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序
城市新玄關──記憶所繫之處
高雄自1900年以來,隨著縱貫線南部段通車及港口的興築便捷了內陸貨運連結港口,加速了城市的興起及行政中心的轉移。1930年代為了疏緩哈瑪星及鹽埕等舊市區的擁擠,一個擴及未來40年的城市規劃躍然出現於在人們眼前。1936年提出的都市計畫中,高雄州廳預計新建高雄的第三代車站,也是本書的主角──高雄帝冠式車站。這座嶄新的車站於1941年落成啟用,直至2002年因為進行鐵路地下化先期工程而熄燈遷站。
很長一段時間,車站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是通勤、通學及交通轉運,更有將其圍繞於中心的旅宿業、補習班、計程車及各行各業。它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歷史建築及記憶象徵的城市地景。法國史學大師皮耶諾哈(Pierre Nora)在面對如何書寫法國史時,提出的「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透過人類或時間的轉變,讓某個建築/物質成為社群的象徵代表。或許,當我們在訴說高雄城市的轉變時,帝冠式車站便是屬於高雄獨有的「記憶所繫之處」。每位過往的旅客及市民,都能在車站大廳、出站口或各個角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透過公眾記憶交疊追溯帝冠式車站背後豐富且多元的歷史脈絡,使其了解高雄城市發展的面貌。然而,老車站曾因為建築工程關係險些拆除,是集眾人之力才得以保存,2021年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逐步完成,帝冠式車站才得以重回到眾人的視界。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屬於城市的博物館,鐵道文化記憶的傳承與記錄,亦是我們重要的任務。因此,趁帝冠式車站二次遷移的時機,我們梳理了從1900年開始至今的五代車站的故事,同時也回顧了曾經因車站聚集的人群。其中,我們特別感謝謝明勳老師,在車站的歷史影像或專業意見上都給予很大的協力,去年高史博為記錄鐵路地下化工程的進行對於近20年來的城市地景地貌的改變,便以謝老師長期的影像紀錄為基礎出版了《新驛境.鐵道記憶:高雄車站遷移及鐵路地下化紀念影像集》,這是全臺第一本忠實呈現即將消逝的鐵道地景影像紀錄,同時也將留在市民人們的記憶中,供日後人們回想高雄城市鐵道地景的憑藉。
今年,高史博2位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將高雄帝冠式車站的前世今生,以主題故事形式,搭配文物、照片及文獻資料娓娓道來,期盼這2本記錄鐵道文化的專書能成為記錄高雄鐵路地下化重要的文獻資料。最後,亦感謝文化部、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工務段及高雄車站在文獻資料及經費上給予支持。讓高史博能為即將成為高雄新門戶的帝冠式車站留下一頁美麗的篇章。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李旭騏
推薦序
城市的遠見
2018年10月,從左營到鳳山長達15公里的高雄市區鐵路,從地面上消失,改走地下隧道,沿線也增加了許多捷運化車站,及啟用新的高雄車站。時間往前倒轉77年,1941年6月,一樣的地點,在大港庄廣袤農田間,矗立著新的帝冠式建築──高雄新驛,從逍遙園茶室就可以望見。
為什麼要將高雄驛,從繁華熱鬧的高雄港,大費周章,搬到這沒什麼住宅,也沒什麼店家的小溪旁呢?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從歷史的軌跡看來,當時的決定,真是頗具魄力的遠見,它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本盤,開創了未來發展的大格局,成為我們現在大都會面貌。
1940年當時的田園風光,到了1990年,開始面臨新的都市規劃問題。例如,環繞市區的臨港線和平交道要不要廢止?高雄都會區捷運系統要不要興建?高速鐵路要不要進高雄站?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從哪裡到哪裡?東臨港線也要地下化嗎?機務段檢車段是否要遷走?
然而,隨著時間軸的推移,所有的議題又聚焦回來高雄火車站。進入2000年,高雄帝冠式車站的遷移保存,三鐵共站的可能性,南北交通軸線中博地下道的替代,乃至新高雄車站的設計風格、車站特定區及都市更新策略等,都陸續浮上檯面,成為高雄市民關心、熱烈參與討論的議題。
於是我們將具歷史意義,乘載市民記憶的老車站保存下來,新一代的車站是對所有人展現歡迎與包容的生態綠建築。一百多年來阻隔都市南北的障礙都消除了,都市重新縫合,就連鐵路騰空之後的路廊,也捨棄另建高架快速道路,而是遍植樹木,以綠園道都市之肺,成為晨昏海陸風換氣的廊帶。
這正是高雄市中心再發展的現在進行式,我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未來的高雄市民會說,那時候真有遠見啊!
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正工程司、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委員 謝明勳
見證歷史、開創新局
彷彿是上天註定的緣分,和鐵路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我在26歲那年進入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站,開始了將近40年精采的鐵道職涯。從以站務員進入高雄站服務,到將以高雄站長退休,除了是臺灣鐵路首位女性特等站長以外,期間在高雄站4進4出,經歷高雄車站帝冠式車站、臨時車站以及地下化新站三代的變遷,可說是空前絕後的歷史紀錄!
這20年來高雄人共同見證了重要的變遷,帝冠式車站的遷移保存,19年後再遷回原址成為新站的永久入口意象。連接南、北高雄的中博地下道變身為中博高架橋,服務17年後拆除。高雄臨時車站代替帝冠式舊站為旅客服務16年半後功成身退拆除,這些都是高雄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值得保存與傳承。
高雄車站承載著許多旅客和市民的期望,未來新車站全部完工後更是提供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的車站。撫今追昔,感謝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這重要的時刻編撰這本《驛遊未盡──高雄車站百年物語》,為這座與高雄市發展息息相關的車站留下紀錄,期待不久的將來,高雄車站能引領城市持續發光,再創高雄驛世紀!
臺灣鐵路管理局高雄車站站長 上官慧珠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文化是人類求生存過程中所創造發明的一切積累,歷史則是這段過程記載。每個地方所處的環境及其面對的問題皆不相同,也必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因此文史工作強調地方性,這是它與國史、世界史的差異所在。
高雄市早期在文獻會的主導下,有部分學者與民間專家投入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也累積不少成果。唯較可惜的是,這項文史工作並非有計畫的推動,以致缺乏連貫性與全面性;調查研究成果也未有系統地集結出版,以致難以保存、推廣與再深化。
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各個行政區的地理、族群、產業、信仰、風俗等差異更大,全面性的文史工作有必要盡速展開,也因此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歷史博物館策劃「高雄文史采風」叢書,希望結合更多的學者專家與文史工作者,有計畫地依主題與地區進行調查研究與書寫出版,以使高雄的文史工作更具成效。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不是地方志書的撰寫,也不等同於地方史的研究,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其一、文史采風不在書寫上層政治的「大歷史」,而在關注下層社會的「小歷史」,無論是一個小村落、小地景、小行業、小人物的故事,或是常民生活的風俗習慣、信仰儀式、休閒娛樂等小傳統文化,只要具有傳統性、地方性與文化性,能夠感動人心,都是書寫的範圍。
其二、文史采風不是少數學者的工作,只要對地方文史充滿熱情與使命感,願意用心學習與實際調查,都可以投身其中。尤其文史工作具有地方性,在地人士最瞭解其風土民情與逸聞掌故,也最適合從事當地的文史采風,這是外來學者所難以取代的。
其三、文史采風不等同於學術研究,書寫方式也與一般論文不同,它不需要引經據典,追求「字字有來歷」;而是著重到田野現場進行實際的觀察、採訪與體驗,再將所見所聞詳實而完整的記錄下來。
如今,這套叢書再添陸寶原《驛遊未盡──高雄車站百年物語》專書出版,為高雄的文史工作開啟另一新頁。期待後續有更多有志者加入我們的行列,讓這項文史工作能穩健而長遠的走下去。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總編輯 謝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