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機械基礎實習完全攻略[升科大四技] (電子書)

111年機械基礎實習完全攻略[升科大四技]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得民
图书标签:
  • 機械基礎實習
  • 升科大四技
  • 機械工程
  • 實習攻略
  • 電子書
  • 技職教育
  • 機械原理
  • 實驗教學
  • 工程圖學
  • 機械設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千華數位文化出版
書號:4G141111

◎理論+實務經驗全面彙整,有助職場實際運用!
◎圖表化呈現,好讀易記強化應考實力!
◎單元彙整各類考題,主題統整剖析有效搶分!

本書依據最新課程標準編寫,網羅各版本教科書之重點精華,易懂易讀,本書特別針對108課綱內容加以細化分項,讓你能以循序漸進熟讀單元內容,由淺入深、漸廣,特別提醒你留意,第8至第14單元是新課綱全新的單元,建議在機械基礎實習的課程上應多加用心,除了「做」之外,對於實習課的各種專業知識也要有所了解,應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機械基礎實習學科要得高分,實習課學習的態度十分重要,手工具、量具、加工流程與方法隨時都存在我們實習課的周遭,把它視為專業能力的一部分,統測時它必定用分數來回饋你。機械基礎實習的命題方式以「基礎」為主,所謂「基礎」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與技能。

考試獲得高分秘訣不外乎多看多寫,選定好書後,加以精讀與融會貫通,拿高分並不困難,整體而言,未來考題仍是以「實務技能」為主,「專業知識」為輔的命題方式,顯然科技大學端非常重視各位的實務技能與專業知識,相信以後的試題還是會以此方式呈現,期勉各位皆能金榜題名。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技术或工程类书籍的详细图书简介,重点在于涵盖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工程实践等相关领域,但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111年機械基礎實習完全攻略[升科大四技] (電子書)》的具体内容: --- 深入解析现代工程技术:从材料科学到先进制造的实践指南 第一卷:核心材料科学与结构力学:构建坚实的基础 书名:《工程材料的性能、应用与失效分析》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所有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初级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材料科学基础。我们不再停留于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而是着重探讨微观结构如何决定宏观性能,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选择和处理这些材料。 第一部分:金属材料的精妙世界 本卷首先聚焦于工程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及钛合金。我们详细阐述了晶体结构、相变理论(如铁碳平衡图的深入解读)以及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引入了先进高强度钢(AHSS)的微观结构控制技术,以及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案例。书中包含大量的微观组织照片和衍射图谱分析,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理解。 第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潜力发掘 随后,本书将视野拓展至聚合物、陶瓷和复合材料。对于高分子材料,我们不仅讨论了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的分子链结构差异,还深入分析了注塑、挤出等成型过程中的流变学原理。在陶瓷部分,重点介绍了先进结构陶瓷(如氮化硅、氧化锆)在耐磨损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优势,以及其制备中的烧结过程控制。复合材料部分则着重介绍纤维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界面特性和层合板的力学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失效分析与预测 工程的成功不仅在于设计,更在于避免失效。本卷的后半部分是关于材料失效模式的实战指南。我们将疲劳、蠕变、应力腐蚀开裂(SCC)和脆性断裂作为核心分析对象。通过一系列实际工程案例(如桥梁构件断裂、压力容器泄漏),我们教授读者如何利用断口形貌学(Fractography)来判断失效原因,并介绍基于损伤力学和断裂韧性的寿命预测模型。对于环境影响,专门设立章节探讨了腐蚀的电化学机理及其防护措施,如阴极保护和涂层技术。 目标读者: 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研发人员。 --- 第二卷:电子电路与数字系统设计:现代控制的基石 书名:《模拟与数字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设计实践》 内容概述: 本手册聚焦于现代电子系统的核心——集成电路(IC)的设计与应用,为读者搭建起从基础电子元件到复杂嵌入式系统的桥梁。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所有理论概念都辅以具体的电路实例和仿真验证。 第一部分:半导体基础与器件特性 我们从半导体物理基础开始,回顾PN结的形成和二极管的工作原理。随后,重点剖析了BJT(双极性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I-V特性曲线、小信号模型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对于功率电子,书中详述了IGBT和功率MOSFET在开关应用中的热管理挑战。 第二部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精要 本部分是模拟电路设计的核心。我们详细讲解了运算放大器(Op-Amp)的内部结构(如差分放大器、偏置电路),以及如何设计满足特定带宽和增益要求的反馈网络。内容涵盖有源滤波器(如Sallen-Key结构)、电压基准源和电流镜电路的精确设计。书中提供了使用SPICE仿真软件进行瞬态和交流分析的详细步骤,以验证设计参数。 第三部分:数字逻辑与微控制器接口 数字部分侧重于构建可靠的数字系统。从基本的逻辑门(TTL/CMOS)开始,延伸至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如状态机设计)。书中对可编程逻辑器件(PLD、FPGA)的结构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的基础语法进行了系统介绍。更重要的是,我们详细阐述了微控制器(MCU)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接口技术:ADC/DAC转换原理、定时器/计数器编程、以及标准的通信协议栈(如SPI、I2C、UART)的实际应用与调试方法。 目标读者: 电子工程、自动化、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硬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集成的工程师。 --- 第三卷:先进制造工艺与自动化集成:实现高效生产 书名:《现代数控编程、机器人操作与工业物联网集成》 内容概述: 本实践导论关注于如何将先进的理论设计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产品,并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本书强调对现代制造技术链条的全面理解,从零件的数控加工到生产线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集成。 第一部分:数控(NC)编程与刀具路径优化 本书详细介绍了CNC(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坐标系定义。内容深入到G代码和M代码的全面语法解析,涵盖了从基础的平面铣削、车削到复杂曲面(如三轴或五轴联动)的编程技术。重点章节是关于高级加工策略,包括高速加工(HSM)中的表面残余应力控制、切削参数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模型,以及利用后处理软件生成高效、无干涉刀具路径的技巧。 第二部分:工业机器人学与运动控制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卷系统介绍了串联和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解算方法,并对常见的六轴关节机器人(如SCARA和关节型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奇异点进行了分析。在操作层面,我们提供了关于机器人示教编程、轨迹规划(点到点与连续路径)以及安全集成标准(如ISO 10218)的实践指导。 第三部分:工业物联网(IIoT)与数据驱动制造 面向工业4.0,本书最后探讨了如何将制造设备连接起来。我们讲解了传感器技术(如光电、压力、视觉传感器)在过程监控中的应用,以及数据采集(DAQ)系统的构建。核心内容在于OPC UA等工业通信协议在现场设备与云端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以及如何利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设备状态监测(Condition Monitoring)和预测性维护(PdM)的模型搭建。 目标读者: 机械制造、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专业的师生,以及车间管理人员和工艺工程师。 --- 总结: 本系列丛书(共三卷)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涵盖材料、电子、制造三大核心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它强调的是跨学科的整合能力——理解材料的物理极限,设计依赖精密电子控制的系统,最终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工艺将概念转化为现实产品。每一卷都力求深入且实践导向,旨在培养能够应对复杂工程挑战的综合型人才。

著者信息

千華機械科專業名師─劉得民、蔡忻芸

著作:
《111年機械基礎實習完全攻略 》(升科大四技)

图书目录

本書特色與高分要領
近年統測命題分析

第1單元 基本工具、量具使用
1-1 鉗工工作內容
1-2 基本手工具的種類與功用
1-3 基本量具的種類功用與原理
1-4 游標卡尺的原理
1-5 量具的保養與維護

第2單元 銼削操作
2-1 虎鉗的使用與保養
2-2 銼刀的種類、規格與使用方法
2-3 銼削姿勢認識
2-4 真平度、垂直度、平行度之銼削與量測方法
2-5 銼削面的表面粗糙度

第3單元 劃線與鋸切操作
3-1 劃線工具的種類、規格與用法
3-2 劃線工具的保養與維護
3-3 鋸條的種類、用途與規格
3-4 鋸切姿勢與鋸切方法

第4單元 鑽孔、鉸孔與攻螺紋操作
4-1 鑽床的種類、規格與維護
4-2 鑽頭、鉸刀、螺絲攻的規格與用法
4-3 鑽孔轉速的計算與選擇
4-4 鉸孔前鑽頭直徑的計算
4-5 攻螺紋前鑽頭直徑的計算
4-6 鑽床的使用與鑽孔步驟
4-7 鉸孔、攻螺紋的操作步驟

第5單元 車床基本操作
5-1 車床的工作原理與功用
5-2 車床的構造與種類
5-3 車床工具的使用
5-4 操作車床之安全注意事項
5-5 車床的起動、停止與轉速的變換
5-6 縱向、橫向與複式刀座進刀手輪的操作
5-7 自動進給與速率變換操作
5-8 尾座操作
5-9 車床的保養與維護

第6單元 外徑車刀的使用
6-1 車刀材質
6-2 車刀種類
6-3 車刀各刃角的功用
6-4 捨棄式外徑車刀的安裝與使用注意事項

第7單元 端面與外徑車削操作
7-1 夾頭的種類與功用
7-2 轉數的選用與進給的選擇
7-3 端面與外徑車削及注意事項
7-4 外徑與長度的量測及注意事項
7-5 公差與表面粗糙度
7-6 切削劑的種類與使用

第8單元 外徑階級車削操作
8-1 階級之外徑與長度尺寸控制
8-2 階級之外徑與長度尺寸量測
8-3 階級桿車削程序與注意事項

第9單元 鑄造設備之使用
9-1 鑄造定義與流程
9-2 鑄造工具與鑄造安全
9-3 造模用工具之使用
9-4 鑄造安全規則

第10單元 整體模型之鑄模製作
10-1 鑄砂的成分與種類
10-2 簡易整體模型鑄模製作
10-3 鑄模之澆流道系統
10-4 熔解與澆鑄

第11單元 分型模型之鑄模製作
11-1 砂心的功能與種類
11-2 砂心的製作
11-3 分型模型鑄模製作
11-4 熔解與澆鑄

第12單元 電銲設備之使用
12-1 銲接概述
12-2 電銲機銲接原理
12-3 電銲設備之使用與維護
12-4 電銲條之規格與選用
12-5 電銲安全規則
12-6 電銲實習工場公共安全衛生注意事項

第13單元 電銲之基本工作法操作
13-1 手工電銲運行
13-2 氬銲(TIG)運行
13-3 金屬電弧銲(MIG)運行

第14單元 電銲之對接操作
14-1 手工電銲對接操作
14-2 氬銲(TIG)對接操作
14-3 金屬電弧銲(MIG)對接操作

第15單元 近年試題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04228
  • EISBN:978986520529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0.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準備統測的學生,特別是偏重實作的機械群,往往在學科的物理、數學上已經感到吃力,所以對於需要長時間投入練習的實習操作,會傾向尋求更直覺、更少文字依賴的輔助工具。這本「完全攻略」如果能成功地將抽象的實習要求轉化為具體的視覺指令,那它就能在眾多參考書中脫穎而出。我特別關注的是,它對於實習評分標準的解讀是否到位。在實習考試中,評分標準往往是帶有主觀性的,但也是最決定性的因素。如果這本書能精準地指出「監評老師最看重哪些細節」,例如工具擺放的角度、清潔的徹底程度、或是報表書寫的規範,那它提供的就不只是技術指導,更是高分應試的「潛規則」解析,這才是攻略書的真正價值所在。

评分

這本《111年機械基礎實習完全攻略[升科大四技]》聽說在準備科大統測的機械群學生間討論度蠻高的,尤其針對實習操作這一塊,畢竟統測的機械群考試,除了學科理論外,實習操作的配分比重也相當可觀,直接關係到能否順利考上理想的科大。我身邊幾個準備考試的學弟妹,提到這本的時候,多半是著眼於它號稱能「完全攻略」實習項目,涵蓋的範圍從最基礎的測量、手工具使用,到比較進階的機械加工流程說明,都整理得相當詳盡。他們最在意的點是,坊間很多參考書偏重在學科的公式推導或題目解析,對於那些需要實際動手做、看圖說故事的實習實作題,內容就顯得薄弱。這本據說在圖文並茂的呈現上做得不錯,透過大量的步驟圖解和標準作業流程(SOP)的說明,讓讀者在還沒真正進到機械工場前,就能先建立起正確的操作觀念,避免在考場上因緊張而手忙腳亂,畢竟機械實習很多時候是講求「熟練度」和「流程正確性」的,光是看文字描述,那種空間感和操作的順序是很難掌握的。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已經從那個階段過來的人來說,回頭看這些備考書籍,最怕的就是內容跟不上產業的實際進展,或者說,跟不上統測試辦單位的出題趨勢。機械工程的領域雖然基礎原理不變,但工具的數位化和自動化趨勢是擋不住的。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標榜「完全攻略」的書,在涵蓋的實習項目中,對於新興的數位測量儀器(像是CMM或更精密的感測器應用)是否有足夠的著墨?畢竟現在的科大入學考試,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傳統的游標卡尺、分厘卡的時代了。如果它能將傳統實習技能與現代製造業的初步概念結合起來,那就非常有價值了。如果只是複刻過去幾年的考古題實習內容,那對於想在科大四年甚至未來職涯上打下堅實基礎的學生來說,幫助可能就有限了。我期待它能提供的不只是「怎麼做對」,更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建立起工程師的思維框架,而不只是應付考試的技巧。

评分

從排版和編排的邏輯來看,一本好的實習攻略書必須要具備極高的檢索效率。畢竟考生在考前複習時,時間非常緊迫,不可能從頭到尾仔細閱讀。他們需要的可能是在短時間內,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實習項目,例如「車削基本操作」或「銑削平面度檢測」,能夠迅速找到對應的關鍵步驟、注意事項以及常見的錯誤類型。如果這本書在章節劃分上能夠依據統測的官方實習模組來設計,並且在每個單元中都用條列式或重點標註的方式來呈現「得分關鍵點」,那就非常實用了。我聽說有些學生會把這本書當作實戰前的「戰略地圖」,快速瀏覽自己最不熟練的部分,而不是把它當成教科書一樣啃。因此,其視覺化呈現的清晰度,以及索引系統的便利性,對目標族群來說,是決定它實用性的重要指標。

评分

說到升科大四技的通路,這些學生未來大多會進入國立或私立科大的機械工程、機電整合或精密製造等學系。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對未來四年學習的銜接性有某種程度的預期。一本優秀的實習攻略,除了應付當下的考試,更應該具備「預習大學課程」的功能。如果書中內容的標準,是基於大學專業課程中會使用到的中階設備和要求來撰寫,那麼學生在進入大學後,起碼在基礎實習課上就能輕鬆上手,甚至展現出超前學習的優勢。這對於他們適應大學的學習步調,建立自信心至關重要。反過來說,如果內容過於基礎或陳舊,學生在大學實習課上反而可能因為技能與同學間有落差,而感到挫折。所以,這本書的內容深度與前瞻性,直接影響到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起跑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