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實戰(ESP32篇):使用樹莓派/NodeMCU-32S/Python/MicroPython/Node-RED打造安全監控系統 (電子書)

物聯網實戰(ESP32篇):使用樹莓派/NodeMCU-32S/Python/MicroPython/Node-RED打造安全監控系統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聖泉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ESP32
  • 树莓派
  • NodeMCU
  • Python
  • MicroPython
  • Node-RED
  • 安全监控
  • 电子书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充分運用 樹莓派 與 NodeMCU-32S 的Wi-Fi、藍牙低功耗(BLE)無線通訊功能,以Python、MicroPython程式配合Node-RED建構物聯網,可藉著智慧型手機或筆電無論處在是否有Wi-Fi提供的場所都能來監控它。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
  ◆樹莓派:從開箱設定到GPIO應用
  ◆ESP32: 從GPIO腳位讀取溫濕度感測器、12位元類比訊號輸入得知光敏電阻值、到內建觸摸感測器運用
  ◆樹莓派與ESP32:運用Node-RED融合兩者,輕易開發物聯網
 
  閱讀本書後,你將學到  
  ◆樹莓派GPIO應用
  ◆NodeMCU-32S GPIO應用
  ◆Python與MicroPython程式設計
  ◆Wi-Fi、藍牙低功耗(BLE)無線通訊模組應用Node-RED程式設計
 
  本書適用於  
  ◆大專院校「機電整合」、「專題製作」、「網際網路程式設計」等課程
  ◆高中、高職「微電腦應用實習」相關課程
  ◆各級學校開辦「物聯網」探索課程
  ◆創客玩家DIY物聯網
 
本書特色
 
  ◆結合樹莓派與NodeMCU-32S建立實用物聯網
  ◆運用Python與MicroPython撰寫感測與控制程式
  ◆利用Node-RED以網頁撰寫程式整合硬體、使用者介面
  ◆以Wi-Fi、藍牙低功耗(BLE)通訊傳遞訊息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物联网系统构建的图书简介,内容侧重于现代嵌入式系统、云平台集成以及数据安全实践,与您提到的具体书籍(《物聯網實戰(ESP32篇):使用樹莓派/NodeMCU-32S/Python/MicroPython/Node-RED打造安全監控系統》)的内容有所区别: --- 《深度嵌入式系统与边缘计算实战:基于RTOS、Linux及容器化部署指南》 第一部分:现代嵌入式操作系统与硬件抽象层 本书深入探讨了当代物联网和工业控制领域中对实时性和资源效率要求极高的嵌入式系统构建方法。我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裸机编程或资源受限的轻量级微控制器环境,而是聚焦于如何在性能更强的SoC(如ARM Cortex-A系列)上部署和优化操作系统,以应对复杂的网络协议栈、安全加密和高级数据处理需求。 RTOS的深度优化与实时性保障: 我们将从FreeRTOS和Zephyr等主流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结构入手,详细解析任务调度算法(抢占式、轮询式、时间片分配)的实际应用场景。重点内容包括中断服务程序(ISR)的设计规范、临界区的保护机制(如互斥锁、信号量、消息队列)以及如何避免竞态条件和死锁。此外,书中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硬件定时器和专用的DMA控制器,实现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回路,确保系统在工业实时性要求下的可靠运行。对于内存管理,我们将深入讲解MALLOC/FREE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碎片化问题,并提供定制化的内存池分配策略。 Linux在嵌入式环境中的裁剪与优化: 对于需要更强大计算能力和网络功能的边缘设备,Linux是不可或缺的平台。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使用Yocto Project或Buildroot来定制化构建最小化的嵌入式Linux发行版。内容涵盖:内核版本的选择、驱动程序的编写与模块化加载、根文件系统的精简技术(如SquashFS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cgroups和namespaces技术实现初步的资源隔离。 设备树(Device Tree)的精细控制: 我们将详细解析Linux中设备树(DT)文件的作用及其语法结构。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新的硬件布局修改DTB(Device Tree Blob),从而正确地初始化和配置片上外设(如SPI、I2C、CAN控制器),以及如何安全地分配内存区域给特定的内核模块或用户空间应用。 第二部分:边缘计算架构与容器化部署 随着数据处理的复杂化,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沉到靠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成为趋势。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如何将传统的云计算架构迁移至边缘侧,并利用容器技术提高部署的灵活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 Docker/Podman在嵌入式Linux上的应用: 在资源相对充裕的边缘网关或工控机上,容器技术是实现应用快速迭代和隔离部署的关键。我们将讲解如何针对特定架构(如ARM64)构建轻量级的Docker镜像,并探讨使用Buildah等工具来优化镜像层。重点内容包括:数据卷的持久化管理、网络模式(Bridge vs Host)的选择,以及如何使用Watchtower或类似的工具实现边缘应用的自动更新和回滚机制。 Kubernetes在边缘环境的轻量化部署(K3s/MicroK8s): 对于规模较大的边缘部署集群,需要更强大的编排能力。本书将介绍K3s和MicroK8s等轻量级Kubernetes发行版在边缘服务器上的部署流程。我们将侧重于解决边缘网络不稳定、资源受限等问题下的调度策略优化,例如如何配置Pod的资源请求与限制(Requests and Limits),以及使用DaemonSet确保关键监控代理在所有节点上稳定运行。 第三部分:数据安全、身份认证与通信协议深度解析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本书将侧重于构建健壮的安全通信链路和身份验证机制,而非仅仅停留在基础的TLS握手层面。 零信任架构在边缘侧的实现: 我们将引入零信任原则,讲解如何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实现严格的访问控制。内容包括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或TPM(可信平台模块)进行密钥的生成和存储,确保私钥永不离开安全区域。 安全协议栈的性能优化: TLS/DTLS加速: 探讨如何利用硬件加密加速器(如果可用)来卸载SSL/TLS握手和加解密操作,从而显著降低CPU负载。我们会对比mbedTLS、OpenSSL的嵌入式版本在性能和内存占用上的差异。 基于证书和令牌的身份验证: 详细阐述X.509证书的生命周期管理(签发、吊销、更新),以及如何集成OAuth 2.0/OIDC流程到设备认证中,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实体才能访问边缘服务或上云。 工业通信协议的安全性增强: 对于面向工业场景的部署,本书将剖析OPC UA(特别是其安全通信配置)和MQTT QoS等级在安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MQTT Broker的认证插件,结合客户端证书对每一个发布/订阅行为进行细粒度授权。 第四部分:系统级调试、监控与故障预测 构建一个可信赖的物联网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 系统日志的结构化与传输: 介绍如何从嵌入式Linux系统中收集结构化日志(如JSON格式),并使用Fluentd或Logstash Agent将这些日志安全地传输到中央化的ELK/Loki堆栈。重点关注日志脱敏和敏感信息过滤的技术。 基于时间序列的性能基准测试与预测性维护: 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Prometheus和Grafana构建实时的性能监控仪表盘。内容包括:定义关键指标(CPU利用率、内存泄漏率、I/O延迟),以及如何利用InfluxDB存储时序数据。最后,本书将介绍基础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识别系统性能衰退的早期迹象,为预测性维护奠定基础。 --- 本书适合具备C/C++或Python基础,并希望深入理解现代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边缘计算架构以及如何构建具备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工业级或企业级物联网系统的工程师和高级爱好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聖泉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機械技師
  專長:最佳化設計、嵌入式C程式設計、機構設計

图书目录

PART I 樹莓派
CHAPTER 01 樹莓派介紹

1.1 簡介
1.2 開箱設定
1.3 作業系統
1.4 外接USB 網路攝影機
1.5 樹莓派腳位

CHAPTER 02 Python 介紹

CHAPTER 03 樹莓派GPIO

3.1 LED 控制
3.2 基本數位輸入
3.3 超音波測距模組
3.4 溫濕度感測模組
3.5 步進馬達控制
3.6 伺服馬達控制

CHAPTER 04 停車場車位計數顯示與柵欄啟閉控制系統
4.1 系統組成元件
4.2 控制方式

PART II ESP32
CHAPTER 05 ESP32 介紹

5.1 NodeMCU-32S
5.2 MicroPython 軟體
5.3 數位輸出與輸入
5.4 類比輸入訊號
5.5 控制伺服馬達
5.6 觸摸感測器

CHAPTER 06 ESP32 無線通訊模組
6.1 無線網路模組
6.2 MQTT 通訊
6.3 ThingSpeak 雲端伺服器之應用
6.4 藍牙低功耗通訊

PART III 樹莓派與ESP32
CHAPTER 07 樹莓派與ESP32 的結合

7.1 MQTT 通訊方式
7.2 BLE 通訊方式

CHAPTER 08 Node-RED 介紹
8.1 前言
8.2 第1 個流程
8.3 訊息結構
8.4 結點安裝
8.5 流程組成

CHAPTER 09 居家環境監控系統
9.1 室內溫濕度量測與顯示
9.2 各房間電燈開關控制
9.3 溫濕度量測與顯示:應用BLE 通訊

CHAPTER 10 居家設備控制系統
10.1 咖啡機啟動控制
10.2 窗簾控制
10.3 百葉窗控制

CHAPTER 11 居家安全監視系統

CHAPTER 12 使用者介面客製化

12.1 主題設計
12.2 介面格式設計
12.3 版面配置

參考資料
附錄A:JavaScript 介紹
附錄B:利用OpenVPN 達成跨網域監控
附錄C:電子零件清單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8947
  • EISBN:978986434943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25.1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閱讀技術書籍,最怕的就是內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硬體或軟體生態系的變化,尤其是在物聯網這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所以,我非常關注這本書的「時效性」和「深度」。ESP32雖然已經是成熟的平台,但周邊的Library和最新的韌體開發工具鏈總是在進化。我期望作者不僅僅是展示如何讓裝置「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如何優化效能,例如在記憶體有限的ESP32上如何高效地處理數據傳輸協定,或是如何進行OTA(空中下載)更新韌體。如果書中能針對常見的除錯(Debugging)情境提供詳盡的步驟和解決方案,那就更能體現「實戰」二字的價值,畢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遇到Bug是常態,如何快速且準確地排除錯誤才是真正的功力。

评分

坦白說,電子書的閱讀體驗有時候不如實體書來得方便,尤其是在需要對照程式碼和硬體接線圖的時候。不過,如果這本電子書的排版設計足夠優良,能夠提供清晰的程式碼區塊高亮顯示,並且在重要的硬體佈局圖上可以順暢地放大縮小,那閱讀體驗就能大大提升。此外,鑑於這是一本實戰書,如果作者能附帶提供一個程式碼的GitHub連結或者資源包下載,讓讀者可以直接Clone下來操作,而不是得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入程式碼,那絕對是加分到爆炸的貼心服務。這樣我們就能更專注於理解背後的邏輯和架構,而不是被語法錯誤卡住,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快速掌握物聯網系統建構的核心能力。

评分

拿到這本電子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哇,內容看起來很紮實,光是看到列出的技術棧就覺得作者在這塊領域應該是下了不少苦功。尤其讓我感興趣的是它涵蓋了Python和MicroPython,這兩種語言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各有優勢,能在同一本書裡看到它們如何協同工作,對於想建立一個完整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總覺得,單純只學單一語言的教材,在面對跨平台或不同層級的開發時,總會遇到一些銜接上的困難,但如果這本書能把軟體層面(如Python的後端處理)和韌體層面(如MicroPython在微控制器上的運行)的整合寫得夠清楚,那就太值得了。希望它在闡述這些複雜的技術概念時,能用比較貼近實務、不會過於學術的語言,畢竟我們想做的是「實戰」,而不是寫論文。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很有意思,那種黑底配上霓虹綠的線路圖,一看就知道跟硬體和編程脫不了關係,對於我們這種對物聯網有興趣,但又有點怕怕的初學者來說,這樣的視覺衝擊力挺好的,會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裡面到底在講什麼。特別是看到標題裡提到了ESP32和樹莓派,這兩樣東西在Maker圈子裡討論度超高,但要怎麼樣把它們有效率地串起來,讓它們真正能派上用場,而不是停留在「會點亮LED燈」的階段,這才是關鍵。我期待裡面能提供一些非常實戰的範例,不只是教你怎麼寫程式碼,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把這些元件組合起來,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例如如何讓感測器數據可靠地傳輸,以及如何處理網路連接不穩定的情況。如果內容可以涵蓋到基本的網路安全知識,那就更棒了,畢竟現在什麼都連網,資安絕對是不能忽視的一環,畢竟我們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可不希望成為駭客的跳板。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套教材似乎非常注重「安全監控系統」這個應用場景,這點非常吸引我,因為現在的家庭安全和小型辦公室監控需求越來越高,但市面上的商業解決方案往往價格不菲,而且隱私權的顧慮也讓人頭痛。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如何利用這些平價的硬體(ESP32、樹莓派)來搭建一個客製化、且資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監控系統,那真是太棒了。我特別想知道,在「Node-RED」的應用上,它會如何被用來做視覺化的介面設計或是流程控制。Node-RED的拖拉拽特性對於非科班出身的人來說是很好的入門工具,如果能搭配ESP32的感測器數據,做出即時的警報通知或遠端操作介面,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就會直線上升,絕對是物超所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