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物聯網開發|使用ESP8266 (電子書)

實戰物聯網開發|使用ESP8266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Marco Schwartz
图书标签:
  • ESP8266
  • 物联网
  • 开发
  • 嵌入式系统
  • Arduino
  • 电子工程
  • DIY
  • 硬件
  • 编程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成本低廉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ESP8266是一款價格低廉,取得容易的無線傳輸晶片,可用於物聯網建構中,各種元件之間的資料傳輸。本書從建置基本開發環境開始,將帶領您利用ESP8266實作各種專案,包括如何將感測器記錄的數值記錄到雲端、透過ESP8266控制各種裝置,以及如何打造一個遠端控制的門鎖,讓您的園藝工作自動化等等。

  本書精采內容包括:
  .從雲端控制各種裝置
  .與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平台串連
  .利用ESP8266發送電子郵件、簡訊
  .製作比特幣即時報價顯示器
  .建立可從雲端控制的家電自動化系統
  .打造私人專屬的雲端伺服器,可用來控制ESP8622裝置。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實戰物聯網開發|使用ESP8266 (電子書)》这本书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该书未包含的主题进行阐述和构想,力求详尽、自然,不提及或暗示其真实内容。 --- 图书简介:数字时代的数据炼金术——基于后量子密码学的分布式账本架构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应用 出版方向: 高级系统架构、金融科技(FinTech)、尖端网络安全、超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IoT)协议栈 目标读者: 资深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网络安全专家、需要构建下一代安全基础设施的研发团队领导者。 --- 引言:超越经典范式,迎接信息安全的至暗时刻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演进的浪潮中,我们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经典密码学体系正面临着来自量子计算的颠覆性威胁。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和边缘计算能力的普及,传统中心化数据架构的脆弱性日益凸显。本书并非聚焦于基础硬件的接入或简单的传感器数据上传,而是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面向未来十年安全标准的、去中心化且高韧性的工业级数据基础设施。我们将完全避开对低功耗微控制器编程的入门级讨论,而是将焦点放在宏观的系统设计、前沿的加密算法应用以及大规模网络的可信治理上。 第一部分:后量子密码学在实时系统中的理论与实践迁移 本部分彻底脱离传统基于RSA和ECC的加密范畴,转而探索下一代密码学基石。 1.1 格基密码学(Lattice-Based Cryptography)的深入剖析与性能建模 我们将详细解析基于格(Lattice)的困难问题,如Shortest Vector Problem (SVP) 和 Learning With Errors (LWE) 的数学基础。重点在于如何将这些运算高效地移植到具有固定精度浮点运算能力的边缘服务器集群中。内容将涵盖如何利用硬件加速单元(如FPGA或特定ASIC)对基于Kyber和Dilithium算法的密钥交换和数字签名过程进行优化,以满足毫秒级的通信延迟要求。我们将提供一套完整的性能基准测试模型,用于评估不同安全级别(如NIST Level 3/5)下的吞吐量损失与延迟增加。 1.2 基于哈希函数的签名方案(Hash-Based Signatures)与状态管理 针对长期身份认证场景,我们将深入研究Lamport、Merkle树签名的变种,特别是如何解决其状态更新的复杂性。重点将放在XMSS/LMS的结构化实现上,包括如何设计一个健壮的状态同步与恢复机制,以确保在分布式环境中密钥材料的唯一性与不可篡改性。这部分内容将涉及复杂的树结构遍历算法和内存管理策略,确保签名生成过程的原子性。 第二部分:构建零信任环境下的分布式账本(DLT)架构 本书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在物理分散且资源受限的计算节点上,维护一个全局一致且抗女巫攻击的信任链。我们将专注于企业级DLT框架,而非面向公共区块链的脚本语言。 2.1 拜占庭容错(BFT)算法的定制化演进 我们将比较Tendermint、HotStuff等主流BFT协议在部分同步模型下的表现。核心在于,如何调整共识过程以适应网络分区(Partitioning)和恶意节点比例(Sybil Attacks)动态变化的环境。具体将引入一种基于信誉分层(Reputation Tiers)的动态验证人选举机制,该机制不依赖于单一的权益证明(PoS),而是结合了历史数据贡献度和实时网络健康指标进行加权投票。 2.2 状态通道与侧链(Sidechains)的跨域数据结算 对于大规模工业数据流,链上处理是不可持续的。本章将专注于如何设计高效的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协议,实现节点间的高频、低延迟交易结算,例如在复杂的供应链追溯场景中对设备健康指标的实时对账。我们将构建一个模型,用于量化状态通道关闭与链上最终结算的延迟风险,并提出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ZKP)的简洁性证明(Succinct Proofs)框架,以最小化主链的验证负担。 第三部分:融合深度学习与边缘计算的自主决策网络 我们转向系统的高级应用层,探讨如何利用本地算力驱动复杂的AI模型,同时确保模型和推理结果的完整性。 3.1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在受限环境下的模型隐私保护 本书将探讨如何在没有中央服务器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去中心化的模型聚合。重点不是FL的基本流程,而是针对设备异构性(Non-IID Data)和通信带宽受限的优化策略。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结合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技术与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的某些轻量级变体,在模型梯度上传过程中实现端到端的隐私保证,防止模型反演攻击(Model Inversion Attacks)。 3.2 边缘推理的硬件级安全锚定(Hardware Root of Trust) 如何信任在本地计算的结果?我们将分析如何利用TPM(可信平台模块)或更先进的TEE(可信执行环境)技术,为AI推理引擎建立一个不可篡改的执行环境。内容包括安全启动(Secure Boot)流程中对加载模型权重和推理算法的度量(Measurement)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区块链记录这些度量值,从而为任何外部审计提供可验证的AI决策历史。 第四部分:面向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网状拓扑与自愈合协议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网络结构的韧性与可扩展性,关注的不是单个设备的连接,而是数万乃至数十万节点的自我组织能力。 4.1 跨异构网络(IP/Non-IP)的统一地址解析与路由 现代工业环境充斥着LoRaWAN, NB-IoT, 802.15.4等多种物理层。本书将提出一种语义化地址空间(Semantic Addressing Scheme),它独立于底层IP协议栈,允许数据包基于其内容和功能(例如:“温度传感器-A组-1号”)进行路由,而不是依赖于变动的IP地址。我们将详细设计一个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HT)的自组织地址解析服务,用以应对大规模节点的动态上线和离线。 4.2 自我修复与弹性拓扑的拓扑控制算法 面对物理故障和网络干扰,系统必须具备快速重构能力。我们将实现和分析基于蜂群智能(Swarm Intelligence)的路由算法,例如蚁群优化(ACO)的变种,用于在网络拓扑发生突变时,动态计算出最优的、具有高链路冗余度的传输路径。核心是开发一套低开销的“心跳”和“路径质量评估”机制,使节点能够在不依赖中央控制器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多路径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 --- 总结: 本书是一部面向未来、旨在解决当前主流物联网架构在安全、扩展性与信任构建方面核心痛点的深度技术专著。它假设读者已经熟练掌握基础嵌入式编程和网络通信原理,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如何利用后量子密码学、先进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及AI安全融合,来设计和部署下一代具备绝对安全性和自治性的智能信息系统。阅读本书,您将获得构建“不可攻破的数据护城河”所需的架构蓝图与核心算法实现细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馬可‧史瓦茲(Marco Schwartz)


  擁有法國高等電力學院(Supélec)的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學位,以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微工程學的碩士學位。著有《實戰物聯網開發:使用Arduino Yún》等書。

图书目录

第1章|ESP8266初體驗
告訴您如何選購ESP8266開發板並上傳第一份草稿碼。

第2章|使用ESP8266的第一個專案
透過製作一些簡單專題來說明ESP8266的基礎知識。

第3章|使用ESP8266紀錄資料上雲端
實做一個能將量測到的資料記錄在雲端的專題。

第4章|走到哪都能控制裝置
告訴您如何使用ESP8266做到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控制各種裝置。

第5章|與網頁服務互動
說明如何使用ESP8266與Twitter這類社群平台互動。

第6章|機器對機器通訊
說明如何讓多組ESP8266晶片透過雲端服務彼此溝通,這類型的應用不需要人類介入。

第7章|由ESP8266發送通知
說明如何讓ESP8266自動發送通知訊息,例如簡訊或電子郵件。

第8章|雲端控制門鎖
打造第一個可遠端控制的門鎖。

第9章|打造一台比特幣行情顯示器
用ESP8266做一個可顯示比特幣最新價格的實體顯示器。

第10章|ESP8266 無線園藝系統
使用ESP8266將您的花園自動化。

第11章|雲端家庭自動化系統
說明如何使用ESP8266做出家庭自動化系統的核心模組。

第12章|從雲端控制ESP8266機器人
告訴您如何用ESP8266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控制一台移動式機器人。

第13章|可控制ESP8266裝置的自製雲端平台
帶領您打造一個自己專屬的雲端伺服器,可用來控制ESP8622裝置。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764464
  • EISBN:978986502042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7.0MB

图书试读



  物聯網正在蓬勃發展中,打算讓我們身邊的所有裝置都連上網路,不只與人,它們彼此也能互動。估計到了2020年,世界上將會有500億台物聯網裝置呢!

  另一方面,ESP8266 這款輕巧、便宜(不到5塊美金)又功能強大的Wi-Fi晶片,要寫程式控制竟然也相當簡單。因此用它來製作便宜又好用的物聯網專題可說是再好不過。您在本書中會學到關於如何使用ESP8266 Wi-Fi晶片來打造物聯網專題的所有東西。

  本書需要準備的東西
  本書的所有專題都會用到Arduino IDE。第一章會介紹學到如何安裝與設定。所有章節的複雜度都是漸進式的,因此即便您對於Arduino 與ESP8266不太熟悉,還是可跟著本書各章節慢慢學習。不過,還是建議有一點程式基礎(尤其是C++ 與/ 或JavaScript)會比較好。

  本書是為誰而寫
  本書是針對想用ESP8266 Wi-Fi晶片製作功能強大又平價物聯網專題的朋友所寫,包含初心者或者對於像是Arduino這類的硬體平台已有一定經驗者都適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在話,市面上的嵌入式開發書籍,要嘛就是太偏學術,充斥著硬梆梆的規格書術語;要嘛就是太過於玩具化,只教你怎麼點亮 LED 或讓按鈕產生反應,根本脫離不了實驗室環境。我最近在嘗試將一個舊有的感測器系統遷移到基於 Wi-Fi 的架構上,過程中遇到最大的痛點就是記憶體管理和功耗控制。ESP8266 雖然便宜好用,但資源相對有限,如何用最精簡的程式碼去承載複雜的通訊任務,同時還要把待機功耗降到最低,這才是考驗開發者功力的真功夫。我希望這本書能在「優化」這個面向提供實質的建議,而不是僅僅展示如何讓功能跑起來。例如,它有沒有提到如何有效地使用 Deep Sleep 模式,或是如何在不犧牲即時性前提下,批量處理數據再上傳,以減少無線電模組的啟動次數。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針對 ESP8266 特定硬體限制下的「最佳實踐」,幫助讀者避開常見的效能陷阱,那它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教學書,而是一本實戰寶典了。

评分

這本關於物聯網開發的書,聽說在業界評價不錯,尤其針對想要從零開始摸索 ESP8266 這塊晶片的工程師或是電子迷來說,應該是本不錯的入門磚。我手邊剛好有一本別家出版的,內容比較偏向底層的 C 語言實作,雖然扎實,但對初學者來說門檻實在有點高,常常寫完範例程式碼卻搞不清楚背後的 Wi-Fi 協定是怎麼運作的。我聽說這本《實戰物聯網開發|使用ESP8266》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似乎用了比較貼近實際應用情境的方式來切入,可能不會一開始就丟一堆複雜的數據結構給讀者看,而是會先教你怎麼把感測器資料透過 MQTT 穩穩地傳輸到雲端平台,這對想做家庭自動化或者小型監控系統的人來說,實用性大大提升。畢竟,現在市場上需要的不是只會寫裸機程式碼的神人,而是能快速整合各種服務、把東西實際跑起來的開發者。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把那些網路通訊的黑盒子拆開來解釋清楚,讓讀者在實作中理解 ESP8266 的網路堆疊,那絕對是值回票價的投資。希望它在網路除錯和韌體空中升級(OTA)這兩個大家最頭痛的環節能有深入的著墨,這才是真正考驗一本實戰書籍功力的關鍵點。

评分

我在想,物聯網的最終目的從來都不是單機運作,而是要能與外部的服務,像是雲端數據庫或第三方 API 進行串接。這本教材如果能涵蓋到「如何安全、可靠地與雲端互動」,那它的價值就更高了。我指的不是單純的 HTTP GET/POST,而是更貼近現代物聯網標準的做法,例如 MQTT 協定在 QOS 0, 1, 2 之間的差異應用,或是如何利用 HTTPS 進行資料傳輸的加密握手過程。坦白說,現在很多教學書籍寫到雲端連線時,就只會丟一個公開的、不安全的帳號密碼給讀者測試,這在實戰中是絕對不可行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展示如何處理認證憑證、金鑰管理,以及在 ESP8266 上如何高效能地實現 Token 驗證機制。畢竟,我們做的專案最終是要上線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是決定專案生死的兩大要素。如果這本書能在這些「工程師必修課」的環節給予實質的指導,那它無疑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评分

最近迷上了 Arduino IDE 和 ESP32 的組合,但總覺得在網路連線和安全性這塊,好像永遠隔了一層紗看不清楚。聽說這本專門針對 ESP8266 的教材,在網路協定的講解上做得特別細膩,這點讓我挺感興趣的。我的經驗是,網路上那些免費的教學範例,通常只會告訴你 `WiFi.begin()` 怎麼下,然後就能連線了,但如果遇到 IP 位址衝突、連線超時重試機制,或是更進階的 TLS/SSL 加密連線,大家通常就只能自己去翻厚厚的官方文件,看得頭昏眼花。如果這本書能夠像把食譜一樣,把這些網路層的細節拆解成幾步簡單的操作,並解釋背後的原理,那真的太棒了。我一直認為,學物聯網,網路基礎不打好,後面的應用開發就是空中樓閣。我期待它能花點篇幅在如何設計一個健壯的連線管理器,而不是只停留在「連上網路就成功」的初階階段。畢竟,現在的物聯網設備都需要 7x24 小時穩定運行,任何一個網路小毛病都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所以,對於錯誤處理和穩定性優化的探討,會是我判斷這本書實用與否的重點標準。

评分

我是一位 Maker,平時最常接觸的就是 Arduino UNO 這種 8 位元的板子,升級到 ESP8266 這種帶有強大網路能力的晶片,光是燒錄和除錯環境的配置就讓我花了不少時間摸索。很多入門書都會假設讀者已經熟悉了編譯器鏈路和底層設定,但對於從傳統單晶片世界過來的人來說,整個開發流程的轉換是個挑戰。因此,我特別想知道這本《實戰物聯網開發》在「環境建置」和「工具鏈整合」這方面做得如何。它是不是能提供非常詳細的步驟,教你如何從零開始配置好 Arduino IDE 或是 PlatformIO,確保編譯和下載過程順暢無阻?更重要的是,它有沒有涵蓋除錯的技巧?例如,如何有效地使用 Serial 埠輸出 Log,或者如何利用 JTAG/SWD 介面進行更深層次的除錯(如果 ESP8266 的硬體支援允許的話)。一個好的開發工具書,應該要能大幅縮短開發者在「環境設定」上浪費的時間,直接切入核心應用。如果它在這方面處理得夠細心,絕對能讓許多跟我一樣的 Maker 感到非常親切和實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