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大圖解--快樂用Facebook+LINE (電子書)

大字大圖解--快樂用Facebook+LINE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文淵閣工作室
图书标签:
  • Facebook
  • LINE
  • 社交媒体
  • 营销
  • 电子书
  • 入门
  • 教学
  • 图解
  • 台湾
  • 社群经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適用蘋果(iOS)、安卓(Android)手機與平板電腦
  ●字體加大、圖片更大,減輕眼睛負擔,閱讀更舒適!
  ●簡單用語、照圖操作,老少咸宜,大大小小都學得會!

  輕鬆連結親朋好友生活圈
  快速共享多元新資訊

  現在的人不分年紀大小,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再是刷牙洗臉,而是先到Facebook(簡稱FB)看看最新動態消息,或是瀏覽LINE群組裡的訊息…,但FB與LINE還有很多好用的功能,你可能不知道!

  趕快跟上時下最流行的人際交流方式,輕鬆改變與家人、朋友間的互動關係,分享生活大小事,讓關係更緊密!
 
  書中特別針對FB與LINE各種應用整理歸類,想用什麼功能,隨時查找目錄最快速,立即就上手。

  FB暢遊臉書.與親朋好友分享美好生活
  從發佈貼文、分享相片或影片、"打卡" 分享景點換小菜、即時對話與視訊,
  到隨時掌握親朋好友近況、認識新朋友或尋找老朋友、參加與舉辦活動…等,
  透過FB與大家產生串連,共享精彩生活!

  “LINE”一下.拉近你我心距離
  隨時隨地傳送訊息、照片與影片,免費視訊與語音通話,
  還能透過10,000種以上的貼圖、表情符號與自製專屬貼圖讓聊天變精彩,
  以及讓煩人的廣告訊息消失,換機時保留好友清單…等,
  透過LINE呼朋引伴,關係可以更靠近!
 
  特別收錄
  在蘋果及安卓手機、平板下載與安裝應用程式的完整說明
数字时代的社交指南:从基础入门到深度社交的实践手册 前言:链接世界的脉搏,掌握现代沟通的艺术 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交媒体平台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更好地驾驭数字社交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且富有洞察力的指南。我们相信,无论是初涉网络的“数字移民”,还是希望优化现有社交体验的资深用户,都能从中找到清晰的路径和实用的技巧,从而更安全、更高效、更有意义地融入数字社群。 本书的编写团队深知,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技能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结构,确保内容覆盖从最基础的操作认知到复杂的情境应对。我们拒绝空泛的理论说教,专注于提供可立即应用的最佳实践案例和详细的步骤指引。 第一部分:基础构建——数字社交的基石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打下坚实的操作基础,消除对复杂界面的恐惧感。我们将聚焦于搭建个人数字身份的初始步骤,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 第一章:账户的创建与初步设置 1. 选择合适的平台与身份定位: 探讨不同社交平台(如专业网络、兴趣社区、即时通讯工具)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如何根据自身目标(职业发展、家庭联系、兴趣交流)确定主打平台。 2. 安全注册流程详解: 详细拆解注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重点讲解用户名、密码的最佳设置原则(长度、复杂度、唯一性)。 3. 构建引人注目的个人主页: 深入剖析“头像”和“简介”的战略意义。提供优化照片选择的标准(清晰度、专业度、亲和力),以及撰写个人简介的“黄金三要素”——我是谁、我做什么、我寻求什么。 第二章:核心功能与界面导航 1. 界面布局的透视: 对主流社交应用的主界面进行模块化拆解,解释“动态消息流”、“通知中心”、“私信箱”等核心区域的功能。 2. 基础互动操作的精通: 详细指导“点赞”、“评论”、“分享”、“收藏”等基础操作的正确使用时机和方式。区分不同互动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潜在含义。 3. 信息流的定制与管理: 如何通过算法偏好设置、屏蔽或关注特定用户,来优化接收到的信息质量,将信息流转化为高效的个人信息渠道。 第二部分:内容创作与有效表达 数字社交的本质是信息的发布与接收。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有效地创作和呈现内容,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章:文字、图像与视频的创作艺术 1. 高效文案的撰写技巧: 探讨如何在一分钟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学习使用“钩子句”(Hook)、结构化表达(如使用列表和粗体字)来增强可读性。 2. 视觉内容的优化法则: 针对智能手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提供实用的光线、构图基础知识。讲解如何使用内置或简易的编辑工具进行色彩校正和尺寸裁剪,确保内容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清晰展示。 3. 话题标签(Hashtag)的策略运用: 不再是随意堆砌标签。我们分析了热门标签的识别、长尾标签的挖掘,以及如何利用标签组合来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第四章:即时通讯的高效与得体 1. 消息分流与优先级排序: 识别工作、家庭、朋友三类信息源的沟通差异,并学会使用“勿扰模式”和“重要提醒”功能来平衡即时回复的压力。 2. 表情符号(Emoji)与语气词的文化解读: 深入探讨表情符号在不同语境下可能产生的歧义,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传达微妙的情感色彩,避免误解。 3. 群组交流的规范与礼仪: 如何在大型群组中保持发言的价值,何时“潜水”,何时积极参与。掌握“@所有人”的使用红线。 第三部分:社交网络的安全与隐私守护 在享受连接便利的同时,用户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是重中之重。本部分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数字防御工事”指南。 第五章:隐私设置的深度解读与实践 1. 权限细则的逐一审查: 详细解读平台提供的“谁可以看到我的帖子”、“谁可以标记我”、“谁可以给我发消息”等所有隐私选项。强调“默认设置不等于最佳设置”。 2. 地理位置信息的管理: 分析“签到”功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指导用户如何关闭或限制应用对实时位置的访问权限,以及如何“假装签到”以保护行踪。 3. 第三方应用授权的清理: 定期审查连接到您账户的外部应用,撤销对不再使用或信誉不明的应用的访问权限,切断潜在的数据泄露通道。 第六章:应对网络风险与负面互动 1. 识别与防范网络诈骗: 教授识别钓鱼链接、虚假身份(Impersonation)和快速致富骗局的“红旗信号”。强调在点击任何未知链接前进行验证的重要性。 2. 管理网络冲突与“喷子”(Trolls): 面对负面评论或恶意攻击时,提供“不回应”、“截图存证”、“屏蔽/举报”三步走的应对策略。强调保护自身心理健康高于“辩论的胜利”。 3. 数据备份与账户恢复机制: 讲解如何设置两步验证(2FA)——这是保护账户安全最关键的步骤。指导用户定期下载个人数据备份,以防账户被盗用或意外丢失。 第四部分:进阶策略与社群影响力 本部分面向那些希望超越基础使用,真正利用社交平台实现特定目标的用户。 第七章:社群互动与关系维护 1. 从“关注”到“连接”的转变: 如何将线上的浅层互动转化为有意义的线下关系。分享建立信任和深层对话的有效提问方式。 2. 社群的建设与维护: 如果您是群主或社区组织者,学习如何设定清晰的社群规范(Code of Conduct),如何激励活跃成员,以及如何处理“失控”的社群动态。 3. 有目的的社交: 针对求职、寻找合作伙伴或进行市场调研等具体目标,设计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和互动策略,确保您的每一次点击都有产出。 第八章:数字足迹的长期规划 1. “数字遗产”的思考: 探讨在生命周期结束后,如何预先安排社交账户的处理方式。了解不同平台提供的“纪念账户”或“数据删除”选项。 2. 适应平台迭代的思维: 社交平台功能更新速度极快。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心态,学会快速阅读官方更新说明,并主动尝试新功能,保持工具使用的前沿性。 结语:成为连接者,而非被连接者 数字社交的未来掌握在用户手中。本书提供的工具箱,旨在赋予您主动权——让您能够选择性地参与,有策略地表达,并安全地保护您的数字生活。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您将能够超越屏幕的限制,真正利用这些强大的工具,丰富您在真实世界中的连接与体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文淵閣工作室


  一個致力於資訊圖書創作二十餘載的工作團隊,擅長用輕鬆詼諧的筆觸,深入淺出介紹難懂的 IT 技術,並以範例帶領讀者學習電腦應用的大小事。

  我們不賣弄深奧的專有名辭,奮力堅持吸收新知的態度,誠懇地與讀者分享在學習路上的點點滴滴,讓軟體成為每個人改善生活應用、提昇工作效率的工具。

  舉凡文書處理、數位生活、程式開發、美工動畫、攝影修片、網頁製作,都是我們專注的重點,而不同領域有各自專業的作者組成,以進行書籍的規劃與編寫。一直以來,感謝許多讀者與學校老師的支持,選定為自修用書或授課教材。衷心期待能盡我們的心力,幫助每一位讀者燃燒心中的小宇宙,用學習的成果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我們期待自己能在每一本創作中注入快快樂樂的心情來分享, 也期待讀者能在這樣的氛圍下快快樂樂的學習。

  官方網站:www.e-happy.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ehappytw
 

图书目录

Facebook篇

第1章 Facebook新手入門
1 歡迎加入Facebook社群媒體
2 免費註冊Facebook帳號

第2章 親朋好友統統加進來
1 讓朋友可以輕鬆找到我
2 個人畫面介紹
3 改變自己的大頭貼照
4 換上會動的大頭貼
5 改變自己的封面相片
6 填寫更多個人資料
7 加上暱稱或別名
8 修改顯示的名稱
9 尋找並加為朋友
10 接受交友邀請
11 查看朋友資料

第3章 用貼文、照片與影片分享生活近況
1 瀏覽朋友與自己的貼文
2 瀏覽貼文中的網址頁面
3 幫朋友的貼文按個讚
4 留言互動回應朋友貼文
5 標註朋友瀏覽特定貼文
6 與朋友分享貼文
7 以文字分享生活動態
8 以相片分享生活動態
9 以影片分享生活動態
10 用貼圖或活動項目分享近況
11 在貼文標註一同參與的朋友
12 編修與刪除貼文
13 回覆、編輯與刪除留言
14 " 打卡" 分享景點、換小菜
15 360度環景相片讓朋友也如臨現場

第4章 用Messenger聊天室傳遞私人訊息
1 使用Messenger聊天室
2 訊息通知與回覆
3 找朋友聊聊天
4 訊息中加入趣味貼圖
5 下載更多貼圖或移除貼圖
6 傳送語音留言
7 傳送相片和影片
8 免費通話或視訊聊天
9 關閉訊息通知

第5章 相片與影片快速整理好方便
1 整理前要先進入相片編輯環境
2 建立新相簿並上傳相片、影片
3 看看已上傳的相片或相簿
4 於已建立的相簿加入更多相片、影片
5 刪除相片、影片或相簿
6 瀏覽與這本相簿相關的貼文、留言
7 與朋友共同編輯一本相簿
8 分享單張相片到自己貼文中
9 在相片上標註朋友名稱
10 移除朋友在相片上對你的標註
11 為相片加上說明、標註地點
12 儲存朋友貼文中的相片

第6章 更聰明的社交與生活應用
1 認識粉絲專頁及社團
2 尋找粉絲專頁及社團
3 按個 " 讚",訂閱粉絲專頁
4 收回 " 讚",退出粉絲專頁
5 加入社團
6 退出社團
7 查詢加入的粉絲專頁或社團
8 推薦好友優質粉絲專頁與社團
9 查看附近景點、餐廳與活動
10 將貼文保存起來以後再看
11 瀏覽已保存的貼文
12 送上生日祝福
13 查看近期活動並參加
14 舉辦活動、邀請朋友參加
15 好友、粉絲專頁貼文通知
16 不想看到某位朋友的貼文
17 再次看到某位朋友的貼文

第7章 朋友名單的分類管理與關係設定
1 看看誰是我的朋友
2 用名單分類管理朋友
3 將好朋友加入" 摰友" 名單
4 不常往來的朋友加入 " 點頭之交" 名單
5 限制某些朋友只能看到公開訊息
6 查看與朋友間的互動紀錄
7 解除朋友關係
8 封鎖經常打擾你的朋友
9 解除對朋友的封鎖

第8章 個人資訊安全
1 保障個人帳號安全
2 限制朋友無法在你個人畫面貼文
3 審查朋友標註你的貼文
4 防範假社團、假朋友進行詐騙

LINE篇

第9章 LINE新手入門
1 歡迎加入LINE即時通訊
2 免費註冊LINE帳號
3 新增個人大頭貼照

第10章 親朋好友統統加進來
1 透過手機號碼直接加好友
2 將好友加入我的最愛
3 分享好友聯絡資訊
4 掃描行動條碼直接加好友
5 秀出我的行動條碼
6 利用專屬ID加入好友
7 自訂與查詢個人的ID
8 手機通訊錄自動加入LINE好友

第11章 隨時聊天即時分享
1 快速找到好友
2 建立或開啟聊天室
3 傳送文字訊息與公仔貼圖
4 下載更多免費的貼圖
5 刪除或重新下載貼圖
6 傳送照片
7 傳送影片
8 傳送語音留言
9 免費通話或視訊聊天
10 建立相簿上傳大量照片
11 分享好友傳來的照片
12 儲存好友傳來的照片
13 用Keep保存重要照片與訊息

第12章 揪好友建立群組聊天室
1 建立群組並邀請成員加入
2 更換群組名稱
3 增加群組成員
4 刪除群組成員或退出群組
5 群組聊天時標註特定好友
6 針對指定訊息回覆

第13章 讓LINE更好用的秘技
1 煩人廣告不要來
2 暫時關閉訊息通知
3 阻擋陌生人隨便加我為好友
4 綁定E-mail,換機也不怕不遺失好友13-5
5 調整字體大小
6 中日文直接翻譯好便利

第14章 LINE拍貼,製作個人專屬貼圖
1 安裝並開啟LINE拍貼
2 製作個人特色的LINE貼圖
3 傳送自製貼圖

附錄A 在手機、平板下載與安裝應用程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769889
  • EISBN:978986502163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8.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看到書名裡的「大字大圖解」,馬上聯想到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應該是偏向銀髮族,或者說,是那些對數位科技還在摸索階段的朋友。這點我給予肯定,因為現在很多數位產品的設計,對視力不佳的長者來說,真的太「精巧」了,字小到連老花眼鏡都要拿出來三副比對才看得清楚。所以,如果這本書的編排真的做到了「大字」,那它的社會意義就很大了,它是在彌補數位落差。然而,光有「大字」還不夠,排版上的邏輯性更重要。我曾經幫我爸媽設定手機時,發現有些教學書的流程是「先設定A,再設定B,但B的設定會影響到A」,這種前後矛盾或者跳躍式的教學,對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災難。我期待的是一種非常線性的、一氣呵成的流程,像是搭積木一樣,每一步都穩固了,才能往上蓋下一層樓。而且,電子書的特性跟紙本書不一樣,它應該要能支援放大、調整字體大小,如果它只是把紙本書的內容掃描上去,然後號稱電子書,那跟騙人沒兩樣。我希望它能充分利用電子書的互動性,例如點擊圖片可以直接跳到相關的設定頁面,那才叫真正的「電子書」應用。

评分

說真的,現在誰還在看那麼厚的書來學Facebook和LINE?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求新求快。我對這種工具書的「深度」非常感冒。通常這類書籍的內容,抓個半小時的Google搜尋,配上幾部關鍵字的YouTube影片,效果可能比這本書還要好。我的疑慮在於,它是不是只針對那些最淺層、最表面的功能做介紹?例如,「如何登入帳號」、「如何傳送文字訊息」,這些連小學生都會的功能,如果還要用幾十頁篇幅去解釋,那這本書的價值在哪裡?我比較關注的是那些「進階的應用」和「軟體背後的邏輯」。例如,Facebook的演算法是怎麼決定我會看到哪些貼文的?為什麼有時候我明明沒按讚,系統還是推薦給我類似的廣告?或者LINE裡面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密技,像是如何清理快取來釋放手機空間、如何備份聊天記錄以防換手機時資料遺失等。這些真正能幫助使用者「優化體驗」的內容,才是讓我覺得「物超所值」的關鍵。如果這本書只能讓我學到皮毛,我寧願把錢省下來去買咖啡喝,至少咖啡還能提神。

评分

哎唷,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老實講,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心裡就默默地給它打了個問號。你知道嗎,現在的社群媒體App更新的速度簡直是快得跟火箭一樣,今天教的這個步驟,搞不好下個月介面就徹底變樣了。我比較擔心的是,這種強調「圖解」的書,如果內容沒有跟上最新的版本,那讀起來就會很阿雜,感覺像是在學阿公阿嬤那個年代的電腦操作一樣,跟不上時代。我手邊有一本前幾年買的智慧型手機入門書,那時候教的觸控手勢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看到快變成歷史文物了。所以,我希望這本關於Facebook和LINE的書,它在排版和範例截圖上,至少要像最近一年內的官方更新樣子才行,不然我花錢買了,結果裡面教的步驟在我的手機上一個都找不到,那不就白搭了?而且現在的長輩,他們學東西的速度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他們需要的不是那種「一步一步,慢慢來」的極度詳盡,而是針對常見問題的「快速解方」,比方說,怎麼防範詐騙連結、怎麼設定隱私權不被陌生人亂加好友,這類實用性高的內容,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救命仙丹。如果這本書只是停留在「教你怎麼發貼文、怎麼傳訊息」這種基礎到不行的層面,那真的就太浪費紙張了,我寧願去看YouTube上那些免費的教學影片,至少更新速度快,視覺化效果也比較直接。總而言之,對於這類工具書,內容的「時效性」才是王道,不然就是電子垃圾。

评分

坦白說,我對這類的教學書籍,特別是針對操作型軟體的,一直抱持著一種懷疑的態度。我個人習慣是用「試誤法」加上網路搜尋來學習新東西,因為軟體介面本來就是設計給人直覺操作的,如果一個功能需要翻好幾本厚書才能找到,那這個設計本身就有問題了。我比較欣賞的是那種「問題導向」的書籍,像是直接列出「常見問題TOP 10,立刻解決你的煩惱」那種架構。比如,我的長輩最常問我:「奇怪,我明明設定成只有朋友看得到,怎麼隔壁的鄰居也能看到我的動態?」這種隱私設定的眉角,才是真正需要用文字和圖示來仔細釐清的地方。如果這本書只是把Facebook和LINE的所有功能從頭到尾介紹一遍,那對我這個已經在用這些App好幾年的人來說,根本是雞肋。我需要的不是「學會怎麼用」,而是「學會怎麼用得更好、更安全」。而且,台灣的網路文化很特殊,LINE除了通訊之外,群組的管理、貼圖的使用習慣、甚至到LINE Pay的整合,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生態系。我希望這本書能針對台灣在地化的使用情境多著墨一些,而不是照搬歐美那些官方手冊的翻譯內容,那樣會顯得很生硬、很不貼近生活。畢竟,光是LINE的表情符號和台灣人常用的罐頭訊息,就夠寫一本專書了。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強調了「快樂用」,這個詞彙用得很巧妙,但也讓我有點警惕。所謂的「快樂」,對不同人來說定義完全不同。對年輕人來說,快樂可能是發現一個新的濾鏡或有趣的聊天機器人;但對擔心個資外洩的長輩來說,快樂可能是「確定我的個人資料沒有被任何人看到」。如果這本書只聚焦在「娛樂性」的功能,例如教大家怎麼使用各種特效貼圖、怎麼製作限時動態的小花招,而對「資安防護」這塊輕描淡寫,那我就會覺得它是在誤導讀者。現在的網路詐騙層出不窮,多少新聞報導都是因為誤點不明連結、或者在不安全的群組中洩漏了個人資料所導致的悲劇。因此,一本負責任的數位工具書,它的篇幅至少有一半應該要用來教導讀者如何建立健康的數位邊界,如何辨識惡意訊息,以及如何聰明地使用隱私設定。如果它能將這些嚴肅的安全議題,用「大字大圖解」的方式,用讓長輩不害怕的語氣講清楚,那這本書才真正稱得上是「快樂」——因為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才能真正安心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