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減重很簡單:減重名醫教你運用易經的智慧,輕鬆達成減重的目標 (電子書)

易經說減重很簡單:減重名醫教你運用易經的智慧,輕鬆達成減重的目標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趙世晃
图书标签:
  • 易經
  • 減重
  • 健康
  • 養生
  • 飲食
  • 瘦身
  • 身心靈
  • 傳統智慧
  • 電子書
  • 減重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講一百次病人不想聽的話,不如講一句他們願意聽的
  醫學博士,多項醫學研究發明專利,減重權威------趙世晃醫師

  深厚理工學養研究《易經》五十年,超過十萬人次減重診療經驗
  將百經之首《易經》的三千年古老智慧,簡化為「一句話讀懂易經」
  幫助每一位關心自己健康、長年為減重所困的讀者
  找到適合自己的——減重智慧!

  「肥胖嚴重危害健康,為了自己和家人、親友減重,我們都該一讀這本奇特的好書。」── 前交通部長  林佳龍 博士

  減重會成為現代醫學的顯學,因為它攸關最普及的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的防治。享受美食的世界潮流,使得對抗食物的誘惑成為減重最大困難之一。

  作者以孩子也能懂得淺顯文字,重點摘出《易經》六十四卦各卦的核心智慧,如「謙卦——謙敬所以願意」、「蠱卦——挑戰自己,淘汰惡習」、「歸妹卦——因捨而得的喜悅」等,快速了解每一卦的意義與能量,並歸納出減重要點,逐項說明如何運用在減重上,獲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易經》學習周公所推崇的人生智慧同時,更替自己的減重作戰過程中,減去心理的負重、減去為求滿足反而付出更多代價的壓力、尋得有紀律、有盟友、有效率的贏戰攻略,最終取得長期保持健康的戰績!

本書特色

  ◎作者數十年鑽研《易經》的習得,加上與減重患者的親自接觸,歸納出經病患實證證明,有效幫助減重的心法。
  ◎原文翻譯+貼近生活實例的註解,推翻《易經》艱澀難懂的迷思,發現千年智慧平易近人真實面貌。
  ◎問卷式題目評估,幫助讀者找出自己的減重癥結所在,比照合適的卦象,對症下心藥。
  ◎簡易卜卦教學:隨手可得的銅板就能替自己卜卦,對照卦象說明,疑難雜症瞬間獲解(減重可用,人生問題同樣適用!)
探索身心平衡的古老智慧:超越体重的健康指南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深度探索人类健康与内在和谐的旅程,它根植于对生命自然律动的深刻理解,而非仅仅局限于卡路里计算或短期节食法。我们着眼于构建一种可持续的、与个人生命节奏相符的生活方式,旨在达成真正的身心平衡,而体重管理只是这种平衡自然呈现出的一个面向。 第一部分:洞察身体的密码——理解“气”与“津液”的流转 健康,如同天地万物一样,遵循着微妙而精确的循环与变化规律。本书首先摒弃了僵硬的规则,转而倡导建立对自身生理状态的敏锐感知。我们将深入探讨传统医学中关于“气”的流动与“津液”输布的重要性。 “气”的动态平衡: 现代生活节奏的压力如何阻碍了身体能量的顺畅运行?我们将分析气滞、气虚等状态如何间接影响消化吸收、情绪稳定乃至代谢效率。书中不会提供复杂的术语解释,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教导读者如何识别自己是否处于“气机不畅”的状态,并介绍温和的自我调节方法,例如特定的呼吸练习和体位调整,以期恢复内在的驱动力。 津液的精微调控: 身体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布,即“津液”的调节,是维持器官功能正常运作的基础。过度的燥热或寒湿,都会影响津液的代谢,导致水肿或消化不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饮食的温凉属性和规律的作息,来优化津液的循环,减少身体不必要的负荷。这部分内容强调个体差异,指出“人人适宜”的单一饮水法往往是无效的。 第二部分:顺应自然节律——时间与环境的智慧 真正的健康管理,必须与我们所处的宏观环境——四季更迭、昼夜交替——紧密结合。本书强调“时位”(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的原则,帮助读者将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生、长、收、藏”周期同步。 四季养生与代谢调整: 春季万物生发,身体需要轻盈的启动;夏季阳气鼎盛,应注意清热祛湿;秋季万物收敛,需滋阴润燥;冬季则应注重潜藏与固本。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在每个季节调整进食的时间点、食物的种类选择,以及活动量的变化,以顺应身体新陈代谢自然发生的倾向,而非强行逆转。 昼夜节律的重塑: 现代人常因电子产品和不规律的作息打乱了内在的时钟。我们深入分析了睡眠在修复与排毒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一套渐进式的“安神定序”方法,帮助读者重新建立稳定的入睡与醒来模式,从而优化夜间激素分泌的平衡,这是稳定体重和情绪的关键。 第三部分:食物的能量与性味——选择滋养而非负担 本书对食物的探讨,超越了宏量营养素的范畴,深入探究食物的“能量属性”(如温、热、凉、寒)及其对身体内部环境的影响。 辨识“偏性”: 并非所有“健康食品”都适合每一个人。例如,生冷瓜果虽然水分充足,但对脾胃虚寒者而言,却是加重湿气的负担。我们提供了一套简单的自我观察工具,让读者学会辨识自己身体对不同食物的即时反应(如饭后是否容易困倦、腹部是否感到沉重或冰冷)。 膳食的“平衡点”构建: 重点在于“结构化组合”而非“单一限制”。我们将教授如何通过搭配不同属性的食材,来中和食物的偏性,使得每一餐都能够同时提供能量、促进消化,并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例如,如何通过加入姜或葱白来平衡寒凉食材的特性。 第四部分:心神安定与意念的导引 身体的承载能力,最终受制于心灵的状态。长期的焦虑、恐惧或过度思虑,会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思虑伤脾”,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能量的转化。 “静心”的实践策略: 引导读者认识到,持续的压力是阻碍健康目标达成的最大内在障碍。我们介绍了一系列易于融入日常的、无需特定环境的静心方法,如“观息法”和“身体扫描”,这些方法旨在帮助个体从惯性的情绪反应中抽离,培养对当下感受的清晰觉察力。 意念对行为的塑造: 探讨积极、清晰的“意图”如何引导身体做出更有益的选择。这并非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建立在对自身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的自我承诺与引导,使健康行为不再是痛苦的约束,而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选择。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灵活且尊重个体差异的生命调理框架。它不承诺快速的体重数字变化,而是致力于帮助读者重新校准与自身生命节律的连接,最终实现由内而外的轻盈与活力。阅读本书,是一次学习如何倾听身体的古老语言,并根据这种语言来指导日常选择的过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趙世晃


  1954年生於臺北,摩羯座,大同、建中、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沙烏地阿拉伯醫療團專員,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研究員,美明尼蘇達大學移植外科研究員,臺灣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臺灣大學外科副教授,現任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臺中大屯扶輪社員。

  1995年完成國內首例胰臟器官移植人體試驗,同年獲青杏醫學獎。1996年轉任臺中仁愛綜合醫院副院長,開始減重醫學研究,持有多項發明專利,包括「新型胃間隔胃夾具」、「互動式電器設備使用辦法」、「味覺智能口服錠」等。著有醫學論文數十篇,《腹部超音波速成》(合記)、《把今天嫁給自己》(白象文化)、《味覺智能》(旭采文化)、《心易相通:當心經愛上易經》(宗穎)等書。
 

图书目录

作者序
《易經》六十四卦圖
六十四卦的大意
減重的難易關鍵——智慧
一句話讀懂《易經》
雷、山、水、天、地、風、澤、火,人生何處不八卦
如何讀本書?

六十四卦的減重智慧
1.謙卦——謙敬所以願意
2.豫卦——容易的方法與成就
3.小過卦——求精的細節
4.師卦——帶兵作戰
5.比卦——得道多助
6.坎卦——垂直交錯,乘法運算
7.大過卦——用極端對抗極端
8.頤卦——圓形思考,顛倒常理
9.剝卦——微小而甜美的結局
10.復卦——回到原點,習慣的本質
11.屯卦——垂直思考與動靜平衡
12.蒙卦——了解自己的內心
13.隨卦——跟著眾多與誘因
14.蠱卦——挑戰自己,淘汰惡習
15.鼎卦——食養文明的迷思
16.革卦——改變失敗的過去
17.大有卦——多元資源
18.同人卦——與人同心
19.小畜卦——從小處累積成果
20.履卦——選擇的智慧
21.泰卦——勝利的本質
22.否卦——逆境的本質
23.需卦——慾望的調節
24.訟卦——衝突的智慧
25.臨卦——專心的演出
26.觀卦——靜靜的觀賞
27.噬嗑卦——咀嚼與校正
28.賁卦——美化與樸實
29.大畜卦——儲積當下,整理歷史
30.無妄卦——勇往無常的未來
31.離卦——複製美麗
32.咸卦——覺察細微的變化
33.恆卦——堅持不會放棄
34.大壯卦——輕易征服
35.豚卦——以退為進
36.明夷卦——偽裝與守密
37.晉卦——利用群眾的讚美
38.家人卦——完美的組合
39.睽卦——明白的分辨
40.蹇卦——聚連共修
41.解卦——解放心魔
42.損卦——減法的能量
43.益卦——加法的回饋
44.夬卦——精密的設計
45.姤卦——活在空隙中
46.升卦——以虛勝實
47.萃卦——創造結晶
48.乾卦——飛龍在天
49.坤卦——以柔勝剛
50.困卦——自足的方寸
51.井卦——分享的世界
52.震卦——共鳴的喜悅
53.艮卦——隔離的防疫
54.漸卦——演化成功的品種
55.歸妹卦——因捨而得的幸福
56.豐卦——大而無當的虛偽
57.旅卦——暫停在美景之下
58.巽卦——沒有限界的彈性
59.兌卦——沒有也許的絕對
60.節卦——縮小後的通關
61.渙卦——稀釋的擴散
62.中孚卦——合理的信仰
63.既濟卦——可以接受的滿足
64.未濟卦——永遠的飢渴

減重卦象自我評估
如何給自己卜個卦?
附錄:六十四卦的對照表——口袋裡的《易經》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09369
  • EISBN:978626700983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24.4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簡化《易經》的智慧,成為減重的智慧


  《易經》是中國百經之首,大家都說它難,而幽默的是它的目的,其實是教人容易的智慧,它用最簡單的陰與陽,整理了人生多元的智慧。

  減重是現代醫學的顯學,因為它攸關最普及的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的防治。而減重很難,因為美食主義已經是這個世界的主要潮流,要對抗美食的誘惑很難,光有恆心還不足,還需要智慧。《易經》的人生智慧廣大精深,用在減重剛好合適。我在大學一年級開始讀《易經》,我的入門書是明朝來之助寫的《易經來註圖解》,一讀就不能自拔,一直到今天已經快五十年了。《易經》不好讀,因為用字太簡約,各家的註解也很紛亂,所以有幾十年的時間我讀得很痛苦,無法讀通每一卦的義理,坊間的參考書也愈看愈糊塗。直到我潛修了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奧義,再回頭讀《易經》,才轄然開悟。原來《易經》的核心智慧在講「對稱與交換」,這與心經的「色空不異」智慧有很大的共通性。

  《易經》一卦的爻辭由初到上有六,幾乎都會有反轉的現象,譬如乾卦的「潛龍勿用」到「見龍在田」就反轉一次,到「飛龍在天」是提升,到「亢龍有悔」又反轉一次,原來強龍的本事要很多樣,要會先潛後種田,要會飛天還要會反省自己不要太驕傲。又譬如在「復」卦,從「不遠復」、「休復」、「頻復」、「中行復」、「敦復」,最後又反轉成「迷復」,意思是說,復卦所講的還原的力量,第一個方法就是不要離開太遠就容易復,其它依次是多休息、多練習、多選中間、多積厚實,因為厚實的本質像航空母艦,不會因為被一顆子彈擊中就沉沒。可是一到了第六爻,就反轉成「迷復」。我為了這個迷復,想了二十年還是想不通,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酒癮的病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想「復」這一件事,最後會讓人上癮入迷,變成回不了原來的自己。「復」從不要離開太遠好容易回家,到最後反成了回不了家的「迷復」,這個反轉讓我看到易經的核心智慧是「對稱與交換」,像否極泰來,像樂極生悲,像母愛從無私的至柔,可以為了保護孩子而變成無畏的至剛。於是在十年前,我把這個心得寫成一本介紹《易經》的書——《心易相通》,這是我鑽研幾十年的《易經》後首度的心得分享,獲得很多讀者的迴響。對於《易經》智慧的博大精深,我從一個謙敬的受益者,開始變成一個熱心寫作的傳播者。

  十五年前,我在臺中仁愛醫院開始減重專科門診,幫病態肥胖病人執行胃夾減重手術。我的醫療專業是減重,診療過的病人超過十萬人,開刀的減重病人超過四千人,對手術、藥物、衛教減重的研究也有很長的歷史。在我的病人中,有些人減得很順利,很快就減重達到他們的理想體重;有些人則減得不順利,一直在胖胖瘦瘦的循環中受苦。即使已經做過減重手術的病人,也有不少人有復胖的情況。在觀察病人的減重過程當中,我發現每位病人減重的難易不一,對於減重知識多寡是一回事,想要減重的動機強弱是另一回事,病人本身的恆心與毅力強弱是一回事,有無良好的減重的環境也是。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減重的「智慧」。得到智慧的病人,減重的成功率較高,因為減重智慧包括如何戰勝誘惑與管理自己。所以不論有沒有開刀,想要減重成功,還是需要動腦筋。我有時候會開玩笑的說,體重要改變,需要換一顆腦袋才行!

  減重成功需要靠什麼智慧呢?綜合來說,因人而益,因減肥時期而有所差別。每個人發胖的原因都不一樣,有些人愛吃,有些人遺傳,有些人是代替行為,有些人是應酬多。每個人發胖的原因也不會是單一。我認為每個人的發胖原因多到可以組成一個軍隊,陸海空軍種都有,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家庭的,感情的、工作的,習慣的、事件的、覺知的、價值觀的……應有盡有。發胖的心理與行為事實是一個大軍團,錯綜複雜,利益糾纏,很難憾動克服。與發胖集團軍作戰的減重工作,可類比帶兵作戰的困難任務。兩軍對峙,想要戰勝對方,一定要採用各種智慧謀略與兵法戰術,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怠。想要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的減重方法,也需要大智慧。減重比大多數人想的更困難,是場凶險的戰役,是很容易掉入陷阱而全軍覆沒的作戰行為。

  一如每個人的發胖原因很多元,每個人需要的減重智慧也很不相同,而易經有六十四個卦,各代表了一種特殊的智慧,讀者一定會找到一兩個卦的智慧,是最適合幫助自己減重成功的智慧。讀者不需要一次把六十四卦的智慧都用上來減重,但是或許在某些時段,有些卦很適合,經過一段時間,會變成另外的卦更適合。這種漸漸轉變的減重挑戰並不奇怪,初期的減重與中、後期的困難點會不一樣,這是很常見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小心檢視減重過程的微妙變化,適當調整減重的心法與智慧。

  把《易經》的智慧簡化成可以幫助減重的的智慧,是我長年來的願望之一,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讀到《易經》的智慧,同時習得減重的心法,可以說一舉兩得。最後,祝大家減重成功,易學順暢。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真的覺得生活有點卡卡的,不只是體重數字停滯不前,連帶影響到工作效率和心情。每次想下定決心要好好管理身材,就會陷入那種「非黑即白」的誤區:要不就嚴格到把自己餓扁,要不就乾脆放任自流,導致體重忽高忽低,搞得身體很疲憊。這種極端的拉扯,其實非常消耗心力。我看過一些強調「高強度間歇訓練」或「極低碳飲食」的書,雖然短期效果可能不錯,但執行起來壓力山大,根本不可能融入我這種需要經常應酬、生活步調不固定的上班族生活裡。我比較嚮往那種「無痛轉變」的理念,就是透過微小的、循序漸進的調整,讓身體慢慢適應,最終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健康狀態。所以,這本書的切入點,如果真的能結合東方哲學中強調的「中庸之道」,也許能幫我打破這種非黑即白的心魔。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分辨當下的身體狀態(像是易經的卦象一樣),知道什麼時候該「收斂」,什麼時候可以稍微「放鬆」,而不是一成不變地套用某個制式的公式。這種彈性跟智慧,對我來說,比什麼硬性規定都來得實用和珍貴。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我蠻喜歡的,那種帶點古色古香又不會太過老派的感覺,讓人一看就知道內容可能跟傳統智慧有關,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減肥書多到爆炸,每一本都說自己是最新、最科學的方法,但往往看了幾頁就覺得好複雜,一堆專業術語看不懂,實行起來更是難上加難,沒多久就打退堂鼓了。我特別在找那種能夠結合東方哲學,講求「順勢而為」的書,畢竟減肥這檔事,不只是身體的戰鬥,心理層面的調整也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減不下來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用錯了方法,跟自己的身體對著幹。我對書名中提到的「易經智慧」很有興趣,這讓我聯想到古人講求的陰陽平衡、節制與變通,這和現代人追求的極端節食法剛好相反。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宏觀、更貼近生活的視角,讓我明白如何「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來調整我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體重數字的快速下降。如果能真的找到一套可以長久維持,又不會讓我活得太有壓力的心法,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本單純的食譜或運動指南了。

评分

這幾年來,我嘗試了各種坊間流行的飲食法,從生酮到間歇性斷食都碰過,每次一開始都很興奮,覺得自己掌握了成功的秘訣,但總是在達到一個平台期後就感到無力和厭倦,最後又回到原點。這種循環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方法論本身就有問題?我開始覺得,減重不該是「對抗」身體,而應該是與身體「協商」的過程。因此,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燃起一絲希望,它似乎暗示著有一條「更輕鬆」的道路。我尤其好奇,所謂的「易經智慧」在實際操作層面會如何體現?它會不會提供一套系統性的工具,幫助我們判斷自己何時處於「過度消耗」的狀態(類似於卦象中的耗損),進而建議我們該增加休息或調整進食時間?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過去那種「非瘦不可」的強迫心態中解脫出來,轉變成一種欣賞身體、順應自然規律的生活方式,讓減重變成一種自然的「生長」,而不是痛苦的「雕塑」。

评分

說實話,市面上大多數的減重書籍,內容都太偏向生理層面了,像是計算卡路里、分析巨量營養素,搞得像是上數學課一樣,看了就頭痛。我個人認為,減重失敗的關鍵往往在於「心態」的崩潰,一旦心理防線被突破,所有的自制力都會瓦解。我特別想知道,這本書如何將「易經」這套古老的卜筮之學,轉化為可操作的、具體的減重指導。它會不會提供一些心靈層面的工具,幫助我們面對壓力、焦慮和失眠這些常常導致暴飲暴食的元兇?例如,用某個卦象來提醒自己當前的處境,進而調整飲食的選擇,而不是單純告訴我「不能吃甜食」。如果作者真的能成功地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落地到日常的餐盤選擇和運動習慣上,那將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期待的不是玄之又玄的說教,而是可以融入我手機行事曆裡面的小提醒,那些能夠在我感到動搖時,提供一股穩定力量的智慧結晶。

评分

我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追求所謂的「乾淨飲食」(Clean Eating),大家好像都陷入了一種對「完美食物」的執著裡,生怕吃到一點點加工品就會前功盡棄。這種對「純淨」的過度追求,其實也造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焦慮和壓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寬容、更人道的減重觀點。畢竟,生活在台灣,人情味濃厚,聚餐的機會非常多,完全避開那些帶有情感連結的食物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這本書可以教導我們如何「解讀」當下的環境,而不是一味地「抵抗」環境,那才真正符合我們在地的生活脈絡。例如,在參加喜宴時,如何運用易經的智慧去判斷當餐的「宜」與「忌」,而不是一到宴會場合就全身緊繃、無從下手。我對「減重名醫」這個頭銜抱持著審慎的樂觀,但更吸引我的是「易經」這個關鍵詞,它暗示了一種更深層次的、關於「生命節律」的理解,而非單純的熱量赤字計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