燕歸來」怎麼來的?──什麼是「集句詞」?
20.哪些詞人因為詞寫得好而有綽號?──張先的風流軼事
21.歐陽修為何在科考時把蘇軾從第一變第二?──唐宋八大家的恩怨情仇
22.歐陽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表達了怎樣的人生觀?──「雲雨」是什麼意思?
23.如果宋代也有金曲獎,誰會得最受歡迎詞人獎?──柳永與歌妓的關係
24.為什麼蘇軾的名字和車有關?──蘇轍的「轍」又有什麼意涵?
25.赤壁之戰的千軍萬馬,只為女人?──〈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雄豪與曠逸
26.蘇軾是在怎樣的心情下,寫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仰慕蘇軾的癡情女子
27.性格豁達的蘇軾,也會有想逃避人世的時候嗎?──蘇軾在黃州的生活
28.蘇軾為何成為被貶最遠的詞人?──蘇軾對海南島的影響
29.秦觀是怎麼看遠距離戀愛的?──擅寫感情的秦觀
30.秦觀的「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為何讓蘇軾感動不已?──蘇軾與秦觀的師生之情
31.誰是北宋最佳作詞作曲人?──什麼是「自度曲」?
32.為什麼說周邦彥擅長「時間的魔法」?──北宋「集大成」的詞人是誰?
33.周邦彥的〈少年游〉講的是哪位佳人和君王?──宋代第一名妓李師師
34.我很醜,可是我很深情:才高八斗的賀鑄──「鬼頭」是哪位詞人的綽號?
35.堪稱「詞中之后」的人是誰?──「詞中之后」的另一個真面目是?
36.用了許多俗字的〈聲聲慢〉,為何成為李清照的千古名作?──哪些詞人也會用俗字作詞?
37.最智勇雙全的詞人是誰?──英雄心目中的英雄又是誰?
38.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的「他」是指誰?──宋詞裡的「人生三境界」
39.上演宋代版〈孔雀東南飛〉的是哪位詞人?──執著的陸游
40.南宋最佳作詞作曲人是誰?──最會寫詞序的人是誰?
41.宋詞中的哪位詞人,堪比唐詩中的李商隱?──吳文英的人品不好嗎?
42.勁歌金曲之一: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密州時期的詞作
43.勁歌金曲之二:岳飛〈滿江紅.寫懷〉──〈滿江紅.寫懷〉不是岳飛寫的?
44.勁歌金曲之三:張孝祥〈六州歌頭〉──愛與蘇軾較量文采的張孝祥
45.勁歌金曲之四: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辛棄疾的盟友兼詞友
46.勁歌金曲之五: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韓侂冑主張的北伐為何失敗?
47.經典傷心情歌之一:范仲淹〈蘇幕遮〉──為何范仲淹叫「小范老子」?
48.經典傷心情歌之二: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引起的迴響
49.經典傷心情歌之三:柳永〈雨霖鈴〉──親愛的,他把詞變「大」了
50.經典傷心情歌之四:蘇軾〈江城子〉──蘇軾的賢妻美妾
51.經典傷心情歌之五:李清照〈武陵春〉──「詞中之帝」是誰?
52.經典傷心情歌之六:吳文英〈唐多令.惜別〉──為什麼芭蕉的意象多與愁苦有關?
53.是詞,還是判狀?──是詞,還是藥方?
54.一首詞也能成就一段姻緣嗎?──一首詞也可以破壞感情嗎?
55.宋代的生日歌曲怎麼唱,與現代的有何不同?──詞也可以用於婚禮嗎?
56.近代最有名的詞人是誰?──宋代以後詞的發展
57.為何在宋詞中,「西樓」最常見?而不是東樓、北樓、南樓?──為何在宋詞中,「東風」比其他的風還常見?
58.「冰肌玉骨」形容的是哪個美人?──為何形容美女時,喜歡用「冰」、「玉」等字?
59.宋詞中常見的自然意象有哪些?──宋詞中「水」的意象
60.宋詞中常見的人造意象有哪些?──宋詞中「欄杆」的意象

附錄一、填詞詞譜(現代版)
附錄二、填詞詞譜(古典版)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334553
  • 叢書系列:begin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還記得小時候,我無意間在家裡的書架上發現了瓊瑤女士所寫的小說,一讀之下便深深沉醉其中。於是,我父親開始大量買進其他的瓊瑤小說,雖然母親對於我這麼沉迷於小說,感到有些擔心,父親卻不以為意,因為他認為這些小說中,經常出現古典詩詞,對我或許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果不其然,在沉迷故事情節之餘,我也對那些詩詞產生了興趣,特別是詞,雖然當時似懂非懂,文意一知半解,也分不太清楚詩詞的差別,只覺得喜歡的作品都是詞。父親見他的判斷(或說是計謀?)正確,又開始往家裡成堆的買《唐詩三百首》、《三李詞集》、《唐宋詞精選》等等,我也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了對詩詞的認識。
  
  中學時,國文課本開始出現詞的單元。還記得當時的國文老師,曾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生動白話、詳細完整的把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解釋一遍。我才突然發現,原來破解了詞表面難懂的文字後,底下所流露出的情感,是那麼動人啊!以往對詞只覺得文字吸引人,或懵懂的覺得有某種意境之美,卻不知最重要的,其實是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而這情感往往是不分時代,是所有身為「人」所能了解的共同感受,也是最能感動人之處。
  
  因為有過這樣的讀詞經驗,我才發現這些詞離我們不遠。況且,詞一開始其實是配音樂的歌詞,也是當時流行的歌曲。相信大家都曾有被某首歌的歌詞感動的經驗,因為歌詞寫進了心坎裡,而詞也一樣,其實就是能打動人心的歌詞,只是因為時移世變,現在我們所用的語言和文化,已和當時的人們不同,所以未必能從字面意思上了解詞的意義。但無論時代與文化如何變遷,總有些東西是永遠相同的,經過時間的歷練而留下的文學,就必然存留了某些引起人們共鳴、感動的特色。只要能移開那層面紗,就能看到更豐富的東西。「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是一首經典好詞呢?
  
  當然,讀詞的時候,要卸下文字的隔閡,去了解背後的情感,並不只是把翻譯弄懂、意思了解而已,還要知道為什麼詞人會寫出這樣的作品。因為每個詞人的個性、遭遇都不同,自然也會影響到創作,寫出不同的事件,也流露出不同的情感。除此之外,雖然我們要卸除文字隔閡,卻也不能否認詞的文字之美,有些詞使用的文字雖然晦澀難懂、布局錯綜複雜,卻不能抹煞它有藝術的價值、詞人的匠心巧思。所以,能作為一首好詞的條件並不單一,動人的感情、作者出眾的才華或心性、文字的藝術與創意,都有決定性,這也適用於讀其他的文學作品。
  
  我們這本書,其實也就是希望盡量用簡單、輕鬆但把握重點的方式,介紹那些值得一讀再讀的作品、優秀的作者、創作的藝術、詞的發展變化……等,也兼及和詞有關的趣味故事,希望能呈現出詞的多種面貌,畢竟詞不是死板平面的文學,應該是活生生而立體的。此外,詞雖從唐朝開端,歷經五代、宋朝而興盛,宋以後一度沒落,到清初才又復興,但最輝煌的時期是在宋朝。因此本書也以介紹宋朝的詞人、詞作為主,不過詞既然是跨越了幾代的文學,很難完全斷開與前代、後朝的關係,所以書中的內容,也會兼及其他朝代的詞作與詞人,作為更完整的補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進入豐富而多樣的詞的世界吧!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对宋词的了解非常有限,只停留在几首耳熟能详的篇章上。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宋词地图”被彻底重绘了。作者的叙事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像是在引导我们进行一场沉浸式的穿越之旅。她总能抓住那些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比如某位词人在特定场合下写词的心境,或者某个词牌流变背后的历史逻辑。这种叙事策略,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一点也不觉得累。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深入探究更多宋词作品的强烈欲望。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精致的宋代美学世界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值得称赞。行文之间,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人思维方式的结合,处理得非常自然和谐。它没有刻意去用晦涩的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贴近现代读者的语言,去诠释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情怀。读起来非常舒服,既有知识的密度,又不失阅读的愉悦感。我喜欢作者那种既尊重历史事实,又不失个人解读温度的笔调。尤其是一些对词人性格的侧写,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他们就在眼前吟咏。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解读,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评分

这本关于宋词的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那种传统解读宋词的枯燥说教,反而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把那些遥远的宋代文人拉到了我们面前。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们的喜怒哀乐。读着读着,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想象着他们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下那些千古绝唱的。比如,词中描绘的那些细腻情感,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有了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寻常的场景,作者总能挖掘出不为人知的背景故事,让原本平淡的诗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解读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欣赏宋词的门槛,让我这个过去总觉得宋词高不可攀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的视角,它跳出了单纯的文学鉴赏范畴,将宋词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书中对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剖析,非常到位。那些我们熟知的词牌、名句,在作者的梳理下,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品,而是那个时代社会思潮、政治风云的缩影。比如,书中对于不同时期词风变化的探讨,就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紧密相连,令人拍案叫绝。它让我意识到,宋词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内心挣扎和抱负的投射。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整本书的立意提升了一个档次,读完之后,对整个宋朝的文化氛围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宋代文人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以往的印象中,他们似乎总是沉浸在悲秋伤感的氛围里。然而,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借词抒发对世事的洞察,如何将个人的际遇与家国情怀巧妙地融合。它揭示了宋词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远超我们日常理解的“抒情文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领悟,发现之前忽略的细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宋词”的书,更像是一本“读懂宋代精英如何生活与思考”的社会观察志,视野开阔,内容扎实,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