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 第二版 (電子書)

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 第二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明照
图书标签:
  • 滲透測試
  • 網站安全
  • 網路安全
  • 資安
  • 漏洞掃描
  • Web應用程式安全
  • 安全實務
  • 電子書
  • 第二版
  • Kali Linux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確保系統安全的必備技能
  當我們將系統部署到網站上,系統就已經面對成千上萬的測試,其中不乏來自有心人士的「惡意」攻擊,系統提供愈多的服務,遭受攻擊的機率就愈高。雖然就「安全系統發展生命週期(SSDLC)」觀點,系統從一開始規劃就必須注重相關的安全防護,但一組系統的成型要經過多少人的手,如何保證每個人都盡到安全防護的責任?又該怎麼驗證?況且每天都有新的弱點、漏洞被發現,要如何得知原本安全的系統,是否也存在新發現的漏洞。要發現這些漏洞就需要依靠良性的測試,也就是所謂的「滲透測試」。

  實例引導佐以工具介紹,資安防護不求人
  本書將告訴您滲透測試作業的步驟,並介紹一些免費的的工具給讀者參考,即使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只要照著本書的步驟練習,也能輕鬆學習。

本書特色

  .執行步驟演繹條理分明,毋需深厚理論基礎
  .建議工具皆為免費軟體,不損及學習完整性
  .實例引導佐以工具介紹,降低學習門檻障礙
  .專注於網站安全檢測,目標明確,事半功倍
  .輔以完整的實作圖例,強化滲透觀念的確立
网站安全架构与防御实战指南 全面提升您的网站防御能力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站已成为企业运营和信息交流的核心枢纽。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网站的攻击手段也日益层出不穷,从传统的跨站脚本(XSS)和SQL注入,到更复杂的逻辑漏洞和供应链攻击,无不考验着网站设计者与维护者的安全防护能力。 《网站安全架构与防御实战指南》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网站安全建设与防御策略的专业著作。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Web应用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并提供了从安全设计、开发实践到运维监控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框架。它不仅仅关注于“如何发现漏洞”,更着重于“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韧性的安全系统”。 --- 第一部分:现代Web应用安全威胁全景解析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当前Web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主要风险点。我们不会停留在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结合真实的攻防案例,分析攻击者思考问题的角度。 第一章:攻击者视角下的信息搜集与侦察 了解攻击者如何绘制目标地图是构建有效防御的第一步。本章详细拆解了攻击者在发起正式攻击前所进行的情报收集活动: 子域名与基础设施枚举: 使用开源情报(OSINT)工具和DNS记录分析,挖掘隐藏的测试环境或遗留服务。 技术栈指纹识别: 如何通过HTTP头、错误信息、前端资源文件等细微线索,推断出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框架版本等关键信息。 敏感信息泄露点扫描: 探讨Git仓库暴露、备份文件、配置文件公开等常见的信息泄露渠道及其防御方法。 第二章:经典漏洞的深层原理与变种攻击 虽然经典漏洞广为人知,但攻击者总能找到新的绕过技巧。本章着重分析这些攻击的深层原理,并介绍其现代变体。 注入类攻击的演进(SQLi & NoSQLi): 从传统的基于错误的注入到时间盲注、二阶注入,以及针对新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的注入风险与防御。 跨站脚本(XSS)的复杂形态: 深入探讨DOM XSS、存储型XSS在高权限后台的利用,以及如何利用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 的误配置实现绕过。 访问控制缺陷的利用链: 不仅仅是IDOR(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更关注水平越权、垂直越权在复杂API和微服务架构中的实现与检测。 第三章:新兴威胁与业务逻辑漏洞挖掘 现代应用的安全瓶颈往往不再是代码层面的语法错误,而是复杂的业务逻辑缺陷和对API的滥用。 API安全核心挑战: 探讨RESTful API和GraphQL的认证、授权机制漏洞(如BOLA/BFLA),以及数据暴露问题。 业务逻辑漏洞实战: 针对支付流程篡改、库存超卖、优惠券滥用等场景,构建模拟攻击路径,并阐述如何通过流程状态管理来根治此类问题。 安全配置错误与云环境风险: 分析S3 Bucket策略错误、容器逃逸基础知识、以及第三方组件供应链风险。 --- 第二部分:安全左移:构建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 本书强调,安全不应是发布后的补丁,而应是设计之初就植入基因。本部分专注于如何在开发流程的各个阶段嵌入安全实践。 第四章:安全需求分析与威胁建模 在编码之前,必须清晰地了解“我们要保护什么”以及“我们可能被什么攻击”。 威胁建模方法论: 介绍STRIDE模型在Web应用设计阶段的应用,如何系统地识别潜在的威胁向量。 安全需求量化: 将安全目标转化为可测试、可验证的具体需求,避免模糊的安全要求。 架构安全评审: 如何在系统架构设计阶段(如微服务边界、数据流向)识别潜在的安全热点。 第五章:安全编码规范与框架的内置防御 本章提供针对主流编程语言和框架(如Java/Spring, Python/Django, Node.js/Express)的具体安全编码建议。 输入验证与输出编码的艺术: 深入探讨上下文相关的编码策略,确保数据在不同媒介(HTML、JavaScript、CSS)中安全展示。 会话管理与身份认证的最佳实践: 探讨JWT的正确使用、Token的存储与刷新机制,以及多因素认证(MFA)的集成。 安全头文件配置: 详细解析HTTP安全头(HSTS, X-Content-Type-Options, Referrer-Policy等)的实际配置及其安全收益。 第六章:自动化安全测试工具链集成(DevSecOps) 将安全测试集成到CI/CD流水线中,实现快速反馈和自动化修复。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 (SAST) 实践: 选择和配置主流SAST工具,理解其误报与漏报的权衡,并优化扫描规则。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 (DAST) 的部署: 在测试环境中运行DAST扫描,重点关注认证后的功能路径测试。 软件成分分析 (SCA): 如何有效管理第三方依赖库中的已知漏洞(CVE),并制定升级策略。 ---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与运行时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个安全的网站需要强大的运行时保障和快速响应机制。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加固服务器、网络层以及监控体系。 第七章:加固Web服务器与网络边界 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是基础设施的稳固性。 Web服务器(Nginx/Apache)安全配置: 禁用不必要的模块,配置请求限制,日志脱敏处理。 Web应用防火墙(WAF)的部署与调优: 介绍WAF的工作模式,如何通过自定义规则应对0-day攻击,以及避免WAF本身成为攻击链中的一环。 TLS/SSL最佳实践: 密钥管理、选择最新的安全协议版本(TLS 1.3),以及应对特定中间人攻击的防御手段。 第八章:日志、监控与事件响应机制 “看不见的攻击才是最危险的。” 强大的日志和监控是发现未授权访问和异常行为的关键。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 (SIEM) 基础: 收集哪些关键日志(访问日志、错误日志、认证日志),以及如何建立关联分析规则。 异常行为检测: 设定基线,监控高频请求、权限提升尝试、以及异常地理位置登录。 应急响应流程(IRP): 制定清晰的事件分级、遏制、根除和恢复步骤,确保在遭受攻击时能够快速止损并恢复业务。 第九章:后渗透与持续安全验证 安全防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主动的验证。 红队演练与蓝队防御: 介绍红蓝对抗的基本框架,如何通过模拟真实攻击来检验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渗透测试报告解读与修复优先级: 如何从测试报告中提炼出真正影响业务的关键风险,并制定合理的修复路线图。 安全文化的培养: 强调组织内部的安全意识培训和定期的安全分享会,使安全成为每个团队成员的责任。 --- 结语 《网站安全架构与防御实战指南》的目标是让读者从一个被动的“漏洞修复者”转变为主动的“安全架构师”。通过本书提供的深度技术解析和系统化方法论,您将能够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能够抵御现代复杂威胁的、健壮且富有弹性的网站系统。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是所有希望在信息安全领域深耕的工程师、架构师和技术管理者的必备参考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關於滲透測試
第二章 滲透測試基本程序
第三章 滲透測試練習環境
第四章 網站弱點概述
第五章 資訊蒐集
第六章 網站探測及弱點評估
第七章 網站滲透工具
第八章 離線密碼破解
第九章 滲透測試報告
第十章 持續精進技巧

附錄一:滲透測試足跡蒐集檢查表
附錄二:滲透測試同意書(範本)
附錄三:滲透測試計畫書(範本)
附錄四:滲透測試報告書(範本)
附錄五:滲透測試紀錄(範本)
附錄六:後記:滲透測試人員的危機與契機

?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21429
  • EISBN:9789865022198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2.8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電子書的使用體驗來看,排版與搜尋功能做得相當到位。在技術文件裡,快速定位關鍵字或特定章節至關重要,這本電子書的索引和全文檢索反應速度極快,這讓我省下了不少翻閱實體書時浪費的時間。再者,相較於其他電子書經常出現的圖表模糊、程式碼格式跑掉的問題,這本書的程式碼區塊排版非常乾淨清晰,關鍵的 Payload 和指令都用不同的顏色高亮顯示,即使用在小螢幕裝置上閱讀,也不會造成閱讀上的負擔。對於這種強調精確性的技術領域,內容的呈現方式直接影響了學習效率。整體而言,它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套高效的學習與查閱系統,讓讀者可以迅速將書中的精華轉化為自己的實戰能力,對於想在資安領域快速累積實戰經驗的夥伴,這本書無疑是極佳的敲門磚。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編排邏輯讓我非常佩服,它遵循了一種非常貼近真實測試流程的脈絡前進。從一開始的資訊收集與腳步探測,到後續的輸入驗證、身分驗證繞過,再到權限提升與後續的橫向移動模擬,每一步的銜接都極為自然流暢。我特別喜歡它對於「邏輯錯誤」這種難以被自動化工具捕捉的漏洞類型的深入剖析。在現今許多系統都強調標準化輸入輸出的時代,業務邏輯的缺陷往往成為最後的防線。作者透過幾個精彩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正常的權限去做「不該做的事」,這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對業務流程的理解與模擬。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測試的深度不只在於工具的複雜度,更在於測試人員對系統「意圖」的逆向工程能力。這種對思維模式的訓練,是教科書難以提供的寶貴資產。

评分

身為一個在金融業負責資安合規的窗口,我對於任何宣稱「實戰」的書籍都會抱持高度懷疑。但這本《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 第二版》成功地扭轉了我的觀感。它在講解攻擊手法時,非常平衡地穿插了對應的防禦建議和架構層面的強化措施。例如,在討論 SQL 注入的章節中,作者並沒有僅限於展示注入語法,反而花了不少篇幅去探討預處理語句(Prepared Statements)的正確實作方式,以及如何透過 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進行更深層的語義分析來阻擋惡意請求。這種「攻防一體」的敘述方式,讓我在撰寫內部安全規範文件時,能有更堅實的依據,因為我能清楚地向開發團隊說明「敵人是怎麼想的,以及我們該如何從源頭杜絕」。對於需要跨領域溝通的資安人員來說,這種詳盡的技術細節和治理觀點的結合,實在是太加分了。

评分

拿到這本電子書後,我立刻被它那種直截了當、毫不拐彎抹角的寫作風格給震懾住了。它完全沒有多餘的寒暄或過於學術性的辭藻堆砌,而是用一種近乎對話的方式,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到滲透測試的核心場景。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描述工具使用時的精準度,他不僅僅告訴你「要用這個工具」,更著重解釋了「為什麼要用這個時機點用這個參數」,以及「如果工具跑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下一步該如何手動驗證或調整策略」。這種思維訓練比單純的工具教學重要太多了。坦白說,初學者讀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硬,畢竟它假設你已經具備基本的網路和程式概念,但對於有志於成為專業紅隊或藍隊成員的人來說,這種「挑戰性」正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它強迫你去思考攻擊鏈(Kill Chain)的每一個環節,而不是僅僅跑完一套自動化掃描腳本,這才是真正的專業素養。

评分

這本《網站滲透測試實務入門 第二版 (電子書)》真是讓我這個業界老手都忍不住想掏錢收藏的寶貝!首先,光是它的「實務」二字就足以吸引我。現在市面上的資安書籍,很多都停留在理論的空中樓閣,看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真正上戰場時根本派不上用場。但這本不一樣,它就像是把一位資深滲透工程師的筆記,一筆一畫地攤開在你面前。光是看到它對各種常見 Web 服務配置錯誤的細膩描述,以及如何利用這些「預期外」的行為來達成目標,就讓人拍案叫絕。特別是針對近幾年興起的容器化架構與微服務的攻擊面探討,作者並沒有草草帶過,而是深入到實際的配置檔層級去解析漏洞的成因與防禦思維,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持續進修,跟上技術演進的從業人員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且電子書的形式非常方便,我可以隨時在行動裝置上查閱特定的指令或工具操作步驟,不用搬出一大疊厚重的實體書,對於需要在不同客戶現場快速反應的狀況,極度友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