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圖解馬達技術入門:從馬達的種類、運轉原理到應用方式,一本完整掌握!

超圖解馬達技術入門:從馬達的種類、運轉原理到應用方式,一本完整掌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森本雅之
圖書標籤:
  • 馬達
  • 電機
  • 入門
  • DIY
  • 電子工程
  • 機械工程
  • 超圖解
  • 技術
  • 應用
  • 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詳盡解說×豐富圖解×最新技術
跟著工學博士輕鬆讀懂基礎知識、定律和應用,
從生活醫療、交通娛樂到產業發展,掌握馬達的全貌!
 
  試著想像一下你一天的生活。
  早晨,智慧型手機會發齣聲音與震動,
  手機的震動功能就是靠內部的超小型馬達實現。
  起床後要洗臉。在馬達驅動泵浦後,泵浦纔能將自來水往上抽至傢中。
  洗完臉後,從冰箱中拿齣冰牛奶與穀片當作早餐,
  冰箱內的冷氣需要靠馬達驅動。
  齣門上班。車站內的電扶梯需要靠馬達驅動,電車也需要靠馬達驅動。
 
  抵達公司後啟動電腦。按下電源後,電腦會發齣呼──的聲音,
  這是馬達驅動風扇鏇轉以冷卻電腦的聲音。
  迴傢時搭乘計程車。不管是電動車還是引擎車,都會搭載數十顆馬達。
  迴傢後打開電視,看到無人機的空拍影像。無人機沒有馬達的話就飛不起來。
 
  不管是智慧型手機、各種電動車,甚至是廣泛應用於
  工程、科學和醫學領域的微機電係統,
  「馬達」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驅動裝置。
  被喻為「工業心臟」的馬達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各式各樣的馬達又有什麼不同的功能與用途?
 
  DC馬達、無刷馬達與AC馬達有何不同?
  次世代的主流是磁阻馬達?
  如何判斷馬達的性能?
  本書結閤瞭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和完整豐富的插圖,
  讓不懂理科的零基礎讀者也能輕鬆閱讀,
  並理解馬達的運作原理、種類與使用方式。
  
  曾有一份研究調查結果顯示,
  「颱灣整體工業用電約有70%的電力都用於馬達」。
  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電力都用來讓某個東西運動。
  這錶示,如果我們能改善馬達的效率,減少電力的使用,
  就能減少發電量,改善CO2排放等環境問題。
  馬達不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機械,
  也是幫助我們打造齣美好社會的利器,
  不妨現在就翻開本書,一起認識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馬達」吧!
 
本書特色
 
  ★工學博士親自講解,內容深入淺齣,一本完整掌握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馬達」!
  ★從7大麵嚮解說65個與馬達相關的知識,超好懂的馬達技術入門書!
  ★沒有艱澀的專業術語與計算公式,完整圖解說明,輕鬆易讀,零概念也不用擔心!
精密驅動的奧秘:現代機械係統的核心技術解析 聚焦核心驅動單元,深入探索電機、傳動與控製的集成化設計 本書並非專注於入門級的馬達基礎概念,而是將視角投嚮那些驅動著現代工業、交通運輸以及智能設備的核心——高性能電機的設計、高級驅動控製策略以及係統集成應用。本書旨在為具有一定工程基礎,並希望在電機驅動技術領域實現深度鑽研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和高級學生提供一份詳盡的技術參考與前沿洞察。 第一部分:現代電機係統的拓撲結構與材料科學前沿 本章首先超越傳統直流/交流電機的基礎分類,重點剖析永磁同步電機(PMSM)、開關磁阻電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SRM)以及特種軸嚮磁通電機(Axial Flux Motors)的結構優化與性能瓶頸。 永磁同步電機(PMSM)的高級設計與優化: 深入探討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IPMSM)的磁場耦閤分析,特彆是凸極效應( saliency effect)的精確建模與利用。討論如何通過定子繞組的非正弦波形設計(如集中繞組與分布式繞組的混閤應用)來抑製高次諧波電動勢,從而實現更平穩的轉矩輸齣和降低噪音。重點分析瞭稀土永磁材料(如NdFeB)的溫度特性對電機壽命和功率密度的影響,以及非稀土替代方案(如鐵氧體與粘結磁體)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可行性評估。 開關磁阻電機(SRM)的解耦控製挑戰: SRM以其結構堅固和寬溫工作能力著稱,但其固有的強非綫性和磁耦閤問題是其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本節將詳細解析如何利用基於查找錶(Look-up Table, LUT)的控製方法和先進的非綫性控製算法(如滑模控製)來補償開關角和電流脈衝帶來的轉矩脈動。內容將涵蓋電機繞組的優化布局,以最小化磁阻的耦閤係數對控製性能的負麵影響。 新型電機拓撲結構分析: 介紹雙定子單轉子(DSRM)和徑嚮磁通電機與軸嚮磁通電機(AFM)的結構對比。重點分析軸嚮磁通電機在高功率密度和扁平化設計方麵的優勢,以及在製造中對氣隙均勻性和轉子平衡性所提齣的嚴苛要求。 第二部分:高性能驅動器的功率電子與熱管理 高效的電機性能離不開精準且可靠的電力電子驅動係統。本部分聚焦於驅動器層麵的技術突破。 寬禁帶半導體器件(WBG)的應用: 詳細對比SiC MOSFET與GaN HEMT在電機驅動逆變器中的性能錶現。分析其在提高開關頻率、降低開關損耗和耐壓能力方麵的優勢,並探討高頻操作對電機繞組趨膚效應和磁飽和的影響。內容包括驅動器短路保護策略在超高速開關條件下的優化設計。 高級脈寬調製(PWM)技術: 超越傳統的正弦PWM,深入探討空間矢量調製(Space Vector Modulation, SVM)在三相逆變器中的精確實現。分析零矢量注入策略在提高直流母綫電壓利用率和降低電流諧波方麵的權衡。對於高性能伺服係統,將引入非對稱PWM和隨機PWM在抑製特定頻率諧波和電磁兼容性(EMC)方麵的應用。 集成化熱管理與封裝技術: 探討功率模塊(如IGBT/SiC模塊)與電機集成的挑戰。分析直接液體冷卻(Direct Liquid Cooling, DLC)和熱沉優化設計如何確保驅動器在電機近場高溫環境下的長期可靠性。涉及熱-電-磁(TEM)耦閤仿真在預估器件壽命(L10壽命預測)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電機控製理論與軟件實現 控製理論是實現電機精密運動的核心。本章側重於矢量控製(Field-Oriented Control, FOC)的深度解析及其擴展。 矢量控製的參數辨識與魯棒性: 詳細闡述自適應參數辨識技術,特彆是如何利用基於模型參考的自適應係統(MRAS)或擴展卡爾曼濾波器(EKF)來實時追蹤電機的電阻、電感參數,以應對溫度變化和負載變化帶來的漂移。 無傳感器控製技術: 深入探討高頻注入法在低速和零速條件下的應用,包括對注入信號的濾波和解調技術。對於中高速範圍,分析基於觀測器的磁鏈觀測器(如Sliding Mode Observers, SMO)的設計,重點討論如何設計有效的界限函數來抑製高頻噪聲對轉子位置估計的乾擾。 高精度轉矩控製與動態響應優化: 介紹前饋控製(Feedforward Control)在高速跟隨性能上的作用。分析如何通過內環電流控製器(PI/PID)的增益調度(Gain Scheduling),使係統在寬泛的速度範圍內保持一緻的動態性能和抗擾度。內容包括用於提升伺服響應的預測控製(Predictive Control)的基本原理和離散化實現。 第四部分:係統集成、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 本章將技術焦點從單個組件轉移到整個驅動係統。 總綫通信與分布式控製架構: 探討工業以太網(如EtherCAT)和CAN FD協議在實時同步電機控製網絡中的應用。分析時間敏感網絡(TSN)在保證多軸係統運動同步性方麵的關鍵作用。 基於模型(Model-Based)的故障診斷: 介紹如何利用電機和驅動器的數學模型,通過殘差分析(Residual Analysis)來識彆早期故障。例如,通過分析相電流的頻譜畸變來檢測繞組短路、軸承磨損或永磁體退磁的特徵信號。 數字孿生在電機係統中的應用: 討論如何構建高保真度的電機-驅動器數字孿生模型,用於在物理係統投入運行前進行控製算法的驗證、極端工況的仿真,以及作為預測性維護的基準模型。 本書適閤於希望掌握驅動係統從物理層到控製層全棧技術的專業人士,它提供的是一套解決現代高性能電機驅動係統復雜問題的工具箱和深入的理論基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森本雅之
 
  MoriMotoR Lab.代錶。工學博士。電氣學會會員。
  日本東海大學前教授(2005年~2018年)。
  曾於三菱重工業負責馬達與電力電子學的研發工作(1977年~2005年)。
 
  著作包括《馬達設計入門(入門 モータ設計)》、《開始學習電力電子學(はじめてのパワ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馬達控製入門(入門 モータ製禦)》(皆由森北齣版),中文譯作則有《世界第一簡單馬達》(世茂齣版)、《電力電子學圖鑑》(東販齣版)。

圖書目錄

Chapter 1 馬達是什麼?
1 馬達是「能轉動其他東西的機械」2
2 沒有馬達就無法正常生活!4
3 磁鐵之力=磁力6
4 電流周圍會產生磁場8
5 由電力與磁力構成的電磁力10
6 為什麼馬達會鏇轉?12
7 馬達轉動時會發電14
8 鏇轉的力量,轉矩是什麼?16
9 瞭解馬達的輸齣與單位18
10 馬達轉動的對象叫做負載20
專欄1 風扇與馬達23
11 瞭解馬達的種類24
專欄2 磁化是什麼?26
 
Chapter 2 馬達的基礎!DC馬達
12 馬達的結構與3種馬達
專欄3 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極小DC馬達
13 為什麼DC馬達會鏇轉?
專欄4  DC與馬達與角速度
14 電刷與整流子的運作
15 DC馬達的鏇轉速度與電壓的關係
專欄5 馬達的控製與傢電①冷氣
16 我們可以用各種麯線錶示DC馬達的性能
17 使用永久磁鐵的馬達與使用電磁鐵的馬達
專欄6 馬達的控製與傢電②冰箱
18 控製DC馬達比較簡單嗎?
19 電樞反作用是什麼?
20 截波器控製是什麼?
21 DC馬達的缺點在電刷上嗎?
 
Chapter 3 剋服缺點!無刷馬達
22 運用電子學知識改變電刷
23 為什麼無刷馬達會鏇轉?
24 無刷馬達的鏇轉速度有上限嗎?
25 無刷馬達的電流切換
專欄7 愛迪生發電機
26 無刷馬達的優點
27 轉子使用的永久磁鐵會大幅影響馬達的性能
28 鐵芯並不是單純的線圈軸
專欄8 使用電晶體作為開關
專欄9 無人機與無刷馬達
 
Chapter 4 目前的主流!AC馬達
29 直流、交流、三相交流分別是什麼?
專欄10 吸塵器的超高速鏇轉
30 磁場的鏇轉
31 AC馬達為什麼會鏇轉?
專欄11基礎建設與AC馬達
32 AC馬達的轉速與交流電的頻率
專欄12 停電時也不能使用自來水
33 AC馬達的詳細分類
專欄13 馬達分類複習
34 單相也能鏇轉的AC馬達原理
專欄14 電流戰爭
專欄15 電燈用或動力用
 
Chapter 5 進化後的AC馬達
35 磁鐵、電力電子、電腦的進化
36 永磁同步馬達的齣現
專欄16 電動車的種類與馬達
37 SPM與IPM的永久磁鐵位置不同
專欄17 油電混閤車
38 IPM馬達所產生的磁阻轉矩
39 以逆變器控製感應馬達
專欄18 引擎車的馬達
40 逆變器如何控製馬達?
專欄19 電車的馬達與再生
41 以嚮量控製進行更精密的控製
專欄20 電力電子學
 
Chapter 6 更多馬達!各式各樣的馬達
42 步進馬達以脈衝驅動
專欄21 脈衝是什麼?
43 各式各樣的步進馬達
專欄22 為什麼電梯不會搖晃?
44 次世代的主流是磁阻馬達?
45 大轉矩的SR馬達
專欄23 電扶梯的速度控製
46 通用馬達為交流直流通用
專欄24 活躍於大廈與公寓的馬達
47 隻靠線性馬達是浮不起來的
48 直接轉動負載的直驅馬達
49 由迴饋控製的伺服馬達
50 小而便利的主軸馬達
51 低速卻有大轉矩!齒輪馬達
52 醫療機器中常使用的超音波馬達
53 活躍於微機電的靜電馬達
54 過去曾廣泛使用的各種馬達
專欄25 位置、速度、加速度
 
Chapter 7 有助於挑選馬達的知識
55 試著將馬達直接接上電源
56 如何判斷馬達的性能?
57 轉矩與電流成正比,轉速與電壓成正比
58 馬達要如何節能?
59 用截波器改變直流電的電流與電壓
60 用逆變器控製馬達的轉速
61 為什麼可以用逆變器產生交流電?
專欄26 工廠中到處都是馬達
62 瞭解逆變器裝置的運作機製
63 瞭解迴饋控製的運作機製
64 製動器上的馬達
65 啟動馬達的技術
專欄27 馬達的測定
 
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791763
  • 叢書係列:樂讀科普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7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各位,你覺得「馬達」是什麼樣的東西呢? 
 
  聽到這個問題,一般人應該都會迴答「馬達是一種會轉動的機械」吧。沒錯。但更精確地說,馬達是一種「能轉動其他東西的機械」。換句話說,馬達是為瞭轉動其他東西的機械,或者說是驅動某個東西的機械。
 
  驅動摩托車、快艇的是引擎。汽車、船也是靠引擎驅動。引擎是「驅動某些東西」的機械,而事實上這就是馬達的原意。嚴格來說,馬達指的是原動機或是動力裝置。原動機是將燃料等各式各樣的「能量」轉換成機械性「運動」的裝置。其中,以電力驅動的原動機,一般稱作馬達。馬達的英文為electric motor,即電動馬達。本書所說明的馬達,皆為電動馬達。
 
  在50年前左右,傢中的馬達數量就代錶瞭生活的富裕程度。代錶性產品包括電動洗衣機、電冰箱等。現在我們會直接稱其為洗衣機與冰箱,但當時會特別加上「電」這個前綴。因為當時的傢庭很少會用到馬達,大部分的電力都用於照明。當時若提到電,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照明用電,很少人會想到要把電用在照明以外的機械上。
 
  不過到瞭今日,傢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幾乎都有用到馬達。冷氣、吸塵器等傢電內部都有個大瓦數的馬達。而即使是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等乍看之下沒有在「動」的機械,其實也有用到馬達。究竟一個傢庭中有多少個馬達呢?我們已經很難算齣正確數字瞭。
 
  數年前曾有一份研究調查「日本發電所產生的電力,最後都用在什麼地方」,結果發現,日本一年的總發電量中,約有60%的電力最終都用於馬達。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電力都用來讓某個東西運動。這錶示,如果我們能改善馬達的效率,減少電力的使用,就能減少發電量,改善CO2排放等環境問題。馬達不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機械,也是幫助我們打造齣美好社會的利器。
 
  本書會介紹馬達的原理、種類、使用方式。希望各位在深入瞭解馬達是什麼之後,能聰明有效地運用馬達,使社會上所有人過得更為便利。
 
2022年9月
森本雅之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我而言,學習技術書籍最大的障礙往往是“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非常務實地探討瞭電機在不同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場景和選型考量。例如,它對比瞭在電動工具、工業機器人和電動汽車中,為什麼會優先選擇不同的驅動技術,背後的能效比、功率密度和成本權衡邏輯講解得非常透徹。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工程師實戰小貼士”,比如在進行電機安裝時,如何保證同軸度以減少振動,或者如何正確地進行負載慣量匹配。這些看似次要但實則決定項目成敗的經驗之談,是教科書裏很難找到的。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帶著你從零開始,一步步構建起對現代電機係統的完整認知,確保你不僅知道“是什麼”,更知道“為什麼這麼用”以及“如何用好它”。

评分

這本關於電機技術的書,我得說,對於我這種半路齣傢的愛好者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我之前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個小型自動化裝置時,發現自己對電機的各種參數和選型簡直是一頭霧水,網上零散的資料看得我眼花繚亂,東拼西湊齣來的知識點總是感覺缺瞭那麼一塊。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像那種堆砌公式和晦澀理論的教科書,而是從最基礎的“為什麼需要電機”開始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各種主流電機的結構解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永磁同步電機和步進電機工作原理時所采用的圖示,那些三維的剖麵圖和磁場分布動態示意圖,一下子就把原本抽象的電磁學概念具象化瞭,讓我這個“視覺學習者”茅塞頓開。特彆是關於如何根據負載特性來選擇閤適的轉矩和速度範圍那一章,簡直是實戰寶典,我按照書中的流程梳理瞭一下我那個項目的需求,立刻就找到瞭最匹配的型號,省去瞭我大量試錯的時間和成本。可以說,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套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框架。

评分

坦白講,市麵上講解電機原理的書籍往往要麼過於學院派,充斥著大量讓人望而生畏的微分方程,要麼就是流於錶麵,隻介紹一下“通電導體受力”這種幼兒園級彆的概念。這本書的妙處在於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非常“接地氣”,即便是對電子工程背景不深的人,也能通過它精心設計的類比和比喻,抓住核心的運行機製。我記得有一次在研究伺服電機與傳統直流電機控製上的差異時,書裏用“精密的機械手錶與粗獷的工業衝壓機”來做對比,那種直觀的感受是任何復雜的傳遞函數圖譜都無法替代的。此外,它對電機控製器的基礎知識也做瞭簡要介紹,比如PWM調速的基本原理和反饋機製的重要性。這讓我明白,光瞭解電機本身是不夠的,如何“駕馭”它同樣關鍵。這種係統性的知識串聯,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整個機電一體化係統的認知深度,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一下子就完整瞭許多,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

评分

我是一個偏嚮於應用層麵的工程師,日常工作中很少需要自己設計電機繞組,但對我來說,快速識彆和理解現有設備中的電機類型及其潛在故障至關重要。這本書在“故障診斷與維護”這部分的詳盡程度,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過熱、噪音異常、轉速不穩等現象,還深入分析瞭對應到不同電機類型(比如異步電機和無刷直流電機)時,可能的原因究竟是齣在繞組短路、軸承磨損還是霍爾元件失效上。書裏提供的那些關於如何用萬用錶測量相間電阻和絕緣電阻的步驟描述得極其細緻,甚至連測量時的注意事項和可能讀數偏差都考慮進去瞭。這對於現場維護人員來說,是非常實用的“急救指南”。我前幾天遇到一個老舊設備電機啓動睏難的問題,對照書中的排查流程一步步走下來,很快定位到瞭是電容老化導緻的啓動扭矩不足,效率極高。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也值得稱贊,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這往往是決定閱讀體驗的關鍵因素。不同於那種黑白兩色、密密麻麻文字的傳統教材,這本書大量采用瞭高清彩圖和圖錶,版式設計疏密有緻,重要概念的定義和公式總是被清晰地框選齣來,重點突齣。特彆是它對不同電機內部構造的剖視圖,顔色區分度很高,能讓你一眼分辨齣定子、轉子、鐵芯和繞組的相對位置。這種視覺上的友好度,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在麵對復雜機械結構時的畏難情緒。我發現自己可以毫不費力地在不同章節間跳轉,因為清晰的索引和目錄設計讓查找特定信息變得輕而易舉。我甚至願意把它放在工作颱麵上作為一本隨時可以翻閱的參考手冊,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書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