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Q&A好讀增訂版) (電子書)

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Q&A好讀增訂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游能俊
图书标签:
  • 糖尿病
  • 饮食
  • 运动
  • 血糖控制
  • 健康生活
  • 自我管理
  • Q&A
  • 电子书
  • 医学科普
  • 慢性病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糖尿病權威醫師—游能俊,傾力之作,長銷數萬冊!
在台灣,超過數萬人的糖尿病患者/患者親友,
都在用這一套方法照顧糖尿病!
 
  2022 Q&A好讀增訂版
  ★讀者最關心&糖友們必知的75個糖尿病保健問題
  ★控醣、減糖最新知識
  ★飲食、用藥、運動必備觀念
  資訊全面更新、更好讀易懂,預防、保健、照護更安心,
  是照顧自己/親人必備的醫療保健參考書。
 
  全球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已名列全世界前十大殺手。
  在臺灣,糖尿病患者已經突破230萬人,
  面對這襲捲全球的流行病,精準預防及控制很重要!
  權威醫師,同時也是宜蘭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教你,
  預防X保健X飲食X運動X用藥X疑慮,一次全方位講清楚、說明白!
 
  ▍觀念/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日常照護,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完善好執行
  例:
  ◆糖尿病患最新正確吃醣法,同樣能享受美食,還能做好控糖的重點?
  ◆如何有效地運動、增加肌肉量,不僅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同時也能預防肌少症
  ◆糖尿病患者正確的身體護理與重要、但易忽略的保養細節?
  ◆低GI食物有哪些?低醣適量蛋白質的健康飲食法以及健康好料理的黃金比例?
 
  ▍重要三大黃金功能齊備,讓你逆轉糖尿病
  1.提供正確知識X2.釐清錯誤觀念X3.教導運用技巧,並以Q&A方式呈現,
  分類清楚、閱讀容易,遇到任何問題,隨時翻書查找,問題迎刃而解;
  是目前市面上最全方位照護的糖尿病寶典!
  例:
  ◆Chapter2 ﹝不發病知識篇﹞:
  Q3低醣和生酮飲食不一樣
  ◆Chapter3﹝控制血糖篇﹞:
  Q4量測血糖的正確時機?
  ◆Chapter5 ﹝黃金飲食篇﹞
  Q3糖尿病人的如何選對醣?
 
  ▍導正網路上錯誤的方法與觀念,糖友們必備
  糖尿病患者X照護者遇到最多的疑慮,全收錄,不必再從網路上隨便找答案,以訛傳訛。
  ◆生酮飲食可以治療糖尿病?
  ◆健康的兩份醣飲食系列影片內容&衛教內容(提供QR CODE)
  ◆血糖高低起伏時該怎麼辦?
  ◆服用保健食品真的能有效降血糖嗎?
  ◆糖尿病患外食該怎麼吃?幫糖尿病的長者在準備三餐時,該注意的事項?
 
本書特色
 
  ▶最完善!權威醫師X專業營養師,雙師搭配,給糖友們最完整照護。
  ▶最好讀!Q&A問答設計,大字體,查找方便好閱讀。
  ▶最易懂!圖解X列表,保健知識清楚呈現,醫學常識白話描述。
实用生活百科系列:《健康生活指南:从饮食到运动的全面调理秘籍》 书籍简介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面对海量的健康信息,如何分辨真伪、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本书《健康生活指南:从饮食到运动的全面调理秘籍》正是一本旨在提供清晰、实用、可操作的健康生活全景指南。它并非针对单一疾病的深度剖析,而是涵盖了构建健康生活基石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平衡的生活模式。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分为“科学膳食篇”、“活力运动篇”、“身心平衡篇”和“生活习惯优化篇”四大板块,力求从宏观到微观,为读者描绘一幅完整的健康蓝图。 --- 第一篇:科学膳食篇——重塑你的餐盘哲学 本篇深入探讨了“吃”对于人体机能的根本性影响,强调的不是极端的节食或复杂的计算,而是建立一种与食物和谐共处的新哲学。 1. 营养素的深度解析与日常应用: 我们详细解析了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日常饮食中的合理配比。重点阐述了“优质碳水”的概念,区分了精制糖与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差异,并提供了如何在家中轻松识别和选择的实用标准。对于脂肪,我们摒弃了“谈脂色变”的误区,重点介绍必需脂肪酸(如Omega-3和Omega-6)的平衡摄入,以及如何通过天然食物而非补充剂来优化摄入结构。蛋白质部分则侧重于“足量、优质、多样化”,介绍植物性与动物性蛋白的互补策略。 2. 膳食纤维:肠道健康的隐形冠军: 本章将膳食纤维的作用提升到核心地位。详细介绍了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纤维的功能差异,它们如何影响饱腹感、血糖波动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健康。提供了富含不同类型纤维的食物清单,并教授读者如何循序渐进地增加纤维摄入量,避免不适反应。 3. 水分与微量元素优化: 水分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本章不仅关注每日饮水量,更关注饮水质量和饮水时间点。随后,我们聚焦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现代人普遍缺乏的几种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D、镁、铁)。不同于枯燥的表格,我们通过“症状-缺乏-食物来源”的对照方式,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日常食物“食补”,减少对单一、高剂量补充剂的依赖。 4. 厨房里的健康烹饪技巧: 健康食物并非意味着寡淡无味。本篇提供了大量的烹饪技巧革新,包括如何使用天然香料替代高钠调味品、如何通过低温慢煮来最大化保留食物营养、以及如何在家自制健康的酱料和腌料,有效控制隐形盐和糖的摄入。 --- 第二篇:活力运动篇——让身体重新苏醒 运动不应被视为惩罚性的任务,而应被视为身体的自然需求。本篇旨在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且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 1. 运动的科学基础与目标设定: 清晰解释了不同强度运动(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心血管系统、肌肉和新陈代谢的影响。本书强调个性化目标设定,教会读者如何根据自身当前的体能水平,制定出“SMART”原则下的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训练的风险。 2. 力量训练的入门与进阶: 针对许多人对力量训练的畏惧,本篇提供了详尽的徒手自重训练指南,配有详细图解,涵盖核心稳定性、上肢和下肢的基础动作。随后过渡到器械训练的安全使用规范,强调正确的动作模式(Form)永远优先于重量,确保在建立肌肉力量的同时保护关节。 3. 心肺耐力与动态恢复: 探讨了持续性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对心肺健康的长期益处。更重要的是,本章着重介绍了“主动恢复”的概念,包括拉伸、泡沫轴放松和动态热身的重要性,它们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环节。 4. 运动与日常活动的融合: 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本书提供了“碎片化运动”的方案,例如如何利用办公间隙进行简短的活动,增加每日的非运动产热(NEAT),让运动融入生活,而非成为额外的负担。 --- 第三篇:身心平衡篇——管理压力与睡眠的艺术 现代生活方式对精神健康的挑战不容忽视。本篇聚焦于压力管理和高质量睡眠,认为这是维持身体内部稳态的基石。 1. 压力生理学与应对策略: 解析了慢性压力如何影响内分泌系统,并讲解了皮质醇(Cortisol)水平与身体反应的关联。提供了多种科学验证的减压技巧,如正念冥想(Mindfulness)、呼吸技巧(如4-7-8呼吸法),以及如何构建健康的“心理防火墙”。 2. 优化睡眠环境与习惯: 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时间。本章详细阐述了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的各个要素,从卧室的温度、光线控制,到睡前一小时的“电子设备戒断期”。探讨了褪黑素的自然分泌机制,并提供了帮助快速入睡和延长深度睡眠的自然方法。 3. 情绪化进食的觉察与干预: 深入分析了情绪(如焦虑、无聊、疲惫)如何触发不健康的进食行为。本书提供了一套“觉察-暂停-替代”的流程,帮助读者识别触发点,并用非食物的方式来满足情绪需求。 --- 第四篇:生活习惯优化篇——构建长期健康的支撑系统 健康不是一次性的改变,而是一系列良好习惯的累积。本篇聚焦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固化为日常的、不易打破的习惯。 1. 目标分解与习惯养成科学: 借鉴行为心理学原理,解释了“微习惯”(Tiny Habits)的力量。指导读者如何将宏大的健康目标(如“我要更健康”)分解成小到不可能失败的每日行动(如“每天早上喝一杯水”),并利用环境设计来强化这些新习惯的形成。 2. 定期健康监测与预防性思维: 强调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读自己的体检报告,理解关键指标背后的健康意义。鼓励读者建立“预防优于治疗”的思维模式,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 3.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从室内空气质量到工作空间的布局,本章探讨了外部环境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供了改善居家环境、增加自然光暴露和创造更“健康友好”的外部环境的实用建议。 总结: 《健康生活指南:从饮食到运动的全面调理秘籍》是一本面向所有追求高品质生活人士的综合性手册。它摒弃了晦涩的医学术语和速成的承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亲切的生活化语言,指导读者一步步建立起一个稳固、灵活且持久的健康生活体系。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而是一套能够持续为您服务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工具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游能俊 醫師
 
  游能俊診所院長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
  宜蘭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
  宜蘭縣糖尿病暨慢性病推動委員會委員
  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2011-2014)
  前羅東博愛/聖母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營養諮詢協助/李怡慧 營養師
 
  游能俊診所營養師
  前宜蘭縣營養師公會理事長
  宜蘭縣愛胰協會常務理事
  國立宜蘭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人員實習教師

图书目录

作者序
Chapter1﹝自我檢測篇﹞
Q1 什麼是血糖?在人體內的作用?
Q2 調節血糖的關鍵,除了胰島素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嗎?
Q3 如何知道血糖代謝是否正常,有無糖尿病?
Q4 糖尿病的種類
Q5 罹患糖尿病之後,該做的必要檢查
Q6 糖尿病的併發症
 
Chapter2 ﹝不發病知識篇﹞
Q1哪些族群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Q2如何避免成為糖尿病一族?
Q3低醣和生酮飲食不一樣
Q4糖尿病容易合併的狀況
Q 5一旦有了糖尿病,通常會連帶有哪些併發症?
 
Chapter3﹝控制血糖篇﹞
Q1如何掌握「血糖值」?
Q2如何正確自我量測血糖?
Q3影響血糖機數值準確性的因素有哪些?
Q4量測血糖的正確時機?
Q5糖化血色素對血糖控制的作用?
Q6高血壓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Q7血脂肪對糖尿病的影響?
Q8 腎功能數值對糖尿病的影響?
 
Chapter4 ﹝生活習慣篇﹞
Q1糖尿病患者需要的心理調適?
Q2 壓力和情緒對糖尿病有哪些影響?
Q3 如何有效抒解壓力?
Q4 控制體重可以有效降血糖嗎?
Q5降血糖也會增加體重?
Q6運動對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好處?
Q7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建議?
Q8運動對血糖產生的作用?運動時有哪些該特別注意的事項?
Q9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加重糖尿病的惡化?
Q10糖尿病患平時要注意的身體護理?
 
Chapter5 ﹝黃金飲食篇﹞
Q1:糖尿病人的健康新飲食原則?
Q2:糖尿病人的飲食如何控油?
Q3:糖尿病人的如何選對醣?
Q4:國人常用食物的升糖指數(GI)值
Q5:如何有效的減醣、降糖?
Q6:糖尿病人飲食其他重要注意事項?
 
Chapter 6﹝藥物治療篇﹞
Q1.糖尿病常用口服藥物說明
Q2.服用藥物常見的問題與迷思?
Q3.糖尿病常用注射藥物有哪些?
Q4.注射藥物常見的問題與迷思?
 
Chapter 7﹝疑問解惑篇﹞
▅診斷與預防篇
Q1. 001 飯前血糖110 mg/dL,如何才能降血糖?
Q2. 喝珍奶會引起糖尿病嗎?
Q3. 我是否罹患第1型糖尿病?
▅飲食篇
Q1. 為了控制血糖,五穀米需要換成糙米嗎?
Q2.有糖尿病就不能吃糖嗎?
Q3.糖尿病患一天該吃幾餐?
Q4.外食該怎麼挑東西吃?
Q5 糖尿病患可以吃果寡醣嗎?
Q6.糖尿病患喝的奶粉該如何飲用?
▅運動篇
Q1.運動後腳會酸痛,會不會是併發症?
Q2.第1型糖尿病患血糖高時可以運動嗎?
▅監測篇
Q1.有早上飯前血糖偏高憂慮該怎麼辦?
Q2.糖尿病患怕痛不肯測血糖怎麼辦?
Q3.指尖血和靜脈血之差異是什麼?
▅治療/藥物篇
Q1.胰島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
Q2.血糖高低起伏不定怎麼辦?
Q3.換胰臟好?還是等待醫療科技?
Q4.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嗎?
Q5.代謝手術可以治癒糖尿病嗎?
Q6.只吃兩餐該如何調配藥物與飲食?
Q7.治療糖尿病,該吃中藥還是西藥?
Q8.一直加藥量,劑量是否會太大?
▅調適篇
Q1.糖尿病患不願承認得了糖尿病該怎麼辦?
Q2.糖尿病患飲食需忌口讓我壓力好大怎麼辦?
▅風險篇
Q1.小孩喝母奶會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嗎?
Q2.糖尿病患勃起有障礙該怎麼辦?
Q3.懷孕可能會使我眼睛失明?
Q4.傷口很難癒合應該怎麼辦?
Q5.糖尿病導致生殖器發癢,該怎麼辦?
▅疑難篇
Q1.出國旅遊如何打胰島素最保險?
Q2.該怎麼幫生病的母親準備食物?
Q3.冬天天氣冷,但我有糖尿病可以讓腳泡熱水嗎?
Q4.糖尿病患者開刀需全身麻醉有風險嗎?
Q5.未進食該如何服藥?
Q6.胰島素要一直放在冰箱裡嗎?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97106
  • EISBN:978626709745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2.2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一書自2014年推出第一版、2019年推出增訂版,一直受到讀者的支持,甚感欣慰。2022年,隨著醫學進展迅速,我們團隊對飲食運動的深入專研運用,決定再度修訂出版。這次的編寫以增知識、解疑釋惑出發,用Q&A更好閱讀的方式再次出版,希望讀者們都能從中受益。
 
 近年來,我們的團隊研究身體組成,推行低醣飲食,以減脂増肌為健康調整目標,加強高齡者失能的預防。糖尿病和健康的關連跨越著不同階段的生命週期,高齡糖尿病友佔比越來越多。在第2型糖尿病發生之前,糖尿病前期就已經和過重肥胖密切相關,治療中的糖友普遍體脂肪率過高,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量不足比率大幅提升,肌少症是高齡失能的重要原因,這些都和飲食運動息息相關。國際糖尿病指引的沿革,逐漸突顯體重管理及器官保護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團隊執行的照護策略。
 
  我們發現落實執行低醣飲食的人,除了血糖改善之外,身體組成及體能改善更是激勵人心。這說明著,只要願意付諸行動,一定會有所收穫。診所團隊在與病友們的教學相長下,不斷地成長與茁壯,持續「質量並進」,除了不斷提升超過5000位就診糖友的控制指標達標率外,也投入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在臉書「糖管理學苑」社團的貼文中,推廣低醣飲食及運動,讓社會大眾及關心控糖議題的專業人員,可以從中獲得多元的知識及學習。
 
  相信與訓練病患「自我管理」的能力,是糖尿病治療的核心信念,也只有病患能落實自我健康管理,才會得到持久穩定的良好控制。這本書的內容是以提供正確知識、釐清錯誤觀念、教導運用技巧為主,也是平日在看診與網路諮詢服務的「糖尿病對話」,涵蓋了糖尿病預防與治療的各個層面,強調「做對這些事」,就能有效預防與管理糖尿病。
 
  本書的順利發行,要特別感謝李怡慧營運長和我共同編寫與修訂。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從書中找到自己的控糖信念與方法,有充足的能力運用技能管理健康與解決問題。最後,僅將此書獻給游能俊診所、東安藥局、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的全體員工。

用户评价

评分

讀書這件事,有時候圖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共鳴和被理解的感覺。作為一個可能身處相似健康狀況的讀者,我非常看重作者的「同理心」。從書名來看,它似乎在強調一種「行動導向」的解決方案,強調「做對」——這暗示了過去可能做了很多「錯」的事,而這些錯誤可能來自於不正確的資訊或習慣。我比較好奇的是,它如何處理「遺傳」和「環境」這兩個大魔王。我知道生活習慣很重要,但當家族裡一堆人都這樣時,單靠個人意志力是不是有點單薄?如果書中能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建立一個支持性的家庭環境,讓身邊的人也能成為你血糖控制的盟友,那會讓這本書的深度提升好幾個層次。畢竟,在台灣的家庭結構中,長輩的「愛心」往往是最難拒絕的控糖殺手(例如,堅持要你喝下那碗補湯)。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有效的「溝通腳本」,幫助讀者在不傷和氣的前提下,堅守自己的健康底線,那它就從一本工具書升級為一本生活藝術指南了。

评分

最近接觸了一些健康書籍,發現很多作者都習慣把資訊堆疊得非常滿,讀起來有點像在啃教科書,讀完一遍可能還是一知半解。我個人比較偏好那種能切中要害、直接給出操作步驟的書籍。假如這本《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真的有達到增訂版的水準,那代表它一定經過市場的考驗,並且根據讀者的回饋做了很多修正和優化。我非常好奇它在「控制」這個環節上,究竟提供了哪些「對」的方法論。所謂的「對」,在我看來,不只是數值上的達標,更重要的是「生活品質」的維持。畢竟,誰想為了控制血糖而活得像個苦行僧?我希望書中能闡述一些「聰明」的妥協藝術,例如,如何在聚餐時優雅地避開地雷食物,或者如何跟家人溝通你的飲食限制,而不是每次都要上演一場「飲食戰役」。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正向的心理建設,教我們如何與這個慢性病和平共處,而不是每天活在恐懼和計算的陰影下,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過一般食譜或衛教單張了。我期待它提供的是一種「永續經營」的健康策略,而不是短期的魔鬼訓練。

评分

閱讀這類實用書籍,最怕的就是那種「知易行難」的挫敗感。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因此,我對這本《做對這些事,糖尿病好控制》的最終期望,是它能提供一套「低阻力」的執行策略。也就是說,它教我的改變,應該是微小到我可以輕鬆開始,並且能持續下去的。比如說,它不會一開始就要求我戒掉所有米飯,而是建議我把白米飯換成糙米飯,比例從十分之一開始增加。這種漸進式的改變,才符合台灣人「慢慢來,卡實在」的生活節奏。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成功讀者的真實案例,最好是那些跟我一樣,平時工作忙碌、三餐不定、但最終找到了平衡點的人的故事,那會給我極大的鼓勵。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更是一本「讓你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夥伴之書。畢竟,面對長期的健康管理,心態上的支持,有時候比純粹的知識更有力量。

评分

這本書真是太貼心了,完全是為我們這些在台灣跟糖尿病奮戰的讀者量身打造的!雖然我手邊沒有這本書,但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到一股暖流。我最近剛好在物色一些實用又不會太過學術的糖尿病照護指南,畢竟上網搜尋的資訊五花八門,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信誰。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家阿姨,用最生活化的語言,把那些落落長的醫學術語都翻譯成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得懂的「人話」。特別是那個「Q&A」的形式,這點超級重要!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想問的問題也五花八門,像是「飯後散步到底要不要超過三十分鐘?」或者「過年時親戚硬塞的甜點怎麼辦?」如果書裡能針對這些尷尬又實際的場景提供解答,那絕對是物超所值。我猜想作者一定很了解台灣人的生活習性,畢竟飲食文化跟歐美很不一樣,很多標準食譜對我們來說根本不適用。希望它能多談談台灣在地食材的運用,像是地瓜、芋頭的份量拿捏,或者手搖飲的「微糖」到底等於多少克糖?這才是真正能落實到生活裡的寶貴知識。總之,光是書名就讓我對它的實用性充滿信心,期待它能成為我廚房裡的小幫手。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面上的健康資訊太多了,很容易讓人產生「資訊焦慮」。每天滑手機,不是這個醫師說要生酮,那個營養師又說要低GI,搞得人頭昏腦脹。我希望這本標榜「好控制」的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簡潔、不含雜音的行動路線圖。我不需要知道胰島素的分子結構,我只需要知道我現在的行動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特別是「增訂版」這三個字,讓我對它的內容更新度抱持很高的期待。我想知道,近幾年來,台灣的醫療和營養學界對於糖尿病的認知是否有新的突破?例如,對於新型態的糖替代品(像是赤藻糖醇或羅漢果糖)的長期影響,是否有了更明確的指引?如果它能把最新的、經過驗證的資訊,用最精煉的方式呈現出來,那麼它就能成為我床頭邊隨手可翻閱的「急救包」。我希望這本書的排版是清爽不壓迫的,重點標示清晰,讓我在忙碌一天後,還能輕鬆地吸收知識,而不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又被搞得心煩氣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