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Learn)、動手做(Make)、分享(Share)
書中本於Maker的基本精神:學習、動手做與分享,以「產出商品」與「創業」為目標,在瞭解基本電子相關常識後,隨即進入電路板設計的相關專業技能領域,相關知能涉及電路設計、電路分析、電子零件、電路圖繪製、電路板布局、電路板底片、電路板生產、加工製造、成本概念等多方知識與技能。
另一個我非常關心的點是「協同工作」與「文件管理」。在一個大型專案中,設計資料的傳遞和版本控制是常常出錯的地方。特別是PCB設計,當設計在多人之間輪流修改,或者需要和機構工程師、韌體工程師進行介面確認時,文件的清晰度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提到,如何利用 PADS Layout 的專案管理功能,確保所有設計文件(包含元件庫、符號庫、佈局檔案等)都能被妥善追蹤。更進一步來說,它是否能提供關於如何生成「可製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DFM)」報告的指引?這不僅僅是 DRC 通過就好,而是要確保工廠在製作時,不會因為我們的設計細節(如最小焊盤間距、鑽孔的精度要求等)而產生額外的麻煩或報廢。如果這本「入門」書,能在一開始就幫我們建立起「設計即製造」的思維,讓我們的板子能輕鬆地從設計階段順利轉移到生產階段,那它在業界的地位就會非常穩固了。
评分老實說,台灣的電子產業鏈非常成熟,很多設計師都是在工作中一邊做一邊學,時間壓力大到根本沒空去啃厚重的英文原文書。這本中文書的出現,對我們來說,簡直是解放了學習的枷鎖。我最希望它能深入探討的是「設計自動化」的部分。現在的設計專案,設計師的時間應該花在解決複雜的電路問題上,而不是重複性地做一些板材設定或重複的佈線工作。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們如何利用 PADS Layout 的腳本語言(或許是 VBScript 或 TCL/TK)來客製化一些常用的流程,比方說自動檢查某些特定的佈線寬度限制,或是批次修改元件的屬性,那絕對能大幅提高我們的生產力。懂得如何讓軟體為自己工作,才是真正的高手。如果內容能觸及到這些「進階效率工具」的應用,那它的價值馬上就不只是一個「入門」書籍可以概括的了。
评分說實在話,現在的電子產品設計趨勢是越做越小、功能越來越複雜,對PCB的佈局和走線能力的要求簡直是變態級的。我前陣子接了一個案子,客戶要求在一個巴掌大的空間裡塞進高頻射頻電路和數位邏輯電路,搞得我焦頭爛額。那時候我就在想,有沒有哪本工具書,可以深入探討「如何在高密度電路板中有效散熱」或是「如何處理電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PI)和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問題」。如果這本《PADS Layout電路板設計實作入門》真的能涵蓋到進階的設計考量,而不是停留在「拉線」、「放元件」這種基礎操作,那我就要趕緊去把它收下來。畢竟,入門之後,我們很快就會面臨到真實世界專案的挑戰,那時候光會用軟體操作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懂得如何讓電路「跑得穩、發熱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業界前輩的心得,例如如何利用軟體內建的功能來模擬電磁干擾(EMI/EMC)的潛在問題,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產品一次就順利通過認證呢?
评分這本關於電路板設計的書,光看書名《PADS Layout電路板設計實作入門》,就覺得很「接地氣」,對於我們這些想從理論走向實際操作的設計菜鳥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記得我剛接觸PCB設計軟體時,那種面對一片空白的設計畫布,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真是讓人頭皮發麻。市面上的教科書常常把理論講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起來,指令在哪、參數怎麼調,往往隻字不提,害得我們只能在論壇上東翻西找,浪費一堆時間。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PADS Layout這個業界常用軟體的每一個步驟,從零開始,圖文並茂地展示出來,那對我們學設計的人來說,價值就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了。我特別期待它能把設計規範(Design Rule Check, DRC)的部分講清楚,因為很多新手設計的板子,在送去工廠後,不是銅箔斷路就是尺寸跑掉,追根究柢還是對設計規則不夠了解。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眉角都點出來,那絕對是PCB設計初學者的最佳敲門磚。
评分我對工具書的偏好,一直以來都比較偏向「實戰演練」導向的內容。理論層面的東西,網路上多的是免費資源可以參考,但一套完整、有系統的軟體操作流程,才是真正省時省力的關鍵。想想看,當我們要處理一個複雜的多層板設計時,從疊構設定、佈線規則建立,到最後的 Gerber 檔案輸出,中間有多少細節需要注意?如果這本書能像一本操作手冊一樣,清楚標示出每一個功能選項的意義,並且附上實際案例說明,例如某個信號線如何進行差分走線(Differential Pair Routing),或者在處理電源層(Power Plane)時,應該如何規劃地線(Ground Plane)的連接點,那就太棒了。重點是,這些操作步驟最好是能直接對應到 PADS Layout 的介面,這樣讀者在操作時,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動手做,效果才會乘倍地提升。我們需要的不是空泛的討論,而是「照著做就能成功」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