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與電路分析實驗 (電子書)

電工與電路分析實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麗丹
图书标签:
  • 电工学
  • 电路分析
  • 实验
  • 电子书
  • 工程教育
  • 高等教育
  • 电子技术
  • 理论与实践
  • 教学资源
  • 专业课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電工與電路分析」是相關學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實驗是學習者學習和掌握這門課程的重要環節。本書旨在更有效地培養學習者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習者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本書主要介紹了電工與電路分析基礎的實驗方法、測試方法和實驗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及工程素質和創新精神。實驗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概述、實驗教材以及實驗平台的介紹,其中也包含了電腦類比實驗軟體,給相關課程的教師、學生提供實驗時各方面的思考及參考。

  本書共分十章,前兩章談有關電路、電工實驗的基本概念以及實驗時應注意之事項,第三第四章談對電路的分析,五六章則談正弦交流電路、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第七到第十章著重更多電路實驗,特別第十章是以模擬軟體來進行實驗,每章節至少都會附上一個實驗供讀者進行參考。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图书简介,内容将尽可能详细,并专注于该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应用,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電工與電路分析實驗》。 --- 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 导论:迈向微观与极致的工程艺术 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精密机械的设计与制造是衡量一个国家先进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从纳米级别的半导体光刻机到要求极高可靠性的航空航天执行器,再到保证日常用品质量的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机械无处不在,其核心在于对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动态性能的苛刻控制。 本书《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提供一本系统、深入、且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指导价值的专业参考书。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机械设计中的基础理论,更着重阐述了为实现“精密”这一目标所必须掌握的材料科学、误差理论、先进制造工艺以及系统集成技术。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将复杂的精密工程问题拆解为可理解、可控制的单元进行阐述。我们相信,真正的精密制造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和严密工艺控制之上的系统工程。 --- 第一篇:精密机械的基础理论与误差控制 精密机械的生命线在于其精度,而精度的核心在于对误差的理解与控制。本篇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石。 第一章:精度分析与误差的量化模型 本章深入探讨了影响机械系统精度的所有潜在因素,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间歇性误差。我们将重点介绍误差的传递规律和误差预算方法。 几何误差的统计学分析: 引入误差的概率分布模型,如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在公差带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刚度与变形分析: 详细论述了静态刚度和动态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包括有限元方法(FEM)在结构变形预估中的应用。 热误差的建模与补偿: 探讨机械系统在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下产生的尺寸漂移,介绍主动和被动热补偿策略,如使用低膨胀系数材料或建立实时温度模型进行闭环修正。 第二章:几何量计量学与表面完整性 现代精密检测是保障产品合格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章专注于高精度测量技术和表面拓扑结构的量化描述。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详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CMM)的工作原理、误差源分析及校准流程。重点阐述激光跟踪仪、白光干涉仪、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微纳尺度测量中的前沿应用。 表面粗糙度与形貌参数: 超越传统的$R_a, R_z$等参数,引入轮廓函数、功率谱密度(PSD)分析,以评估表面在特定频率下的周期性变化,这对摩擦学性能至关重要。 形位公差(GD&T)的现代解读: 结合ISO标准,阐述功能导向的公差设计原则,特别是如何利用基准链分析来优化装配体的精度。 --- 第二篇:核心部件设计与结构优化 精密机械的性能由其关键传动、导向和支撑部件决定。本篇聚焦于这些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高精度运动导向系统设计 导向系统是实现精确相对运动的基础。本章对比和分析了不同导轨类型的优缺点,并给出具体的设计准则。 滑动导轨与静压导轨: 深入分析静压轴承(油膜或气膜)的设计,包括油腔结构、泵供油系统、油/气膜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分析。 滚动导轨的精度保持性: 讨论超精密滚动轴承的预紧力设定、游隙控制以及滚动体误差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直线运动系统: 对比滚珠丝杠、直线电机和精密气浮导轨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负载能力,指导设计者在不同工作速度和精度要求下进行选型。 第四章:精密传动机构与驱动控制 动力传递和运动转换必须在极小的误差范围内完成,同时保证高刚度。 无反冲传动技术: 深入研究谐波齿轮驱动器(Harmonic Drive)和准零间隙齿轮副的结构设计、误差源分析及装配优化。 柔性铰链(Flexure Hinge)设计: 作为实现无摩擦、无磨损运动的理想元件,本章详细讲解了柔性铰链的有限元建模、刚度矩阵计算以及在精密夹持器和微位移平台中的应用。 驱动器选型与运动控制接口: 探讨高分辨率编码器(如光栅尺、旋转变压器)的精度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匹配,以及伺服系统对谐波振动的抑制策略。 --- 第三篇:先进制造工艺与表面工程 再好的设计,也需要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来实现。本篇侧重于如何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具有所需微观结构的实体。 第五章:超精密加工技术 传统切削加工难以满足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的精度要求,本章聚焦于增材与减材的超精密制造前沿。 金刚石车削与铣削: 探讨其切削机理、刀具磨损特性以及对非铁磁性材料(如铝合金、铜、光学玻璃)的表面质量控制。 精细磨削与抛光: 介绍磁流变抛光(MRF)和离子束抛光(Ion Beam Polishing)等技术,如何实现光学元件的超光滑表面和复杂自由曲面的精密制造。 微纳加工技术: 概述光刻技术在机械结构制造中的衍生应用(如LIGA工艺),以及电火花加工(EDM)和激光加工在硬质材料加工中的精度提升方案。 第六章:精密装配与环境控制 精密部件的性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装配条件下才能完全体现。 装配误差的补偿与调整: 讲解如何利用激光干涉仪等设备进行实时测量和误差溯源,并采用迭代调整法(Iterative Adjustment)或智能补偿算法来优化装配精度。 真空与洁净室环境对制造的影响: 分析在超高真空(UHV)和百级/千级洁净室环境中,对零部件清洗、润滑剂选择以及装配操作的特殊要求。 粘接与预紧装配的力学行为: 讨论精密仪器中胶粘连接的强度、蠕变特性以及在热循环下的尺寸稳定性。 --- 结语:精密制造的未来趋势 本书最后展望了面向未来工业4.0的精密制造发展方向,包括集成传感器的智能部件、基于数字孪生的工艺模拟以及人工智能在工艺参数优化中的潜力,激励读者持续探索精密工程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每一个设计原则后都有详细的工程案例支撑。 2. 前沿技术追踪: 重点覆盖了柔性机构、微纳尺度制造和高精度计量等热点领域。 3. 工程计算导向: 提供了大量可用于工程软件建模和计算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 6

第一章 電路與電工基礎實驗概述 ................ 7
1.1 實驗室安全用電常識 ..... 7
1.2 電路與電工基礎實驗的一般要求 ... 12
1.3 實驗誤差分析與資料處理 .............. 17

第二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律 ......... 26
實驗一 電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 26
實驗二 克希荷夫定律和疊加原理 ..... 34
實驗三 戴維寧定理及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 41

第三章 電路的分析方法 ......... 53
實驗一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 53
實驗二 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 ..... 63
實驗三 互易定理 ............ 68
實驗四 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 73

第四章 電路的暫態分析 ......... 82
實驗一 一階RC 電路的暫態響應 ..... 82
實驗二 二階動態電路的響應及其測試 ................ 93

第五章 正弦交流電路 .......... 100
實驗一 交流電路參數的測量 .......... 100
實驗二 日光燈電路及功率因數的研究 .............. 104
實驗三 RLC 串聯諧振電路 ............. 109
實驗四 RC 選頻網路特性測試 ........ 116
實驗五 雙埠網路實驗 ... 125

第六章 磁路與鐵芯線圈電路  134
實驗一 單相雙繞組變壓器 .............. 134

第七章 電工測量  142
實驗一 單相電能表的校驗 .............. 142
實驗二 擴大電壓表和電流表量程的方法 .......... 150

第八章 三相電路  158
實驗一 三相交流電路的研究 .......... 158

第九章 交流電動機 .............. 166
實驗一 三相鼠籠式感應電動機的點動與自鎖控制 ................ 166
實驗二 三相鼠籠式感應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 ... 171

第十章 MULTISIM9.0 模擬軟體的應用 ................ 178
10.1 概 述 .. 178
10.2 MULTISIM9.0 常用功能 ......... 179
10.3 模擬實驗實例 ......... 193
10.4 模擬實驗儀器 ......... 198
附 錄 常用電路與電工實驗儀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與使用說明 ....... 208
一、模擬萬用電表 .......... 208
二、數位萬用電表 .......... 213
三、函數訊號產生器 ....... 216
四、示波器 ... 218
參考文獻 .............. 231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16196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9.2MB

图书试读

前言

  「電工與電路分析」是相關學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實驗是學習者學習和掌握這門課程的重要環節。同以往的實驗教材比較,本實驗指導書在內容和宗旨上都有了較大改變,旨在更有效地培養學習者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習者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實驗課一是採用實物實驗與模擬實驗相結合的形式,打破傳統實驗觀念,使實驗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實驗內容、手段更加豐富,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動腦動手的機會,二是精選了一些具有實戰價值的綜合實驗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書主要介紹了電工與電路分析基礎的實驗方法、測試方法和實驗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及工程素質和創新精神。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電路與電工基礎實驗概述」;第二部分是該書的主體,包括20個精心設計的實驗專案,這些實驗項目既有「基礎驗證型」實驗,又有「設計與開發型」實驗,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良好工作作風大有裨益。最後一部分除了介紹主要實驗平臺的使用以外,還重點講述了電腦類比實驗平臺軟體這一全新的實驗方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以便實驗時參考。

  本書由王麗丹老師擔任最終統稿,參與編寫等工作的作者還有:王嘉、李北川、羅庚榮、劉東卓、王顏、陳躍華、張奕、鄧淩雲、盧從娟、鄒文靜、趙庭兵。由於編者水準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本書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批評指正。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