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衝突立界線:有效溝通,創造改變 (電子書)

為衝突立界線:有效溝通,創造改變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克勞德
图书标签:
  • 沟通技巧
  • 冲突管理
  • 人际关系
  • 有效沟通
  • 改变
  • 自我提升
  • 心理学
  • 电子书
  • 职场沟通
  • 情绪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為人際關係種種衝突苦惱嗎?
表達自我,畫清界線,才能更加親密!
 
  4種衝突情境x 12項溝通要素x 8項自我檢測x 5種預備過程x 7類關係解析
 
  ★夫妻爭執
  討論金錢、育兒、姻親等問題,
  都要以維持親密關係為目標。
 
  ★談情說愛
  坦白說明價值觀,
  別因戀慕而保持沉默。
 
  ★親子教養
  孩子終要獨立,
  需要你告訴他生命真相。
 
  ★子女成年後
  默默守護,付出一切,可能是
  妨礙孩子成熟的親職失誤。
 
  ★說服父母
  親子最難的是角色互換,換位成功
  才能享受美好情誼。
 
  ★同事分工
  你們目標相同,但麻煩在於他不知道
  你的為難和感受。
 
  ★面對掌權者
  被管理者的真實意見,能幫助
  管理者創造更高績效。
 
  人際關係是表現自我、情感交流的所在,而衝突發生時,不但使親密關係變疏離,也會使我們變得退縮,不敢表現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本書作者從人際相處的關鍵下手,說明優質溝通必須具備的要素,剖析人際衝突模式,以及七種親密關係的特性,提供理解自我、畫清界線、明確表達的思考SOP,幫助讀者解決衝突,創造互相尊重的真實溝通。
冲突中的艺术:穿越迷雾,重建连接 一部关于深度人际互动、情绪理解与积极转化的实用指南 在人际交往的复杂迷宫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信号灯,它既是裂痕的预警,也蕴藏着成长的契机。本书并非专注于教导如何“避免”冲突,而是深入剖析冲突的本质,提供一套以理解为核心,以有效表达为桥梁的实用工具箱,旨在帮助读者将破坏性的对抗转化为富有建设性的对话,最终实现关系的深化与自我超越。 本书的结构围绕着人类互动的三大核心支柱展开:感知、理解与行动。我们首先邀请读者审视自身在冲突中的内在反应模式,随后探讨如何精准地解读他人的信号,最后,落脚于如何在压力情境下,清晰、有力且富有同理心地传递信息,促成双赢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探寻冲突的根源——冰山下的真相 冲突的表象往往是尖锐的言辞或僵持的立场,但真正的驱动力隐藏在水面之下。本部分致力于揭示冲突的“冰山理论”,引导读者穿透表面的争执,触及核心需求与未被满足的渴望。 1. 识别你的“内在气候”:情绪的地图绘制 每个人在面对压力或异议时,都会启动一套自动化的防御机制。我们将系统性地梳理常见的防御模式——从逃避、攻击到过度迎合——并阐明它们如何阻碍了真诚的沟通。本书提供了详尽的自我评估工具,帮助读者精确识别自己在冲突中的“热区”和“盲点”。我们探讨了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的生理学基础,解释了为何愤怒或恐惧会瞬间关闭理性思考,并介绍了“暂停与命名”技术,一种旨在重获心智控制权的即时干预策略。 2. 需求与叙事:冲突背后的驱动力 冲突往往不是关于“谁对谁错”,而是关于“谁的需求被忽视了”。本章深度解析了需求心理学框架,区分了基本需求(如安全、归属、自主权)与表层诉求(如日程安排、资源分配)。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将一句指责(“你总是迟到!”)转化为对核心需求的表达(“我需要被尊重我的时间安排,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本书强调了“叙事的力量”,探讨了我们如何为冲突构建带有偏见的个人故事,以及如何通过重构叙事来改变互动的基础。 3. 文化与背景的棱镜:多维度的冲突解读 现代社会中,冲突的复杂性因文化背景、代际差异和职业环境而加剧。本部分超越个体心理学,聚焦于宏观影响。我们分析了不同文化(如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在处理直接性与间接性沟通上的差异,并提供了在多元化团队中进行有效对话的策略。理解“我”的表达方式如何被“你”的接收器过滤和扭曲,是达成共识的前提。 第二部分:构建连接的桥梁——高效能的沟通技艺 一旦我们理解了冲突的根源,下一步就是掌握将内在理解转化为外部行动的工具。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实践指南,侧重于如何清晰、有力且不带评判地进行表达。 1. 倾听的革命:超越“等待发言”的艺术 真正的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耗能的认知活动,远非被动地接收声音。本书详细介绍了“同理心倾听”的三个层次,从确认事实到探究情感,再到共鸣体验。我们引入了“反射性回应”的概念,这不是简单地重复对方的话语,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捕捉对方信息和情感内核的反馈机制。这能有效消弭误解,并向对方传递出“我正在努力理解你”的强烈信号。 2. 清晰宣言:非暴力沟通(NVC)的精准应用 基于成熟的沟通模型,本书将NVC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转化为可以在高压情境下快速应用的框架。重点不再是“指责”或“抱怨”,而是“描述事实”。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句式模板和场景演练,教授读者如何将主观判断(“你很自私”)转化为客观描述(“当我看到你没有提前告知我计划的改变时……”),从而为后续的感受表达和需求陈述铺平道路。 3. 提出有效请求:从小处着手,驱动改变 一个无效的请求往往是模糊的、道德性的或强迫性的。本书强调,一个有效的请求必须是具体的、可执行的、正向陈述的,并且必须以“是否愿意”(而非“必须”)的形式提出。我们区分了请求与要求的界限,并探讨了如何应对对方的“拒绝”或“沉默”,将拒绝视为新的信息输入,而不是沟通的终结。 第三部分:化解僵局——在协商中实现共赢 冲突的最终目标并非“赢”,而是找到一个能满足双方核心需求的稳定点。本部分着重于策略性的协商技巧和情绪的自我调节。 1. 情绪降温策略:在沸点保持清晰 在冲突升级时,身体的生理反应常常压倒逻辑。本书提供了多种即时的“自我调节”技术,包括节奏呼吸法、环境重构法以及认知重评策略,旨在帮助沟通者在关键时刻保持思维的敏捷性。我们讨论了如何识别对方的情绪高峰期,并策略性地选择对话时机,避免在情绪饱和状态下进行复杂讨论。 2. 共同愿景的构建:从对立到合作的飞跃 有效的协商需要将焦点从“立场”(What I want)转移到“利益”(Why I want it)。本章详细介绍了“选项生成”的头脑风暴技巧,鼓励参与者暂时搁置分歧,共同探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即使它们看起来不切实际。我们强调了“边界设定”的重要性——清晰地划定哪些是不可妥协的底线,哪些是可以灵活变动的空间,这能极大地加速决策过程。 3. 修复与前瞻:冲突后的巩固工作 冲突解决后的“善后”工作与冲突本身同等重要。本书指导读者如何进行“事后复盘”,不仅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中的沟通质量。我们提供了“关系契约”的建立方法,即在平静状态下,共同约定未来遇到类似冲突时的沟通规则和升级机制,从而将每一次冲突都转化为增强未来韧性的学习经验。 --- 本书适合谁? 感到在家庭、亲密关系或伴侣关系中,沟通总是陷入重复的僵局。 团队领导者或项目经理,需要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和处理跨部门摩擦的能力。 任何渴望从“对抗模式”转向“连接模式”的个人,希望将人际交往中的压力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本书承诺提供一套可操作、可验证、高度人性化的沟通蓝图,让你不再惧怕那些尖锐的对话,而是将其视为通往更深层次理解与和谐的必经之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克勞德(Henry Cloud)     
湯森德(John Townsend)
 
  退休的宣教士站在精神病院的走廊宣告自己「是馬利亞,是神的母親!」
  這幕情景讓一心想告訴世人「神就是愛」的克勞德,開始懷疑靈性增長並不像傳統認定的那麼單純。
 
  餐廳女侍辛蒂問湯森德「男朋友每次吸古柯鹼後就會揍我,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讓當時讀神學院的他開始疑惑,應當如何運用所熟悉的系統神學幫助對方解決實際難題?
 
  湯森德和克勞德相識後,發現兩人不但探索過相似的問題、都喜歡搖滾樂,相信聖經確實包含了人生一切的答案,也都同意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可用以說明聖經真理,增加人們對行事動機、問題成因的了解,並解決實際的人生難題。他們在一九八○年代中期共同開設了臨床心理治療中心,提出個人和機構都適用的心理治療模型,運用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行書籍寫作及到各地演講。目前兩人合著的界線系列書籍,全球銷量已逾百萬冊。他們也設立Cloud-Townsend Resources,製作可供個人與小組運用的閱讀材料,以及與靈命成長相關的書籍和影音產品。

图书目录

致謝           
推荐序1   為衝突創造不同的對白  i    
推荐序2   愛人如己,平等對話  ii   
 
序言  正視衝突的自信001
PART1   為何須正視衝突對話?005
第1章   溝通能翻轉人生007
第2章   優質溝通益處多013
 
PART2   優質溝通的基本要素027
第3章   理解對方心境029   
第4章   明確界定人我分際033
第5章   釐清問題的本質037
第6章   兼顧恩典與真理041
第7章   讓對話貫徹始終045
第8章   運用「你做A讓我覺得B」公式051
第9章   肯定與認可055
第10章  為你犯的錯道歉061
第11章  避免使用「應該」065
第12章  以促進改變為目標071 
第13章  要具體要明確075
第14章  區分原諒與信任的不同081
 
PART3  衝突對話的運作過程087
第15章  清楚表達你的需求089
第16章  幫助對方產生自覺115
第17章  遏止對方不當行為143
第18章  如何面對反擊與其他問題179
 
PART4     衝突對話的自我裝備209
第19章   為何需要自我裝備?215
第20章   如何自我裝備?217
 
PART5  與特定對象的衝突對話235
第21章  與配偶溝通237
第22章  與交往對象溝通253
第23章  與子女溝通269
第24章  與父母溝通283
第25章  與成年子女溝通 299
第26章  與同事溝通309
第27章  與權威者溝通 321
 
結語  用愛心說誠實話337
小組討論指南339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989396
  • EISBN:978986198962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1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1
 
為衝突創造不同的對白
 
  本書講述在多元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每天都要面對的「溝通」問題。作者點出作為人不可迴避的實況─我們都活在不同面向的「關係」中。這些關係的建立與維護,全賴於是否在恩典和真理的基礎上有合宜的溝通。
 
  有人形容這是一個缺乏美感的社會。生活中瀰漫著焦躁氣息,似乎隨時可能誤闖話語雷區。不美,是因人只看到自我,缺乏他者意識。不美,是因人只說不聽。若只抒己見,卻不願傾聽並適度修正己見,便難以進入真實的對話。具美感的溝通,是感性與理性的合宜展現,也是恩典與真理的合一體現。
 
  作者真誠深刻地反省溝通的戲劇特性。戲劇要處理的,正是生活中的模糊和矛盾。不迴避衝突張力的劇場性,反而讓人認清衝突的本相。因此本書邀請每位讀者,進入人際關係的生活劇場,透過具體的溝通演練,確認角色、釐清界線,使得人際之間,各就各位,樂在其位,各盡其職,發揮價值。本書中譯本的出現,相信可為華人文化表面和諧內裡暗潮湧動的迂迴溝通方式,帶來實質的更新與幫助。 
 
彭盛有
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副教授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