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宗法─羅盤易理揭秘(中級班) (電子書)

中華民族宗法─羅盤易理揭秘(中級班)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世賢
图书标签:
  • 宗法
  • 罗盘
  • 易理
  • 风水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命理
  • 玄学
  • 电子书
  • 中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坊間的羅盤有多種版本,含三合、三元、玄空…等盤,各門各派論述不盡相同,有些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昊天羅盤(金氏世界紀錄最大羅盤)內容含地盤、天盤、無極盤。其曆卦編易講求「易之圓、經之用」;本門「數術宗」傳授易理邏輯,各圈的曆卦運用皆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為將華人祖先的羅盤智慧得以永續傳承,彙整雲林科技大學推廣教育「易經羅盤研究班」的教學投影片編成《中華民族宗法──羅盤易理揭秘》,基礎班以講授地盤為主,中級班講授天盤、無極盤,教學影片已上傳YouTube,請搜尋/羅盤講座,並對照本書研習,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周禮》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由此可知《易經》有三個版本;昊天羅盤採用伏羲八卦(經線兩端陰陽平衡),而非文王八卦(經線兩端陰陽未平衡),羅盤編易「曆卦合一」就是不外傳的《連山易》和《歸藏易》,而非《周易》。
昊天羅盤「數術宗」的編易數理邏輯如下:
曆的15天=卦的16天。月亮曆,60曆÷4象=15曆;64卦÷4象=16卦。
曆的16倍=卦的15倍。無極盤,60曆×16倍=960曆;64卦×15倍=960卦。
曆的16周=卦的16周。太陽曆,960曆÷60曆=16周天;64卦÷4卦=16周天。
俗云:「羅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者,曆也,係時間的四柱(年、月、日、時);地理者,卦也,即磁場的八卦方位(坐向),其運用講求曆卦合一,方知羅盤哲理之奧祕,學習羅盤免背誦,因為曆、卦均詳載於盤面上,理解後即可體悟易學之妙。
探寻传统智慧的瑰宝:一部关于《堪輿學概論與實務》的深度解析 本书简介: 本册著作,名为《堪輿學概論與實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堪舆学(风水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环境布局中的实际应用。我们深知,堪舆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历史源远流长,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绝非简单的迷信或玄学,而是一门融合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心理学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问。本书的撰写,严格遵循严谨的学术态度,力求剥离历史沉积中的虚妄成分,专注于还原其科学内核与哲学思想。 全书结构严谨,从基础理论溯源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实践操作层面。我们相信,唯有理解其“理”的根基,方能有效运用其“法”的工具。 第一部分:堪舆学的哲学基础与历史脉络 第一章 易学思想与宇宙观的奠基: 本章详尽阐述了堪舆学赖以生存的哲学基础——《周易》的阴阳五行学说。我们不会停留于表面概念的罗列,而是深入解析“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演化逻辑,揭示八卦所蕴含的时空信息和方位意义。重点讲解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规律,如何被应用于解释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人居环境中的能量流转。此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风水学的核心目的即在于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振。 第二章 堪舆学流派的源流与演变: 历史是理解当下的钥匙。本章梳理了堪舆学自先秦至近代的历史发展轨迹。重点区分了影响深远的“形势派”与“理气派”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侧重与方法论差异。 形势派(峦头): 强调山川形态、河流走向、大地脉络的直观考察,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形体意义。本章会配以大量古代名家对自然地貌的经典描述范例,使读者能够“望而知其吉凶”。 理气派: 则侧重于用数学、天文和易学模型来量化和分析空间能量。我们将详细介绍其核心工具,如罗盘的结构、层级的意义,以及时间与空间结合的复杂运算模式。 我们力求公正客观地评价各流派的贡献与局限性,引导读者认识到,最佳的堪舆实践往往是形势与理气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部分:核心理论工具的剖析与应用 第三章 罗盘的结构、原理与基础解读: 罗盘,作为堪舆师的“眼睛”和“大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章将进行极其细致的解构。我们将拆解罗盘的每一层天池(磁针部分)和每一层盘线(刻度层),详细阐述二十四山向、九宫八卦、六十四卦、三元九运、二十八星宿等要素在盘面上的布局逻辑。 重点在于解析“层层递进”的解读方法。例如,如何通过第一层卦象判断环境的大致能量性质,再通过第三、四层的天干地支配合,锁定更精准的吉凶方位。本书将提供清晰的图示和口诀,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罗盘的定向与读数技巧,避免传统教学中晦涩难懂的口诀陷阱。 第四章 峦头(形势)的精细观察法: 形势派的观察绝非粗略扫视。本章聚焦于如何像地质学家一样观察地貌。内容涵盖: 1. 龙脉的识别: 如何确定来龙(来势)、入首(结穴的最后一步)、父母山、兄弟山等关键节点。 2. 砂水的辨析: 区分“有情水”与“无情水”,“护砂”与“挡煞砂”,以及水流在不同位置对财运、健康的影响。 3. 水的吉凶判断: 水法的重要性,如“玉带环腰”、“回头望主”等经典形态的识别与应用原则。 4. 建筑选址的考量: 结合现代建筑对地基稳定的要求,如何将传统“藏风聚气”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选址标准。 第三部分:理气实战——环境能量的量化分析 第五章 八宅派与飞星派的辨析与应用: 本部分进入堪舆学的核心运算领域。 八宅派基础: 作为最古老的理气方法之一,我们将讲解东西四命的划分、八宅的划分,以及游年九星(如生气、天医、祸害)在不同方位上的吉凶效应。虽然八宅法相对简化,但其在民间应用广泛,故仍需掌握其基本逻辑。 三元九运与紫白飞星(玄空大卦): 这是现代风水学中应用最广泛、理论体系最严谨的系统。我们将详细解析“元旦大运”的交替原理,以及如何根据流年、流月计算“流曜”的进驻。重点阐述如何通过“旺山旺向”和“上山下水”的原理,判断一个建筑在不同时间周期内的能量状态(如旺丁、旺财、健康受损等)。 第六章 阳宅(居住环境)的布局调理: 本章将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指导读者如何优化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 1. 大门与客厅的布局: 强调“气口”的重要性,以及财位、文昌位的确立与催旺方法(不依赖于简单的放置物品,而是基于能量场调整)。 2. 卧室的宜忌: 探讨床位的朝向、镜子和电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重点解析“穿堂风”与“横梁压顶”在能量学上的负面效应。 3. 厨房与卫生间的位置调整: 厨房属火,卫生间属水,探讨其在不同方位对家庭成员健康和财富的隐性影响。 4. 现代建筑的特殊问题处理: 针对高层建筑的“穿心煞”、“反弓煞”等问题,提出基于理气原理的化解思路,强调“趋吉避凶,不主强行破坏原貌”。 结语:理性认知,实践出真知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读者的独立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堪舆学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它提供的是一套理解环境能量的思维框架。真正的“好风水”,是顺应自然规律,使居住者心境平和,行事顺遂,从而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获得环境的助力。我们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用于观察、验证,并始终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这门古老的学问。通过系统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从繁复的口诀和玄奥的图表中走出来,真正掌握驾驭环境能量的钥匙。

著者信息

陳世賢1961年生,先祖「潁川堂」自大陸移居台灣;其在教育界服務39年,曾任職北港高中、台灣省教育廳、中國醫藥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因緣際會擔任「中華昊天易經羅盤學會」理事長,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開授推廣教育「易經羅盤研究班」。
昊天羅盤原不外傳,今能外傳係得自羅經學會創辦人彭暐榮師尊(黃帝156代孫)允諾,冀望將華人祖先智慧得以永續傳承,彙整羅盤推廣教育班的教學投影片編成《中華民族宗法──羅盤易理揭秘》,俾供易學研究之參考。
2004年陪同夫人返江蘇睢寧探親;2018年與江西財經大學研究員宏聞老師赴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進行羅盤文化交流,俾為前中國佛教會長一誠大師圓寂舍利塔選址,祈將華人祖先羅盤智慧發揚光大。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進(四大正位)
第二章進(非四正位)
第三章進(暫厝)
第四章出
第五章東半球月亮曆圓盤
第六章圓盤(推算練習)
第七章無極盤(上)
第八章無極盤(下)
第九章三合與通經
第十章天盤(天經地易)
第十一章天盤(天易地經)
第十二章六合與十二合(系列圓盤)
第十三章用曆等級
第十四章風水坐向
第十五章 960卦曆(驗算)
第十六章 960卦曆(年卦)
第十七章 960卦曆(天闕)
第十八章 960卦曆(16方通經)
第十九章 數術宗(曆卦合一)
第二十章同曆不同經(同方位30度內)
第二十一章曆卦交時
結語
誌謝
附錄
附錄一. 雲林科技大學推廣教育易經羅盤研究班(中級班)講授大綱
附錄二. 雲林科技大學推廣教育易經羅盤研究班(中級班)教學影片
附錄三. 進(四大正位)
附錄四. 進(非四正位)
附錄五. 正經/圓盤
附錄六. 巽命正經/正經圓盤
附錄七. 防疫之我見
附錄八. 參考網站
附圖
附圖一. 昊天羅盤圖
附圖二. 天闕圖
羅盤揭秘特展~活動照片剪輯

图书序言

  • EISBN:9789864713028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0.6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最近翻到一本關於命理的書,雖然內容不是我手頭這本,但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很吸引人,用了一些傳統的圖騰和比較現代的設計元素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既古老又新潮的感覺。我個人是那種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有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那些比較神秘、需要深入研究的學問,總是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這本書如果真的像它書名給我的預期那樣,能把一些比較複雜的概念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出來,那對我來說就非常棒了。我期待能從中學到一些新的觀點,也許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事情,總想找個脈絡去梳理,而傳統的學問往往能提供一個很好的框架。

评分

坦白講,台灣社會對於傳統學術的接受度其實很高,但相對地,能真正寫出有深度的,又不會過度商業化的作者就沒那麼多。我對那種試圖用科學語言去「解構」所有玄學的態度,其實有點反感。我更欣賞那些尊重傳統、並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詮釋的作者。我期待這本書能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既不把讀者當成完全的門外漢,也不自詡為唯一真理的持有者。如果它能像一位老前輩在跟你泡茶聊天時,慢慢引導你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那該有多好。這種溫和而堅定的引導,才是我心目中好的術數類書籍該有的風格。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命理書籍五花八門,很多都寫得太過艱澀,簡直像在看教科書,看得人頭昏腦脹。我比較偏好那種作者本身就是個實踐者,能夠把理論跟實際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分享的書。你看,如果是那種只會照本宣科,把古籍的文字堆砌在一起的書,對我來說吸引力就不大了。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頓悟」的感覺,讓我覺得原來這些看似深奧的知識,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而且,如果作者能夠在書中加入一些實際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這樣我可以對照著書裡的理論,去看看自己或身邊的人的狀況,這樣學習起來會更有代入感和成就感。

评分

我最近剛好在整理我書櫃裡那些關於風水和易經的藏書,發現很多書的排版和字體都很不友善,讀起來非常吃力。一本好的書,除了內容要紮實之外,閱讀體驗也很重要。我希望這本新書在版面設計上能更用心,字體大小適中,段落分明,最好還能配上一些清晰的圖表來輔助說明那些抽象的理論。畢竟,我們讀這些東西,很多時候是為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求一點心靈的平靜和指引,如果光是閱讀過程就很折磨人,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對於一個追求效率又注重品質的讀者來說,這種「細節決定成敗」的感覺特別強烈。

评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關於這類主題的討論,發現很多讀者都很在意「傳承」這塊。很多人怕學到的東西是殘缺不全,甚至是錯誤的解讀。所以,如果一本關於宗法、易理的書,能夠在行文之間透露出作者對這門學問的敬畏之心,並且明確指出哪些是核心概念,哪些是作者自己的延伸思考,我會非常欣賞。這樣不僅能讓我安心學習,也能讓我對作者的專業性建立起信任感。畢竟,這些東西不是兒戲,承載著歷史和文化重量,需要謹慎對待。我希望這本書在嚴謹度上能達到我的標準,讓我感覺我投資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