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 (電子書)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婷
图书标签:
  • 成长
  • 励志
  • 人生
  • 孤独
  • 自我救赎
  • 散文
  • 随笔
  • 治愈
  • 正能量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好喜歡妳的文字
請妳一定要繼續多寫噢!」

當年,我是在某BBS站上
這樣跟黃婷搭訕的。

讀完妳的書,依然想這樣對妳說。
五月天/阿信

是我寫了旅行的意義這首歌,但黃婷是旅行的意義的實踐者
陳綺貞

  忙碌的都市、迂迴的體制,長期生活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之中,難免有時我們會迷失自我。為了清理時間遺留在身上的塵埃,流行音樂作詞人黃婷,選擇出走,將自己沈澱於旅行,任由世界盡頭的風景洗滌;在純粹、洪荒的環境裡頭,她遠離了生活,卻找回了人生。
 
  本書以四種視角:第一人稱、第二人稱、日記體、書信體,引領讀者攀登聖母峰基地營、悠遊育空河、遠赴南極、橫跨俄羅斯。在每一段紀錄之中除了有對各種風土民情的細膩描述之外,也有作者對自身生命的深刻省思。
 
  無論是沒有長途旅行經驗,但渴望一探「旅行的意義」的讀者,或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蠢蠢欲動,正在等待下一次機會到來的旅行症患者,都可以從這本書裡面得到指引,或止癮。

名人推薦序

  陳綺貞  (創作歌手)
  五月天 阿信  (音樂人)
  五月天 瑪莎  (音樂人)
  梁靜茹  (歌手)
  徐譽庭  (編劇.導演)
  呂蒔媛  (編劇)
  小寒    (作詞人)
  林建良  (非典型唱片企劃.偶發性作詞人)
  林玻璃  (貓尿小酒館主人)
  工頭堅  (作家・自媒體・旅行長)
  陳德政  (作家)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未命名的奇幻史诗》(暂定)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电子书《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 --- 《星辰回响:失落神祇的遗嘱》 图书简介 这是一部宏大叙事下的史诗级奇幻巨著,它将读者带入一个由古老魔法、破碎文明与不朽誓言交织而成的世界——艾欧尼亚大陆。在这里,巨龙的骸骨构成了山脉,被遗忘的星辰之力仍然在空气中低语,而人类的王国,如同风中残烛般挣扎在黑暗的边缘。 第一卷:碎裂的天穹与灰烬中的火种 故事始于“大寂灭”之后的第三个千年。一千年前,支撑世界的“七神柱”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魔法潮汐的衰退与古老契约的瓦解。世界被划分为三个主要势力区:北方由恪守纪律的“铁冠帝国”统治,他们信奉实用主义和机械工程,视魔法为野蛮的遗物;南方是松散但富饶的“翡翠城邦联盟”,那里依然流传着对元素之灵的敬畏与最后的自然魔法;而在东西方的交界处,是广阔而危险的“迷雾荒原”,那里潜藏着大量被遗忘的遗迹和更为古老的、未被诸神命名的存在。 我们的主角,凯尔·维兰特,并非出身贵族,而是一名在铁冠帝国边境城市担任低级抄写员的青年。他平庸、沉默寡言,唯一的爱好是整理那些即将被焚毁的古代文献。然而,一次意外的挖掘,将他卷入了远超他理解范围的漩涡之中。他发现了一枚刻着从未在任何已知文字中记载过的符文的黑曜石碎片。这碎片,如同被唤醒的休眠之种,开始在他体内引发不可逆转的生理和精神变化。 碎片并非单纯的文物,而是被封印的“初代之声”的一小部分。这声音的觉醒,立刻引来了多方势力的注意:铁冠帝国的情报机构“秘械司”认为这是可以被工程化利用的能源;翡翠城邦的德鲁伊长老们则视其为必须净化、以免引爆更大灾难的“腐化之源”;而最危险的,是一群自称为“灰烬守望者”的地下组织,他们坚信只有集齐所有碎片,才能重建诸神陨落前的秩序,即便这意味着牺牲数百万生命来“洗涤”这个不洁的世界。 凯尔的逃亡拉开了帷幕。他必须穿越层层封锁,从冰冷的帝国都市逃往充满未知危险的迷雾荒原。旅途中,他遇到了两位至关重要的伙伴: 1. 莉薇娅·索恩:一名被帝国流放的“星辰学徒”,她曾是帝国皇家魔法学院的天才,因触犯了关于“观测禁区”的禁忌而被判终身监禁。她对碎片的理解超越了任何活人,但她的动机极为复杂,既有对真相的渴求,也夹带着对帝国体制的深刻仇恨。她成为了凯尔的导师,教导他如何控制体内涌现的混乱力量,但她也清楚,这力量终将吞噬他。 2. 格鲁姆:一名来自北方极地部落的“山岩行者”,一个沉默而强壮的半巨人。他信奉古老的誓约,对任何破坏平衡的“新力量”都抱有强烈的警惕。格鲁姆的加入并非出于友谊,而是因为他肩负着部落的预言——“当黑石苏醒,大地将再次颤抖”,他需要确保这份力量不被用于毁灭,而是用于重建某些古老的平衡。 第二卷:迷失在破碎的记忆与错位的神话 凯尔和同伴们进入了“低语之海”——一片被魔法风暴常年笼罩的区域。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变得模糊,过去的景象与现在的现实交叠。他们不仅要躲避帝国“炼金猎犬”的追捕,更要应对来自遗迹深处的自我考验。 随着碎片力量的深入融合,凯尔开始接收到来自“大寂灭”发生前夕的片段式记忆。这些记忆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七神柱并非如帝国所宣扬的那样是秩序的维护者,而是被囚禁的强大实体,他们的倒塌并非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解放行动。而引导这场行动的,是被称为“沉默先知”的未知存在。 在探索一座沉没于沙海之下的神庙时,他们遭遇了“灰烬守望者”的主力部队。这场冲突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理念的碰撞。灰烬守望者相信,只有彻底抹除所有现存文明的痕迹,才能迎来真正纯净的新生。莉薇娅在此次战斗中展现出令人震惊的、超越她自身知识范围的黑魔法技巧,这让她开始怀疑,她与凯尔的力量是否源自同一个被遗忘的根源。 格鲁姆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古老的元素精魂沟通,获取了关于“世界之核”的线索。他发现,碎片并非力量的源泉,而是世界的“稳定锚”——每一个碎片的缺失,都意味着现实结构正在加速瓦解。 第三卷:巨人之战与最终的抉择 凯尔终于明白了碎片的真正用途:它们是“回音之钥”,能重新开启通往诸神沉睡之地的维度通道。铁冠帝国元帅卡西米尔·冯·赫尔曼,一个将机械战甲视为信仰的冷酷战略家,也追查到了这一线索。他计划利用凯尔的力量,强行激活通道,并非为了召唤神祇,而是为了窃取神祇留下的、可以驱动整个大陆工业体系的“纯粹能量源”。 最终的对决发生在帝国首都上空的“浮空堡垒”之上。这是一个集帝国科技、炼金术与半成品魔法工程于一体的战争机器。 在决战的高潮,凯尔面临着最痛苦的抉择: 1. 完全释放碎片的力量:这将使他获得神祇般的力量,足以摧毁帝国、净化灰烬守望者,但他将完全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活着的“回音”,一个纯粹的能量容器。 2. 遵循格鲁姆的建议:将碎片熔铸入世界的基石,以换取暂时的稳定,但这可能意味着永远放弃解开谜团的机会,让世界继续在腐朽中缓慢衰亡。 3. 接受莉薇娅的方案:不是摧毁碎片,而是将其重塑为一个“新的契约”,用更精妙的魔法结构来约束和引导这股力量,但这是对未知的最大赌注,失败将导致所有人的毁灭。 《星辰回响:失落神祇的遗嘱》不仅仅是关于魔法与战争的故事,它深入探讨了秩序与自由、记忆与遗忘、以及技术进步对古老智慧的侵蚀。凯尔的旅程,是关于一个渺小个体如何在一个注定崩塌的世界中,寻找构建新未来的勇气与智慧的史诗。故事的结局,将取决于他是否能跨越神祇留下的遗嘱,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命运。 --- 关键词:史诗奇幻、失落文明、维度穿梭、魔法机械冲突、自我牺牲、古老预言、权力制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婷


  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音樂製作企畫統籌、音樂導演及作家。曾在李宗盛工作室與相信音樂擔任音樂製作統籌。2015開始成為獨立詞曲創作人。著名作品為丁噹的〈猜不透〉與萬芳的〈阿峰今天沒有來〉,後者曾入圍2021年金曲獎年度歌曲。

图书目录

推薦文

序:還好那年去過你心裡

第一章:走山——[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Day0: Taipei - Katamanto
[改變:一個承諾的實踐]
[加德滿都第一夜]
Day1: Lukla (2886m) - Phakding (2610m)
[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
[這段路,一步一步要走好]
Day2: Phakding - Namche Bazaar (3440m)
[沒人能幫忙,只能自己走]
Day3 - Namche Bazaar (3440m) 高度適應
[高山上的氂牛排]
Day4: Namche Bazaar - Tyangboche (3867m)
[坐擁無敵美景,度過無聊人生]
Day5: Tyangboche - Dingboche (4260m)
[如果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Day6: Dingboche (4260m) 高度適應
[聖母峰馬拉松]
Day7: Dingboche - Lobuche (4930m)
[回憶之丘]
Day8: Lobuche - Gorakshep (5164m) - EBC
[沒有遺書的告別]
[終點不是最終的點]
Day9: Gorakshep - Kala Patthar (5545m) -Pangboche (3950m)
[達陣了,然後呢?]
Day10:Pangboche – Namche Bazar (3440m)
[好的事情]
Day11:Namche Bazar – Lukla (2840m)
[有些事這輩子不做,下輩子再做就好了。]

第二章:行船——[育空河漂流記]   
河水
荒野生活
江湖
野生
土撥鼠
釣魚

夥伴
終點之前
漂流

第三章:極地——[南極日記]  
11月24日  晴
11月27日  陰
11月29日   天氣不明
11月30日 晴
12月1 日  晴
12月2日 陰
12月3日  大雪
12月4日  陰時多雲偶陣晴
12月5日  晴
12月6日 天氣不明
12月7日 暴雨
〇月〇日  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四章:告別——[西伯利亞鐵路書簡]   
1. 要走得多遠,才能離開你?
2. 我們能趕得上時間嗎?
3. 這個世界不需要我
4. 幸福可以很簡單
5. 流放之路
6. 歷經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7. 再也不會想起你
8. 無法實現的承諾
9. 9288 KM
10.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06645
  • EISBN:978626720668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5.8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那個讓我在BBS上搭訕的女孩
五月天 阿信


  「好喜歡妳的文字
  請妳一定要繼續多寫噢!」

  當年,我是在某BBS站上
  這樣跟黃婷搭訕的。
  /
  看著她一篇篇文字,
  關於音樂,關於旅行,
  關於人生林林總總浮光片羽的心得。

  字裏行間,
  透露著一種透明清徹的深刻,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文字。

  「這樣去聽音樂,
  這樣去感受人生,真是太好了。」

  一股衝動,就忍不住私訊了她。

  那一年,
  我還不認識這麼可愛而開朗的她。

  而當時的她也不知道,
  後來我們會成為好幾回旅程的戰友,
  一起橫越了幾千公里。
  /
  後來,
  她變成了專業的作詞,
  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
  也變成帶領陪伴暢銷歌手的A&R,
  催生了無數動人的製作。

  而她依然本色不改,
  每當她一雙笑眼瞇著出現,
  周遭總是擁上了嬉鬧和調戲(?)她的好朋友們。
  /
  事隔那麼多年,
  黑底白字的站內訊息,
  依然好像刻在心版上,
  就像時間沒有前進過。
  
  讀完妳的書,
  還是想對妳說:

  「好喜歡妳的文字
  請妳一定要繼續多寫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触动,是它在“孤独”和“希望”之间建立起来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很多关于孤独的作品,往往会在探讨到最后,指向一种虚无或者一种彻底的内向收缩。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始终在向外投射一种能量,一种你必须继续前进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不是外界强加的压力,而是从你对自身生命的尊重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影子”的比喻,作者说,孤独就像你的影子,你越是想摆脱它,它在你脚下的投射就越是清晰,而只有当你决定朝着光亮的方向走时,影子才会自然地落在你的身后。这个意象极为精妙,它没有否认孤独,而是将其转化成了一种伴随前行的参照物。读完之后,我的脚步似乎变得更沉稳了一些,不是说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而是那种面对烦恼时的心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加从容,更加坚定,仿佛心中有了一盏不灭的灯。

评分

从主题的延展性来看,这本书的广度远远超出了标题所暗示的个人体验范畴。我原以为它会局限于个人日记式的记录,但实际上,作者巧妙地将个体的“走”与历史的长河、社会的变迁联系了起来。他/她没有直接去评论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观察那些在时代洪流中默默坚守的小人物的侧影,来烘托“持续前行”的伟大。比如,他对某个老旧工厂里仍在坚持维修的老工匠的描摹,那种对技艺的执着和对重复劳动的无声抗争,被赋予了一种超越性的意义。这使得整本书的基调变得更加厚重和有力,不再仅仅是安慰个人的失意者,而是指向了所有在庸常生活中努力维持意义的个体。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转换,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丝毫没有生硬的说教感,更像是作者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一个注脚,一个关于韧性的注脚。

评分

我通常习惯于那些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动机明确。但这次的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阅读习惯。这本书的结构松散得有些可爱,更像是一系列片段的集合,它们散落在作者生活的不同角落,像是被风吹落的羽毛,看似随意,实则有着内在的引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日常琐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偏执的观察力。比如,对于一家便利店里某个特定灯光的描述,或者对雨后街道上油污反射出的光影的捕捉,这些细节的堆砌,并没有让人感到冗余,反而构建起一个异常坚实、可以被感知的世界。我甚至能闻到那种潮湿的泥土味和咖啡的苦涩。这种写作手法,非常考验读者的耐心,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故事线,可能会感到困惑。但如果你愿意放下预设的期待,跟随作者的意识流一同漂浮,你会发现,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碎片”,共同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坚持”的哲学命题。它不是在教你如何“不孤独”,而是在展示“带着孤独前行”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沉静中透着一丝光亮的蓝色调,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了深夜里独自前行的旅人,但又不是那种绝望的漆黑,而是带着希望的微光。拿到手(或者说是在电子设备上点开)的时候,我内心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这个标题——“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听起来有些过于直白,甚至有点像心灵鸡汤的口号,我向来对这类口号式的作品持保留态度。然而,翻开第一页,那种细腻的情感铺陈,立刻让我放下了戒备。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好,不疾不徐,像是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一段尘封的往事。他/她似乎对“孤独”这个主题有着超越一般人的理解深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单影只”,而是深入到那种精神层面的抽离感。那种感觉,仿佛一个人站在喧嚣的人群中央,却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清晰可见,却无法触碰。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急于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选择与读者一同驻足、凝视那份孤独本身,让你先接受它的存在,然后才能谈论“走下去”的意义。我读到一半时,甚至停下来望向窗外,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有内心的声音在回响,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沉浸体验,与我以往阅读的任何作品都不同。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充满了烟火气和哲思的奇特混合体。读着读着,我时不时会冒出“原来可以这样写”的惊叹。它的句子长度变化极大,有时候是短促有力的断言,像是凿在石头上的箴言;下一段可能就是冗长复杂的排比句,将复杂的情绪层层剥开,直到露出最核心的痛点。这种节奏的跳跃性,模仿了我们真实思绪的起伏不定——灵感乍现的瞬间和陷入沉思的漫长拉锯。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抒发深沉情感时,很少使用那些被用滥的、华丽的辞藻。相反,他/她偏爱使用一些非常接地气、甚至略带粗粝的词汇来描绘至深的感受,这种强烈的反差,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可信,不带一丝矫揉造作的腔调。我发现自己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模仿书中的语气,好像那不再是文字,而是在跟一位老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那种默契感,是很少在阅读中体验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