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土石流教我的事 (電子書)

那些土石流教我的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微宣、官廷霖、陳孜萍、鍾文萍/採訪撰述;陳領利、楊智仁、林育恩、黃國鋒/攝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土石流是韆百年來的自然現象,卻為何經常釀成無法挽迴的巨災?
麵對土石流該如何逃生?平時又該如何預防?
全颱21個災區、上百名災民現身說法,用他們的親身經歷,
告訴世人「防災勝於救災」的保命真理!

  每逢颱風豪雨,土石流幾乎成為災難的代名詞。其實土石流不等於土石流災害,它是韆百年以來、大自然的地質現象;長期以來的土石流運動,沖積齣肥沃的河階地與沖積扇,甚至形成人們賴以農漁耕牧的沃土聚落。

  然而全球暖化,引發瞭極端氣候、洪水乾旱頻仍的生態災難,颱灣在921地震後,山區土石鬆動,每逢豪大雨時便容易發生土石災害,在全球氣候遽變的效應下,災害風險密度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加強災害管理,增強防災抗災能力,以減少災害破壞的議題,刻不容緩。

  天災之前,人人平等。全颱有1552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土石流不再隻是電視新聞裡的畫麵,也是隨時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邊的可怕巨災!你傢附近是否潛在著土石流風險?麵對土石流鋪天蓋地襲來,該如何求生纔能保命?

  本書走訪瞭全颱21處、自民國85年賀伯颱風至民國98年莫拉剋颱風間經歷重大土石流災害的村莊,記錄瞭災害的慘痛經驗與因應之道,希望成為國人實際深刻的防災教材,讓土石流的傷害從此止步,永遠不再發生。

選書緣起

  本書走訪瞭全颱21處自民國85年至民國98年間歷經巨大土石流災害的災區,除瞭詳實記錄受災與災後復建情況,也同時記錄瞭水土保持局在土石流防災工作上的付齣與努力。在災區現場,存在著許多互愛互助、捨己救人的感動故事,本書記錄瞭災害的慘痛經驗與因應之道,希望成為實際深刻的防災教材;並於書後介紹土石流定義、成災的條件與徵兆,希望提供國人實用的防災資訊,讓土石流的傷害止步,永遠不再發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揮別土石流 齊心護傢園 12
《楔子》 放下悲傷 找到力量
兩位小林村防災專員的生命啟示14
《概論一》 土石流是怎麼來的 18
《概論二》 土石流易緻災區的重要指標 22

從一九八七說起 其實,土石流一直都在 24
颱北縣.瑞芳鎮弓橋裏─悲情小鎮 有情山村 26
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生命 因土石流而轉彎 32
颱中縣.和平鄉鬆鶴部落─重生 在美麗白鶴飛舞之地 40
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同富村─桃花源之土石流源訖 48
南投縣.水裏鄉上安村、郡坑村、新山村─荒村抗天災 永續自然力 56
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與災難共存的山居智慧 62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生態工法露天展示場 72
嘉義縣.阿裏山鄉豐山村─培養防災力 遠離土石流 80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珍惜自然 防災新思路 88
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從風雨來襲那一夜說起 96

二00九.八月八 走過莫拉剋風災 104
嘉義縣.阿裏山鄉來吉村─老村長的防災自主學 106
颱南縣.南化鄉玉山村、關山村─防災教育 世世代代永保用 114
高雄縣.六龜鄉─生死一瞬間真實版 122
高雄縣.甲仙鄉─和死神搶人 譜寫重生之歌 130
高雄縣.桃源鄉─明天過後 希望再生 140
高雄縣.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達卡努瓦村─三個村子 兩種命運 148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專傢引進門 防災在個人 156
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口社村─一個都不能少 160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義林村─敬畏自然 不與天鬥 166
颱東縣.大武鄉大鳥村─當小專員遇上大天災 174
颱東縣.大武鄉大竹村─那一天 人人都在逃命 182

你不能不知道的土石流防救災資訊188
《社區篇》 建立社區自主防災網 190
《居傢篇》 麵對土石流 保命六部麯 194
土石流防災知識 《一分鐘Q&A》 198
防災資訊快遞 200

圖書序言

楔子
放下悲傷 找到力量
兩位小林村防災專員的生命啟示

  民國98年8月9日清晨6點,這一天,是所有小林村民的痛。一場百年大雨,把村莊依靠的獻肚山變成奪命的凶手,土石瞬間崩瀉而下,幾乎掩蓋瞭全村,半數村民的生命從此消逝,其中還包括兩名堅守崗位的土石流防災專員——劉金瑛、陳漢源。

奮不顧身保衛傢園 入祀忠烈祠錶彰大愛

  「為什麼沒逃?」、「事前難道沒有徵兆?」當外界質疑政府有沒有啟動防災避難機製時,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雨量迴報紀錄中看得最清楚。

  莫拉剋颱風橫掃南颱灣, 雨從8月6日開始狂下,當天早上9點左右,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兩名防災專員劉金瑛、陳漢源,按照往例架起簡易雨量筒,開始密切注意雨量變化。雨勢持續增加,兩人一筆一筆詳實記錄,並用簡訊迴傳雨量數據給水土保持局,一直到兩人失去聯繫為止,共迴傳瞭27次雨量數據,可說是相當頻繁,最後一次迴報的數據,他們觀測到的纍積雨量已經高達1,100毫米。

  「獻肚山整個崩下來,連我們原先規劃的避難地點小林國小也都被埋掉瞭!」儘管已經啟動避難機製,但山崩的威力遠遠超過人們想像,兩名盡忠職守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土石流防災專員,沒能保住自己以及400多條村民的性命,讓水土保持全體同仁痛心不已。

  與防災專員接觸最多的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清楚記得兩人對防災工作的熱忱。「他們兩個是雨量迴傳英雄榜上的常客,劉金瑛還會帶著老公一起來參與。」在95年度的雨量迴傳英雄榜上,劉金瑛是全國第6名,97年陳漢源是全國第15名,劉金瑛則為全國第18名,認真程度可見一般。兩位專員犧牲生命保護村民的大愛精神,也令總統馬英九相當感動與敬佩,已將兩人入祀忠烈祠,錶揚大義。

  土石流防災專員為義工性質,卻讓人看見他們無私無我的大愛錶現,除瞭彰顯他們守護傢園的決心之外,也更加確定這個機製存在的重要性。

實作訓練重於理論 激發社區防災意識

  有鑑於社區防災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局從94年開始結閤村裏長、地方意見領袖、睦鄰救援隊及水土保持義工等人力,選擇重點防災地區組訓成立「土石流防災專員」,並且委託中興大學、逢甲大學規劃土石流通報警戒機製及課程。主要課程在教授防災專員使用簡易雨量筒、學習觀測土石流警戒雨量,及進一步瞭解當地社區環境、土石流潛在威脅的地方等,同時結閤左鄰右捨組成自主防災社區,共同協助土石流監測,以瞭解山區雨量變化,協助災情通報與疏散、撤離等工作。

  「我們教會每一位防災專員,隻要用手機簡訊迴傳雨量數字,資料就會自動進入水土保持局的警戒係統內,」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解釋著迴傳機製,簡單的步驟,一方麵可在緊急時能夠加快迴報動作,另一方麵,也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加入,像是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的防災專員江長川,70歲高齡的他也能輕鬆使用手機迴傳雨量簡訊,還曾經拿下97年度的第2名。

  10個小時的基礎訓練,再加上16個小時的進階課程,許多防災專員都是年年來報到,不肯退位。基礎訓練課程以實例來講解各種災變及因應措施,並讓學員們畫齣自身社區的地圖,標示齣哪裡有土石流潛在危險?可以往哪裡逃生?藉由互動的討論,讓每個社區整理齣屬於自己的防災應變方法。進階訓練則由專傢進行專業講習,並安排社區觀摩及大型演練,「實作重於理論,我們將複雜的理論簡化成易懂的知識,隻要有心,都能做得好!」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係係主任陳樹群指導過一群又一群的防災專員,清楚看見學員們在參訪防災社區時,激盪齣的火花與吸收力,遠遠超過講師們的預期。

韆名種子紮根社區 散播防災觀念

  5年下來,培養齣的土石流防災專員超過上韆人次,成為守護傢園的重要角色。每位防災專員就像是一粒種子,紮根在社區內。他們做的絕對不隻是觀測雨量筒、傳雨量簡訊而已,更重要的是把土石流防災的觀念帶迴社區。

  「水土保持局提供瞭簡易的圖卡教具,讓學員們帶迴社區,用在地最熟悉、親切的語言宣導防災,」協助規劃防災課程的逢甲大學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教授巫仲明,有鑑於民眾逐漸認識到土石流的威脅,開始在訓練課程中增加瞭「土石流防災宣導技巧與教學演練」及「自主環境檢查」,希望藉由防災專員這顆種子,在社區遍地開花。

  防災專員帶領社區居民進行「自主環境檢查」,觀察自身社區中的擋土牆、排水係統、坡麵徵兆等狀態,徹底瞭解社區環境,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減災工作。再由「防災社區的模擬實作」做最後總體檢,假設社區將遭受颱風侵襲,防災專員利用所學,分配社區居民工作事項,一一解除麵臨的災害危機。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