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 (電子書)

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鄧予立
图书标签:
  • 西藏自驾游
  • 旅行游记
  • 疫情旅行
  • 自驾游
  • 西藏
  • 旅行
  • 电子书
  • 游记
  • 老玩童
  • 探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堅韌的藏族人民,在荒原中沸騰生命,在虔誠中鑄造千年不變的信仰。

  ◎以自駕遊方式,從成都出發,以318國道川藏線為主軸,深入高海拔景區和人煙稀少之地,尤其較少遊客涉足的阿里地區,令人眼界大開。
  ◎西藏有獨特的地貌奇觀,嚴酷的自然環境,只有親身翻越一座座高山,涉過大江大湖,才能真切地感受「身處地獄,眼在天堂」!
  ◎本書既有記敘性文學特點,又具遊記文學內蘊色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圓夢意義的遊記佳作。

  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是一個令無數旅人怦然心動的地方。
  這塊世界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地質地貌奇異,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別具一格,
  擁有雅礱河、拉薩和日喀則三大名勝風景區,
  以及數量眾多的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以及近三千座寺廟。

  無論翻越崇山峻嶺、流連江河湖泊、造訪城鎮部落、見識地貌奇觀,
  還是巧遇堅韌好客的藏族人民、感受信眾虔誠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巨大變化……
  都是觀照對象、思考焦點和抒寫題材。

  西藏充滿異域風情,又是宗教聖地,
  無論是信徒的虔誠朝拜,還是旅人實現夢想和執念,
  西藏都能滿足各方人士的需要,成為人人稱頌的圓夢之地。

  鄧予立以筆和鏡頭記錄與這片神奇土地的相遇,
  感悟藏地「天路」承載無數人的奉獻犧牲和精神信仰。
  這段旅程,是對這片壯闊山河的一份美好紀錄,也是身歷其境後的自我突破。

  所以,西藏不在拉薩,不在布達拉宮,不在大昭寺,
  是在前往的每一條路上,在流經的每一條江河、湖泊,
  在腳下每一座高原峽谷,掠過車前的野氂牛和藏羚羊群,
  在綿延不盡的雪山草地,在荒蕪凋敝的無人區。

  西藏,在每一位虔誠朝拜信徒的天路上。
好的,为您创作一份不包含您所提及图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书名: 尘封的记忆:一趟穿越时光的欧陆铁道之旅 作者: 艾米莉亚·文森特 出版社: 环宇行者文化 ISBN: 978-1-234567-89-0 开本: 16开 页数: 488页 装帧: 精装(附赠欧铁经典线路手绘地图) 定价: 88.00 元 --- 尘封的记忆:一趟穿越时光的欧陆铁道之旅 本书简介: 《尘封的记忆:一趟穿越时光的欧陆铁道之旅》并非一部单纯的旅行指南,而是一部关于时间、记忆、工业遗产与人文变迁的深度探索之作。作者艾米莉亚·文森特,一位钟情于蒸汽时代遗韵的旅行作家,以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踏上了一段横跨西欧与中欧的史诗级铁道巡礼。 本书的核心,在于对“慢”的重新定义和对历史脉络的追溯。在如今高铁飞速发展的时代,文森特选择了那些被时间遗忘、或被现代化进程边缘化的经典铁路线路——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蜿蜒而上的冰川快车(Glacier Express)的极致景观,到德国鲁尔区那些见证了工业革命兴衰的煤炭遗产铁路(Industrial Heritage Railways);从意大利南部的海岸线,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宏伟的东站(Keleti pályaudvar)深处,那些关于“东方快车”昔日辉煌的幽灵。 全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如同火车行驶的四个章节: 第一部分:铁轨上的史诗——工业遗产的呼吸 这一部分聚焦于欧洲工业革命的核心地带。作者深入探访了英国的“钢铁谷”(The Iron Valley)和比利时瓦隆地区的矿井小镇。她没有停留在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描述,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默默无闻的铁道工程师、售票员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铁路小站。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触摸生锈的铁轨,聆听老式蒸汽机车的汽笛声,感受钢铁如何塑造了现代欧洲的面貌。书中穿插了大量详尽的、由作者亲自绘制的铁路站点草图和老式车厢内部的细节描摹,展现了那个时代精湛的工艺和特有的美学。这不仅是对技术的纪念,更是对那些在黑烟和轰鸣声中奉献了一生的普通劳动者的致敬。 第二部分:山峦与湖泊的低语——阿尔卑斯线的诗意 冰川快车和伯尔尼纳快车(Bernina Express)是本章的主角。然而,文森特关注的不仅是令人窒息的风景,而是人类如何以工程学的奇迹征服了险峻的地貌。她详细记录了在那些“之”字形轨道上,火车如何与山脉共舞,以及沿途村庄的生活习俗如何被地理环境打磨得独特而坚韧。书中特别描绘了一段在暴风雪中艰难前行的经历,强调了在极端自然环境下,铁道系统所蕴含的坚韧与可靠性。她将这些旅程描述为“一场与山脉进行的、需要耐心和敬畏的对话”。 第三部分:帝国余晖——中欧的华丽与衰落 穿越捷克、奥地利和匈牙利,本章探索了哈布斯堡王朝留下的铁路遗产。重点介绍了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布拉格的宏伟中央火车站,这些建筑本身就是新艺术运动的巅峰之作。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站台上的乘客衣着和行为举止的变化,侧面反映了中欧地区近百年来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一个重要的篇幅被用来重现已逝的“东方快车”的贵族生活片段,但文森特以一种克制的笔调,揭示了那种昔日荣光背后的阶级隔阂与物是人非的感伤。书中收录了数篇关于铁路文学和电影中“东方快车”意象的文学评论,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四部分:边缘的风景线——被遗忘的边境铁路 最后一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曾经是重要枢纽,如今却因政治版图变迁而显得寂寥的边境线路。从波兰与德国交界处的小站,到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的狭窄山谷线路,这些铁路承载了更多关于身份认同、民族迁徙和地缘政治的故事。这里的叙事更加内省和哲学化,探讨了基础设施如何成为国家意志的延伸,以及当这种意志消退后,留给地方社区的复杂遗产。读者将跟随作者,在空旷的月台上,聆听风声中那些未被讲述的故事。 本书特色: 1. 深度访谈: 收录了多位资深铁路迷、轨道工程师和历史学家的独家访谈录。 2. 视觉盛宴: 超过一百张由作者亲手拍摄的高质量黑白照片,辅以详细的线路图和时代老照片对比。 3. 慢旅行哲学: 倡导一种深入体验、拒绝“打卡”的旅行态度,引导读者关注旅途中的细节和人与空间的关系。 4. 文化交织: 不仅关注交通工具本身,更将铁路视为解读欧洲社会、经济和艺术史的一把钥匙。 《尘封的记忆》适合所有对历史建筑、工业美学、欧洲文化以及深度人文旅行感兴趣的读者。它将提醒我们,真正的旅行,是与时间对话,而非仅仅是跨越距离。读完此书,您会发现,每一段铁路,都是一本铺陈在脚下的、关于人类文明如何前行的宏大史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鄧予立


  香港亨達集團創辦人及名譽主席
  瑞士華商會會長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教授
  北京國際民間交流促進會會員
  遼寧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西安美術學院博物館榮譽館長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永遠榮譽總會長

  著作
  博文集系列:
  《收藏是一種幸福》白象文化 2010.02
  《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白象文化 2011.02
  《走一趟神奇的天路》白象文化 2011.12
  《半島》白象文化 2013.02
  《歐遊六國》白象文化 2014.02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白象文化 2014.08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白象文化 2015.03
  《飛躍‧中南美》白象文化 2016.03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白象文化 2017.02
  《老玩童闖印度》白象文化 2018.03
  《老玩童漫遊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巴林、約旦、黎巴嫩》
  白象文化 2019.03
  《晨曦下的萬千佛塔:老玩童遊緬甸》白象文化 2020.01
  《老玩童遊柬埔寨:吳哥的破曉》白象文化 2021.02
  《謎一樣的國家:老玩童探索以色列》白象文化 2022.02
  《旅遊記疫:老玩童深度遊瑞士》白象文化 2022.07
  政經評論系列: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圖說台灣經濟發展大未來》
  早安財經出版 2009.03
  《馬經濟,大危機》早安財經出版 2011.02
  《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白象文化 2013.03
  《馬英九們,醒醒吧!:小英準備好了嗎?》白象文化 2016.06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山河壯麗人豪邁/程祥徽
與智者一起行走/楊勇
以慈愛包容之心,看山看水看世界/水敏
心靈西藏‧ 幸福路上/劉惠玲

第一天:踏上「天路」旅程
第二天:一切始於318 國道
巴塘的小插曲
第三天:過金沙江、入西藏
第四天:從左貢到波密
驚險怒江七十二拐
怒江大橋的故事與怒江大峽谷
旅程中的緣分、驚喜與意外
第五天:魯朗石鍋雞齒頰留香
第六天:日光之城巡禮
第七天: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湖
第八天:進入後藏
悲壯的英雄城
三教共容的白居寺
日喀則最大的黃教寺院
第九天:出征阿里前夕
第十天:萬山之祖、百川之源
第十一天:平淡一天的驚喜
第十二天:聖湖與神山
第十三天:尋找消失的王朝
走入阿里的「馬丘比丘」
氣勢恢宏的札達土林
第十四天:中印邊境的神奇湖泊
第十五天:中秋節驚魂記
第一道坎
第二道坎
第三道坎
第十六天:養足精神重新出發
第十七天:探索古文明村落
第十八天:一「措」再「措」的一天
第十九天:再見了,藏北阿里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89160
  • EISBN:978626718920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0.8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山河壯麗人豪邁


  旅行,是一項離開起居地,朝著目的地進發的空間位移活動。旅人藉此活動,得以觀察沿途景色和事物,感受旅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所帶來的視聽新內容和情感新體驗,進而或主動或被動地與旅地展開泛文化交流。從社會學意義上說,旅行是生活空間的延伸,既是一種短暫性的「離家出走」和「悄然失蹤」,又具有特殊意義的「不請自來」或「躍入」他者文化內核探寶取經。沿著特定地理路線行走的旅行,敞開了旅行者的眼界,拆除了旅地文化的「藩籬」,促進了旅人精神境界的昇華。慧根深厚者,因「造訪」、「邂逅」他者文化,而思而得而頓悟,並在此基礎上重塑審美觀、價值觀和生存觀,從而走向超然之境。

  凡人多有旅行夢。漁人樵夫嚮往城市的燈紅酒綠;白領麗人憧憬於遊埠購物兼充電;啖荔、農家樂、果園採摘、大山谷宿營,都是近年備受歡迎的「短平快」實惠型旅行方式。那些久居繁華都市且具高遠精神追求者,仰仗著財務已實現自由,往往以夢為馬,義無反顧地踏上尋夢之旅。桃源村野,充滿異域風情的「詩與遠方」,便成了「目擊」他者文化,實現夢想的絕佳目的地。

  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是一個令無數旅人怦然心動的地方。這塊世界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擁有雅礱河風景名勝區、拉薩名勝區和日喀則名勝風景區。這裡地質地貌奇異,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別具一格,擁有數量眾多的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以及近三千座寺廟。西藏充滿異域風情,又是宗教聖地。無論是信徒的虔誠朝拜,還是旅人實現夢想和執念,西藏都能滿足各方人士的需要,成為人人稱頌的圓夢之地。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是以西藏為旅地的十九天「歷險」的記錄,作者邊走邊看,邊看邊思考,邊思考邊鋪紙提筆著文,生動詳實地再現了藏地風光和旅程「驚險」。本書既有記敘性文學特點,又具遊記文學內蘊色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圓夢意義的遊記佳作。

  鄧予立出生於書香門第,乃香港著名企業家、金融家,北京市政協委員。

  他愛國愛港,熱心公益,既有參政議政的高遠追求,又具收藏鑒賞墨水筆的高雅愛好。在旅伴陪同下,著者以自駕遊方式,從成都出發,以318 國道川藏線為主軸,深入高海拔西藏景區和乏人煙之地,沿途收穫快樂,感受路上最美風景。無論翻越崇山峻嶺、流連江河湖泊、造訪城鎮部落、見識地貌奇觀,還是巧遇堅韌好客的藏族人民、感受信眾虔誠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巨大變化……都成了觀照對象、思考焦點和抒寫題材。作者以筆和鏡頭記錄與這片神奇土地的相遇,感悟藏地「天路」承載無數人的奉獻犧牲和精神信仰。表面上看,這段旅程,是對這片壯闊山河的一份美好紀錄,如果從深層次考衡,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突破自我,提升思想境界的鮮活實例。

  從萬般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作者身上得到了完整的統一。在商事之外,鄧予立長期筆耕不歇,出版多種文集攝影集,並翻譯成日文及英文版在全球多個城市發行,向世界各地展示祖國的美好,極大地促進中國與各地的文化藝術交流。這一本《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一如此前的《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揚州印象》、《聖潔的西藏》等書籍,文字靈動,照片精美,情感充沛,富文學性和哲思性,讓讀者充滿了閱讀期待。

  是為序。
 
程祥徽
澳門大學教授 壬寅七夕夜於濠鏡

推薦序

與智者一起行走


  古賢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廣闊,山高水長,每個人都想透過雙眼去欣賞,更想用雙腳去丈量,用鮮活的體驗來豐盈我們的生命。但二○一九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卻了行山涉水的腳步。所幸的是,我們還有書,還有與智者對話的一扇明窗,還有跟著他們的文字走過千山萬水的自由與幸運。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大智皆仁,樂山樂水。這本書的作者鄧予立先生的舊作《謎一樣的國家:老玩童探索以色列》,我曾有幸拜讀。其鳴梁至今繞縷不絕:從三千年歷史的耶路撒冷到所羅門的雅歌,從死海古卷的聖經出土到哭牆下無聲的悲愴。斑斑駁駁,黃沙與綠洲、圓月與尖頂,老玩童鄧老(我更願意稱他為鄧兄,因為他那矯健的步伐)在以色列記下的精彩故事,至今仍如敦煌壁畫一樣深深拓印在我的腦海。疫情之下,鄧兄旅步不止,筆耕不輟。借著《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我們得以跟隨他矯健的步伐,從耶路撒冷回到中國西藏高原的雪域聖地,去一探那經幡滾動、梵唱如歌的神祕領域。

  西藏對我來講,就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說熟悉,那裡的一切似乎都在遊記和報刊中處處遇到過;說陌生,那裡的一切又都未曾親歷親近,始終隔著淡淡的輕紗。我是幸運的,比讀者更早隨著鄧兄的鏡頭和筆端走過西藏,在他細膩的書寫和絕美攝影下,西藏已不再是陌生,而更像是久別重逢,且奉茶敘的故友。

  從霓虹閃爍的海港不夜之城香港,僅僅兩指翻動書頁的微妙距離,沙沙聲間,穿越五千里,來到了離天堂聖域最近的曇城之地——西藏,跟隨鄧兄踏行喜馬拉雅山腳下、布達拉宮殿前的旅程。

  西藏的光,強烈而濃密,像極雲層之上的天光,它像懸天之城,不惹世埃,細雪天落般的潔白。一千年前,文成公主的嫁裙翩躚,她的白馬一定低頭飲過雅魯藏布永遠奔騰的江水。大昭寺中公主進藏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鍍金銅像,千年來受過多少漢藏信徒敬拜。七百年前,法王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獻元廷忽必烈,受冊而坐床,開啟達賴班禪轉世受中央冊封的序章。三百年前,清朝皇帝雍正派遣駐藏大臣,冊封班禪額爾德尼。七十年前西藏和平解放,中央與地方,漢地與藏地,一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跨越高山長河,固若磐石。

  如果非要有一個大家庭的標誌,那就選鄧兄書中讚美的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吧,318國道,從上海黃浦區人民廣場到中尼邊界的西藏友誼橋,用5,476 公里的氣魄完美詮釋著中華家園的壯美。如果還要再體現到一個點,那就跟隨鄧兄站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矗立的和平解放紀念碑前,一起感受「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奇跡。

  西藏江孜家家戶戶掛起的五星紅旗,隨風飄動的七色經幡,透過鄧兄的文字鮮活跳入眼前。我一時不知身在港在藏?西藏行記,如在夢中,應猶去過,前世居過。我去過西藏嗎?讀完這本旅記時,亦真亦幻,我已茫然不曉。

  儘管書途同路途,但我還是期待跟隨鄧兄,走上這川藏高原,走遍祖國千山萬水。

  書前的朋友,你願意一起嗎?

楊勇
紫荊雜誌社長

推薦序

以慈愛包容之心,看山看水看世界


  這是第二次受邀為鄧先生的書寫序,倍感榮幸之外更是感謝,因為這是我又一次向鄧先生學習的好機會。

  三年疫情,打亂了大家日常生活,出行變得不方便甚至不可能,但鄧先生卻一而再,再而三衝破疫情困擾,前往各地旅遊,更在此時入藏旅行,這讓我在收到此書稿的第一時間,急不可待地閱讀起來。

  真是開卷有益,第一章〈踏上「天路」旅程〉就看到鄧先生這樣睿智的一段話:「於我而言,西藏不在拉薩,不在布達拉宮,不在大昭寺,是在前往的每一條路上,在流經的每一條江河、湖泊,在腳下每一座高原峽谷,掠過車前的野氂牛和藏羚羊群,在綿延不盡的雪山草地,在荒蕪凋敝的無人區,在每一位虔誠的朝拜信徒的路上。」是的,這是超越,超越了一般人看山看水看人看熱鬧的普通旅遊,鄧先生透過山水,人看熱鬧,他看到了這天路上的人文精神,這是睿智。

  天路上的人文精神更多地呈現為西藏特有的文化,通過鄧先生的這本書,讓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這種西藏特有文化的魅力,以及它的寶貴傳承,更有意思的是,在西藏,我們發現西藏文明,西藏文化與中土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繫,這些文化,在歷史上就相互影響,相互借鑒,包容共存至今,這對我們每一位中國人來說,認識、保護和傳承這些有著寶貴普世價值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使命。

  世界大,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去學習,去包容。旅行,不是為了異地打卡而旅而行,更多時是我們以慈愛包容之心看山看水看世界。如果我們都可以像鄧先生那樣懷抱一個慈愛和開放的心去包容他人、他族,乃至他國的不同,這世界自會少些戾氣,也自會呈現更多祥和美好。

  隨喜讚歎鄧先生這次西藏遊的文字貢獻,特別讚歎他對生命、世界、不同文化的熱愛,在年過七十這樣的年紀,他已經到訪了一百四十八個國家,寫了十六本遊記,他的若干攝影集和遊記我都有學習和收藏,很讚歎。我們說:人活一種精神,鄧先生以自己的各種付出,攝影和文字的貢獻,再三證明這種對生命、世界、不同文化的熱愛可強大到年過七十,仍然可以不斷給身邊的朋友和周圍的人一次又一次帶來驚喜和智慧啟迪。

  致敬鄧先生,也衷心祈願大家從此書中獲益良多。扎西德勒。
 
水敏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經濟學博士

推薦序

心靈西藏‧幸福路上


  本人受鄧予立先生之邀為《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寫推薦序文,深感榮幸之至。

  我與鄧予立先生相識超過二十年,任職亨達集團旗下子公司——臺灣亨達證券投顧公司已滿十八年,鄧先生看待事情總是有超出凡人的遠見,細膩的超前布局,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明白這些安排的智慧之處,是一位很難用文字形容的神人。

  鄧先生非常的善待員工,深得人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我們遇到環境起伏時,總是以信任與勉勵的方式給予支持,而當我們達成與超越目標之時,必定會犒賞員工。鄧先生觀察力鉅細靡遺,在討論重大決策時總能幫助我們更完善的規劃,且訂定目標後執行魄力更是令人佩服,就如同要在七十歲前走訪一百五十個國家的心願,這必須要有過人的體力與毅力。

  當我拜讀鄧先生二○一一年出版的《走一趟神奇的天路》之後,發誓有生之日一定要走趟神奇的西藏。二○一四年五月我與妹妹終於隨團踏上了西藏,遠離城市繁囂,遊走在這片壯闊而寧靜的淨土。我們當時從西安搭機抵達拉薩,第一站就參訪具有鮮明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的西藏博物館,館藏令人嘆為觀止;布達拉宮海拔三千七百公尺,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宮殿,集宮殿、城堡、寺院於一身,堪稱是一座藝術殿堂,也是藏文化燦爛的象徵。當我們慢行走上九百多個階梯,還見識到了海拔最高的廁所(據說三百年不用人工清理),十分有趣;羊卓雍措為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光山色,風景如畫;卡若拉冰川海拔5,560 公尺,是世界上距離公路最近的冰川之一,潔白冰雪覆蓋山頭,顯得格外閃亮耀眼;搭乘青藏鐵路列車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海拔5,231 公尺的唐古拉山口是途經的最高點,也是最壯麗的一段;旅途中,藍、白、紅、綠、黃五彩經幡隨處可見,賦予五方佛及五種智慧之含意。這是一趟滌蕩心靈的淨化之旅,儘管只有短短八天,卻令人永生難忘。

  今(二○二二)年初,鄧先生出版了《聖潔的西藏》攝影集,如今再加上這本《旅遊記疫:老玩童西藏自駕遊》,讓我大開眼界,相較之下我的西藏之旅純粹只有鄧先生遊走西藏天路的十分之一而已,實不足道矣。西藏氣候多變、山路崎嶇、空氣稀薄、陽光輻射強、海拔差異很大,地理環境艱困,尤其在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的阿里自駕更是極大的挑戰,鄧先生遊走西藏十九天,不僅海拔五千公尺以上沒有出現高原反應,更在海拔5,260 公尺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牌樓前神采飛揚的跳躍,面不改色,由衷佩服鄧先生過人的體力與堅忍的意志力。

  有人說:西藏,

  在旅遊者眼睛裡是令人嚮往的神秘之地。

  在探險家心目中是夢寐以求的探險樂園。

  在佛教徒心靈上是令人神往的佛界淨土。

  在登山者腳底下是充滿誘惑的最後堡壘。

  在攝影家鏡頭中是天堂一樣的美麗仙境。

  它是旅遊者、探險家、佛教徒、登山者、攝影家心之所向,他們被西藏美麗風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古老的文化所吸引,競相踏足這片神秘的土地。

  已經走訪世界將近一百五十個國家的鄧先生就是一位成功卓越的旅遊者、探險家、登山者及攝影家,集傳奇於一身,可得「老玩童神人」之美譽。在此用藏民的祝福語來祝福鄧先生,期盼他繼續帶我們增廣見聞,更深入地認識這個世界!扎西德勒!

劉惠玲
亨達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帶點復古又充滿探險精神的視覺風格,瞬間就把我拉進了那個遙遠的、充滿神秘色彩的西藏世界。光是看到書名,我就已經開始在腦海裡構築一場公路旅行的畫面了。雖然我還沒真正翻開內頁,但光從這個標題來看,就知道這趟旅程絕對不只是單純的風景寫真集。加入「疫」這個字眼,更是點出了時代的特殊性,讓這趟自駕遊多了幾分在不確定中前行的勇氣與韌性,這種將個人經歷與時代背景巧妙結合的敘事手法,非常吸引我。我猜測作者在規劃這趟旅程時,一定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準備和心理建設,畢竟,西藏的路途本就充滿挑戰,再加上疫情的變數,那種克服困難、最終抵達目標的成就感,光用想像的就讓人熱血沸騰。從封面風格來看,這位「老玩童」的視角想必是既有老練的沉穩,又不失孩子般的好奇心,這種混搭的生命體驗,絕對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我期待看到他如何用他的雙腳與四輪,丈量那片高原的廣闊與深邃。

评分

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看來相當廣泛,但特別能引起我這個熱愛深度旅遊的讀者共鳴。我總覺得,好的旅行書,不只是告訴你「哪裡好玩」,更重要的是揭示「為何而去」以及「旅途如何改變了你」。從標題和預覽的氣氛來看,這位「老玩童」顯然是個懂得自我對話的人。我期待看到他如何將西藏的自然景觀(例如,巍峨的雪山、湛藍的聖湖)與他個人的內在風景進行對話和投射。或許,在極致的孤寂中,他找到了年輕時遺失的某種純粹;又或者,在面對千年的信仰與文化時,他對自己有限的生命有了更宏大的理解。我希望書中的文字是飽滿的、有重量的,而非輕飄飄的流水帳。他用電子書的形式發行,或許也暗示了這位作者接受新事物、勇於嘗試新載體的心態,這本身就與他「老玩童」的形象互相呼應。我已經準備好,在靜謐的夜晚,透過這本書,讓自己的思緒跟著他的車輪,一起駛向那片神聖而又充滿考驗的高原之地。

评分

光是從「老玩童」這個稱呼,我就能感受到作者骨子裡那種不服老的精神,這點對我們這世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精神上的強心針。在現今社會,很多人到了某個年紀就傾向於安逸和保守,但這位「老玩童」顯然選擇了擁抱挑戰,而且是挑戰如此極端的環境——西藏自駕。這不只是一場物理上的旅行,更像是一場對自我生命狀態的深刻詰問與肯定。我非常好奇,他所謂的「老」,是累積了多少人生閱歷後所帶來的豁達,而「玩童」的「玩」,又是如何體現在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慾望上?這種內在的張力,相信會讓這本書的文字充滿豐富的層次感。我不禁聯想到,當他面對高原反應、惡劣天氣,或是遇到地方風土民情上的衝擊時,是會用長者的智慧去圓融化解,還是會像孩子一樣,用最直接、最真誠的反應去體驗?這種成熟與稚拙的交織,會讓這趟旅程的描寫,遠遠超越一般旅遊指南的範疇,直接觸及到生命哲學的層面,光是想像就讓人迫不及待想翻開書頁,一探究竟這位「老玩童」的心境轉折。

评分

「旅遊記疫」這個組合詞,巧妙地捕捉了這幾年全球共同的經歷,讓這本旅行文學作品立刻有了強烈的時空標記。過去的西藏自駕遊可能專注於風景和文化衝擊,但加入了「疫」的元素後,這趟旅程的難度與故事性必然倍增。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應對在偏遠地區可能遇到的防疫規範、物資限制,甚至是人與人之間因為健康疑慮而產生的微妙隔閡?這種現實的、與當代社會脈動緊密相連的敘事,會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一般的遊記文學。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完成一場西藏之旅,更可能是在探討,當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時,人們如何保持內心的秩序與旅途的熱忱。這種韌性與適應力的展現,才是疫情時代下最動人的「風景」。如果作者能真誠地記錄下這些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才可能發生的插曲和思緒,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成為一份非常獨特且具備時代意義的文學記錄。

评分

西藏,這兩個字本身就帶著一種魔力,它代表著高海拔的稀薄空氣、莊嚴的宗教氛圍,以及綿延不絕的雪山與聖湖。對於許多嚮往心靈淨化的台灣讀者來說,西藏始終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之地。因此,透過「自駕遊」的方式來切入這個主題,提供了另一種極具親近感的視角。不同於搭乘飛機或火車的過渡,自駕意味著全程的自主掌控,也意味著必須與這片土地進行最直接、最親密的接觸。我猜想,書中一定會詳盡描述那些長時間駕駛在蜿蜒山路上的細節——引擎的轟鳴、輪胎與碎石的摩擦聲、車窗外瞬息萬變的天氣,以及那種身處天地之間的渺小感。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比走馬看花的描述來得深刻。而且,既然是電子書的形式,或許還能搭配一些影音或高解析度的照片,讓讀者在文字的引導下,更能身歷其境地感受那種「世界在腳下延伸」的壯闊與孤獨。這對長期生活在都市叢林中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極致的感官釋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