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幸福之地‧不丹 (電子書)

我在幸福之地‧不丹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紫婕
图书标签:
  • 不丹
  • 旅行
  • 幸福
  • 文化
  • 电子书
  • 自助游
  • 喜马拉雅
  • 精神之旅
  • 生活方式
  • 慢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走過藏傳生命路,尋找普世幸福力

  台北國際花博不丹館、2011台北國際書展不丹主題國 幕後推手
  關於不丹的首部完整力作

  「喜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不丹,是個以農立國、森林覆蓋率亞洲第一(達72%)、全國26%的土地為國家公園的國家,面積相當於1.3個台灣,人口卻只有70萬,國民所得只有台灣1/20,土地貧瘠、環境惡劣,卻有97%的人說:「我很滿足。」他們不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為全球第一個以快樂立國的國家;是精神和文化的富國,99%留學生學成後選擇回母國……

  作者身為一個學佛人,又做為一個出版的發行者,走過許多不同的國度、地域風貌,中國西藏等藏區、印度、錫金、尼泊爾,最後她駐足在這個美麗的國家——不丹。她對佛法的熱切渴求,對蓮花生大士的深切信仰,以及對生命真善美的不棄捨熱愛,讓她從2000年與不丹第一次相會,就結下後續不可思議的因緣……

  作者多次到不丹,與國王和平民百姓為友,體會他們的生活哲學,也看見了不丹國王是如何至誠地推動不丹的美好,更從中歷練自己,體會生命最純淨的洗禮。

  她發現不丹,在物質的世界裡,深藏著人類生命的每個歷程;在傳統的背後,則還有無窮人文的內涵。這是不丹人民之所以感到幸福快樂的關鍵!

  本書為台灣少有完整介紹不丹的著作,搭配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呈現。希望看了本書,每個人都能從「心」獲致幸福。

本書特色

  西藏、尼泊爾和不丹是雪域藏傳佛教三大聖地,其中以不丹最不為人所知,堪稱最後一塊淨土、「最後的香格里拉」。由於作者深闇藏傳佛教,又堪稱最瞭解也是最親近不丹的女性,所以本書為台灣少有完整介紹不丹的著作,搭配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呈現。

作者簡介

黃紫婕

  現任山月文化有限公司社長、山月國際特殊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全佛文化出版社社長、普月文化有限公司發行人。長期致力於西藏文化與專業佛教相關書籍之出版工作,並出版多本西藏文化藝術等相關介紹性書籍。

  由於本身志趣與身為文字工作者的緣故,對於藏族文化、藏族風土民情、宗教信仰等,有其獨特的觀察與心得。其足跡更遍布西藏、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各聖地,蒐羅各項特殊文化的珍希題材與罕見文獻史料,以現代風貌重新出版,讓世人得以一窺西藏民族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

  2010年,她獲得不丹總理授權,代表不丹參與2010台北國際花博,又策劃協助台北國際書展不丹主題國等國際文化交流盛事,與台灣、世界,分享不丹的幸福。

秘境中的哲思与日常:在不丹的土地上寻找真正的富足 本书将引领读者深入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脉中的神秘国度,探索它如何将“国民幸福总值”(GNH)置于经济增长之上,并以一种既古老又充满远见的视角,审视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不丹,一个在地图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内陆王国,却以其独特的治国理念和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一次关于生活哲学、文化韧性与精神富足的深度对话。本书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诚的记录,揭示“幸福”在不丹语境下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一部分:穿越喜马拉雅的屏障——初识不丹的土地与人民 当飞机穿过云层,首次俯瞰廷布(Thimphu)或帕罗(Paro)的河谷时,读者将感受到一种被时间温柔对待的宁静。不丹的现代化是审慎的,传统建筑的飞檐斗拱与远处的雪山共同构建出一种和谐的画面。 本书将详细描绘不丹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们将走进那些世代居住在木屋中的农牧民家庭,了解他们如何恪守古老的佛教教义指导下的生活方式。从清晨的诵经声,到傍晚炉火旁讲述的民间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他人的慈悲。 特别值得探讨的是不丹的“高价值、低影响”旅游政策。这种近乎封闭的策略,是如何保护了其文化纯净性,同时又在有限的范围内与世界进行良性互动?读者将了解到,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旅人,都在无形中参与了对不丹独特生态的维护与尊重。 第二部分: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构建与实践 “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无疑是不丹最著名的标签,但它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本书将深入剖析 GNH 的四大支柱——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与复兴、以及良政的推行——如何在实际政策中落地生根。 我们将探访不丹的政府机构、教育系统以及乡村发展项目,观察 GNH 指标体系如何被用于衡量发展成果。例如,环境政策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丹是如何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碳负排放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如何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这些实践经验为那些在追求GDP增长中迷失方向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在社会层面,本书将聚焦于不丹人对“富足”的重新定义。他们如何看待物质的拥有与精神的满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僧侣、艺术家和普通公务员的访谈,我们可以窥见一种超越消费主义的价值排序。不丹人对待贫困和财富的态度,挑战着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固有认知。 第三部分:信仰的力量——佛教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不丹是藏传佛教金刚乘法门的重要中心,佛教信仰不仅仅是宗教活动,更是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的底层逻辑。 本书会详细介绍不丹社会中对神祇、护法和转世喇嘛的信仰如何塑造了人们的道德观和决策过程。我们将探索那些色彩斑斓的宗(Dzong,城堡式寺院兼政府办公地),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社区精神生活的中心。 通过对不丹节庆(Tshechu)的描述,读者将体验到活态的宗教艺术——那些面具舞(Cham)不仅是表演,更是向公众讲述佛教故事、驱逐邪灵、祈求福祉的仪式。这些仪式的繁复与虔诚,是理解不丹精神世界的钥匙。 第四部分:文化韧性与全球化冲击 不丹的封闭并非意味着停滞。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浪潮下,不丹面临着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与拥抱现代科技之间的巨大张力。 本书将呈现不丹在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对传统服饰(Gho和Kira)的推广、对不丹语(宗卡语)的保护,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记录和传播古老的艺术形式。 同时,我们也审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年轻一代对西方文化的向往,传统手工艺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如何平衡外来影响与本土价值观。不丹的故事,是关于如何有意识地选择“进步”的路径,而不是盲目追随全球主流叙事的一面镜子。 总结:一种“慢”下来的智慧 《我在幸福之地‧不丹》不仅是地理上的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回归。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繁荣可能隐藏在被我们快速遗忘的角落:对土地的敬畏、对社群的连接、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持续追求。 通过不丹的经验,本书邀请每一位读者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来衡量自己的成功与满足?不丹的幸福之道,或许能为我们迷失在物质喧嚣中的现代心灵,提供一剂清凉的慰藉和深刻的启示。这本书将教会我们,以一种更长远、更整体的眼光,去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富足人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前言

1、楔子:生命的啟程
來自黃金稻米之鄉
尋求心靈的歸處
另類人生的開始
用出版傳遞幸福
改變我人生的另一個事件

2、我與不丹的因緣
初識——歸鄉的情懷
七年後的重逢——第三次造訪不丹
善緣成熟——2009年的秋收季節
花開的幸福——2010年「台灣+不丹」的故事

3、雷龍之國:雪山下的幽谷祕境
地理位置
基本資料
不丹國的幸福徽誌
不丹名稱的由來
不丹歷史綜觀

4、幸福心靈的所依:不丹的宗教
不丹佛教綜觀
於不丹散播佛法的第一人——蓮花生大士
統一不丹的創始者——夏宗法王
神奇的伏藏師——貝瑪林巴
傳奇的瘋癲喇嘛----竹巴袞列

5、人的處所,佛的處所:不丹的建築藝術
建築風格
「宗」、寺院建築
佛塔
傳統農舍
房舍的裝潢

6、文化傳承的幸福
手造的幸福:不丹傳統工藝
不丹的郵票
不丹飲食文化——樸實中的刺激滋味
射箭——不丹的全民運動
歡樂的慶典

7、幸福樂土的治國政策--GNH(國家幸福指數)

8、在台灣遇見幸福:不丹幸福藥師庭園

附錄
1.不丹佛教的組織架構
2.竹巴噶舉的傳承圖表
3.不丹大事紀
4.旅遊資訊
5.四時節慶時間表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20584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4.4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1

承諾與願力

  我曾經聽過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承諾與願力」的故事。

  十年前,有一位年輕的女修行者,她認識了一位仁波切。這位仁波切的本寺在藏區極為偏遠之地,外人幾乎難以抵達。仁波切年老了,並且長期居住在美國,雖然無法與寺內的弟子見面,但卻極為關懷,而弟子們對仁波切也有著極深的仰信。

  當時這位仁波切在海外募了一筆錢,希望能送回寺院資助寺眾。無奈年紀已大,禁不起遙遠的旅程,因而將此事託付給一位年輕的女子,她向仁波切允諾,一定完成他這個心願。於是她身懷鉅款,一個人孤身飛到幾乎沒有外人抵達的偏遠之寺。抵達時又遇到山崩阻斷道路,無法和來接機的寺眾相會合,於是她一個人在海拔最高的簡陋機場,在高山反應與孤立無依的狀態下,度過了最艱苦而寒凍的一夜。

  次日清晨,山石還在持續崩落,她冒險穿過坍塌的道路,終於和前來接應她的寺眾會合。除了將仁波切所託的金錢平安交付寺眾外,她也深知仁波切掛念著寺眾,於是她用攝影機將寺內的一景一物及僧眾們攝影下來,期待下次至美國時,帶去給仁波切一解思念。

  她冒著生命的危險,出生入死,只為了一句承諾。

  這位年輕的女子,就是現在的黃紫婕會長。

  生命的最大力量與莊嚴,來自於對法的信心,與對生命的承諾和願力。

  黃會長一生當中,充滿了這些承諾與願力的感人事蹟,而她也在這些深刻的生命奮鬥當中茁長。

  廣大的發心與承諾,成就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因此,我以「承諾與願力」,作為此篇序的標題,來贊揚黃會長對承諾的堅定,成就最殊勝廣大的願力,幫助人類朝向更美好的境界,依著覺悟的道路,向前邁進。

  當初她本著「將不丹的幸福力引入台灣」這個單純的心願,以及她對不丹總理及諸位仁波切、法王的承諾,成為開啟不丹與台灣密切文化交流的關鍵人物。從2010台北國際花博不丹館、2011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不丹,到第一屆台灣不丹快樂經濟論壇,完成了這應該是傾國家之力,才能達成的鉅大交流。

  不丹,在領導者的遠見與全民的共識下,以追求人民整體幸福感的GNH(國家幸福力)為發展主軸,在有限的資源下,以獨特的價值觀打造了令人感動的幸福國度。

  近代的不丹,正面臨著現代化與國際接軌的衝擊與抉擇。全世界都在看,開放之後的不丹,是否還能保有現前的幸福與滿足?

  2009年與不丹總理會面時,我將所著的《菩薩經濟學》英文版,送給總理,期待「以智慧創造利潤,以慈悲善待一切」的菩薩經濟學理念,能提供GNH更深厚的佛法基石,期待不丹成為未來人類幸福經濟的典範,共創全體人類的幸福。

  在世界許多國家中,不丹和台灣有著深刻的緣份:兩者不但面積相仿,也有著善良熱情的人民。我們期待不丹與台灣攜手同心,成為轉動地球幸福的摃桿。對本書的出版,我感到十分歡喜,也充滿祝福。希望本書能為大家啟動幸福的能量,讓台灣與不丹珍貴美好的文化相互激盪,為地球開啟覺性的光輝!

洪啟嵩

推薦序2

轉動地球的幸福

  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將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從黃紫婕女士的著作我們可以了解,為了減少這個世界的不安、紛爭,增進世界的和諧,她對佛法推廣所做的努力。

  透由本書,她希望將幾年來在東南亞國家旅行時所學習到的智慧與經驗,和讀者們分享。她對大乘佛教的教法與宗派有深入的研究,包括藏傳佛教的蓮花生大士,以及不丹竹巴噶舉傳承的創始者-----夏宗法王。她也盡其所能地,探索與發掘不丹已知和未知的文化與傳統,將之介紹到不丹以外的地方。這樣的舉動不僅不丹王國與其人民受惠,本書的讀者,藉此得以了解不丹傳統與文化深層精妙的細節,對他們更是有莫大的好處。

  宗教在不丹人的生活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不丹的治國方針──「國家幸福指數」(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便是建立於佛陀的教法之上。人類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即是幸福的生活。因此,GNH就成為這個社會,為了持續堅守創造幸福的理念,在制定所有發展計劃與政策時必須遵循的發展典範。

  GNH有四大支柱,分別為:全體平等與均衡發展、維護傳統與文化、環保護生、良好的管理效能。GNH強調,滿足個人心理與生理需求的幸福感是很重要的,因此,這和以GDP為經濟發展模式,來用以衡量社會成長與福利的國家相較,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是開發中國家,GNH是將經濟成長視為得到幸福的其中一種方式,而非國家發展的終極目標。

  2010年,本書的作者黃紫婕女士與不丹內政與文化部所欲探討、發展的議題,即是GNH的四大支柱之一──文化維護與推廣。

  她是山月國際特殊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對於台灣不丹雙邊文化的推廣與交流不遺於力。尤其是促成並大力協助不丹參與「2010台北國際花博不丹館」與「2011台北國際書展不丹主題國」,以及在台灣舉辦的「第一屆台灣不丹快樂經濟論壇」。她以堅定的信念和專業,全心地投入,著實令我訝異和欽敬。

  因此,我很開心她終於要出書了。

  期待本書能將不丹幸福的核心精神,帶給台灣乃至世界各地的讀者,將不丹珍貴的文化,貢獻給世界,並為地球轉動幸福。

明究.多傑(Minjur Dorji)∕不丹內政與文化部部長

前言

  西元2000年,千禧年的起始,我第一次來到不丹,這個被喻為人間最後的香格里拉,從此與這布滿蓮花生大士足跡加持的祕密聖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2年,我再度親訪不丹,前往參訪一位具德上師——吐賽仁波切,他在不丹被視為一位偉大伏藏師貝瑪林巴的「意化身」。

  此後,在多次親訪不丹的過程中,我更深刻感受到不丹幸福的底蘊,也思惟著如何讓這份幸福的能量與台灣交流,共同為世界開啟幸福的願景。

  這個因緣,在2009年漸趣成熟。2009年春,為了台灣不丹佛教大法會暨宗教藝術文化展,我籌組了考察團,在不丹文化部的邀請下出訪。

  同年秋天,我在不丹短暫閉關,極不可思議的,竟是由不丹地位最崇高的兩位法王為我封關及開關。

  當時為我封關結界的是不丹最高宗教部長——丹頂徹旺仁波切。仁波切除了慈悲地為我加持之外,並預言般地告訴我:「你為台灣及不丹真誠發願所做的一切,一定會圓滿成就的!」閉關圓滿後,為我開啟關門的,則是前任不丹最高宗教部五大法王之一的桑給多傑仁波切。

  此行另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則是與不丹總理吉莫.廷禮第一次會面。

  2009年秋天這趟旅程,可以說是我歷次來造訪不丹之中,各項因緣匯聚最特別的一次,除了拜會了不丹最重要宗教領袖,同時拜會了現任國家最高總理,可以說是出世間的修行,及世間權勢兩者最高的因緣,象徵著世間及出世間的廣大圓滿。

  從此開始,果真如丹頂仁波切所預言,我彷彿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推動著,將台灣與不丹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推進了另一個階段。此行我獲得總理的授灌,代表不丹參加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總籌不丹館建立。

  2010年同年5月,協助大塊文化《不丹的幸福配方》一書,進行植物香氛專題攝製之旅。

  8月,協助《VOGUE》雜誌「不丹祕境時尚行旅」專題,遠赴不丹實境拍攝。

  9月,籌組「台灣.不丹幸福力考察團」,偕同心靈、文化、經濟、商業、資訊、藝術等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不丹十多位中央首長、次長進行深入密切的交流。這是台灣與不丹第一次有這樣高規格的正式交流活動。

  10月,由於2001年台北國際書展原定主題國因故無法前來,我臨危受命,接下策展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不丹的重責大任。

  11月,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正式開幕,不丹館宛如寧靜屹立的幸福堡壘,為台灣注入幸福能量。

  12月,與台北書展基金會共同籌劃,將於2011年2月舉辦的第一屆「2011不丹.台灣快樂經濟論壇:快樂經濟的論述與實踐」。

  記得當我接受台北國際書展委託,11月前往不丹向總理說明時,總理不可置信地看著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能嗎?」當時只想到,這對不丹和台灣是一場深度文化交流,就義無反顧的承擔下來,並向總理承諾自己會完全負責。

  於是,在總理的全力支持下,個人以堅定的信念,結合自身在西藏密教數十年的熏習,及出版的專業,促成了不丹三大國寶來台展出的不可思議因緣。

  這麼短暫的時間,這一連串的事件,至今回想起來,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一切的完成,除了將不丹幸福的底蘊帶回台灣這個堅定的信念,還有著一份深刻的承諾——對信任我的諸位仁波切、法王及總理。

  當我在面對無數困境,身心俱疲的時候,他們信任與期待的面容,是我永不放棄的動力。

  以GNH(國家幸福力)立國的不丹,與世界各國奉為規臬的GDP(國民生產毛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資本主義的洪流中,寧靜地屹立,感動世人。

  我們無法複製不丹的幸福,但深信重視文化背後的安定自信,重視環保生態對大自然的尊重、人與環境的和諧,人民與政府之間的託負與信任,快樂的根源是有跡可循的。找回快樂的本心,才能開創出不同文化的幸福風貌。不丹是一個令人深層感動的典範。

  感謝生命中所有的具德善知識的啟發,以及所有幫助我、鍛鍊我的種種因緣。

  歷經千折百轉,本書終於出版。正如同本書的名稱「我在幸福之地.不丹」,希望與讀者分享的,不只是不丹飄渺如仙境的幸福,而是生命中一步一腳印的奮鬥刻劃的莊嚴履痕。祈願有緣的您,一同分享這份心的幸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这个人,看书习惯很不固定,有时在捷运上快速翻几页,有时窝在咖啡馆里能看上一整个下午。因此,对于一本电子书来说,它的「可携带性」和「即时满足感」非常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是那种需要极度专注、一口气读完才能理解的学术论著,而是那种可以随时拿起、读上几段,就能立刻获得心灵慰藉的作品。也许是作者某次在山间徒步时写下的感悟,也许是和当地人交谈后受到启发的一段对话。我期待的是碎片化的智慧,能够像小小的火花一样,在我日常的空档中点亮我的思绪。如果这本书能成功地将异域的文化精髓,用一种既贴近生活又充满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带着一点点不丹的宁静回到台北的喧嚣中,那我就觉得这笔阅读投资绝对是值得的,甚至会推荐给所有感觉被生活绑架的朋友们。

评分

说真的,现在市面上的旅游文学作品,很多都流于表面,拍拍漂亮照片、写写几句感性的文字,看完好像什么也没留下。我比较在乎的是作者的「观察力」和「思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不丹这个国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底蕴,比如他们怎么看待GDP和GNH(国民幸福指数)的平衡?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他们的文化传承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这些议题对我来说,远比单纯描述风景更吸引人。我很好奇,一个如此重视精神价值的国度,他们的日常对话会是怎样的?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如果作者能像一个人类学家那样,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剖析这些现象,而不是一味地赞美,那这本书的深度就会大大提升。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深刻的反思,能让我对照一下我们台湾社会目前的生活模式,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哪些又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评分

坦白讲,我这个人对文字的「语感」非常挑剔,尤其是电子书。如果排版不好、错别字多,阅读体验会瞬间崩盘。我希望这本《我在幸福之地‧不丹》的电子版在技术层面上是无可挑剔的,加载速度要快,字体和行距要舒服,最好还能支持一些批注和高亮功能,方便我随时记录下那些触动人心的句子。而且,我更看重的是作者的「叙事节奏」。我不想读到一个平铺直叙、流水账式的游记,而是期待一种像电影剪辑一样的叙事手法——时而慢下来,聚焦于一个老人宁静的笑容,时而又加快节奏,描述一场充满生命力的节庆场面。这种强弱对比和层次感,才能真正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高海拔的国度,连空气中的味道都能被文字捕捉到。

评分

最近看了一堆关于正念、极简主义的书,感觉都快被「被要求幸福」的压力给压垮了。所以,对于《我在幸福之地‧不丹》这本书,我更倾向于它能提供一种「非强迫性」的幸福观。我怕看到那种过度美化的、把不丹描绘成一个脱离尘世的乌托邦。如果作者只是蜻蜓点水地写写僧侣、酥油茶和风马旗,那就太可惜了。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当一个不丹人,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年迈的父母时,他们是如何实践他们的信仰和哲学?有没有那些令人感到挫折、甚至失望的时刻?真实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只有阳光。如果作者能坦诚地写出那些「不那么幸福」的瞬间,并探讨他们如何从中找到平衡,这本书的价值就会立刻翻倍。这种「带着缺憾的美」,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评分

唉,最近在找书看,看到好多人都在讨论一些关于旅行、生活哲学的书,但我手上的这本《我在幸福之地‧不丹(電子書)》,老实说,光是书名就让人心头一紧,有一种莫名的疗愈感。我最近的生活压力有点大,每天都在赶进度、处理一堆琐事,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看不到出口。所以,当看到「幸福之地」这几个字时,心里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希望能透过文字,暂时逃离一下现实的泥沼,去感受一下那种不被物质追逐、专注于内在平静的生活态度。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像一剂清凉的薄荷油,轻轻涂抹在焦躁的心上,虽然不能立刻治愈所有病痛,但至少能让呼吸顺畅一点,重新找回一点喘息的空间。我期待的是那种细腻的笔触,能够捕捉到不丹人生活中最真实的细节,不是那种刻意营造的完美,而是那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信仰与日常的真实状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