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rduino邁向STM32:成為專業工程師必經之路 (電子書)

從Arduino邁向STM32:成為專業工程師必經之路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左傳
图书标签:
  • Arduino
  • STM32
  • 嵌入式系统
  • 单片机
  • C语言
  • 硬件开发
  • 电子工程
  • 嵌入式开发
  • 工程实践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兼顧理解與奠基,快速進入STM32的世界
  ● Arduino大解密,直搗開發板核心
  ● 結合異質MCU,直搗STM32核心源碼
  ● 詳細的解說讓你更清楚地了解每個細節

  近年來物聯網的浪潮席捲全球,自造者藉由巧妙的應用微控制器創作許多令人讚嘆的作品,因此本書試圖從生活中發想,應用基於ARM Cortex-M3架構下的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以及搭載Atmel AVR晶片的Arduino微控制器(MCU),開發一個泛用型嵌入式系統平台,藉由搭配姿態感測儀(Gyroscope &Accelerometer),透過Wifi、ZeeBee、RFID或Bluetooth(本書選用藍芽傳輸)等多元化的無線傳輸方式來控制機器手臂,另一個實驗同樣應用上述STM32與Arduino組合而成的微控制平台,結合超音波感測器,於偵測到障礙物時透過藍芽模組(Bluetooth Module)即時傳輸預警信號提示駕駛。
?
电子工程实践进阶:从基础到前沿的系统构建 本手册旨在为那些渴望深化电子工程实践、从基础概念迈向复杂系统构建的工程师和高级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进阶指南。全书聚焦于当代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核心技术栈、设计哲学以及项目管理策略,力求在理论深度和实际操作之间架设坚实的桥梁。 第一部分:现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与选型哲学 在系统设计之初,对硬件平台的精准把握是成功的基石。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当前主流微控制器架构的差异化优势与适用场景,并引导读者建立科学的选型流程。 第一章:微控制器架构深度解析 本章详细剖析了Cortex-M系列内核的内存映射、流水线操作和中断管理机制。不同于停留在寄存器操作层面,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内核特性优化代码执行效率和实时性。内容包括: 低功耗模式与唤醒机制的精细控制: 探讨不同睡眠模式(Sleep、Deep Sleep、Standby)下的功耗剖析,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唤醒源中断链,实现毫秒级的低功耗响应。 总线结构与DMA高效利用: 详细阐述 AHB/APB 总线矩阵的仲裁机制,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配置多通道 DMA,实现数据在外设与内存间的高速无CPU干预传输,释放主核资源。 内存保护单元(MPU/MMU)的配置与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 MPU 划分内存区域,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只读、读写、禁止访问),为构建更健壮、可复用的固件模块奠定安全基础。 第二章:关键外设接口的深入应用与性能调优 现代项目往往依赖于高速数据传输和精确的定时控制。本章侧重于对核心外设的深度挖掘。 高级定时器与事件控制: 超越简单的 PWM 周期与占空比设置,本章深入讲解互补 PWM 输出、死区生成、刹车功能(Brake)的应用,特别是在电机驱动和电源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探讨如何利用“捕获/比较通道”实现对外部复杂事件的同步捕获。 高速通信协议的实践与优化: SPI/I2S 进阶: 不仅限于主从模式,我们将探讨如何处理多片选(Multi-slave)设备的驱动时序,以及在音频处理中 I2S 协议的帧同步与时钟恢复机制。 CAN/CAN FD 驱动与错误管理: 详细解析 CAN 报文的标识符过滤机制,以及在总线冲突和错误帧出现时,如何通过软件逻辑实现可靠的错误恢复和重传管理。 以太网 MAC/PHY 接口的配置: 针对带 TCP/IP 协议栈的系统,讲解 MII/RMII 接口的物理层连接确认,以及如何调试底层驱动中的 MAC 地址冲突与 ARP 缓存问题。 第三章:模拟前端设计与数据采集系统构建 在处理真实世界信号时,准确的模拟信号调理至关重要。本部分侧重于硬件层面的信号处理。 高精度 ADC 误差分析与校准: 深入探讨积分非线性(INL)、微分非线性(DNL)等参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教授如何实现工厂级和运行时的数据校准,例如双点校准、温度漂移补偿算法。 噪声抑制与滤波技术: 介绍低通、高通滤波器的设计,并重点讲解数字滤波器(如 IIR/FIR)在嵌入式环境下的定点数实现与资源占用考量。讨论如何通过硬件布局(地平面设计、屏蔽)从源头上降低共模噪声和串扰。 DAC 的波形生成与反馈控制: 利用数模转换器(DAC)输出模拟控制信号,结合闭环反馈机制,实现对功率级或执行器的精确控制。 第二部分:嵌入式软件架构与系统级软件工程 脱离了简单的“裸机”编程,高效的嵌入式软件需要坚实的架构支撑和严谨的工程流程。本部分专注于构建可维护、可扩展的固件系统。 第四章: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高级应用 本章超越了基础的任务创建与信号量同步,聚焦于构建复杂、多任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任务调度策略与优先级继承: 深入分析固定优先级、轮转调度以及抢占式调度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优先级反转”问题,并通过信号量或互斥锁实现“优先级继承协议”或“优先级继承与优先级上限协议”(PIP/PCP)来保障关键任务的实时性。 内存管理与碎片化: 探讨 RTOS 内核提供的静态和动态内存池管理机制。分析内存碎片化对系统长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内存泄漏的捕获与调试技术。 上下文切换与系统开销分析: 剖析任务切换时堆栈的保存与恢复过程,介绍如何通过性能分析工具(如 RTOS Profiler)度量上下文切换的延迟,并据此优化任务粒度。 第五章:设计模式在嵌入式软件中的应用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环境中同样适用,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映射到 C 语言或有限的面向对象特性上。 状态机设计模式(State Pattern): 使用结构体和函数指针实现大型系统(如通信协议栈、复杂设备驱动)的清晰状态流转,避免“意大利面条式”的 `if/else if` 结构。 驱动程序的设计与抽象(HAL/LL 层的分离): 介绍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硬件抽象层(HAL),使得底层寄存器操作与上层业务逻辑完全解耦,便于未来迁移到不同硬件平台。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在事件驱动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事件总线,使得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可以订阅和响应特定的硬件或软件事件,而无需直接相互耦合。 第六章:固件的可靠性、安全与持续集成 现代设备要求固件不仅要功能完备,更要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OTA(Over-The-Air)更新机制的实现: 设计支持 A/B 分区的固件升级方案,确保在更新过程中系统仍能运行旧版本,并实现下载、校验、回滚机制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启动代码与安全启动: 探讨如何配置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验证主应用程序的数字签名,防止恶意代码注入。讲解 Flash 保护机制和只读存储区的设置。 版本控制与 CI/CD 流程: 将 Git Flow 或 Trunk-Based Development 引入嵌入式开发。介绍如何使用 Jenkins/GitLab CI 自动编译、静态代码分析(Linting)、单元测试框架(如 Unity/Ceptest)的集成,实现代码提交后的自动化质量门禁。 第三部分:系统级调试、测试与性能分析 强大的工具链和严谨的测试方法是区分专业工程师与业余爱好者的关键所在。 第七章:高级硬件调试技术 JTAG/SWD 调试进阶: 不仅用于断点和单步执行,重点讲解如何使用调试器进行实时变量跟踪(Watchpoint)、非侵入式代码覆盖率分析以及在系统崩溃后的事后分析(Post-mortem Analysis)。 逻辑分析仪与示波器的协同调试: 讲解如何利用协议解码功能(如 UART、SPI 协议解码)辅助软件调试,并结合示波器探头的正确使用方法(地线布局、衰减设置),区分信号完整性问题与软件逻辑错误。 总线分析仪与指令跟踪: 探讨如何利用特定工具捕获总线上的数据交换,定位硬件初始化流程中的时序错误或总线仲裁冲突。 第八章:嵌入式系统测试方法论 单元测试与 Mocking: 介绍如何针对嵌入式代码编写可移植的单元测试。重点讲解“隔离依赖”技术,使用 Mock 对象模拟外部传感器、通信接口,确保测试的快速和可重复性。 集成测试与硬件在环(HIL)仿真: 构建最小化的硬件测试平台,验证驱动层与上层应用层的交互。介绍 HIL 仿真中如何用软件模拟外部环境,对关键路径进行自动化回归测试。 鲁棒性与压力测试: 设计针对系统极限条件的测试用例,例如极端温度、高频中断、快速的电源循环(Power Cycling),以验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工程思维框架,使您在面对复杂的嵌入式项目需求时,能够自信地选择最优架构、高效地实现代码,并具备强大的问题诊断与系统优化能力,从而在专业领域获得显著提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導論
1.1 緒論
1.2 指令集架構
1.3 淺談儲存記憶體
1.4 UART與USART通訊格式簡介
1.5 SPI與I⊃2;C傳輸簡介
1.6 微控制器燒錄方式簡介
1.7 本書源起
1.8 本書實驗目標
1.9 本書架構

第二章 Arduino微控制器
2.1 Arduino Pro Mini 硬體規格
2.2 Arduino Uno 硬體規格
2.3 Arduino 程式編輯環境
2.4 Arduino 程式燒錄
2.5 藍芽傳感器簡介
2.6 藍芽模組AT Command 指令設定
2.7 LCD液晶螢幕簡介
2.8 I⊃2;C通訊架構簡介
2.9 I⊃2;C LCD模組字幕控制

第三章 STM32嵌入式開發板平台硬體介紹
3.1 STM32開發板簡介
3.2 STM32控制LCD模組程式
3.3 STM32超音波Sensor控制步進馬達
3.4 陀螺儀與加速度計6軸模組
3.5 STM32陀螺儀與加速度規藍芽傳輸程式

第四章 機器手臂簡介
4.1 機器手臂結構
4.2 機械運動學

第五章 實驗系統介紹與研究成果
5.1 機器手臂控制系統架構
5.2 超音波障礙物預警系統架構圖
5.3 STM32F103硬體宣告語法
5.4 Arduino程式語法介紹
5.5 STM32陀螺儀、加速規及藍芽傳輸程式
5.6 機器手臂Arduino驅動程式
5.7 機器手臂實驗成果
5.8 STM32超音波障礙物預警系統程式
5.9 Arduino超音波障礙物預警裝置程式
5.10 Arduino超音波障礙物預警裝置實作

第六章 後記
6.1 拾零
6.2 未來衍生應用

附錄
附件1 機器手臂控制及驅動板Layout
附件2 超音波障礙物偵裝置Layout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343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3.0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