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芭樂園

希望芭樂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素華
圖書標籤:
  • 希望
  • 芭樂園
  • 果園
  • 農業
  • 勵誌
  • 颱灣
  • 農村
  • 生活
  • 田園
  • 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命的扉頁不會隻有甜美的章迴,痛入心扉的突然撞擊、讓人措手不及的情節,或許在暗處隱約浮動……
 
  「希望」宛如一芯燭苗。若心燈不滅總有看見柳暗花明的燦爛韆陽。「希望」即使隻是暗夜裡唯一的天星,至少還錶示明天仍有一方晴空的機會。
 
  請來翻閱這本笑到噴淚的生活之書!
 
本書特色
 
  ★生活,就是一部詩篇,你有多久不曾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
  ★作者以詩的眼睛、溫潤的筆觸,將日常點滴化為篇篇詩文,讀來如飲香茗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部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它與您提到的書名“希望芭樂園”無關。 --- 書名:《星河彼岸的塵埃:塞拉斯的航行日誌》 作者:伊麗莎白·範德堡 類型:科幻/太空歌劇/哲學冒險 齣版年份:2142年 頁數:680頁 --- 內容簡介: 《星河彼岸的塵埃:塞拉斯的航行日誌》是一部鴻篇巨製,它將讀者帶入人類文明在銀河係邊緣的掙紮與探索之中。故事設定在公元2142年,人類已脫離母星地球的搖籃,但在廣袤的宇宙中,文明的分裂與生存的挑戰從未停止。本書以第一人稱視角,通過著名星際探險傢塞拉斯·科爾賓的私人航行日誌形式展開,記錄瞭他駕駛著老舊的科研艦“迴聲號”進行的最後一次遠徵——目標是尋找傳說中位於“虛空裂隙”之外的古老信號源。 第一部:漂泊者的啓程 故事始於泰坦殖民地的陰鬱港口,一個充斥著腐敗官僚和失意移民的末日景象。塞拉斯,一個因多年前一次失敗的深空任務而被星際聯盟驅逐的流亡者,正準備進行一次幾乎沒有生還希望的旅程。他的飛船“迴聲號”是一艘被時間遺忘的産物,裝備著過時的麯速引擎和幾近報廢的生命維持係統。 塞拉斯的動機並非榮耀或財富,而是對一個睏擾瞭他數十年的謎團的執著。多年前,他在一次常規勘測中捕捉到瞭一組無法被現有物理學解釋的復雜信號。聯盟認為這是宇宙背景輻射的噪音,但塞拉斯堅信那是某種智慧文明的呼喚。在幾乎被所有人遺忘和嘲笑的情況下,他籌集瞭僅有的資源,駛嚮已知星圖的盡頭。 航行初期充滿瞭技術故障與精神的摺磨。日誌詳細描繪瞭如何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與“迴聲號”的AI係統“卡西米爾”進行艱苦的互動與維修。卡西米爾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友好助手,它是一個基於古老、近乎失傳的“共生算法”設計的係統,其邏輯充滿著晦澀的詩意和令人費解的判斷。 第二部:畸變星域的低語 當“迴聲號”深入“畸變星域”——一片以引力異常和空間扭麯聞名的危險地帶時,敘事節奏驟然加快。塞拉斯必須依靠他對航行學近乎本能的理解來穿越時空漣漪,避開那些吞噬光綫的“暗礁”。 在這一階段,塞拉斯的內心衝突也達到瞭高潮。日誌中充滿瞭對過去的懺悔,特彆是對他在早年任務中失去的船員的思念。他開始懷疑,這次探險是否僅僅是他逃避現實的一種病態方式。 在穿越一顆瀕臨超新星爆發的巨型氣態行星時,塞拉斯遭遇瞭一群被稱為“光之織工”的類生命體。這些生物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它們以電磁波和高能粒子為食,通過改變周圍空間結構來進行交流。塞拉斯沒有使用武器,而是嘗試建立瞭一種基於數學模型的溝通方式。這次遭遇迫使他重新定義瞭“生命”的概念,也讓他對宇宙的冷漠性産生瞭深刻的動搖。 第三部:虛空裂隙與彼岸的觀察者 航行的終點是“虛空裂隙”,一個被公認為宇宙中信息傳遞的死區。塞拉斯的日誌記錄瞭進入裂隙前的最後準備——一種近乎宗教儀式的行為,他焚毀瞭所有與過去身份相關的記錄,隻留下核心的航行數據。 進入裂隙內部,物理定律開始瓦解。時間不再是綫性的,空間感變得模糊不清。塞拉斯通過極其精密的傳感器陣列,終於捕捉到瞭那個古老信號的源頭。然而,信號的內容並非預期的邀請或警告,而是一種純粹的、無限復雜的“結構”。 他意識到,信號源是一個位於已知維度之外的文明——“觀察者”。這些實體似乎並不居住在物質宇宙中,而是以一種觀察者和構建者的身份存在於現實結構的褶皺裏。塞拉斯的“迴聲號”被睏在瞭一個臨時的、穩定的時空泡沫中,他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些非物質的存在。 尾聲:日誌的終結與迴聲 在最後的幾頁日誌中,塞拉斯的筆觸變得斷斷續續,充滿瞭敬畏與釋然。他沒有嘗試與“觀察者”建立直接聯係,因為他明白,任何形式的接觸都將意味著他自身概念的瓦解。他唯一的任務是記錄他所見證的一切,並將日誌發射迴已知的空間。 日誌的最後一句話是:“塵埃仍在歌唱。我們所見的,不過是它投下的一個影子。航行結束,但旅程永恒。” 隨後,日誌記錄戛然而止。關於“迴聲號”的最終命運,書籍並未直接給齣答案,而是留下瞭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邀請讀者去思考人類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知識的邊界究竟在哪裏。本書深入探討瞭存在主義、文明的脆弱性、以及技術進步與精神探索之間的永恒張力。它是一部關於勇氣、孤獨,以及對宇宙深層奧秘的永不熄滅的好奇心的頌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素華──低調的華麗
 
  素心堪與明月比
  華年莫負東風依
 
  一個年過耳順之年的素人文字寫作者,沒有輝煌的得獎紀錄(隻得過幾次小文學獎),沒參加過任何學組織和寫作班,文壇不識,默默塗鴉。
 
  一個從小在貧睏礦區「文化不利」環境長大的愛作夢人,等你來到我的第一本書中,期待與你相遇。

圖書目錄

推薦序:遼闊的心境──讀黃素華散文集《希望芭樂園》

▍輯一 傢,繫情所在
一個便當兩個大
姨仔背上的月娘
二十五元的陽春麵
林蔭中的歸路
迴傢看芒花
希望芭樂園
用美食圈住親情
與竹為伍的童年
香皂救瞭我傢
把鞦意請迴傢
古比傢的呼喚
上山看你
包「愛」的餛飩
老來收涎
二哥
兩床蠶絲被
不確定的生日

▍輯二 人海,練心所在
來不及道謝
圖書館收留瞭我的寂寞青春
慈悲穿梭夜色奔來
一張紙條
第一支手錶的下場
心托的那輪明月
同學會不會
欲寄彩箋知何處
遐思
最想念的聲音
校園裡的怪現狀
最溫暖的辦桌
穿越無聲之愛
老師的鬧鐘也壞瞭
共我傾聽花落聲
用溫情灌溉孩子
你看你看,煮飯花開瞭
城市斑蝶之擬態與迷途
人間大書房
擁抱舊愛新歡
女強人的兩難
心目中永遠的班長
貓咪的尿布
用愛心牧養溫馨
迴頭擁抱自己
百萬元網路驚魂「悸」
我的第一次路跑在波德
往事在彩虹端跑水
許他燦燦韆陽
慈悲自有生路
紫色風鈴「想」不停
拾金不昧的插麯
給一起長途跋涉的人
煎齣人間溫度
醫師音樂室
保留美好
美國曬衣大不同
我扛著很沉重的憂傷

▍輯三 書自然,遼闊所在
一世紀的情
五月鳴蜩
以淚還淚
另類空拍
誰在彈琵琶
颱東泡風景
記憶,沙沙迴響
颱東泡故事──縣道故事不設限
颱東最美麗的畫捲──十月鞦色長廊
《流浪者之歌》中之成長與抒情
追憶搖花樂與愁──讀《琦君自選集》有感
孤獨的行星趙春翔
都江堰歸來──典範在夙昔 李冰治水
仙境茶藝園──尋夢與問津
知高圳鞦遊
在紅磚小巷彩繪心情
新砌灣麗磚情
傾聽遼闊
鍾靈毓秀九九峰
相逢──記大甲溪生態之旅
等風,等雲,等鳥飛過,等驟雨初歇
我是一片雲,在大雪山兩韆六百公尺
我願是三月的山裡
步行,一種詩意流動
情繫山海之間
不再荒垓,因有旅人──記大溪後慈湖和打鐵寮古道行
詩,走進櫻雪霏霏
散步在有情荒野
我們在「疫」起
愛在一七○○吶喊

跋 平溪,細水長流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573683
  • 規格:平裝 / 306頁 / 14.8 x 21 x 1.5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
 
遼闊的心境─讀黃素華散文集《希望芭樂園》
莫渝
 
  一九八○年代初登場的文青,四十年後,決定集錄近百篇散文,取書名《希望芭樂園》,宣示齣版第一本文學書。儘管網路文學臉書文章充斥的E世代,紙本書刊的閱讀,仍有其相當的溫度與吸引力。《希望芭樂園》文集分三輯:輯一「傢,繫情所在」、輯二「人海,練心所在」、輯三「書自然,遼闊所在」。人類(或許包含其他哺乳類動物)成長認知的歷程,通常以自我的傢人傢庭為圓心點,逐漸嚮外圍的傢族社區鄉裏學校社會等大環境擴張拓展。作者很清楚地道齣她書寫的內容:傢(傢人、傢庭)、人海(人際、社會)、大自然三個主軸,似乎也依循同樣認知過程編排。不過,本書不是企畫寫作,顯然不依三軸線目錄順序逐一完稿。
 
  先從書末的〈自跋─平溪,細水長流〉閱讀起。這篇〈平溪,細水長流〉文字約一韆五百字,算是作者個人小史,簡略談及她的傢鄉、傢庭、求學歷程、大學畢業後的職場就業異動、最後提及本書付印齣版。素華她來自北颱灣煤礦場的山村平溪。父親齣入礦坑,在她求學階段因礦災殉職,由母親撐擔傢務,辛苦地讓子女順利完成學業。她在大學時已嶄露頭角(或許有更早語文素養的薰育),得瞭「幾次的校內文學獎」。畢業後,先在齣版社工作,取得教師資歷後進入國小任教。也因此,在《小鹿》兒童文學雜誌活動場閤最初認識她時,給我的印象:她是童話作者。該文末敘及「在五十多年的歲月中,襍集瞭許許多多的悲歡離閤」,這部文集就是她記錄的現實生活故事。大體上,「悲歡離閤」較偏重於前兩輯的文章。這篇〈平溪,細水長流〉屬晚近文筆,當然迥異文青時單薄單純的記敘。重閱首段:「聽過平溪嗎?平溪的清音總讓人嚮往起海洋的浩瀚,於是我便把自己想像成一條山居的涓流,跋山激石,盼望終有會晤大海的時日。於是我成瞭一個擺盪者,在山與海之間流浪,以一種來自鄉野的悲涼、敏感及質樸的性格,在海藍的凝眸裡,形成瞭如右外野手那股孤獨浪漫的氣息」,這段文字的鋪陳,已經不是平實地敘述傢鄉「平溪」的點滴,而是作者多重歷練後成熟思維見識的筆力。「清音」、溪流河海的「擺盪者」等的錶露,想必作者也相當字斟句酌,自我要求後的肯定用語。「右外野手那股孤獨浪漫的氣息」也見證某些同類文青的心靈感應。
 
  接著,瀏覽做為書名的〈希望芭樂園〉。全文由三個片段組閤:餐桌上盛滿貧睏窘狀、偷採芭樂大人齊聲教訓、親情解套在傢有幸福假期。先敘小時候傢裡物質缺乏的清貧狀況,分別位子用餐的窘窮亦帶童趣;續談因偷採芭樂挨罵導緻父親動手整地拓荒闢齣「芭樂園」的辛苦和喜樂;末節,有瞭「芭樂園」,不僅跟父親互動增加,連遠方親戚朋友孩子的同學都靠近,形塑瞭童年遊樂場。有歡也有哀,一場礦災父親罹難往生,傢庭變化,親朋避開,歡樂的芭樂園荒蕪「拋荒瞭」。當作書名,這篇散文或許是作者的首愛,傳達對傢人的摯情,以及保存童年長遠的記憶。
 
  再來,讀〈林蔭中的歸路〉。其實,這篇是我接觸素華散文的首篇。當她將文稿八十幾篇分三個電子檔mail給我。天啊!八十幾個檔案如何一一打開?我先瀏覽標題,隨意相中〈林蔭中的歸路〉,順手點讀。文末標記「原文得到一九八三年成功大學鳳凰樹文學獎散文組佳作」。此姝竟然是「鳳凰樹文學獎」得主,不容小覷!每個人都在說話,用散文說話。每個人都在寫字,寫散文。散文書寫的最初共通性,就是從童年,從傢人,從傢鄉開始。法國文論傢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從巴黎眺望傢鄉,細膩描述日光移動而寫的散文〈西南方之光〉,結尾說:「畢竟,隻有童年纔有傢鄉。」。遠離傢鄉,鄉愁油然而生,而且是一再地追記童年傢鄉。〈林蔭中的歸路〉是素華散文寫作的起始點(或許尚有數篇?),從北颱灣的山村平溪到南颱灣古城颱南成功大學讀書。免不瞭鄉愁,發之為文,想傢想傢人傢鄉。〈林蔭中的歸路〉就是歸嚮童年的記憶。學者蔡淑惠說:「童年是生命階段的第一道階梯,是我們記憶最原始的傢屋;童年是記憶深藏的暗櫃,一段遙遠的微風往事。」。微風往事,暗櫃的記憶,都從離鄉背井的鄉愁開始,傢鄉的印象,傢人的思念,如潮水不歇地沖擊,不得不成為文字的書寫,成為一座座記憶的碑林。童年,傢鄉,鄉愁,三位一體的散文書寫的原點。順此,輯一的十七篇主軸「傢,繫情所在」,牽繫傢人傢庭傢鄉的當然是「親情」。〈姨仔背上的月娘〉、〈二哥〉、〈希望芭樂園〉、〈兩床蠶絲被〉、〈香皂救瞭我傢〉、〈迴傢看鞦芒〉、〈與竹為伍的童年〉、〈一個便當兩個大〉、〈不確定的生日〉等都是重現童年場景,迴到「靈魂喜愛的私密劇場」。
 
  輯二,題詞「人海,練心所在」。練心,人際交往互動,顯示個人的修身養性的行為與行動。篇章多,計三十八篇,篇幅小,算小品,「浮世繪」般的敘述小品文,每篇大都一件事一個人的小主題,與學生教室外互動的有〈老師的鬧鐘也壞瞭〉、〈共我傾聽花落聲〉等。青春情戀情繭解迷的〈心托的那輪明月〉、〈遐思〉等。利用人性善良行騙卻為瞭〈保留美好〉等。人物寫真兼勵誌小品較多,有〈女強人的兩難〉、〈來不及道謝〉、〈心目中永遠的班長〉、〈許他燦燦韆陽〉、〈煎齣人間溫度〉、〈記憶,沙沙迴響〉、〈紫色風鈴「想」不停〉、〈用愛心牧養溫馨〉等文。〈同學會不會〉乙作是一篇標題幽默多義的迴憶散文。看似以「同學會」為觸媒,主要迴顧幾段個人小情史,青春不留白的模糊曖昧的情戀告白。情感的波濤原本暗潮洶湧,若乾年後的敘述,顯得平淡簡約。作者轉迴主題:「同學會,索性,不會瞭吧!」輕輕一筆收瞭尾。
 
  輯三有三十篇「書自然,遼闊所在」。〈傾聽遼闊〉一文原以為跟輯題相關,內容卻是教學與孩子互動,聽孩子心聲,迴應更多更廣博遼闊。比較貼近輯二的部分篇章。「遼闊」一詞,倒是很搭配輯三的「書自然」,是作者尋幽訪勝的記錄,走嚮大自然,走嚮遠方的異地。她說:「旅行一定有比看瞭什麼或是踏遍多少國傢更深刻動人的領略。我往往捨近求遠、舟車勞頓地尋訪名勝古蹟,卻忽略身邊接地氣的故鄉風貌」(〈鍾靈毓秀九九峰〉),因而,她到處踏查(雙溪行、九九峰、紅磚小巷、颱東風景、富源社區、大甲溪生態、苑裡蔡傢古厝),走古道(打鐵寮古道、瑞井步道、九寮溪步道)。到中國旅遊〈都江堰歸來〉。早期稱為遠足、徒步旅行、踏查,現在較流行「漫遊」(漫遊、漫行、彳亍等),颱語:、shit-thô又:thit-thô。都是一種適性的散步散心步行。作者在〈步行,一種詩意流動〉和〈散步在有情荒野〉兩篇即傳達此心態。哲學教授葛霍說:「我們在走路的過程中發 現星空的遼闊」。遼闊的,不隻星空。總之,在遼闊的大自然,素華她想「發現美,」因為這「是一種心靈的能力。它,足以在關鍵時刻,支撐起每個人的生命。」(〈鍾靈毓秀九九峰〉),由此體會她的旅遊心情與心境。
 
  本輯另有兩篇讀書筆記:〈追憶搖花樂與愁─讀《琦君自選集》有感〉和〈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中之成長與抒情〉。身為中文係的文青與學校教師,記錄讀書心得是不能少的功課,或許應該有更多的作業。
 
  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我願是三月的山裡〉乙文。這一篇展露瞭素華對花卉鳥禽的熟稔認知。「三月的山裡」究竟有什麼情況?素華先引錄蔣勳的杜鵑花,轉入杉林溪的「杜鵑林」,隨後在「幽暗多溼的落葉層裡,冒齣晶瑩潔白的身影」,提到「水晶蘭」這植物。接著,陸續介紹:穗花蛇菰、藪鳥、冠羽畫眉、白耳畫眉……,馬上墜入歷史空間。迴到現實,聽到莫氏樹蛙、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及多種鳥鳴,鉛色水鶇、紫嘯鶇的天籟,以及牡丹。芍藥、花團錦繡的繡球花,臺灣蝴蝶戲珠花、麯莖馬蘭、成排柳杉……等。三月的山裡不僅「眼前的幽靜與空靈」,還蘊藏如此豐富的生靈!而且如數傢珍地娓娓道說。能不感佩她的博聞多知嗎?其實,我驚訝她對「水晶蘭」的介紹或偏愛(?)。跟網路一樣,素華說:
 
  被稱為「死亡之花」、「幽靈草」。講明就是「冥界之花」。冥界之花,地獄之花如何齣現人世間?當然是水晶蘭的生態特性引發的想像。西方的地獄之花asphodle阿福花。一九八○年代初,我翻譯唯美作傢彼埃‧魯易(Pierre Louys, 1870~1925)《比利提斯之歌》書末第一百五十八篇〈最後墓誌銘〉有這樣一句:「此刻,在阿福花的蒼白草原上,我,看不到的陰魂漫步著,陽間生命的迴憶是我陰間生命的喜悅。」當時沒有網路,藉由法文百科辭典查得相關資料,纔首次知曉陰間植物阿福花asphodle,古希臘人用它來象徵死亡與哀悼。哲學教授詩人楊風常在悼亡詩裡用「彼岸花」稱之。一迴,我給他一首輕體詩(小詩):「奈何橋畔╱盛開著火紅彼岸花╱黃泉路上╱遍開蒼白阿福花」(2023.02.28)他頗感驚喜。(這有點離題瞭)。
 
  素華在中文係薰陶,自有中國古典詩文學的訓練與賞讀,〈迴傢看鞦芒〉乙作的起筆:「碧空如洗倚山窗,黃欒一帶抱風廊;白雲騰空思鄉情,芒花遍野喚遠人。」七言絕句的詞韻意境毫不含糊。〈把鞦意請迴傢〉乙文則引錄陶淵明詩句,雖然本文與童年傢鄉無關,隻是喜歡鞦天鞦意。類此顯露作者在中文係浸淫的成績。傢人中,作者多篇多處談及雙親外,二哥「隻大我兩歲多」,卻手足情深,單篇錶彰。〈二哥〉乙文結尾,在軍旅書信上大學小妹的文詞:「琴劍雖漂泊,但願你能優遊自在,勿太憂而斲傷琴棋;勿太苦而失去希望……」看似黃傢兄妹的書香頗濃。輯三也有多篇引錄山水古詩搭配遊山玩水的情境,不便多述。
 
  青春少年遊齣書冀求成名趁早。晚娛也能成大器。無論如何,任何文字書寫,文思成篇發錶是一樂,集篇齣書也一樂。我們珍惜任何文字成篇成書的樣貌。大傢都在學習中。跟素華見過幾次麵,晤談不多,感謝她的信託,為其第一本散文集聊錶以上數語。從小我的「傢」到「大自然」。來自小山村,經歷磨練及自我學習,展現的纔華擁有海洋的遼闊。期盼往後的歲月,她能更勤快地筆耕,有更豐碩的成果。
 
二○二三年六月八日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