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利斯三角測量、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用小塗鴉畫齣物理學最深奧的大原理,讓你一看就懂!
專文介紹用小塗鴉畫齣物理學最深奧的大原理,讓你一看就懂!
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科學專欄作傢 餘海峯
好讀推薦
師大附中物理科教師 陳忠城
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 陳昭錦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係教授 陳惠玉
-------------------------------------------------------------------------------------------------------
阿基米德臨死前,曾喝斥羅馬士兵「離他的手繪遠一點」;
除瞭濛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留下的地球照與神聖比例圖稿,對後世影響更大;
牛頓在三一學院步道留下的光摺射塗鴉,同事經過都得小心繞道。
能啟發問題、統整結論的好塗鴉,就像一句好格言:精煉,值得被永久記錄。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試圖理解物理世界。亞裏斯多德有他的觀點(天體界是完美的),愛因斯坦也有他的不同觀點(所有運動都是相對論式的)。而這些五花八門的理解往往都是從塗鴉開始的,在使用數學等式之前,畫齣對實在界的想像。這些塗鴉雖然微不足道,卻是物理學傢很有效的工具,也是數百年來傳統的思考、教學和學習輔助。本書用許多小插圖,深入簡齣地解釋物理的 51 個重要觀念,鋪陳齣近三韆年的物理學史。
科普作傢唐.雷濛斯依據年代順序展開物理學史,從泰利斯的三角測量法,達文西的地球照,剋蔔勒的行星運行定律,畢達哥拉斯的單弦琴,阿基米德的槓桿原理,牛頓擺,一直到20-21世紀解釋光電效應,氫原子,廣義相對論,地球溫室效應,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等等。作者把這些發現放入歷史脈絡,例如討論伽利略和教廷的衝突,或電磁現象的發現和華茲華斯的浪漫主義詩作之關連,以及二次大戰對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也佐以科學傢的個人趣聞軼事,使得生動有趣的物理課躍然紙上。讀者僅需很基本的數學和物理背景知識,就可以跟著「用塗鴉學物理」暢遊物理史世界。
-------------------------------------------------------------------------------------------------------
媒體讚譽
本書的 51 個塗鴉已幾乎涵蓋所有已知的物理概念。如果我們需要理解某個自然現象,揭開本書,你必定可以找到適閤的理論去幫助思考。
────餘海峯,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科學專欄作傢
拜愛因斯坦、馬剋士威這些超級天纔所賜,十九、二十世紀的物理知識益發複雜到快超齣人類理解的極限,但本書依舊保留瞭物理學清晰、迷人的本質。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除瞭老師必備,即便門外漢也能透過這本《用塗鴉學物理》增長物理知識,理解科學思考的歷史。
────《懷疑探索者》雜誌(Skeptical Inquirer)
簡潔動人的黑白塗鴉,明快地描繪瞭幾韆年來的著名發現……對那些想瞭解更多物理學歷史的人來說,拿這本書當起點再完美不過瞭
────《今日物理》雜誌(Physics Today)
太齣色瞭!隻用51張令人難忘的塗鴉,就能從畢達哥拉斯到希格斯玻色子,呈現一學年物理學的最精華。
────魯本.赫希(Reuben Hersh),1983 年美國國傢圖書獎科學類得主
這計畫太棒瞭!科學書通常都隻附上一些輔助說明的線條圖,但唐.雷濛斯扭轉瞭這樣的過程:開頭先選齣一幅鮮明的塗鴉,再配上解釋文字。而他的文字不僅僅如此,他更補充瞭科學史知識,糾正普遍的錯誤觀念,更揭露奇事軼聞,及潛藏其間的知識關聯性。簡言之,他是以文字充實圖像內容。
────漢斯.剋裏斯蒂安.馮.貝耶爾(Hans Christian von Baeyer),威廉瑪麗學院物理學名譽教授,《量子貝氏主義》(QBism: The Future of Quantum Physics)作者
唐.雷濛斯明快的《用塗鴉學物理》用簡單的圖像作輔助,帶我們從赫拉剋利特到希格斯,從行星到粒子物理,從天文到原子,探索科學史中一連串被忽略的文化製品。受用,精確,易讀。這本書無與倫比。
────羅伯特.希爾伯恩(Robert C. Hilborn),美國物理教師協會執行長,《混沌現象與非線性動力學》(Chaos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n Introduction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