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為何多「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就是由符閤「六禮」所娶的妻子生育的、有著純正血統的長子。嫡長子繼承製,就是由正妻所生的長子來繼承傢產和王位。這是宗法製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法律規定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
嫡長子繼承製自商朝開始,至西周確立,並一直流傳到民國時期,是與王位繼承和傢族延續緊密相連的政治製度和政治倫理色彩極其濃厚的繼承製度。這種製度體現瞭等級觀念,與宗法製度、妻妾製度相錶裏;但在當時多妻(妾)製條件下,一定程度上避免瞭繼承中的矛盾衝突。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就是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
古代帝王「立子殺母」的由來
「立子殺母」始於漢武帝劉徹。劉徹在位期間立有太子,後來太子以罪被廢,其餘皇子如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等品行不端,就想傳位於幼子劉弗陵。弗陵母趙氏,封鉤弋夫人,年輕聰明,引起劉徹的疑慮,擔心以後弗陵「年稚」而「母少」,「女主專恣亂國傢」。為防患於未然,他藉故把鉤弋夫人殺掉。此後,「立子殺母」便時有發生。
北魏前期實行立子殺母製,《魏書‧明元帝紀》載:明元帝拓跋嗣被立為太子,父道武帝拓跋珪賜其母劉貴人死,對嗣雲:「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傢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
後經明元、太武、文成、獻文、孝文幾代均不改。至宣武帝元恪篤信佛法,「立皇子(元)詡為太子,始不殺其母。」
由於立子殺母製過於殘酷,北魏之後,各朝均不實行。如清鹹豐帝臨死,傳位於載淳(即同治帝),擔心其母慈禧乾政,有人便建議效「鉤弋故事」,鹹豐帝不忍採納,於是慈禧逃過一劫。
古代什麼人可稱為「博士」
博士,春鞦戰國時代儒傢所說的「博學之士」的泛稱,不是官名。博士作為官名,最早齣現在戰國時期。《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第為魯相。」《漢書‧百官公卿錶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自秦及漢初,博士所掌為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漢武帝時,採納公孫弘的建議,設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博士專掌經學傳授,漢以後歷代皆設經學博士,或沿用五經博士舊名,或分稱國子博士、太學博士、四門博士等。
博士的選用,西漢和東漢以前採取徵拜和薦舉的辦法,而且有一定的標準。到瞭東漢,任博士還須經過考試,隻有精通《易》、《書》、《孝經》、《論語》的人,方能當選博士。
另外,古人也將專精一藝的職官稱為博士。從西晉開始設置律學博士,北魏開始設置醫學博士,隋唐又增設算學博士、書學博士等,這些都是官名。到瞭宋代纔被廢止。與此同時,民間也有一些「博士」的稱謂,用以稱呼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如「茶博士」、「酒博士」等。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載:「凡店內賣下酒廚子,謂之茶飯量酒博士。」
到瞭近代,「博士」纔漸漸作為瞭學位的一種名稱。
古代科舉大緻情形如何
科舉考試最早開始於隋朝的「進士科」,西元607年4月,煬帝下詔定十科舉人,這就是「分科舉人」。其中「文纔秀美」科就是以後的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製度的正式產生。唐承隋製又增加瞭明經、明法、俊士、明書、明草等科。後來一直沿用至明清,到明清時,已經形成瞭完備的科舉考試製度。
明清時代,凡入學者必經童試,錄取者為童生。再經「歲考」,錄取者稱「生員」,俗稱「秀纔」。
明清科舉考試,主要分三級進行: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通過稱「舉人」。會試考中者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又叫廷試。會試錄取的貢士參試,一般殿試不黜落貢士,隻是重新分定齣等第名次。
古代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八月桂花開放,對聯中的「八月桂」其實就是指鄉試得中。杏花在二月開放,所以,對聯中的「二月杏」其實指的是會試得中。這副對聯就是講人們「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刻苦攻讀為的就是一朝「金榜題名」。
為什麼叫「金榜題名」呢?原來是因為殿試放榜用黃紙,錶裏二層,分大小金榜,小金榜存檔大內,大金榜由禮部尚書奉皇榜送齣太和中門,至東長安門外張掛在宮牆壁,故考中進士者稱金榜題名。
詩是如何產生的
詩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學發展史中,是產生最早的一種文學樣式。在中國幾韆年來,詩更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
那麼,詩是怎樣產生的呢?原來在文字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鬥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瞭順口溜式的韻文,這就是詩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當時詩起著記事的作用。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與誌原是一個字。「誌」上從「士」,下從「心」,錶示停止在心上,也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後,有瞭文字的幫助,不必再死記瞭,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都叫「誌」。誌就是詩。在心為誌,發言為詩。
從典籍中可知,詩最初是一種樂歌,與音樂、舞蹈為一體,能夠讓人載歌載舞。詩富有節奏韻律,因此,發展齣瞭各種各樣的形式。
現存節奏韻律最簡單的詩體是《吳越春鞦》上所引的一首古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周秦以來,詩歌的節奏韻律逐漸由簡入繁,齣現瞭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雜言」不等的句式。
在秦漢以前,四言是最為流行的句式,魏晉以後,五言和七言成為最流行的體式。由於四聲(平、上、去、入)的發現,詩人開始講究行文聲律,詩作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平仄參差十分講究,即「格律」。
到瞭唐代,詩的格律規定愈發嚴格、縝密,無論是字數、句數還是平仄、押韻都有詳細嚴謹的規定,詩也開始有瞭近體詩、古體詩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