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十五講 (電子書)

作文課十五講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宏一
图书标签:
  • 作文
  • 写作
  • 日语学习
  • 日语教材
  • 电子书
  • 学习
  • 教育
  • 语言学习
  • 写作技巧
  • 日语作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文不能憑空而來,多讀多寫還要多討論,才有可能寫好文章。除了要了解所讀的、所寫的作品屬於什麼體裁,平時更要搜集與儲備作文的素材,積累越多就越容易調度,寫起文章自然得心而應手。本書用明白的語言,淺近的文字,以及一些大家熟悉的事物和淺顯的例子,來說明讀書作文的道理,從題意的掌握、選材、構思、修辭到欣賞、練習,逐步教導作文的原理和技巧。

  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長期撰寫編審中小學國語文教材,更參與各地的教學輔導工作,深切了解語文基礎教育的重要,在這本架構完整、立論明晰的作文指導專書中,真誠懇切地分享個人在閱讀與寫作方面的學養與經驗,對於有心加強寫作訓練的初學者及青年朋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質幫助。

作者簡介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臺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出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論語新繹》、《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出版過《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作文课十五讲(电子书)”以外的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丰富的内容,同时避免提及您指定的书名或任何生成痕迹: --- 经典文学漫谈:从荷马史诗到现当代小说精选 导言:穿越时空的阅读之旅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横跨数千年文明、涵盖多个语种与流派的文学探索之旅。我们相信,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与历史对话、与人性共鸣的深刻体验。本书精选了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最富争议性以及最能引发深思的文本,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剖析与解读,力求让古典的智慧与现代的视角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不是一本教科书式的知识罗列,而是一次充满激情的导读与对话。 第一部:古典的基石——史诗与悲剧的永恒回响 第一章:荷马的史诗世界——英雄、命运与荣耀的构建 本章聚焦于西方文学的源头——《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我们将不仅仅复述特洛伊战争的宏大叙事,更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赫罗斯”(Kleos,荣耀)观念,以及阿喀琉斯与奥德修斯在个人意志与神祇干预之间的挣扎。我们将考察荷马史诗的口头传承特性如何塑造其独特的节奏感和叙事结构,并分析其对后世史诗传统(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的奠基性影响。重点讨论:何为英雄的“完美”?命运的不可抗力如何体现在凡人身上? 第二章:希腊悲剧的伦理困境——索福克勒斯与埃斯库罗斯的拷问 我们将集中解析三位希腊悲剧大师的核心作品,尤其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与《安提戈涅》。我们不回避这些剧作中涉及的禁忌主题——乱伦、弑亲、城邦律法与自然律法(Physis)的冲突。通过对合唱队(Chorus)作用的细致分析,我们得以窥见古希腊公民社会对道德困境的集体反思。探讨焦点将放在“认知”(Gnosis)与“痛苦”(Pathos)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悲剧英雄在自我毁灭中的崇高性。 第三章:罗马的史诗雄心与哲思——维吉尔与奥古斯都时代的精神风貌 本章转向罗马,分析《埃涅阿斯纪》如何在继承希腊传统的同时,成功地服务于罗马的建国神话与政治抱负。埃涅阿斯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英雄,而是“虔诚者”(Pietas)的化身。我们将比对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展现的更为灵活、充满戏谑的叙事风格,探讨罗马文学在帝国初建时期的双重精神特质:宏大叙事的庄严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第二部:中世纪的信仰与骑士精神 第四章:从《贝奥武夫》到《列那狐》——英雄叙事的演变 中世纪文学是信仰与世俗力量交织的时代。本章首先考察盎格鲁-撒克逊史诗《贝奥武夫》,分析其日耳曼英雄主义内核如何在基督教化过程中得到调和。随后,我们将对比法国中世纪的“罗曼史”(Romance)叙事,如亚瑟王传奇,探讨“宫廷之爱”(Courtly Love)的复杂性,以及它如何挑战并最终重塑了传统婚姻与荣誉观。 第五章:但丁的宇宙观——《神曲》的结构与象征体系 《神曲》是中世纪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章将以结构主义的视角,梳理地狱、炼狱、天堂三境的地理划分及其对应的神学意义。我们着重分析但丁如何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神话典故与现实政治人物编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既基于托马斯主义哲学又充满个人情感的宇宙图景。特别关注贝特丽丝的象征意义及其对诗人精神救赎的作用。 第三部:文艺复兴与启蒙的觉醒 第六章:莎士比亚的深度——人性的剧场与语言的魔力 本章聚焦于伊丽莎白时代的巅峰——威廉·莎士比亚。我们不再仅仅关注情节的跌宕,而是深入剖析其悲剧核心:哈姆雷特的延宕、李尔王的傲慢与麦克白的野心。本章将细致考察莎士比亚如何通过语言的复调性(Polyphony)来展现角色的内心冲突,分析其对权力、疯狂与性别角色的颠覆性探讨。 第七章:塞万提斯的笑声——《堂吉诃德》对骑士精神的解构 《堂吉诃德》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本章将探讨塞万提斯如何运用讽刺、戏仿和多重叙事视角,对衰亡的骑士文学进行彻底的批判性反思。堂吉诃德的“疯癫”与桑丘·潘沙的“务实”之间的互动,如何构成了一幅关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永恒张力的画卷。 第八章:启蒙的理性之光与反思——洛克的公民思想与卢梭的自然情怀 本章转向思想文学的转向。我们将阅读洛克关于政府论的经典论述,探讨其对社会契约论的奠基。随后,我们将对比卢梭在《爱弥儿》中关于自然教育的激进观点,分析启蒙运动内部理性与情感、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内在张力。 第四部:十九世纪的浪漫与现实主义浪潮 第九章:浪漫主义的狂飙——歌德与拜伦的激情与超越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理性过度扩张的反动。本章将分析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如何捕捉到个体敏感性与僵化社会的冲突。接着,我们将探讨拜伦式的英雄形象——反叛、忧郁、蔑视世俗——如何成为整个欧洲精神图景中的一种持久原型。 第十~十二章:现实主义的剖面——巴尔扎克、福楼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社会观察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聚焦于十九世纪对社会结构进行“科学式”描摹的大师们: 巴尔扎克: 通过《人间喜剧》展现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全景式画卷,分析其对金钱和欲望如何异化人性的洞察。 福楼拜: 聚焦于《包法利夫人》,探讨“风格的客观性”如何被用于揭示中产阶级平庸生活下的悲剧性幻灭。 陀思妥耶夫斯基: 深入分析《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探讨自由意志、道德责任与信仰危机的存在主义主题,强调其对潜意识和非理性力量的深刻发掘。 第五部:现代性的裂变与探索 第十三章:现代主义的转向——意识流的实验与内在世界的建构 二十世纪初,文学彻底转向内在。本章将解析乔伊斯《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的叙事手法。我们将尝试破解“意识流”的文本迷宫,理解作者如何试图捕捉人类思维的即时性、跳跃性和非线性结构,从而挑战了传统线性叙事逻辑的合法性。 第十四章:二十世纪的荒诞与异化——卡夫卡与加缪的寓言 本章探讨现代人面对僵化官僚体系和形而上学虚无时的体验。卡夫卡的《审判》如何构建了一个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权力结构?加缪在《局外人》中提出的“荒诞哲学”如何定义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将讨论这些作品如何以寓言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意义缺失的深刻焦虑。 第十五章:后现代的解构与戏仿——对宏大叙事的质疑 最后,我们将触及文学的最新浪潮。本章简要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关键特征: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元小说(Metafiction)以及对作者权威的消解。通过分析博尔赫斯或昆德拉的作品片段,我们思考叙事本身作为一种构建现实的工具,其自身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结语:阅读的持续力量 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开放性与多义性。本书所介绍的经典,并非僵死的文物,而是不断被新的时代赋予新义的活水源头。我们鼓励读者带着批判的眼光和开放的心灵,继续在这片浩瀚的文学疆域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真理与美。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6

壹 序論篇

第一講 閱讀與寫作    10

一、多讀多寫還要多討論    10
二、言之有物與言之有序    15
三、別裁偽體與轉益多師    20

第二講 辨體    26

一、文體與文類    26
二、文章的體裁    31
三、文學的分類    36

貳 原理篇

第三講 審題    44

一、題目與內容    44
二、標題與無題    49
三、題內與題外    55

第四講 立意    62

一、意在筆先    62
二、立意須正    67
三、意內言外    72

第五講 選材    77

一、材料的選取    77
二、材料的儲備    83
三、材料的運用    88

第六講 構思    94

一、結構與運思    94
二、想像與聯想    99
三、分析與演繹    103

第七講 修辭    108

一、表達的藝術    108
二、雕飾與自然    113
三、摹擬與創造    119

參 鑑賞篇

第八講 詩歌    126

一、從劉延陵的〈水手〉談起    126
二、詩歌的藝術與題外的意境    132
三、詩應該論好壞不必分新舊    139

第九講 散文    146

一、從朱自清的〈背影〉說起    146
二、舉例說明不薄今人愛古人    154
三、多看一些外國名家的作品    160

第十講 小說    166

一、屠格涅夫和魯迅的小說    166
二、回顧中國舊小說的傳統    172
三、縱論現代小說的新發展    177

第十一講 戲劇    182

一、中國戲劇    182
二、西洋戲劇    187
三、展望未來    192

肆 習作篇

第十二講 抒情文    198

一、善用想像:當我年老時    198
二、多加修改:古典的月光    203
三、修辭技巧:頂真的格式    209

第十三講 記敘文    216

一、體兼小說的散文    216
二、它曾經是個生命    220
三、留些好的給別人    226

第十四講 論說文    232

一、三段論述    232
二、四段論述    236
三、綜合論述    239

伍 餘論篇

第十五講 餘論    246

一、應用實用與文學批評    246
二、平時測驗與升學考試    251
三、超越自我與終身學習    256

校後記    262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326828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6MB

图书试读

前言 

  語文是一切學問的基礎,我從小就常聽師長這樣說。累積幾十年的經驗,現在我願意證實這個說法,並且為它做一些事。

  我在臺大中文系讀書時,曾經幫助我小學級任導師,為她的女兒補習作文;研究所肄業時,也曾在中學和專科學校兼課,教國文及作文。後來畢了業,除了在臺大教書之外,還長期在國立編譯館負責國小國語、國中國文、高中國文、師專國文的編審工作。不但要選注範文,撰寫語文常識及教師手冊,而且還常前往全省各地參與教學輔導工作。因為累積了這些經驗,所以後來被新加坡教育部聘為海外華文顧問,並且參與了香港教育署等等文教機構的審訂工作。也因此使我深切了解語文基礎教育的重要,覺得語文的基礎,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沒有打好,那麼以後在求學的道路上,就會落後別人一大截;即使事後力圖補救,也往往事倍而功半。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寫了這本書。書中盡量用明白的語言,淺近的文字,以及一些大家熟悉的事物和淺顯的例子,來說明讀書作文的道理。希望對於有心加強寫作訓練的初學者及青年朋友,在閱讀與寫作方面,多少有參考的價值和實際的幫助。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電子書光是名字就很吸引人,**《作文課十五講》**,聽起來就像是濃縮精華的武功秘笈,專門針對我們這些從小作文就沒寫出啥花樣的台灣學生設計的。我一直覺得,作文這東西,光是死記硬背那些華麗詞藻根本沒用,真正的訣竅在於「架構」跟「切入點」。這本書如果真有十五個面向,我猜應該不只是教你怎麼寫「起承轉合」這種老掉牙的東西,而是可能像偵探辦案一樣,教你如何抽絲剝繭,找到文章的核心骨幹。比方說,如果是寫景,它會不會教你如何避開「美麗的風景」、「微風輕拂」這類人人會寫的套話,而是從一個獨特的感官體驗切入,像是某種特殊的氣味,或是光線折射的瞬間?我對這類「內功心法」類的教學書最感興趣,畢竟,語文的靈活運用才是關鍵,不是一堆空泛的道理。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到可以馬上套用的寫作策略,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那樣就太無聊了。

评分

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作文指導書,十之八九都是在教你如何「應付考試」,也就是所謂的八股文寫法。但身為一個讀者,我更期待的是能真正提升我的「表達力」,讓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無論是寫工作報告、產品文案,還是只是在社群媒體上發表一篇有深度的看法,都能游刃有餘。如果這「十五講」真的有涵蓋到不同文體的轉換,那就太棒了。比如,從敘事轉換到議論時,語氣的拿捏、論證的邏輯如何維持一致性,這才是真功夫。我猜測,這本書可能包含了一些關於「受眾分析」的章節,畢竟寫作不是對著空氣說話,而是要考慮讀者是誰,他們的預期是什麼。如果它能幫我跳脫出「老師想看什麼」的框架,轉而思考「讀者需要知道什麼」,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乎國中高中的升學輔導了。

评分

從「電子書」這個形式來看,我還蠻好奇它在多媒體應用上的設計。一本好的電子書不該只是PDF檔的文字堆疊,如果它能結合一些互動元素就更好了。譬如說,在講解某個修辭技巧時,能不能點擊一下就有範例的動畫演示,或是提供一個小小的練習介面,讓我即時輸入自己的句子,然後系統能初步判斷語氣是否到位?雖然這可能偏離傳統作文指導書的範疇,但既然是數位產品,就應該發揮數位媒介的優勢。如果這本書只是把紙本書的內容掃描上去,那我就會覺得有點可惜了。我更期望看到的是,作者是如何利用數位平台來強化「十五講」的學習體驗,讓讀者在滑動手機或平板的過程中,就能輕鬆吸收這些寫作的精華。

评分

我對「十五講」這個數字蠻敏感的,感覺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不會太少讓人覺得敷衍,也不會太多到讓人望之卻步。這種結構化的課程設計,通常代表著作者已經把複雜的寫作流程,拆解成了可以一步步學習的模組。如果它能清楚劃分出「構思」、「起草」、「潤飾」這三大階段,並且在每個階段提供具體的檢查清單(Checklist),那對我這種經常寫到一半就卡住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尤其希望它能針對「語病」和「贅詞」的部分有深入的探討。在台灣的中文書寫環境中,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被日文或英文的語法影響,導致句子冗長且不夠簡潔有力。如果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去蕪存菁」的實戰技巧,我會非常推薦給所有追求文字精煉的朋友。

评分

過去買過幾本關於「中文寫作」的書,大部分都是強調「多讀多寫」,老生常談到讓人想翻白眼。這本《作文課十五講》如果真想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勢必要在「獨特性」上下功夫。我猜測,這十五講或許會針對台灣特有的一些文化現象或時事議題,提供獨家的寫作角度。舉例來說,如何用精準的文字來討論能源政策、社會正義,或是島嶼的歷史認同?這些議題往往需要高度的思辨能力,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技巧。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範文,是針對台灣讀者群體會高度共鳴的內容,那我就會覺得這套課程是「接地氣」且極具實用價值的。它不只教你怎麼寫,更引導你思考「要寫什麼」,這才是身為現代人最需要的寫作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