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認證!台灣最棒「農林漁牧」漫漫遊:全台72家特色農場大公開,探索生態、體驗鮮食、感受最接地氣的四季小旅行! (電子書)

SAS認證!台灣最棒「農林漁牧」漫漫遊:全台72家特色農場大公開,探索生態、體驗鮮食、感受最接地氣的四季小旅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文宏
图书标签:
  • SAS認證
  • 農場
  • 漁牧
  • 生態旅遊
  • 台灣旅遊
  • 農食
  • 體驗
  • 四季
  • 小旅行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要玩就玩特色最強的,要去就去品質最好的!
第一本清楚說明「SAS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旅遊專書!
不只教你玩出CP值,更玩出台灣價值!

  你知道出門要吃米其林餐廳、要住星級飯店,
  但你知不知道台灣正夯的農場旅遊也有「評鑑」?

  走在世界最前線、目前亞洲唯一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ed),
  歷經四年研究、實測與籌備,不僅以「農業特色」為核心價值,更以「消費者認知」出發,
  在北中南分設評鑑辦事處,並由各領域專家組成專業評審團,在全台數以千計的農林漁牧場中,
  找出兼具「自然景觀生態」「優質食材生產」「五感體驗活動」「在地風土文化」的休旅場域——

  從花海到果園,從魚寮到牧場,從竹林到茶園,帶你掌握全台最值得前往一探的特色農場,
  在國旅大爆發的年代,讓你出門絕對不踩雷、吃玩買住都精彩。

  不論一個人出走,還是一家人共遊,
  都能領略台灣最美的風光、台灣最好的物產;享受台灣最讚的滋味、台灣最暖的人情!

本書特色

  【1】資料最新!收錄首度通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全台72家農林漁牧場第一手報導!
  你知道嗎?台灣的農場、牧場、觀光漁場……多到不可勝數,但最先通過全亞洲首創「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就只有72家!本書不僅首度公開這橫跨北中南東、全台灣最棒的72家農林漁牧場名單,更掌握各場域主人提供的最新旅遊情報,帶你一窺網路上不曾看過的多元化訊息,發現不同休旅視角下的美麗新台灣!

  【2】重點導遊!帶你掌握「特色生產」「精采體驗」「在地玩法」「農旅伴手」等最佳出遊資訊!
  你知道嗎?「沒有生產,就不叫農業!」而通過「特色認證」的農林漁牧場不僅各自都有引以為傲的農作生產與畜牧養殖,而且,還從這些特色物產出發,不但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農事活動、手作體驗,更發展出「味自慢」的餐點、飲食、伴手禮,甚至結合在地文化與產業特色,開發出兼具「知識含金量」與「趣味娛樂性」的精采遊程,從生產到生活,從生態到生命,充分展現出台灣農林漁牧人家之美,讓你徹底感受「特色農業旅遊」的內涵與精髓!

  【3】認證解析!詳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Q&A懶人包」,讓你秒懂評鑑的價值與精髓!
  你知道嗎?台灣走在全亞洲之先、所推動首創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不僅具有專業性,更是一項「以消費者為本」的客觀認證!但,究竟為什麼要作認證?通過認證的農林漁牧場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本書特別收錄「SAS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Q&A懶人包」,從認證類別到認證指標,從認證識別到認證價值,帶你輕鬆了解這項具有前瞻性意義的認證制度。下一回,當你準備出發去旅行時,無論是一個人走,還是帶著一家子共遊,都能因為這本書而找到「下一站,精彩滿足」的旅程!
探寻台湾岛的绿色脉动:深度人文与自然地景的交织之旅 书名:《山海之間:從霧鎖茶園到潮間帶的台灣人文地理側寫》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观光景点手册,而是一部深入台湾岛肌理,描绘其独特地理、人文变迁与生活哲学的深度考察录。我们试图跳脱“打卡”式的旅游叙事,转而探讨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产业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存、相互形塑的复杂关系。全书结构以“山脉-河川-海洋”的三重梯度展开,力求展现台湾在垂直地貌上的剧烈变化如何催生出多元的生命形态与文化景观。 第一部:高山的呼吸与人文的坚守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台湾中央山脉的两侧,探讨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与聚落文化。我们不再仅仅描述玉山的壮丽,而是深入探讨阿里山林业的历史遗产与林业社区的衰落与转型。书中详细记录了原住民族(如布农、邹、泰雅等)如何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出精妙的土地利用智慧,例如布农族的“小米历法”与小米播种祭仪,如何精确地调和了农业生产与天文观测的需求。 重点章节将剖析“林业”这一特定产业对台湾社会结构的影响。从日治时期的集材方式到战后的林班地制度变迁,探讨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育之间的永恒张力。我们走访了那些因林业而兴盛,又因林业枯竭而面临身份认同危机的山城,记录他们的口述历史,试图理解“离开土地”对一个社群意味着什么。例如,在特定高山聚落,我们考察了传统木工技艺如何演变为现代文创,以及这种“在地性”的传承所遭遇的困境与机遇。 第二部:平原上的水脉与聚落的迁徙 从高山向下,视角转向台湾广袤的冲积平原,这里是农业文明与汉人移垦历史的主舞台。本书着重分析河流——特别是浊水溪、大甲溪等——如何塑造了不同县市的农业经济版图。我们详细梳理了清代至日治时期,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堤防建设)在不同政治力量主导下如何被规划和实施,这些工程如何决定了哪些村庄能成为富庶的粮仓,哪些又注定在洪患中挣扎。 专题章节聚焦于台湾主要的农作物历史。以稻米种植为核心,我们不只描述插秧的辛劳,更剖析了水稻品种的改良史(从引种到自主育种),以及这些品种背后的经济考量与气候适应性。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台湾特有的“旱作”区,如屏东的黑土与台中的沙质土壤所催生的特殊作物(如甘蔗、花生、洋葱)的种植技术与市场命运。通过对这些传统农业聚落的田野调查,我们呈现了从“看天吃饭”到“科学管理”之间,农民心智模式的微妙转变。 书中也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传统聚落的冲击。我们选择了几个在快速发展中被遗忘或边缘化的老街区进行深度记录,观察这些区域如何试图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留其街道肌理、传统商业模式和邻里关系。 第三部:海岸的潮汐与岛屿的性格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引向台湾的边缘——海岸线。台湾三面环海,海洋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其社会性格。我们不再仅仅描绘观光渔港的繁华,而是深入探讨了台湾渔业的变迁:从早期的延绳钓、流刺网,到远洋渔业的兴衰。 书中有一组关于“讨海人”的深度访谈,记录了渔业资源枯竭、休渔期政策、以及祖辈与后代在职业选择上的代沟。我们考察了台湾不同类型的渔港文化:例如,东部的定置渔网(刺网渔业)的季节性运作模式,以及西部对虾养殖业的兴起与随之而来的环境代价(如地层下陷)。 此外,我们还关注台湾的“潮间带”生态。通过对特定湿地和盐田遗址的考察,展现了海洋与陆地交接处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系统。对这些区域的描述,侧重于传统制盐业的没落如何留下独特的盐田地貌,以及这些地貌如今如何被重新赋予生态教育或文化观光的功能。 结语:多重时间性的交叠 《山海之間》最终试图构建的,是一个多重时间性交叠的台湾图景:在山顶,我们能瞥见数千年前的狩猎痕迹;在平原,我们能看到百年来的水利规划的遗留;而在海岸,我们正目睹着全球化对传统海洋经济的重塑。本书旨在提供一种理解台湾复杂性的视角,即所谓的“在地性”并非静止的田园牧歌,而是在全球变迁的压力下,持续进行中的、充满张力的文化适应与地理重构过程。读者将通过本书,获得一个关于台湾如何“成为今日之貌”的深刻洞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游文宏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委員會總召集人。現任「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

  身為農家子弟,碩士以前學的是農業,踏入休閒農業領域後,花了10年取得資源管理的博士學位,擅長休閒農業規劃、創新與整合行銷。自2000年加入「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來,即以「打造宜住宜遊的農村」為目標。20年來,引領台灣休閒農業蓬勃發展,吸引國內外千萬遊客走進台灣農村小鎮、領略田園之美。也因為踏遍台灣大大小小農場,不僅和所有農場主人成為好朋友,更於2011年推動「台灣休閒農場服務品質認證」做為產業基石,成為休閒農業國際接軌最佳推手。先後於蘭陽技術學院、聖母護專、宜蘭大學、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高雄餐旅大學兼課,並前往各大專院校舉辦過上百場演講,推動產學合作、鼓勵青年返鄉從農。除整合產官學組織經驗,出版《休閒農業產業評論》,分享休閒農業知識,並致力於延續農村文化、提昇農民地位,期望引領農村成為「享受休閒、體驗幸福的生活空間」!

图书目录

【推薦序1】回歸農業本質、再創休閒農業新價值! 陳俊言
【推薦序2】讓我們自豪地以台灣休閒農業向國際旅客招手! 黃信川
【推薦序3】價值來自品味的獨特——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任重與道遠 吳宗瓊
【編著者序】「品質與品味」的休閒農業品牌 : 台灣特色農業旅遊! 游文宏

【PART 01】 一分鐘認識SAS!——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Q & A
Q1.身為台灣人,你聽過「特色農業旅遊」嗎?
Q2.台灣已有「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你知道嗎?
Q3.為什麼「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要做認證?
Q4.「特色認證」的產業類別有哪些?
Q5.「特色認證」的重點指標包括什麼?
Q6.已通過「特色認證」的業者,如何辨識?
Q7.通過「特色認證」的業者具備什麼休閒服務特質?
Q8.為什麼要選擇「特色認證」業者?
Q9.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特色認證」的訊息與介紹?

【PART 02】 北台灣最棒21家「農林漁牧」漫漫遊農場
01台北北投    財福海芋田——展現「四生之美」的山中花農
02台北士林    曹家花田香——流瀉古老時光的花農人家
03台北士林    梅居休閒農場——花果菜並生的陽明山田園新境
04台北內湖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綠意盎然、鮮果芳美的自然農園
05台北內湖    農驛棧農場——隱身都會山間的舒活菜園
06台北文山    美加茶園——傳承十代的貓空製茶世家
07台北文山    寒舍茶坊——貓空第一家有機茶莊
08新北三峽    千戶傳奇生態農場——半山腰上的鱘龍魚王國
09桃園楊梅    老牛休閒園藝——隱身都市的浪漫香草園
10桃園大溪    好時節休閒農場——散發農藝復興魅力的精緻農園
11新竹新埔    福祥仙人掌——全台灣品種最豐富的多肉植物園
12新竹新埔    金漢柿餅教育農園——代代相傳七十年的柿子工坊
13新竹新埔    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傳承道地原味的柿餅原鄉
14新竹竹北    福樂休閒漁村——有吃有玩、精采有趣的烏魚之家
15新竹竹北    水月休閒藍鯨魚寮——吃魚自己釣、新鮮零時差的工業風魚場
16新竹五峰    雪霸休閒農場——百花競豔、果香飄散的山中仙境
17苗栗通宵    飛牛牧場——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物農莊
18苗栗三義    卓也小屋——綻放藍染生命的山居農莊
19苗栗三義    溫馨農場——群山環抱、雲霧繚繞的客家果園
20苗栗大湖    雲也居一休閒農場——連雲也住在這裡的薑麻蔬果農莊
21苗栗卓蘭    花露休閒農場——精益求精、繽紛動人的花卉香藥染草園

【PART 03】 中台灣最棒12家「農林漁牧」漫漫遊農場
22台中和平    私房雨露——桂花飄香、群樹昂揚的森林院子
23台中新社    沐心泉休閒農場——百花綻放、療癒身心的山中林園
24彰化芳苑    哈哈漁場——體驗「牽魚、捕蝦、摸蛤仔」的魚塭生活
25彰化二林    東螺溪休閒農場——散發復古風情的傳統農莊
26彰化埔心    魔菇部落休閒農場——導入創新科技的現代菇農
27南投仁愛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溫帶園藝作物的培育之鄉
28南投埔里    台一生態休閒農場——花團錦簇、果實纍纍的優美莊園
29南投埔里    黑豆園——與蟲共存的無藥菜園料理餐廳
30南投名間    森十八休閒農場——巨木參天、清芬可挹的尤加利莊園
31南投集集    集元果農場——百蕉齊放,台灣唯一的香蕉生態園
32南投竹山    青竹文化園區——充滿生命力的竹子生態博物館
33南投鹿谷    武岫休閒農場——孟宗竹炭窯燒體驗之家

【PART 04】 南台灣最棒17家「農林漁牧」漫漫遊農場
34雲林口湖    馬蹄蛤主題館——養出新生代大蛤仔的神農水產休閒園區
35雲林口湖    好蝦冏男社——顛覆傳統、創新突破的安心蝦之鄉
36嘉義東石    向禾休閒漁場——趣味感受多元漁業體驗的海盜村
37嘉義水上    豐碩果園——用牛奶種出好水果的溫室農場
38嘉義水上    大智慧養生休閒農場——文史古城區裡的豐富有機農園
39嘉義番路    曙光玫瑰有機農場——遇見「百花之王」的浪漫國度
40嘉義竹崎    龍雲農場——種好茶、出好筍的阿里山農家
41嘉義阿里山 優遊吧斯——綻放鄒族文化光芒的咖啡茶園
42台南東山    仙湖休閒農場——桂圓與咖啡飄香的放伴農家
43台南六甲    九品蓮花生態教育園區——全方位體驗蓮荷之美的花花世界
44台南官田    台南鴨莊休閒農場——與鴨同歡的鄉村莊園
45台南玉井    小崇ㄉ果園——優質芒果體驗農場
46台南新化    大坑休閒農場——種筍起家的合家歡農園
47高雄阿蓮    農春鎮生態教育農場——沒有圍牆的自然農園教室
48屏東高樹    鴻旗有機休閒農場——稻鴨共作、鳳梨香甜的優質農園
49屏東瑪家    銘泉生態休閒農場——觸動五感的鳳梨農莊
50屏東竹田    天使花園休閒農場——蘭花競艷的幸福製造所

【PART 05】 東台灣最棒22家「農林漁牧」漫漫遊農場
51宜蘭頭城    頭城休閒農場——洋溢豐富農村人文生態的桃花源
52宜蘭礁溪    民豐農場——快樂耕作、種出飽滿稻米的有機先鋒
53宜蘭員山    波的農場——全台唯一的食蟲植物生態農場
54宜蘭員山    二湖鳳梨館——全球緯度最高的鳳梨農莊
55宜蘭員山    八甲休閒魚場——平地擘生的香魚王國
56宜蘭壯圍    旺山休閒農場——多采多姿、百蜂釀蜜的南瓜園
57宜蘭三星    綠田農莊——生機蓬勃、蘊藏三百種植物的有機農園
58宜蘭三星    青出宜蘭合作社——值得信賴的青年農夫與他們的安心農場
59宜蘭三星    綠寶石休閒農場——小而美的有機迷你農園
60宜蘭三星    蔥仔寮體驗農場——蔥勁十足的三星蔥樂園
61宜蘭冬山    宜農牧場——落地生根三十年的養羊人家
62宜蘭冬山    廣興休閒農場——養豬起家、結合湧泉資源展現在地風華的農園
63宜蘭冬山    童話村生態渡假農場——富含農家樂趣的有機桑椹體驗園
64宜蘭冬山    梅花湖休閒農場——充滿鄉村氣息的蔬果莊園
65宜蘭冬山    香格里拉休閒農場——果香菜甜、充滿農趣的鄉村驛站
66宜蘭冬山    星源茶園——擦亮「宜蘭茶」招牌的亮點茶莊
67宜蘭冬山    祥語有機農場——重視土地、得獎連連的自然茶園
68宜蘭冬山    東風有機休閒農場——柚果甘美、香草芬芳的綠色大地
69宜蘭冬山    三富休閒農場——柚花飄香的自然生態寶庫
70花蓮壽豐    立川漁場休閒農場——傲視全球的黃金蜆故鄉
71台東池上    池上鄉農會金色豐收館——全台灣最美的稻米觀光工廠
72台東卑南    佳芳有機茶園——風光秀麗、體驗多元的清新茶鄉

【 附 錄 】 全台最棒72家「農林漁牧」漫漫遊農場 分類速查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93356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32.6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一

回歸農業本質、再創休閒農業新價值!


  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可以回朔至35年前的苗栗大湖草莓園採草莓活動,在當時算是相當有特色的創舉,因此,「觀光果園」成了那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休閒活動之一。

  然而,在休閒農業這幾十年發展的歷程中,從早期的簡單農村生活體驗,到今日的精緻農業深度旅遊,休閒農業產業的發展有了實質的量體成長,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農場所提供的體驗活動與服務也不斷推陳出新,但各家農場業者在競爭的潮流當中也開始競相模仿,所產生的後果則是休閒農業的創新與特色性逐漸地式微。有鑑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攜手,歷經四年的研究與籌備,打造出一個專屬休閒農業產業的認證制度——「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以下簡稱「特色認證」),希望能透過「認證」的方式,找回休閒農業專屬的農業特色本質,讓消費者在從事農業旅遊之際,可以擁有更深度的體驗與感受,也讓農場業者都能發展出自己的農業特色。

  「特色認證」推廣的目標,在於以認證作為農場場域特色化的基準,引導認證場域業者朝向食農教育、環境教育、康養療育等更高層次的六級產業特色發展,強化認證農場的商品深度及市場拓展。而未通過的場域,則以加強輔導、導入實際培訓,使其獲得場域特色化的水準,可以順利取得特色認證。

  《SAS認證!台灣最棒「農林漁牧」漫漫遊》收錄了第一批通過「特色認證」的72家以農業生產物為特色的農遊場域介紹,種類則包含了茶、米、花卉、水果、蔬菜、香藥染草、咖啡、可可、雜糧、林竹、養殖、禽畜、蜜蜂、等13種。這些通過「特色認證」的農遊場域,全都是以其所生產的農特產,延伸運用至其他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使用,無論是吃的、玩的、買的、用的,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農產特色氛圍。也就是說,只要跟著書中的介紹,選擇喜歡的、合適的特色種類農場前往旅遊,絕對可以有一段充滿驚艷的旅程。

  在《SAS認證!台灣最棒「農林漁牧」漫漫遊》一書中,對於每一家通過認證的農遊場域都有相當充分的介紹與說明,無論是想要體驗農事生產活動、農產加工製作,或是品嚐農產入菜的特色料理、風味飲品,還是想採買原汁原味的農特產伴手禮,在這72家特色認證農遊場域中,都能滿足體驗農業特色的所有需求。

  未來的休閒農業,朝向的是深度與質感的發展。台灣的農產具有相當高的水準與品質,用最根本的農產轉化成休閒的服務,是休閒農業未來的走向及發展目標。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則是對農業生產休閒化的優質品質保證,更是台灣農業旅遊聯合品牌的基石,需要透過農場業者的支持與共同努力,讓台灣的休閒農業產業能更加成長、茁壯。透過此書的介紹,相信能讓國人乃至於國際旅人對台灣的休閒農業能有更多認識,更加喜愛台灣的農業旅遊,進而讓這些優質農遊場域成為台灣觀光旅遊的另一個亮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  陳俊言

推薦序二

讓我們自豪地以台灣休閒農業向國際旅客招手!


  農業的發展,過去為了生存,農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規模種植到技術升級,餵養了無數生命。今日,透過現代化技術成功提升質與量的農業生產與多元化加工產品,讓休閒農場更成為都市人放鬆心靈、親近自然的最佳選擇。

  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及各界專家學者們的努力,不但輔導農場轉型,並藉由「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ed,簡稱SAS認證),讓每家農場都努力提升自己,從硬體設施設備到軟知識與服務,除掌握並強化農場本身的特色與專業,更結合環境資源,發展出各具特色魅力的特色農場,讓旅人們在充滿農業元素的鄉土旅行中,有了更多元、更豐富的體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台灣的休閒農業發展風靡亞洲,多元特色的農場旅遊與優良的農業產品,都獲得國際觀光客的青睞,展現不容小覷的競爭力。

  也因此,「雄獅旅行社」秉持「深耕台灣、推廣農場休閒」的理念,未來將持續與獲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農場夥伴合作——有了這些「嚴選」夥伴,產銷攜手出擊,我們將一起把「好玩、好吃、好住、好美」的農場旅行,推薦給更多國內外旅客。

  過去台灣輸出農業技術與國際交流,如今,我們自豪地以休閒農業向國際旅客招手!相信在政府各級單位及各界專家學者們的輔導與支持下,國內優秀的休閒農場定能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讓更為廣大的全球旅客知曉,成為台灣旅遊的「必玩、必體驗」旅遊亮點!

  在此,我帶著深深感恩、感動的心——向台灣休閒農業致敬。
 
雄獅旅遊集團總經理 黃信川

推薦序三

價值來自品味的獨特——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任重與道遠


  台灣的休閒農業早期以農業轉型為主軸,在農業的經營中加入了「食宿遊購行」等旅遊的元素,致力於增加農業經營的附加價值;爾後經由服務品質提升等努力,讓台灣的休閒農業穩定成為旅遊市場中的重要選擇;更令人驚豔的是,透過不斷地海外市場與旅遊供應鏈的經營與突破,休閒農業成功成為來台旅遊極受歡迎的台灣體驗。台灣休閒農業致力於「旅遊體驗化」、「品質化」與「國際化」,已然成為台灣之光,至今豐碩的成果要歸功於精進團結的農場業者、農委會具遠見的政策輔導及「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多年的耕耘與推動。

  面對未來旅遊市場更細緻化與多樣化的需求,台灣的休閒農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屬於休閒農業「以農為本」的獨特品味,創造市場上無法取代的價值,建構農業旅遊的品牌定位,以發展成為具有生活風格競爭力的「休閒農業旅遊產業」。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ed)就是一個具體的行動機制,在農業旅遊發展中強化農業本質,納入具巧思有品質且反映綠色生活價值的內涵,用以提升農業旅遊的特色,強化台灣農業旅遊品牌價值。2016年本人在「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游文宏先生的邀約下,開始了協助「台灣休閒農業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工作,首先參考法國與奧地利等國的做法、考量本國休閒農業發展的脈絡以及台灣產官學專家的意見,草擬休閒農業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特色分類、特色分類指標以及建構特色識別系統,並於2017年草擬認證制度的實施要點並進行產業實測與修訂。協會很快的在2018年底成立認證委員會,於2019年全面啟動,經由嚴謹公正的程序已有72家農場取得首批的認證。對於獲得認證的農業旅遊業者是一種肯定,也促進業者進一步掌握場域特色經營之契機。

  本書即是介紹獲得認證的特色農場,除了可以讓農業旅遊業者了解透過認證如何深化產業獨特品味,強化品牌價值;也可以讓農業旅遊消費者有效的掌握台灣最精采的「農林漁牧」體驗的一手資訊,當然也會是國內外旅行業者包裝台灣農業旅遊行程以及農業旅遊相關學科教學的重要參考。「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是一個互利共好的平台,對業者可以「依循服務標竿」、「建立聯合品牌」、「擴大需求市場」;對消費者可以「方便有效選擇」、「確保旅遊品質」、「提升休閒品味」。期許「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的推動穩健成功,讓濃濃的「農」品味成為台灣農業旅遊不可取代的品牌魅力,讓每一個到訪特色場域的旅人體驗台灣最草根的美好。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教授 吳宗瓊

編著者序

「品質與品味」的休閒農業品牌 : 台灣特色農業旅遊!


  法國為世界葡萄生產大國,賣的不是葡萄、而是葡萄酒文化,從此奠定法國葡萄產業的世界地位、成為時尚農業的典範——「台灣休閒農業也做得到!」這句話出自「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飛牛牧場」施尚斌董事長之口,他甚至認為:「台灣休閒農業的前二十年大家各自努力建立特色,後二十年產業則要有共同品牌。」至於素有「休閒農業教父」美名的「香格里拉休閒農場」張清來董事長則始終不斷強調:「台灣休閒農業要有商機、有社會價值,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產業。」而身兼協會秘書長及「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委員會召集人,我則衷心期待「台灣休閒農業成為翻轉農村的引擎,成為與世界交朋友的舞台」!

  農業是一種時尚,是一種永續發展的綠色產業,是萬物共榮的生活環境。以農村、農民及農業為主軸發展出來的休閒農業,相較其他休閒產業,多了一份對土地的感情,打造出「宜住宜遊」的生活空間,發展出屬於在地的幸福產業。休閒農業是農業升級的積極作為,是農村與都市互動的橋樑,是農民與國人接觸的平台。從經濟面來看,休閒農業是創造農業價值的手段;從環境面來看,休閒農業是國人接觸農業、學習農村環境教育的基地;從社會面來看,休閒農業是國人享受休閒生活的空間;從文化面來看,休閒農業是傳承農村常民文化的渠道。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動品質、品味、品牌的「三品運動」,以產業品質為根基、以文化品味為特色、以國際品牌為目標,結合最在地的農業與最國際的樂活,做為詮釋「在地全球化」的完美典範。2010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協會合作啟動第一階段革新,推出「休閒農場服務品質認證制度」,引導台灣休閒農場朝向品質優化目標邁進,同時建構「休閒農場經營管理師職能」、設立「台灣休閒農業學院」,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與服務品質,奠定休閒農業在休閒產業的競爭力。2019年啟動第二階段革新,以農業生產為本質,推動「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制度」(Special Agro-tourism Spots Certified,簡稱SAS認證),引導產業建立台灣特有的休閒農業品味,強化休閒農業國際競爭力。服務品質奠定基礎競爭力,文化品味形塑目的地旅遊,從品質與品味兩階段革新,展現出以農業為本,源源不絕的服務與六級化產業創新,讓台灣休閒農業品牌逐漸成形,成為實踐國人享受田園生活夢想的園地。

  在高度競爭的觀光休閒產業中,台灣休閒農業導入文化創意增加產業內涵,推動多元商品發展因應各目標市場的需求,拓展國際旅遊擴大市場規模,透過聯合行銷建構休閒農業品牌,讓休閒農業旅遊成為台灣時尚農業的指標、成為台灣國際觀光的亮點。這本介紹72家特色認證場域的農遊專書,除了具備旅遊書的功能外,更記載著台灣休閒農業的核心價值與目標,帶領閱讀者進入台灣休閒農業的世界,展現綠活(Green Lifestyles)新主張,實踐樂活精神、尊重自然的生活風格——衷心推薦給每一個想更加認識台灣的你!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委員會總召集人 游文宏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電子書這種形式,我個人是很在意的閱讀體驗的。希望這本關於「農林漁牧」的書,在排版設計上能夠呼應其主題的自然氣息。也許多使用一些留白,讓畫面有呼吸感,不要因為內容豐富就塞滿整個螢幕。如果能夠適當地穿插高品質、色彩還原度高的實景照片,會是極大的加分項。畢竟介紹農場,視覺衝擊力是很重要的。另外,作為一本工具書,搜尋和標籤功能必須做得完善,這樣當我想特定尋找「東部有機蔬菜體驗」或是「北部親子生態農場」時,能夠快速定位,而不是必須從頭到尾滑過一遍。好的電子書設計,能讓這趟「漫漫遊」的旅程更加順暢愉快。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行銷文案中不斷強調的「最接地氣的四季小旅行」,這個詞彙非常精準地抓住了現代人對「真實感」的渴望。我們厭倦了過度包裝的行程,嚮往那種不加修飾、有點樸拙,但充滿生命力的體驗。我希望書中的文字呈現能夠非常生動,彷彿我就是跟著作者一起走在泥濘的小路上,而不是冷冰冰的資訊羅列。例如,描寫採果時的汗水、被蚊蟲叮咬的經驗、或是與農家阿嬤閒聊時聽到的鄉野傳說,這些細微的感官描寫,才能真正建立起讀者與書中場景的情感連結。如果能加入一些實用的貼心小提示,像是「拜訪前最好先預約」、「哪個季節來採草莓最划算」之類的,那就更貼近「接地氣」的精神了。

评分

身為一個在地人,我總覺得旅遊書很容易陷入一種制式化的介紹,介紹來介紹去都是那幾個大家都知道的熱門景點。但看到這本書標榜「全台72家特色農場大公開」,這個數字本身就讓人感到驚訝,這意味著有非常多隱藏版的秘境等著我去發掘。我特別好奇,這些「特色」究竟體現在哪裡?是農場的經營理念獨特?是他們的產品有別於市場上的主流?還是他們發展出了創新的體驗活動?如果作者能夠細膩地描繪出每家農場主人的個性、他們的創業心路歷程,那這本書就會從一本「工具書」昇華成一本「人物誌」。畢竟,支撐起這些農場的,始終是那群熱愛土地、願意投入心力的台灣人,他們的汗水和堅持,才是最動人的風景。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封面設計得相當有吸引力,那種飽和的色彩搭配上像是手繪的插畫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台灣在地味。光是看著封面,我就想像自己已經踏上了前往田野的路上,那種撲鼻而來的泥土香和陽光曬過植物的味道,好像都快要從螢幕裡飄出來了。我特別欣賞它傳達的那種「慢活」哲學,畢竟現在大家生活節奏都太快了,能有機會停下來,好好看看台灣這片土地上那些默默耕耘的農友,學習他們的智慧,感受那份踏實,實在是很難得的體驗。希望內容能夠真正帶領讀者跳脫都市的喧囂,用一種更貼近自然、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去重新認識台灣的鄉村風光,而不只是走馬看花。從書名「漫漫遊」這三個字來看,作者應該是希望我們能放慢腳步,用心去體會每一個角落的獨特之處,不只是拍幾張網美照就走人,而是真正去參與、去感受,那樣的旅行才算是有收穫。

评分

閱讀完這本電子書的目錄後,我對於內容的深度感到非常期待。它似乎不只是提供景點清單,更著重於「體驗鮮食」和「探索生態」這兩個層面。我一直覺得,要了解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它的食物開始。如果能跟著農場主人親手採摘當季的蔬果,然後馬上料理品嚐,那種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絕對是教科書學不到的一課。而且,台灣的物產其實非常豐富,不同季節、不同地域都有其代表性的農產品,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裡挖掘出一些我從未聽過、但卻非常美味的在地食材故事。同時,「生態」的部分也很吸引我,畢竟永續發展是現代社會的顯學,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友善耕作、或是環境保育的知識,那這本書的價值性就大大提升了,不只是一本旅遊指南,更是一本生活美學的啟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