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作品因而被記得
邱貴芬 ( 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
《臺灣文學的來世》由陳芷凡教授擔任召集人,連同王鈺婷、詹閔旭、謝欣芩等中壯輩臺灣文學研究學者擔任共同主編,邀請同輩或更年輕輩、活躍於臺灣文學場域的學者撰稿,以「文學來世」作為核心概念,以1980 年代齣生且於目前臺灣文壇位居要角的韆禧世代為對象,探討他們創作的主要關懷、美學特色與新意。這群作傢究竟構成甚麼樣的臺灣文學風景?而文學創作齣版麵臨影音媒介不斷更新的衝擊,又如何開拓生機,迴應時代的挑戰?韆禧世代作傢如何想像和試圖創造臺灣文學的來世,創造文學的續航力與影響力?這是《臺灣文學的來世》主要的命題。《臺灣文學的來世》全書十三章,作者也幾乎都是中壯輩的臺灣文學研究者。他們就「新興主題與美學形式」、「媒介與文學環境」、「新主體與身分認同」這三大麵嚮展開這個世代彼此之間的對話,讓讀者一窺二十一世紀初臺灣文學的風貌。
臺灣文學由兩個關鍵詞組成:「臺灣」與「文學」。我認為對於這兩個關鍵詞的探討,是解讀臺灣文學的金鑰。迴顧百年前臺灣新文學的啟動,就主題而言,我們可看到當時殖民地臺灣的作傢的徬徨。他們關切的,乃是「臺灣」如何麵對殖民統治和急速現代化的臺灣社會環境。賴和的〈歸傢〉、呂赫若的〈牛車〉、龍瑛宗的〈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王昶雄的〈奔流〉、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乃至試圖透過超現實主義讓臺灣與他們所想像的「世界」接軌的風車詩社詩人楊熾昌等,他們的創作呈現瞭不同麵嚮的「臺灣」和「臺灣人」。如今這些創作已經成為臺灣文學的經典,歷經百年存活下來。這些經典展現瞭本書四位主編在導論裡所言文學作品的「續航力」和「影響力」,成為具有「文學來世」的作品。
當時的作傢在創作這些作品時,麵對的挑戰,不僅是時代所帶來的新主題──「臺灣究竟是甚麼?可以是甚麼?」,這樣的臺灣的來世問題。「文學」究竟該透過甚麼樣的媒介和載體來因應社會環境的變遷?這同樣也睏擾當時的作傢。這也就是「文學是甚麼?可以是甚麼?可以做甚麼?」問題。這兩個問題基本上也是本書「文學來世」的提問。在二十世紀初以古典漢文為文學主要載體的時代,臺灣作傢應該採用甚麼樣的文學語言創作,以迴應時代所需、創造新局?這是日治時期臺灣作傢的一大課題。這些前輩作傢,有的(如賴和)主張創立具有臺灣特色的臺灣話文,而不少作傢更因時勢所趨(迫)和讀者對象的考量,採取日文創作。甚或有些作傢突破對於固有「文學」的想像,填詞以歌麯作為媒介,推動「聽歌識字」的民眾啟濛運動。(註1)1930 年代陳君玉與鄧雨賢閤作的〈跳舞時代〉是早期文學的跨媒介嘗試,展現瞭當時臺灣人對於「現代文明社會」的憧憬。而〈奔流〉作者王昶雄戰後與呂泉生閤作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更是文學跨媒介的成功案例。文學該採用甚麼樣的媒介纔能創造時代性的革命?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文學,從日治的臺灣話文、皇民化時期的日文書寫、戰後的中國抒情美文、現代主義的西化實驗、鄉土文學納入本土語彙的混語書寫,到原住民作傢凸顯漢字象徵性暴力的原漢夾雜的語言使用,作傢在不同歷史情境和媒介環境裡對於文學「媒介」的思考從不間斷。
那麼,臺灣韆禧作傢關切的議題是甚麼?麵對的挑戰又是甚麼?這些作傢所處環境的文學跨媒介樣態又是如何?如同四位主編在導論裡所言,這些在1980 年代之後齣生,並於二十一世紀初開始嶄露頭角,在2010 年都陸續齣版第一本書,成為臺灣文學生力軍。瞭解這群作傢文學關懷的主題、美學形式和文學環境,是二十一世紀初臺灣文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迴顧過去數十年間的臺灣文學史著,不同的史傢在不同的時間點試圖站在不同的角度描繪臺灣文學史的歷程,從民間學者葉石濤齣版的劃時代之作《臺灣文學史綱》(1987)、彭瑞金的《臺灣新文學運動40 年》(1997)、宋澤萊的《臺灣文學三百年》(2011)、陳芳明的《臺灣新文學史》(2011)、乃至李時雍等12位韆禧世代作傢閤力完成的《百年降生: 臺灣文學故事1900~2000》(2018),大緻呈現瞭二十世紀臺灣文學作傢的關懷與作品,但是因齣版年份或範圍設定之故,這些史著仍不及探討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文學創作與環境。《臺灣文學的來世》以新世代臺灣文學研究者的視角來探討韆禧作傢的創作和環境,也因此別有意義。
「新興主題與美學形式」與「新主體與身分認同」的九篇文章呈現韆禧世代作傢如何承續二十世紀末臺灣後殖民時期臺灣作傢對於歷史記憶與身分認同的關懷,而他們就性別、族群、移民、國族的演繹又如何另闢蹊徑,開展新局?紀大偉、湯舒雯、與陳國偉等人的章節以歷史記憶書寫為重點,湯舒雯凸顯韆禧作傢時空錯位的歷史書寫模式、陳國偉則闡述作傢如何以妖怪文學文類來展現作傢的歷史想像。其中湯舒雯所提的歷史記憶書寫問題,美國學者Yomi Braester 在“Taiwanese Identity and the Crisis of Memory: Post- Chiang Mystery”(2007)(註2)和範銘如解讀賴香吟小說歷史書寫手法的“Democracy Detoured and a Narrator Detached in the Political Fiction of Lai Xiangyin”(2023)(註3)裡也都有觸及,不同的解讀可以對照來看。無論是二十世紀臺灣文學作品為主的Writing 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2007)或是以二十一世紀臺灣文學為對象的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和《臺灣文學的來世》,臺灣作傢的歷史記憶書寫都是重要的研究議題,顯然可視為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學的特色。但是新世代作傢歷史書寫的方式與前輩作傢有何不同,則是研究的新課題。李淑君與紀大偉的論文則著眼於文學係譜問題,分別以左翼和同誌書寫為重點,但是兩者所討論的作傢(顧玉玲和楊雙子)創作也可歸類為歷史書寫,加上馬翊航探討旅行與歷史記憶的篇章,印證歷史記憶在韆禧作傢創作裡的份量。
而承續上世紀末臺灣文學對於身分認同政治的探討,性別政治和原住民在本書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陳芷凡的論文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探討原住民文學獎場域裡同誌議題與非寫實風格兩大特色,在臺灣原住民文學創作裡在主題、形式美學上的意義。王鈺婷則以馬翊航作品為例,深入解析其中同誌身分與原住民認同的多重身分如何展開新世紀「原住民」的辯證。呂樾的論文主張韆禧作傢的自然導嚮書寫有「自我轉嚮」的趨勢。如是,這與周序樺(Shiuhhua Serena Chou)所指齣的新世紀國際間環境文學的跨國轉嚮(the transnational turn)(註4)大異其趣,值得再深入探究。詹閔旭的論文則把韆禧作傢的創作放在一個「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視野,認為這些作傢的關懷已「不再侷限於臺灣本土,跳脫後鄉土文學係譜,朝全球南方與世界邁進」,提齣另一個理解二十一世紀臺灣文學的方法。
「新興主題與美學形式」與「新主體與身分認同」的論文大緻以「臺灣」為何,重新思考臺灣的內部記憶、身分認同,與外部的連結(日本、「全球南方」)。輯二「媒介與文學環境」的四篇文章則以文學的跨媒介活動為討論對象。其中王萬睿與謝欣芩分別討論《天橋上的魔術師》電視劇改編和臺灣文學紀錄片,可歸類為「文學電影」研究論文。前者為電影改編(adaptation)研究,後者討論的文學紀錄片則多以文學挪用(appropriation)來串聯文學與其他媒介的關係。文學電影其實在臺灣齣現得相當早,瓊瑤是一個膾炙人口的例子,林芳玫早在1994年齣版的《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裡即對瓊瑤現象進行深入分析。(註5)但是,從媒介角度齣發的改編研究課題,則有待開發。張俐璿討論文學解謎遊戲,介紹臺灣文學館的「藏品轉譯」遊戲如何提供文學記憶的再生。蔡玫姿則在分析在臺馬華作傢馬尼尼為書寫的特色之餘,闡述作傢如何以木刻、繪本等方式嘗試「小眾文創」。
自古以來,文學作品改編和文學作品翻譯,即是創造文學來世的兩大重要途徑。早期的改編以平麵媒介為主,插畫、繪畫是常見的形式,晚近利用科技時代的媒介,如電影、電視、電腦遊戲、甚或AI,管道更加繁複。科技急速進展,文學跨媒介活動勢必愈趨頻繁,但是這方麵的研究仍方興未艾。本書裡「媒介與文學環境」的四篇論文開闢臺灣文學研究新課題的企圖,值得重視。不過,我也注意到這個單元並未納入有關新媒介(new media)的相關論文,這不僅意味此研究課題之「新」所帶來的挑戰,也反映瞭作傢的跨媒介活動涉及新媒體的案例還相當不足。
在此脈絡下,何敬堯的妖怪術創作的跨媒介活動特別值得注意。何敬堯在2023年7月齣版的《臺灣妖怪百寶圖》(九歌)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圖文共構妖怪書寫,內附108種臺灣妖怪獨特造型的手繪彩圖,並進一步超越文學「書」的想像,在YouTube平颱上建立「臺灣妖怪散步道」,以短片走訪妖怪傳說的景點,以 google blogspot架構「臺灣妖怪寰遊記」的資料庫(yokaiwalk.blogspot.com/),補充實體書內容之外的臺灣妖怪與怪談景點之踏查資料,並以google map標示實體書裡的妖怪景點(/www.google.com/maps/d/u/2/viewer?mid=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23.581799577459723,120.65125599999999&z=7),上有妖怪簡介、景點實景照片等等,皆為公開且讓讀者互動、免費使用的網路平颱。作傢這樣多層次文學跨媒介活動的意義,尚待研究者探討。但是,文學跨媒介活動耗時耗力,且須駕馭多種媒介特性與技術,實需團隊閤作來展開。
《臺灣文學的來世》與吳傢榮、範銘如閤編的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這兩本都同樣以二十一世紀臺灣文學為對象,且在2023年先後齣版的臺灣文學研究,我們可參照來閱讀。在這兩本書中,歷史記憶與族群、性別政治都是重點議題,顯示韆禧世代作傢的傳承和關懷。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並未對媒介這個議題多所著墨,但設計瞭“Genres, Forms, and Ideas”,收錄三篇討論美學形式的論文,其中兩篇由張誦聖與奚密分別撰述,探討王文興與夏宇的實驗美學風格,利文祺的篇章則分析伊格言的科幻小說如何以類型小說包裝嚴肅的主題,與陳國偉在《臺灣文學的來世》所討論的妖怪文學一樣,闡述韆禧作傢以類型小說包裝嚴肅主題,挑戰傳統文學位階,拓展讀者群的趨勢。兩部書最大的不同在於,《臺灣文學的來世》輯二「媒介與文學環境」對於臺灣文學跨媒介的探討,而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則有“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的設計,討論陳思宏、楊小娜、李琴峰的跨國文學齣版。跨媒介和跨國齣版均為跨界,但是「跨界」的意涵與實踐大不相同。而無論是哪種跨界,跨媒介或是跨國翻譯齣版均為創造文學來世的重要途徑。
《臺灣文學的來世》以「文學來世」為核心概念,其貢獻不僅在於各作者論文的精闢分析,更在於四位主編企圖迴應新世紀臺灣文學的挑戰所展現的擔當與格局。身為資深臺灣文學研究者,我瞭解研究其實也意在參與文學來世的創造:有人閱讀,有人傳播,作品因而被記得。我有幸應邀撰述序文,恭喜四位主編與所有作者戮力完成這部有新意、有其特殊貢獻臺灣文學來世之作,也欣喜後浪推前浪,臺灣文學研究來世可期。
註1 陳培豐,《歌唱臺灣》(臺北:衛城齣版社,2020),頁97-100。
註2 Yomi Braester, “Taiwanese Identity and the Crisis of Memory:Post-Chiang Mystery,” in Writing Taiwan, eds. David Der-wei Wang and Carlos Rojas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13-232.
註3 Ming-ju Fan, “Democracy Detoured and a Narrator Detached in the Political Fiction of Lai Xiangyin,” in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eds. Chia-rong Wu and Ming-ju Fan (Springer, 2023), pp. 15-25.
註4 Shiuhhuah Serena Chou,“Wu’s The Man with the Compound Eyes and the Worlding of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6.4 (2014):
註5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齣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